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刮骨疗伤”是真的吗?

破烂酥皮


关羽“刮骨疗伤”《三国志》中有记载,应该确有其事。不过手术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刮骨”也不是拿刀咔咔刮骨头。

首先说,关羽中的不是毒箭。他是被“流矢”射中,属于随机中招,箭上淬毒的可能性不大,战场上也很少用毒箭。所谓的毒,应该是箭头上的铁绣和细菌引起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是病毒,不是毒素。

其次,关羽的骨头应该没事。软组织感染影响不到骨头,但阴天下雨会有反应,骨痛可能是一种错觉。如果真的毒入骨,那其他地方就不能要了,因为毒首先会在血液和皮肤中扩散,不会只是左胳膊有问题,也不是刮下一层那么简单。

根据以上推断,这就是一台软组织切割手术,因为化脓部位挨着骨头所以叫“刮骨”,不是真刮骨头。此类手术早就有,《史记》中就记载过一个叫俞跗的医生“割皮解肌”,技术上可行。

而且当时关羽可能用了麻药,他的主刀大夫虽不是演义里的华佗,但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已经传世。另外,关羽手术时和部将谈笑风生地喝酒吃肉也有辅助功效:一则转移注意力;二则酒能麻醉神经。


路卫兵


是真的,且是完全真实的。 华佗为关羽医治,曹操见华佗为关羽刮骨关羽毫无感觉,就要求华佗为他医治头疼病,华佗说要在脑袋上开刀,曹操认为华佗要害他,最终将他杀死!这也间接说明了关羽真的被华佗医治过。

文中,关羽的左臂曾经被飞来的箭射穿,之后虽然痊愈,但每到阴雨天,骨头依然酸疼。医生说:“箭头有毒,毒性已经进入骨头,应该割破胳膊,把骨头上的毒刮干净,这个病才能完全除去。”于是关羽伸出胳膊让医生用刀劈开。那时候关羽正与其他将领喝酒,胳膊上的血流得很多,盛血的盘子都满了,可是关羽割肉喝酒,谈笑很自然。

所以,关羽在医治的时候,肯定没有用麻醉剂,要不然怎么会谈笑自若?那时候只有全身性的麻沸散,如果用了会神志不清的。


Dora11117107586


说实在话,在影视剧中或者演义中,刮骨疗毒的情节都多少有点夸大的成份!不过,关羽确实有过刮骨疗毒这一事件!


关羽刮骨疗毒不是华佗做的,是一名军医做的,而且关羽也没那么能忍。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由此可见,并没有说明医生是谁,有没有其他地方说的那么淡然!


汝影吾行


关羽刮骨疗毒确有其事,但医生绝不是华佗。


我们来看一看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根据《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指挥襄樊战役期间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营拔出箭,发现右臂已青肿,原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情况很严重。

这时神医华佗恰好赶到,判断箭头上有“乌头之药”,已“直透入骨”,如果不早治,这条胳膊就得残废。关羽问怎么办,华佗提出了“刮骨疗毒”的治疗方案:“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关羽于是与马良弈棋,伸出右臂让华佗去割。



《三国演义》叙述得十分详细:“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这段描写很精彩,既表现了华佗医术的神奇高超,又展现了关羽的坚毅,但这段神奇的“刮骨疗毒”却不完全是杜撰的,关羽确实刮骨疗毒,但医生却不是华佗。

我们在来看看三国志中的记载,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看来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是有来历的,这个故事是有的。


关羽中毒的时间《三国演义》《三国志》有所不同。《三国演义》说是在攻打樊城时,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下半年,当时关羽率大军北上,攻击曹魏在荆州的两个重要据点襄阳和樊城。但根据三国志记载,神医华佗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就被曹操杀害了,所以华佗不可能在十一年后为关羽刮骨疗毒。

