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是卖,现下机会很多,为什么会有人守着5000块钱的工资不敢创业?

宇泽房产侯丞远


没错,创业就是卖,可是说起来太容易,卖起来就太难了,并非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对此倒是有非常深的体会。就拿我们家族的创业群体来说吧,看看创业是不是就是卖那么简单。

我有两个舅舅,分别家承了我外公的一门绝学,一个手艺是制作我们当地的特产炕炕馍,都已经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在我们当地不愁卖;一个手艺是制作豆制品,包括水豆腐、豆干、豆腐皮等。这两项手艺都有几百年的传承了,在我们当地都是非常不错的营生,这是我外公家族一辈辈传下来的。应该说,技术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口感都绝对正宗,而且质量也非常天然有保障,就这样的东西,应该不愁销路吧?

我两个舅舅也是这么认为的,然后就分别做自己拿手的生意,其实严格说就是创业。他们用自己积攒的钱加上贷款,先后开了两家食品公司,要技术有技术,要产品有产品,本以为很好卖的,本以为把产品做的好就不愁卖的,结果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舅舅他们开的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放在当地市场卖,由于量大,只能销售很少的一部分,但这点钱连人工费都不够。没办法他们就跑到市里、周边的外省市以及比较远的一些地方,到处跑业务,根本就没人买,知道不,是没人买,不管你的产品做的再好,人家就是不消费你的。既然外地行不通,只好转变策略,深耕当地市场。就这样,我大舅舅撑了三年多,我二舅舅撑了五年多,最后都关门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如今六十多岁了还在海上当水手给人家打鱼呢!我两个舅舅现在当水手挣的钱全部用来还债,这就是创业的结果,这就是当初觉得技术好产品好卖的结果。

不仅如此,我们家也在创业,开的酒厂,当地有名的高粱酒和拐枣酒,绝对天然,不添加什么香精防腐剂之类的,但是无论你怎么做,你只能在当地开卖,出了这个地,你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消费者都不买账的。由于都是好粮食,正宗的粮食酒,所以价格稍微贵一点,20元一斤,可是卖不出去啊,所以今年开了打算关门,然后去工商局税务局办理销户手续。等搞好这一切了,就打算去南方打工。

所以,创业就是卖,我是不会相信了。现在创业的政策环境是很不错,机会也很多,但说句不客气的,创业的同质化太严重了,你没做之前,已经有人做的非常的好了,人家已经占据了市场优势地位,你再踩进去创业,怎么拼的过人家呢。如果创业就是卖,就是这么简单,那谁都可以随随便便的去创业了,谁都可以当大老板了,还打工干什么呢。实际上,创业才是真正的九死一生。

我还没有说创业过程中的辛苦程度了,只有亲身创业过的人才会体会的到,创业的辛苦程度比打工累过十倍,责任和压力是打工所不可比拟的。创业,结果只有生与死,累和苦,而打工却简单、安全的多了。如果能打一辈子工,生活过的小康,那么我是完全赞同就打一辈子工的,宁愿每个月拿那5000块钱,也比创业弄得自己负债累累强百倍。

所以,不是人家不敢创业,而是创业的风险真的太大了,有一个调出数据统计,几乎98%的创业者必然失败,看看,这么高的创业失败率,不谨慎能行吗?现在的社会,各种产品和服务供过于求,单个人此时出来创业,我觉得太难了,因为你会发现,等你搞出东西卖的时候,鬼都不买。

当然,也有创业成功的,那绝对不容易,可是这太渺茫了,机会也太小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就算遍地都是机会,我觉得还是打工强,守着5000千块钱的工资起码心安理得,不用担惊害怕。对于广大的员工群体来说,如果没有一技之长,自以为是看着遍地的机会随意创业,其结果一定是创的快,倒的也快。

那么,创业失败之后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赶紧到工厂打工还钱,一分钱都不敢乱花,如果能有5000,一年可以还好几万的账了。教训和例子太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到处都是商机,很多人宁愿守着在创业者看来不值一提的5000块钱而不敢创业的原因。因为创业从来就不是卖,创业怎么“不死”。


Sir聊HR


创业的永远是少数,能拿5000元想着拿更多,还有1万元,5万元等着去争取,去晋升呢,虽然创业可能是500万甚至更多,但创业是极少数人的事。

不敢创业是对的,多数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都不会加入创业公司,更何况自己要作为合伙人甚至是主要发起人创业呢。

另一个逻辑来看,如果你每月只挣5000块,怎么有创业的资本呢。创业者,要么是所在公司某个领域的大拿,各门路、流程已运营得很通畅了,说不定还积累了客户、人脉了。要么,他早决定创业,愿意拿低工资到公司去偷学创业之道、管理之道的。如果是普通的一员工,走上社会后老老实实工作,工作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拿着5000元的月薪,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出来创业好。

我认为,该问题是想说:我们所挣的不多,为什么不创业拼搏一把,给自己更远大的前景,赚更多呢。因为赚得少,所以创业,除非你有好的资源,有被验证的正现金流的生意,不然创业初的三五年,你都看不到什么盈利的影子,何谈更高收入?

