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摄影师说"避免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为什么?

36旅行


先跟大家交流两个词:第一个“熟视无睹”,意思就是经常看到就跟没看见一样;第二个“换个角度看问题”(噢,这是一句话呀,哈。)意思就是同样的问题换个角度去思考会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新问题。

再往前十几、二十几年前,有这位两位摄影大伽,一个是把相机绑到杆上扛着盲拍;另一位则是以狗眼的高度去拍摄,名其曰“狗眼看世界”。先不说这两个成功人士的照片怎么样,首先就两个新颖的角度吸引了大家的目前。

还有一位摄影大师也说过,如果你摄影时舒服了,那么带给读者的感觉就不舒服了。这句话实际上就是题主的意思了,即用正常人的角度和视角去拍摄,至少是没什么新意!

所以,一个摄影师,除了摄影的基本功外,另一个基本功,就是如何去发现新角度,以别人不曾注意的角度去发现新世界,才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

这棵树就在我们上下班的路边,天天从它身边经过,当我把这照片放进朋友圈时,很多人问是在哪儿拍的,我说就在你天天经过的那个允泊村口。所有人都很意外。这就是角度的原因,这就是熟视无睹,天天经过天天看,没人觉得怎么样,当你换个角度来看是,原来还是挺吸引人的。

现在最为流行的是航拍,为什么。这是上帝的视角,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的,除了坐飞机就是航拍了。航拍的照片,总能震撼到几乎所有的人,就是视角的原因。而我,没有无人机,身高不够,只拍几棵菜,是不是也很新奇!哈哈。


“不能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说到底就是个视角的问题,往上去可能不去,但你可以蹲下来,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就像上图,你站着拍的时候,可能会更热闹些,但你蹲下来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一个新颖的角度,也就是一个新颖的视角,总是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


南方之南


记得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一位女游客,坐在景区门口地上大哭。原因是她之前看到景区宣传的摄影师拍的照片特别好看,结果到这来看了一圈,根本没有照片上的风景。于是大骂骗人,放赖打滚儿,非要退票还钱。【关注:摄影中级班,给你一双摄影眼,更好的拍风景,看风景】

从上边的这则新闻我们就可以了解这样的情况,普通人旅游,欣赏美景,都是走在正常的路上,正常的人眼视角。而摄影师的视角,可就飘忽不定了。只要爬得上去、跳得下来,任何一个角度都可能成为摄影师的机位。换句话说,这就是避免用普通人眼的高度去拍摄。

而且世间万物的美,绝大多数都不再人眼的视角之上。比如拍摄比人矮的花朵、小动物,就应该蹲下来,甚至趴在地上,才能看到他们本来的美、多角度的美。同样,拍摄大画面的风景,必须是站在高处才一栏全貌。拍出震撼的风景大片。

另外摄影师拍摄风景的时间、光线,跟普通游客欣赏的时间和光线往往是很大差别的。摄影师往往是天不亮就出门,游客游览的时候往往都是中午了,看到的风景自然也是有所差别。
即使拍人像,也会根据拍全身、半身;大人、小孩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视角拍摄。所以说,摄影师说的避免用人眼的高度拍摄,很多时候都是对的。


摄影中级班


有的摄影师说"避免人眼的高度"去拍摄,为什么?

有的摄影师说"避免人眼的高度"去拍摄,为什么,这句话的根本意思就是要找角度,找不同的角度。这句话的根本目的是创新,拍出陌生感。

人眼的高度就是平时人正常的视线角度与高度,所以无论是风光,人物等等都是一种熟悉的角度与感受,那么如果你也用这样的角度与高度去拍摄,你的照片就会让人觉得很平淡,作品缺少了冲击力,没有新意。

而如果换个角度,找个独特的视角,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画面,拍出不同于一般人视角的作品,这样才能吸引人,让你的作品有更多的关注。

这就是为什么要"避免人眼的高度"去拍摄。



头条号:紫枫摄影后期教学,专注于摄影及后期教学二十年,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讲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欢迎关注,查看大量系统实用的教程!

关注后发私信,写 学习 两个字,系统自动回复加入紫枫粉丝群方法,可以下载大量的摄影后期软件,插件滤镜,素材资源,在线交流,辅导答疑,完全免费!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有的摄影师说"避免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为什么?


“避免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这一句话,可以说浓缩了很多拍摄技巧,记住这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拍出很多难得的照片。

因为用人的眼睛高度去拍摄,都是大家日常看见的,你也见过,我也见过,并不稀奇,并不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感觉。

那“避免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都可以怎么拍呢?

1、航拍,垂直角度。


2、地上积水倒影:雨后有积水的路面,我们往往都绕着走,但把角度放低一点,我们就会拍到漂亮的倒影了。



3、透过窟窿,拍出前景:除了小朋友,很少有人会透过装饰灯,从一个窟窿眼来看某些景物了。而这种角度,是拍摄取前景的好角度。


4、趴在地上,低角度拍:也不是非要人趴在地上,把摄影设备,放得接近地面,也会拍到人眼高度以外的场景。

避免人眼高度去拍摄,打破常规,耳目一新,照片就会有特点。

您还有哪些避免人眼高度的经验,欢迎在评论中留言分享哦!

感谢您的赞和转发,等你来关注哦!