《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流传千古,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一,是为了突出关公的坚毅,刚强,凸显其武圣人的形象。其二,也是为了突出神医华佗的医术精妙,妙手回春。武圣,医神的碰撞造就了千古流传的故事,让后人听的津津有味,主角之一的关羽是真实的,但医生却很遗憾的不是华佗,可能只是一名医术高超的随军医生,这并不影响我们伟大的关公的形象,忠义的思想已经深入每一代国人。


拿好倫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这是一个传说,一个荒诞不经的、十分不靠谱的、扯蛋到极点儿的、由历史文盲和医学白痴编造出来的传说。

先说华佗,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来自佛经故事,就像孙悟空老师和猪八戒老师一样,近似于神话形象。

当然,陈寅恪先生考证华佗的时候,正是中国史学界“疑古”之风刮得最猛的时候,顾颉刚先生连大禹都怀疑,认为大禹是一只虫,而不是一个人——这个观点后来受到了鲁迅的嘲笑。换句话说,陈寅恪的考证仅仅是一家之言,他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华佗,未见得真的没有。

我们退一步,假定华佗真的存在,假定他真的给关羽刮过骨,那么好,问题来了。

关羽中的可是毒箭,稍有医学常识的朋友都知道,你得帮他取出箭头,清理伤口,包扎好,注射对症的抗毒血清,或者让他口服靠谱的解毒药。任何一种毒,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组织,都会在血液里运行,很快扩散到心脏和大脑。急诊及时的话,首先是简单的放血,尽快将伤口处的毒液挤出来。万一来不及放血,毒液已扩散,那就必须要解毒了。

可是华佗的思路太神出鬼没了,他竟然认为箭上的毒不会进入血液,只会附着在骨头上,想消毒,只能刮骨。问问你身边的任何一个医生,不管他是中医还是西医,听听人家怎么说,听听华佗这样做是否科学,然后再来反驳。

传说华佗发明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这个是可以有的,因为古人真的有机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纯天然的麻醉剂,例如毒蘑菇里的东莨菪碱、白花曼陀罗里的阿脱品,都是良好的麻醉剂。只是这些生物碱需要提纯,需要精确掌握剂量和服用方法,吃得少了会让你更加兴奋,吃得多了会让你中毒休克,都起不到麻醉的效果。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讽刺中医在漫长文明史中的安慰剂作用:

华佗为关羽刮骨,关羽说:“华佗真逆天,麻沸散真管用,喝了以后竟然真的不疼了!”

华佗扭过头来窃笑道:“关二爷真逆天,我刚才让他喝的其实不是麻沸散,就他妈一碗凉白开!”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医,包括古印度的医学,包括古希腊的医学,包括十九世纪依然盛行于欧美世界的放血疗法,都非常野蛮非常落后非常不靠谱,它们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其实都是安慰剂作用。

有很多蠢货脑子不好使,常常提出一个蠢到家的论调:“你说中医落后,那你的祖宗十八代是怎样活下来的?还不是靠中医嘛!”对付这种蠢货,你只需要简单提醒一下:“古代欧洲没有中医,欧洲人是怎样活下来的?早在中医出现之前,智人已经在这颗星球上延续了一百多万年,他们是怎样活下来的?”


开周说宋


“刮骨疗伤”这个典故,既不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而是半真半假。说它不是假的,因为关羽的确曾刮骨疗伤;说它不是真的,因为这件事与华佗、庞德等人均没有半分关系。历史上的“刮骨疗伤”是什么情节呢?《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有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这说明关羽的确左臂中过毒箭,而且一边喝zhuang酒bi一边请医生刮骨疗伤过。在《三国志》中,这一段前面是刘备定益州,后面是水淹七军,按《三国志》的时间线来说,刮骨疗伤很可能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左右。相比之下,华佗的生卒年,约为永嘉元年(145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如果《三国志》完全以顺叙的写作手法来描述关羽的事迹,那当关羽刮骨疗伤之时,华佗已经死去十年左右,当然不可能为关羽行医用药了。

那么华佗因医过关羽而被曹操起疑之事是不是假的呢?其实这事也发生过,但不是发生在关羽身上,而是周泰身上。周泰重伤时曾获救于华佗,后曹操患病,旁人向其推荐华佗时曹操便问:“江东医周泰者乎?”

