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一大批三旧项目开工,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记者今日从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广州2019年计划城市更新项目723个,重点督办“三旧”改造续建、新开工项目355个。其中:旧村项目30个、旧厂项目8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239个。

一、老旧小区确定10个重点微改造项目

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聚焦海珠广场、恩宁路、起义路、沙面、白云山等重点片区,确定10个重点微改造项目(涉及50个老旧小区),其中7个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3个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以片区改造为抓手,聚焦人居环境提升,突出向核心区倾斜,焕发老城市新活力。2021年,全市进一步“一区一策”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实现在册的所有老旧小区项目基本完成,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广州示范区,总结形成“广州经验”。

案例1:天河德欣小区

德欣小区位于天河东路,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现有楼房17栋54个楼梯口,共1024户。小区基础设施老旧缺失,公共配套不完善,楼顶墙面渗漏普遍,下水管道经常堵塞,雨污横流,违章乱搭建、占道乱经营、脏乱差现象普遍,住改商、噪音、油烟严重扰民,群众意见多。

2017年6月,该小区微改造项目纳入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成为广州市5个入选项目之一。

截至2018年6月,微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平整铺设路面13073平方米,铺设透水砖7182平方米,增设监控30个,增加公共休闲用地1.2万平方米;打通小区机动车道和无障碍通道;更换楼宇照明系统,一楼整饰翻新雨棚1200平方米,楼梯间墙面重新粉刷批挡38000平方米,楼梯内贴砖1350平方米,楼内“三线”线槽整饰安装8640米;清理各类飞空“三线”62266米,铺设地下管线86000米,实现“三线”全部下地。这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脱胎换骨”展露新颜,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二、6条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有实质进展

今年以来,全市旧村改造进一步加速。3月份,荔湾区鹤洞村,白云区陈田村等7条旧村已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选择合作企业,改造用地面积4.42平方公里。6条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已有拆迁和建设的实质进展:天河区车陂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冼村控规调整方案已经市规委会更新委审议通过;白云区田心村首期复建安置地块已开工建设;小坪村正在开展拆迁安置补偿方案表决工作;黄边村级工业园的政府收储地块一期已公开出让。黄埔区火村的首期复建安置房已开工建设。

案例2 小新塘项目

新塘、新合“城中村”改造项目(简称新塘新合项目)位于天河区东部,深入天河智谷核心区域,改造范围共十个地块沿大观路和光谱路分布,串联起奥体中心、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及沿线产业园。改造涉及村民2100多户,用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近230万平方米,其中融资区和复建区总计可为周边提供近万套优质住宅;村集体物业包括商业、酒店、办公楼。此外,还规划了丰富的公建配套,包括2个托儿所、3个幼儿园、1个中小学、4个肉菜市场,以及居民健身运动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所、老人活动中心等,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居住品质。建设成集居住、产业、商业、文化于一体的活力宜居新城区。首批700套住宅已经完工,正筹备回迁分房工作。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天河智谷居住和产业功能,助力天河智谷打造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科创与文创节点。

三、旧厂升级改造 引入创新型优势产业

旧厂改造通过自主改造、政府收储、旧楼宇更新、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等方式,主动淘汰落后产业,引入创新型优势产业,实现存量空间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推动优势资源和要素集聚发展。目前,已关停搬迁落后产业旧厂300余家,推动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万科黄埔跨境电子商务园区、TIT纺织产业园等旧厂房转型升级,成功引入百度、微信、唯品会等知名企业。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