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不在关羽身边安排一位得力谋士?

叼着香烟kiss你


你是说的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关羽这种性格诸葛亮都不想理的人。“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博士仁屯公安 素皆嫌羽轻己”。糜芳可是刘备的老人了,糜芳面子都不给。想想派谁去做关羽军师都没用。关键是关羽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是夺取曹操手里剩下的荆州三郡。一旦成功那刘备集团将在洛阳和邺城,许都前面插上一把刀。可是这时间好像选择的非常不好。219年五月刘曹汉中之战结束。曹操军退出汉中。刘备取得汉中胜利。关键是两个地方被刘备得到(上庸,房陵)。这等于在樊城,襄阳侧后随时等着插刀。汉中之战后四个月219年9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奇怪的是在僵持阶段上庸,房陵的刘封,孟达没有侧应。这不是很奇怪?也就是说关羽袭击襄樊没报告成都,成都也没指示刘封孟达配合。甚至开战后成都也没给孟达刘封指示,这不是很奇怪。更奇怪是战后孟达刘封怕被问罪居然献城了。而后方的糜芳,博士仁也投吴。关羽整个孤立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值得深思。


青瓷雅居


在关羽镇守荆州之前,他身边的谋士并不多,直到公元212年,刘备令关羽镇守荆州,而诸葛亮要随刘备入川,所以临走之前为关羽留下了很多谋士,比如马良王甫等人。

关羽手下的谋士,马良,伊籍等,都是诸葛亮亲自安排留下辅助关羽守荆州的人才,马良,伊籍,向朗,糜竺等谋士,当时在刘备阵营相当出名,在关羽出兵北伐时,马良,伊籍为随军参谋,在关羽水淹七军,荆州防守建造烽火台示警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计策和建议。

马良虽然一开始是留在关羽身边,但不久就去了蜀中。

那关羽为何最后会失守荆州呢?

综合各方面的原因,关羽之所以会失掉荆州,是因为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又遭受了到部下的叛变,而夹击关羽的吕蒙、徐晃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在神对手与猪队友的双重打击之下,才最终导致了关羽的溃败。

还有一个原因是关羽的性格,《三国志》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熟悉三国的人都十分清楚他的性格,他是一个有点自负的人,如果派一个谋士到关羽身边就会制衡他,他会很反感,他可能不会听这个谋士的任何意见,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关羽虽然在现实环境中是督荆州的合适人选,但刘备的调度实际调度却存在问题。在他夺下益州后,荆州的压力将变得空前大。况且关羽虽不愧名将之称,但是政治能力终究有限,虽然勉强够用但是远远谈不上优秀。

此时刘备、诸葛亮应及时调得力副将,最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和优秀的谋士去协助关羽。但刘备,诸葛亮的实际做法却是任关羽率领为数不多的荆州兵马单独抵抗强敌直至全军覆没,这不能不说是蜀汉的重大失误。

再回归到问题上,为何刘备不在关羽身边安排一位得力谋士?

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谋士,而是“得力”二字。此时庞统、法正二人已死,刘备也实在是拿不出这么一个“得力”的谋士去辅佐关羽。

不是不安排,而是实在是没有一个这样“得力”的人安排!

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见解、补充,欢迎随时交流。


历史文玩百家谈


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是关羽守荆州这一段,刘备为何没放得力谋士给关羽?我们分析3点,就可以得到答案!

其一:刘备其实很重视荆州

荆州,天下之腹,诸葛亮曾言:“荆州土地肥沃,足以养兵30万”。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也把荆州列为重中之重。因此,刘备攻打西川前,还把诸葛亮留在了荆州,而他带着魏延、黄忠、庞统等人出兵西川,可见,刘备心里也知道荆州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可丢失,因此,刘备肯定会把得力谋士留给关羽!


其二:西川战事吃紧,刘备必须抽调荆州谋士武将

诸葛亮隆中对的下一步,就是坐荆州而取西川,而西川可不是那么好取的。“凤雏”庞统身死落凤坡,中了40多箭,刘备大哭,发誓杀入西川报仇,而此时刘璋求援张鲁,张鲁派马超来攻打刘备,此时,单单靠刘备、黄忠、魏延、法正等人已经难以抵挡,故而,刘备急忙让诸葛亮速速入西川来帮忙,至此,从荆州,走了诸葛亮、张飞、赵云、马谡等人,荆州实际大权落在关羽手中,马良作为谋士辅助关羽镇守荆州!

因此,不是刘备不想留守最得力谋士给关羽,实不能也!而且,马良此人,也算一个得力谋士,稳重睿智,诸葛亮就很相信他!