不过曹操是不是因此诛杀华佗,还是一个谜。有一说便是华佗恃才傲物,几次得罪曹操,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三国演义》综合了几个传说,一个“刮骨疗伤”便将关羽、华佗、曹操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也是神来之笔了。


亚欧研究寮


“刮骨疗伤”这个三国演义里面,是一个很经典的桥段,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即使在《三国志》正史里面,也同样的有记载,只是为关羽刮骨疗伤的并不是华佗,而是一个医者。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曾经被箭射中,但是什么时候射中的,这个就不清楚的,没有说明是赤壁之战的时候,还是打襄樊之城时期被射中的。这一次箭伤,还是比较严重的,直接贯穿了左臂。

后来伤口是有愈合的,但是每次碰到阴雨天气,这个胳膊就会疼,关羽就找到一个医生来看,医生说:因为箭头有毒,这个毒已经渗入到骨头中,如果想根除的话,那就需要做外科手术,然后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此时这个治疗的过程,会比较疼。

关羽说:没事,来吧。可能这个医生并不会华佗的麻沸散,所以是直接在关羽的手臂上开了刀,关羽也没有跟别人下棋,而是跟别的将领一起饮酒,谈笑风声,至于这次手术的效果怎么样,这个史书就没有记载,再说,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就兵败被杀了。

那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是怎么说的吧,关羽被射中了两次,第一次是被庞德使了拖刀计,假装拖刀而走,却暗地里放了冷箭,射中了关羽的左臂,只是这次并不严重,敷了金疮药就没事了。

天降大雨,汉水大涨,水淹于禁七军,于禁投降,庞德战死后,关羽十分得意,就跑到了樊城下,喊曹仁投降,曹仁喊了五百弓弩手放箭,关羽被射中,这次就比较严重了,箭头上面有毒。

关平等诸将建议关羽退守荆州,而关羽不肯,诸将就四处寻医。有一天,华佗来了,他听说关羽中了毒箭,特意来给关羽医治的,关羽这个时候正在和马良下棋,华佗说只有刮骨疗伤了。

华佗也同样没有用麻沸散,而是直接开刀刮骨了,随后敷上了药,用线缝好了,竟然恢复如初。


历史简单说


关羽“刮骨疗伤”是不是真的,几千年之后的我们很难有准确的证据加以证明,大部分都是从文字史料中加以确认。我们对于关羽刮骨疗毒最开始的了解大都来自于《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关羽曾经被一只飞箭射中左臂,箭上涂毒,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毒没有清理出来,没到阴雨天就会疼痛。此时有一名医为华佗,听闻关羽中毒箭,便来为他治疗。关羽在未使用麻药的情况下,被华佗割开臂膀,清洗骨头上的毒药。而关羽依然下气喝酒看书,谈笑自若。

关羽被毒箭射中左边是其水淹七军之后,而水淹七军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关羽被毒箭射伤的时间要晚于水淹七军的时间,而华佗死于公元208年。所以,我们所熟知《三国演义》提到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刮骨疗毒不存在了吗?也不尽然。在史书《三国志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也有关羽刮骨疗毒的详细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由此可见,刮骨疗毒或许真的存在,但是是三国演义中提到华佗操刀这件事情是不存在的,而关羽受伤具体的时间也无法确认,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是谁,也无从得知。至于用没用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三国志》中也没有明说。但是喝着酒动手术,这应该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人。


食人雅会



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

的确有刮骨疗毒的故事,只是医者不是华佗,没有记载姓名。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 蜀书 关羽传》

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三国志》无记载。


黑小纯


关羽“刮骨疗伤”说明两个意思,一是说明关羽的勇,二是说明医生手段的高明。那么“刮骨疗伤”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存在于正史中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根《三国志》记载,真真切切有这么回事,只是跟《三国演义》描写的有些出入。

