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安东(现丹东)丝绸一厂

近300年放养历史的丹东(原安东)有着“柞蚕之乡”、“柞蚕之都”的美誉。

鼎盛时期,丹东柞蚕产量占世界的50%,丝绸产品更是声名显赫享誉世界。当年,共和国元帅礼服面料用的是丹东丝绸,人民大会堂和联合国会议室窗帘用料是丹东丝绸,作为国礼送给英国女王的也是丹东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只要说到柞蚕丝,商家们不约而同会说丹东。那时的丹东,是闻名世界的‘丝绸城’,牢牢占据世界柞蚕丝领域“老大”地位。

下面让我们看看当时丹东(原安东)的丝绸企业——安东丝绸一厂。

​图为安东丝绸一厂使用的徽章和颁发的红旗手袖标。

​1964年2月5日《安东日报》报载:安东丝绸一厂职工积极挖掘增产潜力,增设备不增人。这是工人在修理织绸机。

​1963年5月26日《安东日报》报载:丝绸一厂准备车间打穗小组,开展竞赛,使乱丝比过去减少了四分之三。这是小组长郭桂珍(左)在帮助工人解决生产问题。

​1963年7月13日《安东日报》报载:安东丝绸一厂职工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图为甲班二组,苏桂芬(左)和丙班二组曲桂香,交接班时在机台前交流经验。

​薄如蝉翼的新产品——乔其纱,是出于安东丝绸厂一厂工人之手。

​辽东省柞蚕丝织公司

始建于1949年5月,对辽东地区柞蚕放养、收购、缫丝、丝织、染色、成品检验及外贸出口实行一条龙管理。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后,改称为辽宁省柞蚕丝绸工业公司。图为辽东省柞蚕丝织公司使用过的铜制印章。

​图为由辽宁纺织科学研究所柞蚕丝绸研究所制作的风景织锦缎《鸭绿江春晓》。

​1959年秋季广州召开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这届广交会中,我市有两种产品进入产品名录,一种是柞蚕丝绸,一种是安东金笔厂生产的“金龙牌”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