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公司跟风流行“996”?

愉快的懒姑娘


因为用工便宜啊。即便表面上是【高薪】,但实际算下来已经【廉价】到令人动容了。

所谓996,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且把午休等时间刨除,算算每天在职工作10小时,周工作时间,最低是60小时;月工作时间,就算250小时好了,年工作时间,则是3000小时。这都是最低限度的。

那么我们来算算这笔账。

假设一个996的员工,他的年薪是15万,折合时薪50元。如果再加上各种扣税等等,如果想真正到手【时薪50元】,那恐怕年薪要在25万左右了。更何况,多少人的年薪根本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以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时薪22元来算,996的最低月薪是要5500元。

考虑到这个数字,有多少人的收入水平虽然表面光鲜,但实际算来,仅仅维持在【最低工资标准】的附近?那你说,这要是不叫【廉价劳工】,还有什么样更廉价的劳工?

这只是【最低限度】的。扪心自问,你早上是8点上班还是9点上班?有没有2个小时的午休?也就是说,现实996的工作时长可能还要更长,折算下来,时薪更低。

公司实行996,自然是因为可以大幅度降低用工成本,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板的虚荣心。

公司如果摆明了宣称他们付给员工的工资只得【最低工资标准】左右,那自然是又被看不起,也很难留住员工。可是,用996的方式来换一个角度实行,就没什么人看得出个中蹊跷了。

996是什么?很多有这种职业经历的人,多半会脱口说出【拿命换钱】这四个字。

【拿命换钱】,换来的却只是【最低工资标准】左右的钱,而且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员工认为这是【高薪】,认为付出与回报是等价的,这正是公司老板们很愿意看到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让一个人【拿命换钱】,钱一定要足够多,这才有可能。现在,在员工还没能完全明白过来自己的【命】到底变得多么【廉价】之前,实行996,敲骨吸髓,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很多公司跟风搞996的本质了。


纯钧LHGR


国内的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变成了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人口密集型产业。人们习惯了创业者用科技改变世界的成功故事,也习惯了某某创始人几分钟内拿下多少亿融资的创业传奇,不过还有一个事实可能并不那么光鲜,那就是在某些互联网公司里流行的996工作制,或许存在这样情况的公司,并不在少数。

3月26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代码存储平台Github上被创建,这个项目提出了一个口号是“工作996,生病ICU”,以此来控诉国内互联网公司加班严重的现象,到3月29日晚此项目已经获得了109225个星标(3月30日早晨8点30分已经达到了110603个星标),11万的星标意味着该平台上有11万程序员用户关注了这个项目。

想必大家除了对个人健康的关注,另外对于互联网公司加班严重的问题也深有感触,并深深的抵触。

不止是程序员苦逼,所有白领都苦逼

据3月28日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有近82%的白领加班是常态,且有近40%的人每周加班时长在5小时以上,即在受访者中,有近4成的白领人群每天加班超过1小时。

更关键的是,超过7成的白领加班并没有任何加班补贴,“无偿加班”较为普遍。私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加班没补贴的现象最为严重。超8成的私营企业的白领表示加班没有加班费,外商独资的加班补贴更规范一些。

在这份报告中还提到了白领人群对995或996工作制的看法:

2019年,有17.18%的受访白领表示公司施行了996/995制度,还有22.48%的白领反映所在企业有这一趋势。而受访白领中有超过70%的人都反对995或996工作制。

996工作制并不是新闻,但每次有互联网公司直接宣布这种工作制依然会遭到猛烈的抨击,不过现实却是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在默默的使用这种“潜规则”,只不过是福利够好、待遇够高因而没有被员工爆料出来。

996工作制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致胜法宝”?

据前微软ASP.net最有价值专家@宝玉 透露,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2018年在芝加哥推销自己新书时,曾做过一次演讲,其中曾经提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3大竞争优势:

第一个是角斗士般的中国企业家;

第二个是强大的融资能力构建起的高壁垒;

第三个就是996工作制。

李开复的演讲PPT

李开复曾经说过国外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进入国内后,是无法打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因为他们无法适应国内的竞争程度。

就连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也曾对国内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表达过自己的感慨,他说:

这是我自2009年第一次在中国各地参观不同科技公司时所注意到最令人惊讶的事情之一。我原以为在北美工作的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其实我们同中国的工作节奏相差甚远。这些是正在与你竞争的公司,但你能跟得上节奏吗?

