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三代人的住房变迁

清早,壶关县凤凰城小区17号楼402室,阳光从透亮的大玻璃窗户照进来,直射在雪白的瓷砖上,晃得宋赛飞眯起了眼睛。

擦窗户、抹桌子、拖地板……这是她每天送两个女儿上学后和母亲常凤兰的“必修课”。客厅里,空调、冰箱、大屏彩电,全都是现代化的“大件”。厨房里,橱柜、煤气灶、油烟机一应俱全。卫生间里,安装有节水型座便器、太阳能热水器,干净、舒适。

“小区旁边有幼儿园、超市、大药房,还有壶关县政务大厅,办事很方便。出了小区大门,路对面就是壶关树人学校,两个女儿都在那儿上学,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二年级。”宋赛飞说,“当初选择在县城买房子,就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

今年34岁的宋赛飞,老家在壶关县百尺镇赵屋村。家里8口人,爷爷奶奶和父母大部分时间住在村里。她老公王宁波在长治打工,爷爷是一名老中医,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家里种了两亩地。

“这套单元房有140多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厨两卫,够一大家子住了。农闲时,母亲就来城里住些日子,父亲因为要给乡亲们看病,所以来不了,爷爷奶奶在城里也住不惯。”

“这些年,‘家’的变化太大了!”翻开一本相册,母女俩浏览着熟悉的影像,瞬间勾起了无限思绪。常凤兰手指着一张照片,将时光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

“1983年,我嫁给你爸时,刚改革开放,家里住着7间土坯房,前墙是砖,后墙是土坯。听你爸讲,那还是在拆了3间旧土坯房的基础上盖的。旧房拆下来的材料能用的全部用上了,椽子、檩子、大梁劈开做了门窗,砖头砌了墙。”

“那会儿在村里没见过楼房,因为砖的成本高些,用得也少,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坯房。土坯房住起来不仅透风,雨天有时候还漏雨哩。有一年雨下得大,你舅舅家的土坯房后土墙被雨水泡久了,就坍塌了,好在没出人命。”常凤兰沉浸在悲戚的回忆中,久久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她抹了一把眼睛,接着说:“自家的7间土坯房,白灰抹墙,没有像样的厨房,做饭的地方和睡觉的家连成一体,烧火的大烟囱就在屋里横着。最头疼的是吃水,每天都得挑水做饭。挑水要到山上一个山洞里,需要走几里山路,还得上山下坡,两桶水挑回来,累出一身汗。这还不打紧,要是遇上洗衣服,少说得挑好几回、跑好几趟,自然就更累。山洞里常年流的是雨水,有时候天气干旱,山上也没水,只能等,一天也滴不满一桶水。”

“记得我小时候住土坯房上厕所都是问题。厕所在院子里,是那种脏不拉几的原始旱厕,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飕飕。”宋赛飞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广大农民朋友的收入越来越高,家家户户盖房开始大量使用青砖、红砖,水泥砌墙、石灰抹墙。进入21世纪,不少富裕起来的乡亲们先后推倒了老房子,建起了大瓦房、小洋楼,涂料粉刷、瓷砖贴面。宋赛飞家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我结婚了,父母在7间土坯房两边各盖了3间红砖红瓦配房。没过几年,我们村边的煤矿重组整合,成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赵屋煤业有限公司。旧房子墙裂了缝,我家在村边批了块地,新修了一栋二层小洋楼,上下一共300多平方米哩,全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当时,我妈给矿上的工人洗衣服、缝衣服,也挣了些贴补家用的钱。”宋赛飞边讲边驱车回到赵屋村。

在一栋漂亮的二层小洋楼里,宋赛飞快80岁的爷爷奶奶在这里安享晚年。她爷爷宋桃忠说:“我们年轻那会儿更苦,一间屋子半间炕,三代人挤一间房。现在大不一样了,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从土坯房到小洋房,从破街陋巷到精装小区,从居者“忧其屋”到“有其屋”,再到“优其屋”,宋赛飞一家住房的变迁,是改革开放40年我市农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也是广大农民朋友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更新的反映,更是我们祖国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差距日益缩小的有力见证!(来源:长治日报 常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