有个总结说,一个月结一次工资是普通员工,一个季度结一次是高管,考虑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回报,才可以做老板,才真的是把自己奉献出去,短期不问收入。

要创业的人,谨慎再谨慎吧。前些年大家都一窝嗡创业去了,2018、2019年大家纷纷上岸了,还是打工现实些。


财经作家邱恒明


我做淘宝的,打工三四年,月收入一直没有超过5千,工作还不稳定,技术提高的也很慢,后来做的一家店生意不好,老板要关店铺,关闭部门,实在是不愿意找工作了,拿着仅有的5千元,自已开了一个淘宝店铺,到处找货源,一件代发,后来的几年每年纯利润十几万二十万这样子,没有风险,还自由。,因为是一件代发,2018年装修了一套房子,生了个二宝,钱也花光了,货源没有了,一切重头开始了,还是先找份工作,积累点存款,还会创业的。打工赚不到钱,对于我这种没一技之长,学历不高进不了大公司好公司的,只有创业比较现实,当然创业一定要根据自身能力和市场情况来,不要重资产,轻资产来做,进可攻,退可守。


电饭煲小开


我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曾经有过一段关于创业和工作之间抉择的真实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2002年,我的朋友W在一所普通的大专院校教书,每个月工资还不到5000,大概就是3000的水平。这个时候,W有一位很要好的同学L在一家公司做副总,负责设在本省的一家工厂,公司一共有三家工厂,生产手机配件。同学L邀请我的朋友W到工厂去任职,管理行政事务,加入到他们的创业团队中去。朋友W犹豫再三,没有去,仍然守着事业单位这个铁饭碗,现在工资倒是提高了很多,每个月也过万了。但是,他的同学L的公司后来出售给了某上市公司,L成为上市公司高管,身家已经过亿。

曾经有一个可以实现人生“小目标”的机会摆在面前,W错过了,真是后悔莫及。

这个真实的故事中,W的心理活动很典型。面对创业中的机会,一般人在看到机会的时候,同时会感觉到风险也一样很多,权衡再三,如果工作还过得去,都会选择不创业。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非有大勇气者,不敢舍弃稳定工作而创业,哪怕任正非也是如此。非有大智慧或好运气者,也难以获得创业的成功。创业是失败率很高的冒险,这是现实,我们要清醒。


沉默的投资者


这个问题我有话语权,我是研究生学历,全家都指望着我毕业了能好好工作,一个月稳定几千块或者一万块的样子,但初开始工作,能存到钱么,那存钱的目的是什么,存钱的目的是为了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吧,那我没必要存呀,一个月有工资直接买呀。为什么选择创业,是因为确实工作的收入和自己的理想不符。做生意一天几千,一天几万真的是我属于随机的,我一个同行,接了一个订单4000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就算赚100块钱,就是40万纯利润。也就是一个单就能赚40万。一台电脑100块都没有么。他是销售订单,不是代工订单,利润相对而言要高一点。就算代工一台联想笔记本利润也有一百多。所以做生意是给喜欢拼,喜欢赌,喜欢刺激的人去做。上班是稳定,也看个人的意愿和目标。还有规划。有的人这辈子就想做点事情,有的人想盖学校,改善教育,有的人想开公司,做到上市,做企业家。有的人想参军,去边疆保卫人民。每个岗位都要有人做。每个人思想不一样,做的事自然也不一样。我不评判别人有好的机会而不去选择,而是那个所谓的机会对你来说是机会,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选择,和一个没必要的选择。也许他不喜欢做生意呢,或者他确实没有经商的头脑呢。自己的路,根据自己去选择。相信每个人对社会都是有用的,只是用处不一样而已。致中国每一个人,你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相信自己在哪都可以活的很精彩,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那就是快乐的。


忧思笔记本


创业很难,我也有自己体会,我做酒的,酒坊,十五六岁就接触过,做过,但是那时候口感不好,不好卖,所以不做了,前几年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出去了,又开始做了,现在等于又做了四五年了,今年开始有了回暖,利润,前几年也是硬挺,我现在也开始做酒设备,不合理地方需要改进自己可以改,节省人力,增加效率,我现在想到的就是做这个生意时候,不能耽误别的收入,也就是做这个可以,不影响别的收入是最好的方法,大投资,全身心,没领路人,自己摸索,很危险枯燥乏味的,最要命的是要走很多弯路,现在社会小买卖可以做,问题是不能因为这个事情,耽误了正常收入,要做就要充分考虑好,考虑清楚,,所以创业不容易,投入需谨慎,考虑周全了再说,别太相信广告,进可攻退可守才是最重要的,任性的代价很痛