这样看来国内互联网公司实行996工作制,确实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之一。

不过这个法宝也被不少人所不耻,比如国外的两位程序员大牛级人物,Ruby on Rails的创始人大卫·海纳梅尔·汉森(简称DHH)在2018年10月份就在网上吐槽这种工作方式,他说很少有什么事情让自己感到恶心的,996工作制就是其中之一。

DHH怼996工作制

最近有“Python之父”之称的Guido van Rossum也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怼了996工作制,他说:996工作制是不人道的(工作方式)。

再说回那个Github上的996ICU的项目,它还鼓励一些程序员爆料存在996工作制的公司,名叫“企业黑名单”,3月29日晚这个黑名单上还只有4家公司:

996黑名单

不过到3月30日早晨,名单上就已经9家公司了(不乏知名互联网公司在列),而且还有提供这些公司实行996或其他更严苛工作制的证据(媒体报道、微信群截图或者内部邮件通知截图等等)。

不过其中一些证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而且上榜的9家公司中,2019年发生的只有4家公司,其他公司都是过去三年里有过爆料,或者是某些社区讨论中指向某公司加班严重的内容,这些指控很多都是匿名讨论,其真实性有待验证,而且这些事情在事发时很有可能其公司已经做过回应或辟谣。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黑名单上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目前一些公司并未作出最新的回应,但CEO来信君相信公司层面的回应也是有必要的。

比996更恐怖的是……

其实比996工作制更恐怖的是那句“比你更强的人,比你还努力”。这种职场的焦虑感无处不在。还记不记得前几天混沌大学密集推送同一条内容?呵呵呵……

这算不算贩卖焦虑?

比996更恐怖的还有007工作制:

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也确实具有超强的工作状态,比如雷军,这位被称为互联网劳模的企业家,他的工作节奏甚至被称为“007”,即从早上0点到晚上0点(24个小时),每周7天。雷军为了创业也是蛮拼的,所以2018年小米上市时,雷军获得了公司董事会一次性发放的90多亿元的奖金。

另外再看红杉资本中国的沈南鹏,据说他去打一场高尔夫球都能接到10个电话,跟红杉系创业者们打牌时也能一边打牌,一边打电话聊工作;他手下的员工们在半夜酒店大堂突击开会也是家常便饭。美国科技媒体甚至报道说沈南鹏能在一天之中任何时候都能秒回工作邮件。看来他也是一位非常拼命的创始人,福布斯估计他的身价是16亿美元。

比996工作制更恐怖的是一些网友们的无奈:

网友@yumiko_fion :作为一个已经大小周两年并且基本没有按时下过班的人来说,不能说对于996.icu没有期望,但是可惜这种事情最后无非还是会归于平静,大家该加班加班,不然,作为一个没有背景和原始积累的普通人,已经不知道如何去维持一种相对体面和持续上升的生活状态了。

总之还是人生太艰难了。

网友@爱吃虾的小桃蹊:在和程序猿们凑热闹关注996icu,一看这哗啦啦的黑名单,哀嚎全世界的资本家一个德性,真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一个群,没事聊天互相攀比自己家的工作时间,你出995,我拿996管上,再来一个王炸007的,本来boss们可能对自己的剥削还有点心虚,这一看大家都不白净嘛,于是心安理得的扬起奉献大旗。

个人的理性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这在用工市场上也是如此,为什么会有10万个人加入996icu的活动,大家是真的怕呀,倘有一天,当你厌倦了996的压榨,放眼望去,遍地皆是996,无处遁逃,这才是最可怕的。

另外一种声音是这样的,他们的表达也是相对理性的:

网友@互联网一零哥:在经济寒冬下,企业优化、调整的声音越来越多,企业家也呐喊:爱岗敬业,努力拼搏。

我很支持这个行动!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职场竞争、职场压力,能力没到一定层次,有没有996,都需要自我督促进步提升。

网友@2gua:996icu 滚起来的雪球,会不会给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工作方式产生影响?毕竟不希望二三十年后晚辈们看待这一段互联网发展历程时,把它当作“互联网发展血泪史”,把当时各种 CEO 看成反派。

996ICU的项目试图起草一个开源软件许可证,不允许全球各地公司在违反当地劳动法的情形下使用开源软件用于业务。但也有人指出,这些严重加班的公司长期处于违法状态,他们连法律的底线都突破了,还在乎一个开源软件协议吗?