其三:关羽狂傲,哪个谋士也镇压不住

吕布死后,关羽越发狂傲,视天下英雄如草芥!

孙权曾想和关羽联姻,可关羽却说:“虎女岂能嫁犬子”!孙权大怒:“我平生从未受过此等侮辱”!

华佗曾言:“我能帮君侯刮骨疗毒,但他的狂傲之症我没法治”!

诸葛亮离开荆州时,曾问关羽:“曹操孙权同时来袭,你如何应对”?关羽霸气回应:“我分兵迎战”!诸葛亮马上说:“如此,荆州必丢”!最终,诸葛亮留下八个字给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而关羽明显也是没有听进去,这才导致了最终大意失荆州!


况且,关羽出兵樊城之前,马良曾劝关羽:“军师让我们镇守荆州,不可轻举妄动”。可关羽完全不听,马良也是无奈,这个时候的关羽,狂傲之气日益加重,只要他是荆州一把手,那就谁劝都没用!

一句话总结:当刘备决定把荆州交给关羽镇守的时候,悲剧就注定了会发生!


七夜说历史


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向孙权借来南郡后,刘备平生第一次拥有荆州五郡之地,此时的刘备尽得荆襄人才,可谓人才济济。

刘备在进入益州前,有不少谋士,有首席谋士诸葛亮,凤雏庞统,很早就开始跟随刘备的简雍和孙乾,在荆州收纳的伊籍、马良、马谡、陈震,在益州收纳的法正、秦宓、董和、刘巴。



刘备手下的谋士,虽然不如曹操多,可也算人才济济。211年,刘备入川时,带走了庞统、孙乾、简雍、伊籍、马谡、陈震等人,而留下了诸葛亮、马良等人与关羽一起守荆州。

之后,由于庞统战死,益州战事吃紧,又调走了诸葛亮,同时调走的还有张飞、赵云、刘封等武将,留守荆州的只有关羽、糜芳、士仁、马良等人。

刘备在215年平定益州,又收纳了不少谋士,但之后也没有在关羽身边安排更多的谋士,为什么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刘备夺取益州后,蜀汉集团下一步战略重点将是与曹操争夺汉中,汉中之战刘备举益州全力,打了近2年,人才资源将优先满足益州,无法派往荆州关羽处。

2、刘备交给关羽的任务主要是守荆州,防守不需要得力谋士,刘备在219年,汉中之战前后曾下令刘封、孟达夺上庸,关羽袭扰襄樊,都是为下一步战略作安排的,无意扩大战争。



3、关羽本身就智勇双全,又不太听得进谋士的话,刘备对关羽相当了解,无须再派得力谋士,关羽完全能应付。

4、刘备没有想到关羽利用假节的权力,扩大了襄樊之战,而身在益州的刘备已经打了两年的汉中之战,相当疲惫,别说谋士,就连普通士兵都暂时无法支援。



5、刘备在荆州的人事安排忽略了东吴的作用。刘备没有想到东吴居然背盟偷袭,在安排武将及谋士时,没有将东吴的威胁考虑在内,像糜芳、士仁这样不入流的将军来守重要的江陵城和公安城,实在是疏忽,守城更重要是武将,而不是谋士。

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身负领导责任,诸葛亮身负战略责任,关羽身负战术责任,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盟友东吴的背叛偷袭,而这不是派个得力谋士就能解决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那要看得力谋士标准是什么?如果说顶级的才算,只能说拿不出手了,毕竟整个三国时期这种级别的谋士都不多,不是人家刘备不安排。


当时刘备手下资源本来就少,顶级谋士就大概三位,即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

先说刘备的“肱骨”诸葛亮,诸葛亮本来是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的,跟随刘备入川的庞统死后才不得已让诸葛亮入川辅助的,在此之后诸葛亮一直忙于蜀中、汉中事务,操心于内务的诸葛亮压根没空、也不可能再回去镇守荆州了。庞统就不用说了,之前就死了,这也是诸葛亮当时入川的原因之一。


而刘备在蜀中收的“谋主”法正在帮助刘备拿下并稳定西川后又忙于汉中之战,并在取汉中没一年时间就去世了。

其实当时的汉中和蜀中比荆州更为迫切需要重要人手,因为荆州当时已经大致稳固了,曹操当时的重心在汉中这边,与孙权又是联盟,而汉中与蜀中初定,百废待兴。

所以顶级的不可能了。

稍微逊色一些,刘备也并不是没有安排,跟随关羽镇守荆州的谋士以马良和王甫为主,这两个应该也算不赖的了。

当时有句话说的好“马氏五良,白眉最良”,这个白眉就是马良了,其中马谡也是马氏五常之一,马良之弟。马良是诸葛亮好友。也是帮助关羽镇守荆州最为重要的谋士,他在外交与内政上贡献很大,特别是外交。

