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涪陵榨菜!为啥我一声叹息?

为啥我对涪陵榨菜这家公司一声叹息呢?是这家公司不好了吗?是股价暴跌了吗?

不是,涪陵榨菜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这是一家好公司!我叹息的是,热股必死,估计大量的散户朋友又买在了榨菜的阶段性高点了。这也是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主题:如果是投资,千万不要在大家都看好这个股票的时候买入,投机可以玩玩

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我在各大投资论坛混很久了,每个阶段网上都有明星股,热股的特点就是:股价已经大幅上涨了、估值比较高,看好的人特别多,看好的理由也特别多,拼命在给未来继续上涨寻找理由!

但,几乎,无一例外,这些热股都崩塌了,即所谓的大热必死就是这个道理!

2015年,神创最热,最后死了;

2017年上半年成长股崛起,从第四季度开始崩掉;

2017年下半年大盘蓝筹绩优股崛起,2018年上半年崩掉;

2018年上半年最后的优质公司崛起,下半年崩掉;

以涪陵榨菜为例,我很清楚的记得榨菜是从二季度开始起突然爆热的,因为我在3月份写了一篇关于榨菜的文章出来,这篇文章还被榨菜的董事长在朋友圈转发。那个时候我记得网上吹捧榨菜的文章还不多,之所以不多是因为榨菜因为停牌了几个月,涨幅还不够。

复牌后,股价短短一个季度,上涨了80%,网上各种吹捧文章迅速增多,结果股价到了7月初,戛然而止!相信在2季度买入榨菜的朋友不少!

从图形上看,榨菜的长期趋势已经往下(虽然我已经不怎么看这些技术了),这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都是震荡模式了,不会有向上的大行情。

为啥会形成这种情况?除了榨菜,其实很多股票都是这样,无一例外,都是牛股,基本面好的股!例如茅台,例如国旅,这几个股票的走势几乎一致!

其实还是市场乌合之众的力量形成的,当市场预期太一致的时候,一般来说,行情也到头了。

所以就得到了第一点结论:

最热的股,最好不要碰,不管业绩差还是业绩好!

但其实这句话后面,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对于有基本面支撑的,未来能够比较看得清楚业绩逻辑的,最终还是起得来的,就如茅台、榨菜!,这类业绩持续向上的牛股,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后,还是会起来的,我以前也有文章介绍过伊利股份,就算买到2013年的最高股价,到了2016年也还是解套了。但投资的难点也在这里了,作为普通散户,谁能熬得过三年,很多时候就割肉了。

一般来说,股票最热的时候,也是估值最高的时候,股价下跌,有杀估值和杀逻辑两种,杀估值其实并不是太害怕,只要基本面的逻辑在,即使回调一半也无妨,但是,但是,万一估值杀到一半,企业的基本面逻辑没了呢?这是最可怕的,很有可能在已经腰斩的情况下,再次腰斩,那股价就彻底起不来了!

第二种,没有基本面逻辑支撑的,完全靠概念和预期支撑的,这种就很难起来了,这种爆热的时候,完全靠资金堆起来的股价,一旦资金撤退,基本就没啥戏了,除非又一次碰到瞎炒的机会。所以我是基本不会理会第二种情况的股票。

所以,如果在最热的时候买股,很可能就会出现看对了股却亏钱的情况!

怎么才能看对了股又赚钱或者甚至说看错了股也赚了钱或者只是小亏出局呢?

答案就是在股票冷门的时候买!

我越来越喜欢在低位的时候买股了,这个时候,市场预期没有,估值很低,也就是说,即使看错了,下跌的空间也很小,也有可能赚钱。只不过,这种操作模式,考验人的就是熬的功夫!因为买入后不知道股价什么时候涨起来,但只要熬的功夫足够够,赚钱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我想起了冯柳的名言:在股市里时间是最不值钱的,方向和可能的变化才有价值,长时间的等待是我一直以来的经历,这并不影响回报。

其实我买榨菜,也是在不热的时候买的,主仓都是买在10元以下,后来16-25期间陆续有加仓,但上了25元我是坚决没有加了。

不是因为买在低位,我哪里会有现在的淡定?当然,从现在的掌握的基本面情况来看,榨菜仍然不错,只不过20几元以上买入的朋友,得痛苦的熬一阵子了。

现在行情低迷,今年又受外围影响大跌,其实很多个股已经跌到了很有价值的区间了。我个人认为,重要的还是关注企业的行业和企业本身,如果能够清晰的看到企业成长的逻辑,现在的低估值,不正好是低位买股的机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