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獨秀,三江並流——行走在滇藏線上

首次踏入滇藏線214國道,就被那群山雄渾的氣勢,峽谷巨大的落差,江水滾滾的波濤,冰川與雲霧的緾繞,森林與海子的並存所震撼。從紅拉山口向南眺望,群山皆伏於下,雪際線與森林界限分明,河谷如刀切斧砍,公路蜿延曲折,懸崖峭壁上的綠色村莊點綴,略有勝過川藏線之險惡,大有勝過川藏線之美麗的意味。

紅拉山,滇藏交界嶺

紅拉山大峽谷瀾滄江W大拐彎

這裡是滇藏的分界嶺,在這茫茫峻嶺之中,竟然掩藏著中國最著名的地質水文和獨特的人文現象。這就是一峰獨秀,三江並流,圍繞這個地理現象形成的是一系列自然奇觀和獨特文化。

從青藏高原源頭形成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經過各自流域,千難萬險的破關而出,跌宕而下,就在眼前的群山之中由北向南並流而下達170公里之長,形成世界罕見的“江河並流而不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其中的瀾滄江與金沙江最近的地方不足66公里,怒江與瀾滄江最近的地方僅19公里,這也是中國水系分佈的一個奇蹟。

瀾滄江大斷裂鄉村小道

三條大河與周邊群山共同組成了世界上最豐富的高山、峽谷、冰川景觀和多樣性的動物、植物。這一區域含蓋了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麗江市的範圍。國家把這一大區域統一命名三江並流梅里雪山國家公園,並於2003年成功申遺。

懸崖峭壁上的村莊

這一區域內,高山冰川橫亙,有118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而梅里雪山最為雄奇,她是雲南境內第一高峰,成一字排列於雲霧之上,主峰卡瓦格搏以6740米的高度獨佔鰲頭,緬茨姆峰、五方佛峰與之相對,形成一組氣勢恢宏的冰峰群雕,平時難見真容,川藏青甘香客多在秋末冬初迢迢趕來朝拜,成為一大人文景觀。

翻越白馬雪山時突見神山

從冰川到2700米的森林之間,是無數的湖泊、海子,把南亞地塊和高原板塊整合成一個多姿多彩的奇妙世界。所以這裡又是探險家、攝影家、旅行家的終極目標。

這裡有眾多的少數民族,他們以不同的文化、習俗和宗教在河谷、深山、森林中生活,有著獨特的宗教儀軌,過著鮮為人知的生活,不願有人打擾。所以,當有人試圖登頂他們心中的神山時,他們群起而反對,並以宗教的方式制止這樣的行為,直到成功。

一絲青雲懸空纏繞

早上從德欽縣出來,開始翻越著名的白馬雪山,白馬雪山是由藏進滇後第二座大雪山,與西藏不同,海拔4290米卻終年積雪,這是海洋型冰川的特點。我們行至在半山腰時,天氣突然放晴,梅里雪山的全景突然展現在眼前,我們慶幸幸福來得如此容易,面對聖山心中祈禱!

白馬山頂已修了隧道,我們仍開車沿老路上山頂企圖從最佳角度觀賞卡瓦格搏峰。因無人養護管理,山頂一段早已冰雪覆蓋,無路徑可尋,豐田越野車四驅也毫無辦法,還差點陷入其中,不敢調頭,只能小心翼翼地倒車500米,脫離了險境,好險!

卡瓦格博主峰

右為主峰卡瓦格博,左為次高峰,人稱主峰妻子的緬茨姆峰,緊挨其右的是五方佛峰

從4290米的白馬雪山直下到谷底的2100米,落差高到2200米的懸壁深處,與石鼓鎮的大回轉相比,這才是真正的長江第一灣,它離梅里雪山僅60公里,可謂山水相依,雙雄並存。從觀景點向上仰望,天空碧藍如洗,白馬雪山銀裝素裹,群山環抱。俯視深谷,一圓椎山包聳立,兩條玉帶呈圓型環繞,一條是金沙江水,一條是通往四川德榮的公路,江水如絲帶飄逸,車輛像螞蟻爬行,體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友好。

拐彎如同歐米茄

水陸兩路刻出兩道線條

大回轉下面的奔子欄鎮,是川藏滇的隘口要道,可分別通往西藏芒康、雲南香格里拉和四川德榮,因海拔較低,過往車輛人員多選擇在這裡吃飯住宿。午飯後沿214國道繼續南下,先是上到4000米高度的大山,又下到3459米的中甸,這裡有納帕海純淨的湖水,依拉草原草跺子的剪影,香格里拉草原民俗旅遊野營地。過了中甸道路又深深下切,經虎跳峽、石鼓鎮就來到麗江。傍晚,我們從海拔2400米的麗江再次深入下切到海拔1000米的金沙江谷底,經過幾輪水電站的沉澱,江水已變得碧藍,天黑盡,在永勝縣住下。

納帕海邊草跺子

中甸景色

永勝與華坪之間的大山深處,是典型的南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區,氣溫已上升至30度,第二天一早,我們看到,層層梯田旁邊有著萬畝香蕉、芒果園林,這是雲南最大的芒果種植基地。此時陽光斜撒,田野裡傈傈族人正在收割莊稼,人歡馬叫,機器轟鳴,色塊分明,好一幅邊關鬧春圖。

永勝華坪間的田園

已亥陽春,在雲南邊陲,我們有幸地看到了陽光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勞動場景,這一刻也成為川藏滇穿越的收鏡之作。

驢鳴小山莊

太子13峰全景


遠眺卡瓦格博主峰


近觀五方佛峰


主峰巍峨


不同角度領略神山風采


神山給了攝影者一個機會


金沙江大拐彎景區





草垛子劃出美麗線條



納帕海春意盎然



收割的季節


耕耘


收穫


勞作


機器在山中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