造甄送君论酒道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守着5000元工资而不敢创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公司实习,后来也开过零食店和米线店,到最后还是进入公司上班,每个月拿着那点工资。分析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历程究其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人的惰性,习惯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不愿意去改变,思想懒惰;其次是怕冒风险,毕竟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万一失败连生活都成问题;最后就是没有资金投入,而那些零风险零投入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作为成年理智人来说又不敢相信,踌躇不前,原地踏步。

但是对于正当年轻的我们来说,真的甘心吗?且不说几年以后,我们年龄已到,没有核心竞争力,势必会被新一批的年轻人零零后所替代,那老年的我们还能干什么;单拿每月的工资来说除了房贷车贷生活费等各种费用,所剩无几,要想攒点钱还得从菜钱衣服钱化妆品里抠出来,一年到头不敢旅游,不敢大肆消费,买点东西还得货比三家,老人小孩还得健健康康,否则几年积蓄就全交医院。我内心告诉自己还不如趁着年轻,趁着父母还未老的时候,去拼搏,去闯,相信身边一两年富起来的例子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失败了大不了就是重头再来而已。


用户5506415133296


来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我是80后,学的是艺术设计,在校期间就和同学一起卖个盆景等小玩意,上学时一直憧憬以后自己挣钱上班的日子,后来大四实习,广告公司上了几个月班,无趣,就和同学搞了个培训班,专门培训设计软件,都是师弟师妹,收费低,但是好处是人多几个人忙的不亦乐乎,后来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我就从培训班里出来,和别人在大学城一起开店卖起了电脑,起初还不错,时间久了,就出现了利益分歧,然后就退出了,总结起来就是,合伙干,大家一定要同心,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分歧,现在很多人包括我,不敢再创业的原因是真的是赔不起,现在成家后,拖家带口的,一旦亏损,真的是对家庭来说雪上加霜,现在也没有上学时候的那股冲劲了,什么都怕,怕赔钱,赔不起,我想这就是主要原因。


sunshine花花儿


创业就是作战,很残酷的。

有的专家说人人可以创业,当然,可以,摆地摊呗,不过摆地摊学问都大得很,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门口,有个哥子,烤红薯和洋芋,冬天一般考红薯,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一千多的收入,一般都有五百多,他已经做了十年了,专业烤红薯,还在老家修建了一栋房子,不过他只会烤红薯,你不要看烤红薯那么简单,其实,还要搞公关的,他知道什么时候城管来。


机会是多,女性有5000多就可以了,毕竟安全安心,创业者24时都在战斗,要等人才、组织、金融,销售、公关,什么时候用什么名片,什么时候做新闻报道,都是很讲究的。


人各有志,要是人人都可以当老板,那谁来打工,本质上老板也是打工,所以女性的话,刚刚毕业有个5000多就可以了,慢慢来,要想创业,至少要和20个老板交朋友。


创业有很多种,如果有写作的爱好,可以做自媒体,拍视频呀什么的,如果喜欢旅游,那可以写关于旅游的文章,在悟空问答上回答,给读者分享,原创的,一个月也有一千多的,至少。


如果是摄影师,那就更了不起了,可以拍抖音、火山视频、西瓜视频,都可以的,微博也不要放弃,未来雇佣制不存在了,没有公司+员工的模式了,只有平台+个人老板。


一句话,创业要三思,最好多和创业者聊天.....如果英语好,可以开英语培训班,当然,英语好只是技术合伙人,还得有营销合伙人和管理合伙人,未来是团队的时代,个人走不远。


王警之


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打工和创业的区别。

打工:风险低,工作稳定,工作内容单一,承受压力较小,固定收入,还有五险一金等各项社会保障,回报率几乎是固定式增加。

创业:高风险,不稳定,收入也不固定,开销大,甚至吃饱了上顿没下顿,还没有五险一金,需要操各种心,几乎事必躬亲,压力大。

但是,最重要的是一旦创业成功,回报率呈几何级增加。

根据打工和创业的风险系数比较,就决定了很大一部分人承担不了创业的风险。很多人追求的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特别是那些没有很大经济压力的人,他们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就知足了,有房有车,不缺吃,不缺喝,为什么要把自己搞那么累了。这类人基本上都是活在当下,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国企,事业单位,拆迁户基本上都是这类人的代表。

再者,创业需要启动资金,好的项目及项目经验,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及人脉,还要有一定的胆识。而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可能能满足其中一个或者几个,但是最后却缺乏足够的胆识去创业。毕竟即使是温州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创业,更不是每一个去创业的温州人都能成功。

最后,天时地利人和。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具备创业者的所有素质,但是往往还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如看好的项目在犹豫中风口过了,准备创业的项目政策变了或者行业遇到瓶颈了,谈好的项目没有合伙人等等。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创业者创业前没有预料到或考虑进去的问题,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创业,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