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书法爱好者,包括书法家都不展示自己的小楷作品?

书法影响力


很可能是写不好,或者从未写过,或者是对小楷不屑一顾。究其原因有三:

一、小楷的技术要求较高。大楷和榜书的技术要求相对来说更适合于今天人们的浮躁心理,只要拿起毛笔一挥动,就比较容易写出来,但是小楷需要下很大很大的功夫,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写,才能写出很高的水平来。古人曾经说,小字难于精细、大字难于笔力。意思其实就是说,小楷最难的地方在于能把一个字的细节处理好,而大字最难的地方在于能把一个字的气势、笔力展现出来,这是两种不同的书体在技术上的侧重点。

二、小楷不具书法表演性。就表演性、观赏性而言,大字榜书确有其优长,短时间内就可以鸿篇巨制。场面越大,写的字越大,也越有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加之现在有的同志写字不单纯是为了写字,而是为了获得一种表演和杂耍式的视觉满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展示和表演的空间,才能在硕大的舞台上有更多动作。活动现场写小楷的时间长,观众等待的时间就比较久;字写得小,在视觉上也就引不起观众的共鸣。

三、小楷需要的是精力和功底。现在的人都有一些浮躁气,更适合写大字榜书。但小楷就不一样了,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笔一笔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不仅费眼睛,还比较费颈椎。一般书法大家、名家年龄偏大,试问还有多少精力去这样折磨自己呢。显然,小楷不如大字榜书带劲。

谢谢请采纳!附本人小楷一副请指教。



輕雲堂


练书法的人,从小楷入手练字的确实不多,专功小楷的更不多。一般都以中,大楷字入手,书法练到一定水平后,楷书与行书比较,楷书见笨,行书如行云流水。草书更显高深莫测,试想谁不扬长避短呢,所以展示小楷的自然就少了。本人练硬笔字,无所谓小楷了,拿出两幅所练的字,(七月份练的楷体,今天练的行体)给你看一下,请多多指正,望共同进步。




海纳百川146530600


不好意晒吧,写小楷一是费功夫,二是累眼睛



昊云莱


直接上我近期的小楷作品吧,如果路过觉得还可以就点个赞。

习书法三十余年,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下个苦力,都玩得不怎么样,书法艺术真的博大精深,越学越觉得自己差的太远,越学越觉得自己还需要更下苦力。









寒石樓主人書法創作室


小楷需要下大气力,对书写者楷书的功力要求高,有时一不留神一两个字,花半天甚至一两天功夫写的作品就整篇皆废了!现将本人学临的褚遂良的楷书献上,期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鹏飞九天2


小楷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之所谓意在笔先,然后精准精到。还要在书写中避免同质化,独显个性和魄力。我想这正是很多书法人不轻易出示的原因。



58747429391


没有几万字的书写量,没有扎实的唐楷基础,写好小楷难!






老跨斗


小楷之伤.

(四官殿人彭曦)

自古文人皆善写小楷,从三国钟繇的《宣示表》和东晋王献之残损的《洛神赋十三行》,以及王羲之以书换白鹅的《黄庭经》和《乐毅论》等,都是后人们学习小楷的经典范帖。

从隋朝兴起科举取士开始,文人学子更甚,把写好小楷以便参加数年一度的科考视为生命,以至于延续到明清,广为流行的专为科考而书的"黑.光.亮.范"的固定模式,千篇雷同的"台阁体″和"馆阁体",均磨灭了文人士大夫的个性。

如果作为艺术,那一定得要遵从苏东坡的楷书审美,即"真书难于飘扬″和"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不可将小楷写死写僵写俗,变成印刷体。

小楷需要积累,是大楷的缩写与提炼。精到而又一丝不苟的用笔,是治学严谨的态度。控制手的稳定,又是气定神闲的状态。

奉劝爱写小楷的朋友们,写一会儿歇一会儿或者在躺椅上平躺一会儿,注意保护你的颈椎,别写时间大长了,以至于落下颈椎病。。。

(笔者的小楷书)











四官殿人书画


书法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写小字和写大字是不一样的。写大字,可以唬弄人。我们见过一些所谓书法家,写出来的丑书一般都是大字,谁见过写小楷丑书的?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就因为写小楷是真功夫,一笔一画都马虎不得。不信?就让写丑书的书法家去写写小楷试试,保准露馅儿。


中远两湾


楷书见真水平,我见过一位前辈行草写得行云流水,显得高深莫测,偶见一次小楷,高大形象在我心中彻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