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偷走的61件國寶級天價文物

專家研究發現,二戰中日本從中國掠奪了6000噸黃金,從東南亞各國也掠走1萬噸黃金,並且從中國掠走了10萬件珍貴文物。對亞洲的財富掠奪是日本戰後復興的基礎,而亞洲各國則因為日本的掠奪而陷入貧困。




北京人頭骨蓋

部分當年曾參與在中國劫掠的親歷者說,日本當年在中國掠奪財富的手段極端卑劣,盜墓、剖開佛像、敲詐勒索富商等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墳墓中死者身上的金鍊子都不放過。

北京人頭蓋骨,這個世界級的珍寶,二戰時被日本搶掠,至今下落不明。據說藏在日本皇宮的地下室裡。


被日本擄掠的中國珍貴文物——青銅器卷(部分珍品)商代《猛虎食人卣》


戰國青銅鼎


戰國時期、公元前5世紀蟠螭紋鎛


唐代海硯紋銅鏡(被列為日本“國寶”)


公元前3世紀、戰國時代的蟠籬文鼎


商代青銅器

至今,在日本的各大博物館,還能看到73年前的那場侵略戰爭對中國帶來的傷害——很多日本侵華期間劫掠自中國的珍寶被展示在日本的博物館中,向世界炫耀。如今:無恥的佔有——不許拍照,不標註來源,封為國寶。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又稱亞洲文物陳列館,是日本博物館中展出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也是日本掠奪亞洲國家文物的證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佐佐木說,整個博物館大約有10萬件藏品,其中,來自中國的藏品大約有1萬件,除了日本本國展品外,就中國展品最多了。


被日本擄掠的中國珍貴文物——玉器卷(部分珍品)良渚文化豬形刻紋玉鉞鐓


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的清代玉如意

東洋館的第二層可以說就是中國專館,一共五個陳列室,其中四個為中國考古,剩下一個是中國繪畫書法。中國考古的第一陳列室是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蓋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品種。

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環、玉飾,二里頭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時期的饕餮紋佩玉、龍紋佩玉、玉龍、玉魚、玉鳥,戰國時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龍紋玉等。


被日本擄掠的中國珍貴文物——漆、陶、瓷器卷(部分珍品)元代嵌鏍鈿龍紋漆盤


戰國彩釉壺


唐代三彩雙龍耳瓶


南宋官窯瓷碗


南宋·吉州窯 12-13世紀·梅花天目盞


18世紀景德鎮窯出品的藍釉粉彩桃樹紋瓶


清雍正·景德鎮窯·粉彩梅樹紋盤


明萬曆景德鎮窯五彩龍牡丹紋瓶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中國青花瓷器


宋代建陽窯曜變天目茶碗(單品,舉世無雙)

這是一個神異的文物,其實就單品而論,可以算最好的。這個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福建建陽窯),是宋人鬥茶用的,但是這個樣子的,莫說舉世無雙,就連考古發現的大量瓷片中,也沒發現任何一個類似的。


6世紀染付鶴紋大盤


15世紀青花束蓮紋大盤(景德鎮窯)


清乾隆·景德鎮窯·紅釉瓶


清乾隆·景德鎮窯·青花紅彩蝠雲紋壺

這些頂級文物中不少是中國宋元明時代的繪畫與書法。在“中國繪畫書法”陳列室中,僅南宋李生《瀟湘臥遊圖卷》、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和元代因陀羅《禪機圖斷簡寒山拾得圖》4幅作品就被列為“日本國寶”,禁止拍照。

一旦有人拍照,工作人員就會責令刪除照片。其餘珍貴繪畫還包括南宋馬遠的《洞山渡水圖》,明代朱端的《寒江獨釣圖》,清代趙之謙的《花卉圖》等。而書法作品則囊括了黃庭堅、朱熹、趙孟頫、八大山人、鄭燮等名家。


