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花边新闻”怎么办?黄瓜叶片黄边缺钙不是唯一的原因



一、缺钙导致

由缺钙导致的黄边多发生在植株的幼嫩部位,一般是幼叶叶缘出现比较均匀一致的黄边,并且严重时会向内部扩大。由于土壤干旱或浇水过度,导致瓜类根系受伤,影响了根系对钙元素的吸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溶液浓度增高,抑制了钙的移动,同时土壤中氮、钾元素含量过高,对钙起了拮抗作用,都会减少钙的吸收。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不仅可以提供植株所需的营养、增加土壤对钙的保持力,提高腐殖质含量高的松软性肥料,加强土壤的透气性,改变根系的吸收环境。调节土壤的pH值至中性,酸性土壤应及时补充石灰质肥料。尽量避免连年多茬植株同一种作物。应避免过量施用单一氮肥施肥。适当保持土壤含水量。

(2)控制化肥的用量。

可适当施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作底肥,可以增加土壤含钙量;氮、钾肥不宜一次施入过多,特别是氯化铵和氯化钾要少施,以防止盐分浓度高。

(3)适当疏花疏果,防止果实不必要的钙素竞争。

(4)叶面补充钙。

二、钾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

由缺钾或钾过量导致的叶边缘发黄,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钾不足的现象很少发生,钾元素超标引发的黄边最为普遍。因瓜类为喜肥作物,肥料用量很大,所以一般不会出现缺钾引起的黄边。因此,出现黄边的原因多数就是钾过量造成的。由于不少瓜类棚内的钾离子浓度均超标,有的甚至超过适宜浓度好几倍。这么多的钾元素不能被利用,必然与其他元素起拮抗作用,阻碍其他元素的吸收,进而出现叶片变黄等现象。

防治方法:

(1)施用足够的钾肥,特别是在生育的中、后期,注意不可缺钾。

(2)植株对钾的吸收量是吸收氮量的50%,确定施肥量要考虑这一点。

(3)施用充足的堆肥等有机质肥料。

三、药害、气害可导致黄边

这种情况多是中下部叶片受害,开始时叶缘变黄,后期叶缘焦枯。因冬季病害发生较多,为了预防病害,很多种植户基本上是隔几天便喷洒一次药剂预防。若发生了病害,打药次数明显增加,有的为了防止棚内湿度增加采取熏蒸的措施。也有的是有机肥继续发酵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如果时间长或施用量大,就会导致叶片边缘变黄。追肥、熏药等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若不及时通风,都会引发叶片金边。

防治方法:

(1)足量浇水,灌水排毒

灌水洗土,同时让植物根系大量吸水,增加细胞水分,从而降低土壤、作物体内药物的相对含量,起到缓解药害的作用。

(2)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

结合灌水、施肥进行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的恢复能力。

(3)叶面喷施清水冲洗

叶片遭受药害,可在受害处连续喷洒几次清水,以清除或减少作物叶片上的农药、肥料残留量。

(4)局部摘除

对花卉、果实或花枝局部涂药或灌药受害,可摘除药害果实和被害枝条,如主茎(干)产生药害还应结合施用黄腐酸肥料如嘉美赢利来、嘉美红利或清水冲洗消毒。

(5)追施黄腐酸肥料

喷施或结合浇水追施速效黄腐酸肥料嘉美赢利来或嘉美红利能提高植株自身抵抗药害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6)喷施调节剂或激素

植物发生药害喷施调节剂或植物激素,如多效唑等抑制剂或延缓剂过量或2,4-D过量造成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硫酸铜药害可喷施0.5%生石灰水;乐果药害可喷施0.2%硼酸或硼砂;用防落素可用用0.5-1%的白糖水溶液每隔3-5天喷施一次,在2-3天后叶面会慢慢开始舒展。

四、用肥不当

在农业生产上施用的氮肥中,氮的形态有所不同,如硝铵为硝态氮,碳铵为铵态氮,尿素则为酰铵态氮。这3种氮肥中,瓜类对硝态氮最为情有独钟。当培养液中硝态氮占90%时,瓜类茎叶鲜绿,生长量也大,对钙、镁的吸收量均高;当培养液中硝态氮只占10%时,瓜类生长量下降80%,吸收钙量下降69%,吸收镁量下降52%。瓜类叶镶金边就是因为土壤中铵态氮过多,阻碍了瓜类对钙的吸收引起的病态。

防治方法:参考药害防治方法。

五、土壤缺水

在土壤水分少,溶液浓度增高的情况下,由于氮和钾的拮抗作用,使植株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

六、地温偏低

冬季低温寡照时期,温室保温性能差,地温降至界限12℃以下,低地温阻碍了根系对水份和钙元素的吸收。今年低温天气来的较早,在一些保温效果稍差的棚室,瓜类的正常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叶片下垂,叶的边缘发黄现象,称为“镶金边”。

这种现象是因为地温偏低,10cm地温在12℃-16℃甚至更低,长时间处于阴、雨、雪、雾天气,温度忽高忽低,光照不足,每天日照时数不足6小时,导致瓜类的根系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根尖受到低温寒害,或沤根造成瓜类叶片的镶金边现象。

七、土壤积盐

溶液浓度升高,造成土壤盐渍化。这种情况多导致瓜类自下而上出现黄边现象。瓜类对硝态氮的吸收较快,对铵态氮及酰胺态氮吸收不如硝态氮,而种植户使用的多是铵态氮,大量的铵态氮施入土壤以后不能被土壤微生物转化成为硝态氮,而积累在土壤中直接导致了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中氮、钾离子等含量过高导致了土壤盐渍化发生,使土壤中的各种元素移动受到抑制,同时盐浓度过高会使根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这样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如缺少硼、锌、铁等微量元素时出现的叶片边缘黄化现象。

防治方法:

(1)深耕土壤。在作物收获后,深耕土壤,把富含盐类的表层土,翻到下层,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层来。一般翻耕深度应该在20cm以上为好。

(2)掺入沙土。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可改善土壤透气性,促使盐分下渗到土壤深层,活化土壤,改善土壤质地。沙子的施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应按照每亩施用100kg-200kg为好。撒施后翻耕入土。

(3)换土。铲除棚室地面2-3厘米的表层土,用车将铲出的表层土拉出温室。换上肥沃的园田土。换土后应耙平土壤。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不被盐分危害,还可以使棚室土壤的养分得到补充。

(4)采用滴灌技术,可以保持土壤疏松,减缓土壤中的盐分积聚,减缓土壤盐渍化的进程。滴灌设备应距离植株5厘米左右比较合适,通常每行作物铺一条滴灌为好。滴头间距应该在30-50厘米之间。单滴头流量每小时1-2升,每亩小时滴量为3-5吨。

(5)腐殖酸类肥料的使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主要成分,而腐殖质主要是依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