这确实值得深思。

CEO来信君去年曾经说过一句话:“大环境差并不是一家公司作恶的理由”。当时多家互联网公司传出了裁员传闻,而一些不裁员的公司却以“不裁员”为底线安慰员工的同时,变本加厉的压榨员工,实在是令人失望至极。

如今996ICU在程序员领域被广泛关注,但其实这是一个职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所有创业公司CEO和员工们共同关注和想办法解决。CEO来信君也会持续关注此事,希望996ICU项目能够真正的让工作环境有一点点改变。


CEO来信


适当的忙才有钱。

今天,不论是马云还是其它互联网大佬,在996上大多是一致,这可能是这些大佬的本质。反正中国每年应届毕业生这么多,你们在办公楼里面吐槽996,还有一大批毕业生对你们的工作向往。

身上背负着房贷,养老人,自身生存的压力,为了保住工作,所有一切付出辛苦都是理所应当。反正中国人都很内敛,能坚持一下肯定不会撕破脸。即使有不识相的员工,去跟老板动嘴皮谈原则,老板也会苦口薄心口和你谈奉献,最后你最多大不了辞职不做了。

这个时代,又不是毛主席时代人民公社,只要有毛主席说一声,没有钱都做,最后在公社记点公分给你就完了。现在社会,在工作上真没有什么心甘情愿说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有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做好本职工作。

这已经是现状,互联网网民和媒体声讨一阵风过后,还是照样是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


幺幺挞


马云的966和我们的日常工作……

996和5+2、白+黑、晴加雨……作为基层工作者,只能说这是一种常态。

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尊重付出、感恩付出、回报付出!

说别人前,先说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和企业相比,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职务职称晋升,可是那有多难,体制内的人都知道!好在国家这些年一直涨工资,大部分人到手4000元左右,个人觉得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满足。严寒酷暑下乡总有在办公室坐的时间,熬更守夜工作也有躺下睡觉时间,不是说有多大情怀,高尚品德,职业操守而已!拿了单位的工资就得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单位养活你和你的家人。让你的才能得到发挥。如若你有更好的选择,你完全可以离开,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所以有一句话说,你离开单位啥都不是,啥都不行。加班加点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平时工作没有完成、没有干好!

再说企业,创业哪有不辛苦的,古代就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何况现在。我们国家十几亿的人啊,从娃们高考开始,人生哪个阶段不需要八小时五天之外的付出,你想成功,取得成就,不付出怎么行,屎难吃,钱难挣,话粗理不粗。竞争这么激烈,企业要得是能给创造更大财富的人,不是按照规定准时上下班的人。要的是能激发全体员工奋斗的人,不是影响全体员工士气干劲的人。公司那么多活,总要有人带头干,总是有人干的多,你不干有人干,人家干了就有收获。你看到别人升职了涨工资了,你没看到他黑夜在加班,因为那时你在睡觉。光看到小偷吃瓜,没看过小偷挨打,一个道理。当然,员工的利益需要保护、不能命令加班、不能非法加班。

农民不辛苦地里就没收成,员工不辛苦企业就没效益,干部不辛苦国家就不得富强,个人不辛苦生活就不会幸福!毕竟咱们都不是天生富贵!





醉酒的蜗牛更慢


所有能让员工多干活,少拿钱的方式,老板都会主动跟风的,而且是立即跟风!比如所有老板都喜欢让员工学华为的狼性和加班,但没有一个老板会主动学华为的高工资。996这种让员工多干活的方式,老板当然很喜欢了!


996,就是说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只让员工休息一天的工作方式。这种无人道的工作方式,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流行起来的,因为这些行业很多工作都是项目制,工作量极大项目周期又短,只能拼命加班,996是常态!


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虽然工作方式是996,但对应的却是高工资,本来起薪就高,996拼命完成项目后员工还有极高的项目奖金。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对应着高工资,就跟华为的狼性和加班文化一样,对应的是高工资,其实很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这些事情到了各行各业老板眼里,就变了!因为老板观察先进经验,从来都是带着有色眼睛在观察的。你猜的一点没错,老板只会看到996,心里琢磨着,你看其他行业其他公司的员工都是这么工作的,我们为什么不行,我们也得996啊!至于高工资,那就选择性忽略了!


所以,有些公司一窝蜂的就开始996了。其实有些公司工作量没那么大,任务交付也没那么紧急,但老板非要员工996,只能用开会、讨论、扯皮、总结、扯淡这些工作来熬时间了,其结果反而是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并不是所有的公司,所有的行业都适用996的。一些项目制和交付时间紧急的工作可以996,其他大量常规性的工作完全没必要。而且实行996,如果不和加班福利和高工资相对应,员工压抑久了会爆发的,最终结果老板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职场再出发


是仅仅是跟风吗?根本就是原本就是!你去问问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私营企业工人有双休日吗?有法定节假日吗?一个月只修一两天的工人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