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專家操刀修復新津明代佛像

“國寶級”專家操刀修復新津明代佛像

坐落在新津南河之濱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寺,以其面積達94平方米的明代工筆重彩壁畫和明代塑像被史學家顧頡剛、建築學家梁思成等盛讚。然而,有著500多年曆史的塑像和壁畫深受各種病害侵擾。受四川省文化廳之邀,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的文保團隊已在觀音寺工作了數月,目前,觀音殿文殊菩薩塑像的修復已告一段落。

修舊如舊

想方設法尋找相近材料

從3月19日進場,李雲鶴老先生帶領的文物修復團隊已在新津工作兩個多月。在此之前,去年11月,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蘇伯民親自帶隊前來觀音寺勘查研究,由李雲鶴老先生的兒子——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所研究員李波教授進行前期調研後製作出修復塑像的方案。修復工作主要包括更換塑像內部主骨架,以及對塑像頭部進行還原。

“我在其他地方修壁畫的時候,當地人對我說,‘李老師,這個壁畫你咋沒給我們修呢?’”老爺子十分詼諧,他說,“我就想聽到這句話!修之後看不出痕跡,這才叫修舊如舊。”

而要做到修舊如舊,首先材料得與原來的塑像相近。因此,敦煌文保團隊來新津後,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對塑像的泥土、木骨架進行取樣、化驗。為尋找接近的泥土,以觀音寺為原點,分四個距離取土,將樣本與塑像本來的泥土對照,通過礦物含量、含沙比例的對比,最後決定採用附近安西鎮的泥土。而木骨架,則是請來專業人士分析,認定原塑像採用的是核桃木,又經多方尋找,才在新津境內的一家木雕廠找到了合適的核桃木。

艱難修復

拼好殘片比重做佛頭還難

整個修復過程有哪些環節最困難?

“塑像複雜的花冠需要拼對、粘接,主骨架的更換,臉部的還原,這三點是其中最難的部分。”老爺子答道。

由於塑像經歷的時間太久,原來的主骨架已被白蟻蛀空,因此,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更換主骨架。工作人員首先花了10多天時間,將原來糟朽的骨架掏出清空,其間請來力學專家對塑像的受力結構進行研究論證,最後才將橫截面為24×16釐米、長1.7米的主骨架放進去。這一過程中,由於受到天花板的限制,工作人員不得不將這段主骨架切成兩段,先後放入,兩段之間利用墩接技術進行拼接,這大大增加了工作難度。

而說到塑像的面部還原,“孫兒曉陽從澳大利亞留學回來,也跟著我學這一行。這次修塑像,他利用3D技術繪製出佛像面部結構圖,這是我在對佛像面部進行還原時的主要依據。”老爺子介紹,過去對佛像壁畫進行修復,主要靠人眼和經驗的判斷,現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確實比過去更科學了。”

“現在的手機也很方便,”老爺子說,在對佛像內部進行勘探時,文保團隊的內窺鏡沒帶來,於是將一部手機吊下去拍攝,也順利完成工作。

手工描摹

還原明代佛像面容

然而,即使科技再發達,塑像面部的還原仍然靠手工一筆一畫完成,鼻子跟臉部的落差,眼眉的高度,嘴唇的弧線,臉型輪廓……都在老爺子手中一一呈現。這段時間以來,李雲鶴和孫子、徒弟一起,住在觀音寺附近一戶農家裡。每天早晨8點,只花幾分鐘,穿過兩塊稻田就來到寺裡,爬上腳手架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8點,除了吃飯、上廁所,幾乎都待在腳手架上。

據他介紹,唐代佛像以豐腴為美,面龐圓潤,而明代佛像雖也面相豐潤,但“臉要小一些”,老爺子指著這尊正修復的佛像說:“看吧,細眉長目,高鼻,薄唇,額頭較寬,但臉並不大,像瓜子臉。”

時近中午,李雲鶴先生的兒子李波夫婦也來到觀音寺現場。據瞭解,李波教授頭一天剛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了關於塑像壁畫的講座,次日又要前往北京。時間短暫,李波教授顧不上吃午飯,爬上腳手架在塑像臉部描畫起來,李曉陽在旁一邊掌著燈一邊學著手藝,薪火就在這裡傳承著。

據介紹,首期修復工作完成後,敦煌文保團隊將暫時撤離觀音寺,等待一段時間,待泥塑風乾後再來進行妝彩。下一步,觀音寺的壁畫、塑像、建築將進行全面保護修復,目前正在製作方案中。這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敦煌的文保團隊有望長駐新津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