在协同镇守荆州时,他多次出使东吴与孙权交涉。他的外交最为出色的一次是在后来刘备伐吴之时,曾招纳说服了五溪少数民族一起协助刘备伐吴。

还有一位是王甫,是刘备在蜀中收的谋士,刘备在后来看到当时的荆州也有点吃紧,于是才将其调赴荆州,任命其为荆州议曹从事,协助关羽,这个官职也是个重职了。

这两个人虽有能,但并无法改变关羽的想法,能让关羽心思动摇的,或许只有老大刘备、共患难的张飞、赵云和“会说话”的诸葛亮。所以一切都是由关羽一个人拿主意,他们的话只能是参考,说了关羽也不会听。


不过王甫与马良两人都在荆州失守后倒是都逃到了蜀中,后来战死于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

其实谋士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得不得力作用也不大,谋士只能是建议,最终决策的那个主帅才是关键。袁绍官渡之战谋士少吗?曹操赤壁之战带的谋士少吗?刘备夷陵之战谋士少吗?主帅的指挥失误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最为主要的原因。


夏目历史君


刘备知道二弟关羽智勇双全,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是一个爱学习的人,用他守荆州是比较好的人选。

一,武功高,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功盖华夏!

二,智谋很高,连鲁肃设的计都能看出来,足见智谋不低!

三,特殊地理位置,易攻难守。

四,没听诸葛亮的忠告:东合孙权,北距曹操。

五,关羽,骨子里的傲气,最终大意失荆州。

六,关羽旁边也有从事官王擂,给过关羽很多好意见,关羽只是没听。马谡的哥哥都在关羽身边。都看到问题的关健。

从古至今,骄兵必败,跟失荆州这个故事有关。



江山多此多矫


首先,刘备手下也就诸葛庞统,法正张松不在,徐庶早走了,能当军师的人才太少了。就是人才数量更不上,后汉也就一个诸葛顶着。

其次,掌管一州,关羽的威望、名声和能力更加合适,曹操也更加忌惮关羽些,即使最后关羽败亡,也是他人性的缺点所致,每个人都有缺点,只是有的很致命,诸葛亮已经提醒过了

再者,法正、张松当时应该是在刘章手下,用来里应外合,后张松信件败露致死,庞统刚刚加入刘备阵营,未及建功,更无威望,况且关羽心高气傲,不会听庞统的,只得留在刘备身边,后落风坡着急建功身死,非常可悲。诸葛亮大才,怎可区区守一城,如果被派去,关于听他的,还是他听关羽的?他俩本来就不对付。

最后,守城需将,伐城靠谋。个人理解。


请让我独自喝醉在街头


如果关羽手下有一得力的谋士,或许就能保住荆州,或许就能改写历史。



武强文弱一直是刘备集团的硬伤,刘备能拿的出手的两位谋士也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当时庞统陪刘备攻取西川,诸葛亮和关羽守荆州,这样的配置是很合理的,庞统在军事上的谋略不在诸葛亮之下,刘备在庞统的辅佐下,也可以取得西川,但是庞统英年早逝,死在和刘备攻取西川的路上,刘备不得不召诸葛亮和赵云到西川,这就导致荆州的防守大幅度下降。在加上关羽的傲慢,这就有了日后的荆州之变。


如果诸葛亮在荆州的话,断不会导致荆州失守,吕蒙的计谋瞒不过诸葛亮,蜀国定不会失去荆州,或许历史就会改写,但是一切随着庞统的死,都发生了改变,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刘备为给二弟报仇,被东吴打败,最后不得不寄于西川一愚,最后被灭国。

所以,庞统的死对刘备的影响最大。刘备身边除了诸葛亮和庞统以外,其它的谋士都不具备大局观,也不可能为关羽守的荆州的,而且,关羽性格傲慢,一般的谋士关羽肯定也不认可,所以,只能说关羽之死是上天造成的。


精品影视馆


荊州的丢失关羽被坑害,主要是刘备人士安排不对,给关羽后方配备的傅士仁和糜芳两个判徒,另外刘备太相信猪格亮的话,关羽多次写信让派一大将回荆州。刘备问诸,诸葛亮给刘备说不用派,让关羽伐曹,结果江东鼠辈和曹操联合,偷袭荊州,不然关羽怎么败,刘备要是派魏延或张飞,或赵云,接糜芳守公安,东吴就偷袭不成。一切坏在诸葛村夫身上。


仙童652


王甫,和马良都很可以了,只是关羽听不进去,你不能说没有好谋士,而是能镇的住关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