被日本擄掠的中國珍貴文物——書畫卷(部分珍品)北宋·佚名《竹塘宿雁圖》


北宋·宋徽宗《鴨圖》


北宋·趙昌《茉莉花圖》


北宋·趙令穰《秋塘圖》


南宋·李安忠《鶉圖》


南宋李生《瀟湘臥遊圖卷》(被列為“日本國寶”)


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被列為“日本國寶”)


南宋·李迪《蜻蜓花狸》


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被列為“日本國寶”)


南宋·馬麟《梅花小鳥圖》


元代因陀羅《禪機圖斷簡寒山拾得圖》(被列為“日本國寶”)


牧溪法師《觀音猿鶴圖》(被列為“日本國寶”)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圖》


南宋·馬遠《松鶴高士圖》


南宋·馬遠《高士圖》


南宋·佚名《林檎花圖》


宋·汝志《雀籠圖》



南宋·夏圭《山水圖》


南宋·夏圭《湖畔幽居圖》


南宋·法常《芙蓉圖》


南宋《無準師範像》

禪師的肖像畫,在日本人稱為頂相。唐宋禪宗的很多門派在中國都衰落了,但是在日本卻一直流傳了下來,於是宋代的禪宗藝術品大多也保存在日本。(宋代肖像畫代表作,明清前無一幅肖像畫可出其右)


南宋·毛益《蜀葵戲貓》


南宋·毛益《萱草戲狗》


南宋·佚名《白桃小禽圖》


元·丁野夫《幽溪聽泉圖》


明·朱端《寒江獨釣圖》


王羲之《喪亂帖》唐模本

這可是被認為最接近於王羲之真跡的唐模本了,相傳是鑑真大師東渡時候帶到日本的。要不是它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根本就會被當成是書聖唯一的傳世真跡。(現藏日本宮內廳)


王羲之《大報帖》唐代精緻摹本


王羲之《妹至帖》唐代摹拓本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收藏的趙孟頫書法局部


世說新語卷


《菩薩處胎經》五貼

這卷經書來頭極大,它是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價值無可估量。(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也可能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

京都大學教授佐藤雄是一位研究日軍在亞洲的掠奪的專家。他說,整個二戰期間,日本從中國掠回的珍貴文物大約有10萬件,其他一般文物更是不計其數,數量大約有幾百萬件,這也與中國官方之前發佈的數據基本一致。

據中國官方統計,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有1879箱,被搶文物不計其數,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據就高達360萬件。


被日本擄掠的中國珍貴文物——造像卷(部分珍品)唐代寶慶寺如來三尊佛龕


隋代金銅造像如勢至菩薩立像


唐代天龍山石窟第21窟如來像


後漢·公元1-2世紀·中國山東嘉祥縣畫像石局部

此外,京都不少博物館也收藏著中國的國寶。當初佐藤雄就是在京都的很多博物館都看到了中國文物感到吃驚,才決定對日本在二戰期間對亞洲的文物掠奪進行研究。

在京都大德寺,宋代禪宗畫代表作《觀音猿鶴圖》赫然在列,並被標註為“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禁止遊客拍照。在京都泉屋博物館,一件名為“猛虎食人卣”的青銅器,其文物說明也顯示,這件文物來自中國。

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也是日本藏中國青銅器中最重要的兩件之一,高35.7釐米,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在京都東福寺,中國南宋時代的宗教肖像畫《無準師範像》也吸引著眾多遊客。

在京都知恩院,公元6世紀,也就是西魏時代的《菩薩處胎經》五貼也成為該寺院的鎮館之寶,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戰後,中國學者要求日方歸還這些文化財物。

美國曾對日本掠奪的文物進行過調查,確認日本有17處地方存放這些戰時搶來的書籍,其中有日本皇宮、東京科學博物館、東京帝國大學等。美國佔領當局的結論是,日本有300萬冊從中國各地圖書館擄掠來的珍貴圖書和手稿。截至目前,中國僅討回16萬冊,不足其中6%。


被日本擄掠的中國珍貴文物——其他(部分珍品)漢倭奴國王金印


唐代螺鈿紫檀五絃琵琶

這個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絃的琵琶。(日本皇家收藏的最珍貴寶物)


曜變天目茶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