故事大概是这样子的:关羽左臂曾经被流箭所中,是个贯穿伤。伤好之后,每逢阴雨天气手臂就要隐隐作痛,因此关羽找医生治疗。医生对关羽说:箭头带毒,且毒已经浸入骨头当中。如果想要治好,必须刮骨疗伤,方能根治。

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于是关羽伸出手臂让医生当场医治,医生一边治疗,关羽一边和将领们吃饭聊天,谈笑自若。血流了一盘子,而关羽眉头都没有眨一下。

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关羽“刮骨疗伤”的大框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细节上有出入。一是这位医生到底是谁?是华佗吗?史书上并没有写清楚,而《三国志》这本书中关于华佗的章节并没有提到这个事情,因此,我们可以推定这位医生不是华佗

二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一边下棋一边刮骨疗伤,而实际情况是关羽一边喝酒聊天一边刮骨疗伤,应该说《三国演义》描写的更有感染力,把关羽塑造的很英勇。那么关羽真的是三国当中最英勇的人吗?我不这么认为,书里面比关羽“刮骨疗伤”还要英勇的人有很多,比如,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夏侯令女

夏侯令女是曹文叔之妻,而曹文叔是曹爽的表弟。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的罢免了曹爽的大将军之职。随后以谋反的名义处死了曹爽,夷三族。所谓夷三族,其中就包括曹文叔。

所幸的是,曹文叔早亡。曹文叔与夏侯令女没有子嗣,在曹文叔死后,夏侯令女怕自己的娘家人以自己和曹文叔无后为由逼她回去,于是事先割发明志,以表示从夫的决心。后来,其父夏侯文宁果然要求夏侯令女回家改嫁。夏侯令女跑到屋里,割掉自己的耳朵以示反抗。

自以年少无子,恐家必嫁己,乃断发以为信。其后,家果欲嫁之,令女闻,即复以刀截两耳。

等到曹爽被诛,其父怕牵连到夏侯家,于是让夏侯令女写文书与曹家断绝关系,然后回家改嫁。夏侯令女先敷衍其父,然后进屋用被子蒙头。等到其父进屋看时大惊,原来夏侯令女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夏侯令女以必死的信念捍卫自己从嫁曹家的忠贞。

令女叹且泣曰:“吾亦惟之,许之是也。”家以为信,防之少懈。令女於是窃入寝室,以刀断鼻,蒙被而卧。其母呼与语,不应,发被视之,血流满床席。举家惊惶,奔往视之,莫不酸鼻。

后来司马懿听说了这件事情,特意表彰了夏侯令女的行为,并且允许夏侯令女收养义子作为曹家的后人来继承香火。

夏侯令女虽然是个妇人,但是她的行为却震惊了世人。我觉得比关羽“刮骨疗伤”要英勇的多,而知道她的人却很少。

比关羽英勇的男人也有,同样跟曹家有关系,他就是曹操的黄须儿曹彰。曹彰曾经奉命北上征讨乌桓,走到涿郡境内时,恰逢乌桓骑兵几千人赶到。这时曹军的骑兵尚未集结到位,只有一千多步兵和几百名骑兵。

曹彰于是领兵据守要地,等到乌桓骑兵攻击受挫后撤时,率领骑兵进行追击。在追击途中,曹彰身上的铠甲被射穿好几处,但是他愈战愈勇,率领骑兵追击了几百里,最后大胜而归。

关羽是身受一箭之伤,而曹彰则是身受多处箭伤,仍然带伤追击,事后曹操赞赏曹彰道:我的黄须儿,真是不简单呀!

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明显有夸大的成分,而曹彰和烈女夏侯令女的故事确是真真切切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对于刘备阵营的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都有夸大的成分,其中以诸葛亮和关羽最为严重。因此,了解真相,了解事实,我们才能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是真的,只是细节上有些出入。首先医生未必是华佗,其次关羽在疗伤时是与人喝酒聊天,而不是在下棋。三国时期比关羽这种行为更英勇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曹彰和夏侯令女。我们对于这样的夸大描写要以冷静的态度来看,只有还原历史才能了解到真正的历史人物,只靠演义和传说,只能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