摄影自学班


避免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的原因是为了让画面有陌生感,因为我们一般观察事物的时候习惯用人眼的高度去观察,即平视。当你用俯拍,仰拍等大角度去拍摄的时候,画面出现了平时人们不大习惯的视角,陌生感会一下子抓住读者。视觉冲击力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吧,利用航拍器材拍摄到上帝视角: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拍照就是看到眼前的场景,举起手机/相机,咔一下记录下来。我们发现照片拍出来往往千篇一律,所谓游客到此一游照。这个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当有一些拍照经验的人,在同样的场景中用到了不同的视角,发现照片完全不一样了。比如同样一朵小花,在我们水平线高度一拍就是地上一朵小花,似乎不仔细看都看不到,但是当你俯下身子转变角度,你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花顽强的的向着太阳生长着。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用不同视角主要是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方法本身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为什么说避免用人眼高度去拍照主要是为了去营造陌生感来进一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但是这个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人眼高度的作品同样是好作品,比如纪实类的作品,本身就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去记录眼前的景物。人眼高度的视角有时候确实少了许多视觉冲击力,但是多了一种平和以及稳定的感觉。


利用视角做出陌生感的技巧其实可以称为初级的技巧,大师的作品更注重作品本身的内容,平视的视角下拍出不凡的传世作品才是真功力。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更多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优秀摄影作品,学习实用摄影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关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一副摄影作品之所以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有特点。什么是特点?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是特点。很多地标性的景观,已经被拍了很多次,如何拍出特点就显得很重要了。其中视角的不同,是拍出不一样作品的一个要点。

从视角说,大家的身高都差不多,你能看到,拍到的,其他人一样可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尝试一下"避免用人眼的高度去拍摄"。

我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Godafoss上帝瀑布,是冰岛地标性景观之一。第一步,去发现最“入画”的拍摄场景。

瀑布的二边,有2个“小平台”,是拍时Godafoss好位置,我们这样来表现:

现在开始第二步,发现不一样的视角和焦段:

我们要走到瀑布的下边去,从低视角来表现:

同样的场景,稍微改变一下视角和焦段,在秋天拍摄是这样的:

再来看如下几个视角不一样的片子,我的航拍和水下摄影,视角一定不一样:

不一样的视角,拍摄出不一样的画面,展现不一样的精彩。


网际飞侠


因为人眼高度是每一个人看到的东西,拍下来不会引起什么反响,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摄影师就要寻找特殊视角挖掘画面的优质角度,记录下来这样的视角往往会给人带来全新的感觉,例如居高临下的无人机视角,例如街头的乞丐视角,再或者寻找遮挡作为前景,等等。

好的作品尽量都是避免使用人眼高度来拍摄,因为太过平庸,寻找更低或者更高的角度,挖掘那些不被人知道的视角都是出奇制胜的大招,所以多使用另类视角创造奇特画面才会引起大家的反响

原创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帮助,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评论,哪里说的不对多多指教,谢谢^-^


色影君


主要是为了避免雷同,增强画面的陌生感,这样才能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大部分人拍照片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拍,机位高度基本都是一人来高。拍摄角度则取决于被摄主体的高低。如果拍高大的建筑就仰拍,要是拍低矮的花朵就用俯拍。所以拍出的照片也就千人一面了。

想要拍的与众不同,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换一个角度。地上的小花不妨蹲下来平拍或者趴下去仰拍。

树上高处的玉兰花,可以把自拍杆举过头顶去平拍。

当你拍完一张照片后,静下心来先自己审视一下,多问问自己,“换一个角度去拍会怎样?”。

当然,我们也不要为了不同而不同,你最好有充分的理由。就是说通过拍摄角度的调整,除了与众不同之外,最好要有形式上的美感或者更深层次的内涵。

比如这张动物园的猴子,以一个动物的视角来呈现,除了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外,是否能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呢。

(文中所有配图都是手机通过外接长焦镜头拍摄。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我的头像,私信回复“镜头”即可查看详情。)


手机摄影手册


只有超越人类视角的摄影作品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实现某种视觉聚焦和心灵聚焦。世界不缺视角,缺的是发现,捕捉,呈现,转译,传播,变现…

而一个好的摄影师首先要有某种心眼,有某种视觉的敏感度,某种超越人类感官的能力,从而让普通的画面呈现出不同意境,其实就是某种留白,某种虚实之间的聚焦,某种意识形态的调频共振…所以有人说好的作品只是呈现一部分,大部分留与观众想象补充,这一部分只是某种唤醒,激发,催化,勾引,诱导,觉悟…

话说一段音乐,一个味道,一个场景,一个名字,一个画面,一段文字…都可以激发一段我们内心的感觉…

就像很多自媒体的标题,之所以能勾引大家进来,自然是某种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某种心理投射,关注,共振…

这也是很多成功作品起码的素质,能不能让人停下来看一眼。然后才有然后…

很多时候一张照片呈现出画外音,才是令人着迷的部分。

摄影师之所以先避免从人的视觉高度去拍摄,只是某种创作习惯的构建打造。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构图,表达,呈现…就像我们很多时候要书外看书,人外看人,世外看世,戏外看戏,心外看心,画外看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转换角度相对来得比较简单,直接,易行。等到了某种程度,自然熟能生巧,无论何种角度,只要能满足呈现,表达,就是某种自如,信手拈来,快速捕捉…

个人观点


太阳天然笨真


现代的社会因为通信技术的发达,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异常爆炸。所以现在成为了一个快速消费我们刺激感官的时代。每天我们都要接受朋友圈,微博等一些碎片化信息。微博等里面的图片我们都是一眼带过,很少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一张图上,所以我们拍摄的要与众不同,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因为人眼的高度是我们正常人经常看见的高度,看的多了就会让人觉得有些疲倦。再看这些这样的照片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审美疲劳,拍的好的照片在我们看来也会有一些失分项。所以拍摄的时候我们尽量避免用我们正常人的视线高度来进行拍摄,我们可以采用比较不一样的视角来进行拍摄。我们可以采用低视角,仰拍,俯拍来进行拍摄。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有句话说当你的角度越低你看到的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