我研究了3000+公司,那些老板不懂财务的公司基本都死了!

老板不懂财务,更多的是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一家公司的老板没有树立财务经营的思维。没有财务经营思维,就没有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不知道哪些产品赚钱哪些赔钱,也不知道每位员工努力有多少成效,长此以往,企业只会陷入规模越大利润越少的危险境地。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公司发展多年,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突然一下子就倒闭了。什么原因呢?我们很多的老板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我要追求发展,要追求销售量、追求规模,但企业往往发展到最后,却并不赚钱,还会因为盲目的投资项目、扩大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生死危机……这反映我们很多老板对于赚钱这件事情还没有想清楚:不是资产越多越好,也不是销售量越高越高,更不是说我的营业额越高越好……当然我们很多经营者是明白这些的,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却还是找不到衡量的标准和依据,导致类似错误的决策层出不穷,致使企业陷入危机。那么,如何能有一个标准,能够衡量我们企业现阶段经营质量的好坏,如何判定我们的企业是否赚钱,赚多赚少?我认为这个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这里我提出一个思想,就是用财务的思维来打通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的思维是什么?就是要平衡收益和代价,所有的经营行为都应该沿着这个主轴走,所有的管理其实是要来平衡这两个方面。到最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其实是一种表现力,而财务思维是变成了一个支撑力。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我认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想树立正确的财务经营思维,必须要理清楚以下这五大概念:资产、销售额、利润、现金流和股东收益。当然很多的企业家或者一些企业财务来说这5个概念非常熟悉了,但是如何的把他给贯穿起来,怎么活学活用,我认为现在更加的重要。

1、首先资产,不管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按照我的认知说起来,我们企业要尽量扩大你的流动资产,而减少我们的固定资产。因为流动资产是存货和应收帐款,他对整个营业收入贡献更直接。今天我们在整个国家不断购买固定资产,这已经变成一种风潮,但是今天这些固定资产又变成了闲置资产,最后变成企业巨大负担,这个时候可以发现我们整个国家固定资产闲置率太高,但是政府和我们企业拼命开始在扩张固定资产,这样的话最后都会转移成为企业的沉没成本。

2、第二个问题销售收入,我们大家知道所有的销售收入,其实企业的外部能力和内部能力之间的结合。外部我们看到是市场的需求,内部我们看到的是你对销售支撑力,或者促进能力。所以我有看到一些行业,或者有些新兴的企业,特别是新行业投入的时候不要太大,有的时候我经常问人家,你是做哪个行业的,一听就知道大概你的营业额应该达到多少。所以销售收入是跟市场容量来自于一起,同样也跟客户成熟度也有关系,如果这个市场还是要你去教育的话,你就会发现你营业收入代价就比较高,保健品就是这样。

3、第三个是利润,我们大家都知道利润是收入减去支出得来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发现利润获取,有了它的前提条件。你的收入其实是你的外部能力,你的支出是管理能力,收入是你的经营能力,支出是你的管理能力,这之间平衡就是你的净利润。所以利润值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是取决于你收入大小,其次决定你花钱,用钱的效率,所以这是我们看到同行之间,你可以发现利润会差很多,它的背后其实跟经营无关,更多跟管理有关。

4、第四个问题就是现金。我们很多企业家不太重视现金的问题,也就是有收入没利润,有利润没现金。其实现金反而是企业日常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所以说一定要控制住现金流。

现金流管理其实是一个经营管理的过程,经营管理的水平低,现金流就开始失控。所以我们需要把现金流跟整个经营活动连贯在一起。当然现金流其实还有一个预判过程,计划性越差的公司往往会导致现金流断流,有的人说现金流断流由于银根紧缩,其实跟这个企业的计划差有关系,计划差的原因跟这家公司管理差有关,管理差背后是跟企业家的意识落后有关。

5、最后一个我们需要强调和理解的就是股东收益问题,我们一般讲股东回报率。我认为一个股东回报率对中小型企业说起来,一定是3年就能够赚回一家公司,不能低于30%。大家看到为什么轻资产公司会在股市上受到欢迎,很大原因股东回报率很高,所以股东收益是很重要的。我们再讲我的企业怎么怎么好,其实真正支撑这个企业市值、股价,最后其实都拼的是股东回报,或者股东的收益。那么对企业长期固定发展说起来,其实股东的收益往往也是一个终极决定指标。

北大汇丰商学院教授,“利润学之父”,早年担任世界500强企业COO,1998年创立YTT史永翔商学院,20年专注中小企业利润增长咨询培训,其“利润管理体系”授课智慧,帮助上万家企业收获利润增长,有将濒临倒闭企业起死回生实战经历!

戳链接,免费注册试听YTT史永翔商学院线上、线下商业总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