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父亲在谭嗣同被杀时一语不发,为何最后还是被革职查办?

陈俐伶


1898年戊戌变法时,“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因为主谋“围园杀后”而被杀。

让人奇怪的是,谭嗣同犯下谋逆如此大罪,其父、时任湖北巡抚的谭继洵最后也不过罢职了事,并未受到更严重的追究,这又是为何呢?

关于这个问题,还得从谭嗣同的成长经历及与其父谭继洵的关系说起。

谭继洵,湖南浏阳人,进士出身,其先后在户部任职,后由京官外放到甘肃巩秦阶道,之后又相继升为甘肃按察使、布政使。

光绪十五年(1889年),谭继洵升任湖北巡抚。



谭嗣同12岁那年,因为京城发生瘟疫,其母亲和两个哥哥不幸染病而终。受此打击,谭嗣同性情大变。

之后,由于与继母关系恶劣,谭嗣同在家中难以相处,一度离家出走,遍访名山大川,遍交各路江湖朋友,这种举止,在他这种身份的子弟来说,是十分罕见的。

当然,从谭嗣同后来的著作(比如《仁学》)来看,其性格、观点也确实不同于常人,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偏激,这也为后来的人生结局埋下了伏笔。

而在其父谭继洵这边,因为公务或其他原因,他也没有做好调和的工作,因为谭嗣同在谭家基本就是一个另类,这个大体也是事实。



至于戊戌变法这件事,谭嗣同和父亲谭继洵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立的,因为谭继洵基本就是一个保守派(稳健派),而谭嗣同的激越与康梁等同。

戊戌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因为系“围园杀后”的主谋而被杀,这个自不必说。

而谭嗣同的不逃,和梁启超所描绘的英雄形象所不同的是,其他他很可能是为了给光绪皇帝做清白证明(证明光绪确实没有参与围园之谋)。

同样,谭嗣同也在遗书中与父亲划清了界限,以免父亲及家人被株连。



就此而论,谭嗣同确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豪气(和那些江湖人士混多了),而其保护光绪和父亲的举动,也说明其天良未泯,良心尚在。这不是康梁党徒所能比拟的了。

或许因为谭嗣同的如此举动,或许因为谭继洵原本就不是康梁一派,后者最终只是被革职并勒令回籍,并无更多的株连。

在此打击下,谭继洵于三年后去世,年78岁。


坑爹史册


谭嗣同的老爹谭继洵是封疆大吏,按道理来说,完全有能力和清政府掰腕子。那怎么会坐视谭嗣同被处死,以至于自己被革职呢?

封疆大吏

如果去了解一下谭继洵的官职,你会发现,他绝对当得起封疆大吏这个称号。因为他当时是湖北巡抚。

他的人生履历也非常完美:当了快二十年京官,熬出了资历。报上了左宗棠的大腿,外放为官,升官速度就和坐上了火箭一样。

从户部的一个郎中(正五品),升到了湖北巡抚,仅仅只用了15年。而且,谭继洵的官场口碑也非常好,素有威望。

这样的一个封疆大吏,为何会没有掀起一丝波澜呢?

无能为力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的时候,实际上抓了八个人,但是最后只处决了六个。因为还有两位靠背景脱身了。

第一位是因为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和列强的关系非常好。羊大人都发话了,清政府自然只能乖乖放人。不过后来这位也被慈禧找机会“安排”了。

第二位则是因为他老爹和李鸿章是同年。托李鸿章去和慈禧讲情,放了一马,事后也没有追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这位是个结巴,在维新变法中就是个边缘人物。加上李鸿章的面子,慈禧也就放了他一马。

但谭嗣同不一样。

维新派变法到了后期,都已经准备“围园杀后”了。还特意派人去联系了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准备起兵了。而这个派出去联系的人,就是谭嗣同。

谁知道袁世凯转身就去告密了,谭嗣同等于就在慈禧那里挂上了号,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谭继洵虽然在处决谭嗣同上一言不发,但还是被牵连到了。

最重要的是,谭继洵这个官职比较倒霉。

如果他是湖南巡抚,那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但很不幸,他是湖北巡抚。官署和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起。

得益于湖广的重要性,湖广总督在九大总督里的地位排第三。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又是出了名的强硬派。导致谭继洵直接被架空,在地方上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清政府自然是想怎么捏他,就怎么捏。

喜欢就关注呗:侃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为什么一言不发?作为父亲肯定有自己不发的道理。

1、他也希望清朝不要再衰弱下去

他与儿子有共同的愿望,父子同心,忧国忧民,希望国家强大。他也不愿意看到清朝继续衰弱下去的,才选择了成全自己的儿子,虽然不忍,但也只能赞同儿子用这样的方式来警醒世人。

他心里一定为儿子自告奋勇以身殉国,作为变法而死的第一人而自豪。

既然儿子变法失败,只有承担后果,没什么可说的。

2、“子不教,父之过”

儿子已经被判有罪,但儿子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被杀,儿子是为国殉法,自己教出了好儿子,说了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说。

“有其父,必有其子”,大丈夫敢做敢当,儿子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动用自己的关系来保全儿子,不仅不能取到任何作用,还会影响儿子和自己的声誉。

谭嗣同对劝他逃走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临死之前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儿子以身殉法是伟大的举动,被称为“戊戌六君子”,值得后世所尊敬和钦佩。

3、沉默是金

从被抓到处死只有一个星期,时间急迫,谭嗣同被派去请袁世凯除了慈禧,而袁世凯却向慈禧的红人荣禄告密。

支持变法维新的光绪帝已被囚禁瀛台,作为河北巡抚的父亲,心里非常清楚事情已经没有发生逆转的可能性,自己也肯定是要受牵连的。

作为保守派的代表慈禧,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说了也毫无用处,根本就不用说。

谭嗣同死后,没有说什么的父亲谭继洵也被朝廷罢官,最后死在了家乡。


红云4412


虽然已经脱离父子关系,但父子终究是父子,血缘关系是改不了的。慈禧恨透了蛊惑光绪帝变法的戊戌六君子,光绪自从被她扶上皇帝宝座时,便处处与她作对,不省心,对光绪本来就充满恨意。面对光绪的帮凶,更是想杀之而后快。慈禧此刻不能杀光绪,就杀下面的人给他警告。指明行刑时用钝刀,可见恨之切。恨意未消,自然会迁怒于谭嗣同的父亲,当爹的始终是爹,儿子被杀能没丝毫怨言?人的心不是铁做的。说不定他这个封疆大吏的父亲啥时间会生出乱子,罢官自然最放心,防患于未然,并且谭父在官场上不像李鸿章一样重要、能呼风唤雨,少他一个不少。革了他的职也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管好家人,虽不至于连坐,但追责是一定的。


闪电疯评


遇到暴君,谭做的事情够夷三族了。还是慈溪厚道。


天堂160590167


谭父未因谭嗣同的案子牵连被诛杀已是万幸,谋反丶革命,是重罪。所以撤职查办已是最轻处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