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水务部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市区最新渍水风险图

4月16日上午,武汉市水务部门召开排水防涝工作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武汉市今年的雨情,并发布了最新渍水风险图。

根据今年雨情及排水设施情况,武汉市修订了渍水点风险图,中心城区共有46处易渍水风险点,其中,发生100-150毫米以下强降雨时,可能发生渍水的点位有雪松路、竹叶山立交等40处;150毫米以上降雨时,可能发生渍水的点位有中央商务区淮海路、银墩街下穿涵洞等6处。武汉市水科院高级工程师陈翠珍介绍:“比如说江北快速路二七段有渍水点,和姑嫂树路有两个新增的点等。今年汛期,将加强人工巡查,我们发现渍水点,采用龙吸水和应急泵车加快抽排。”

记者发现,风险图中有6处为军运会场馆点位。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工作人员王亮介绍,针对军运场馆的排水保障,将采取一对一监控和服务。“今年水务部门针对军运会特殊情况,对35个军运场馆进行全面对接,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制定一管一干的应急调度,确保军运场馆排水防涝的安全。”

近两年来,武汉市水务部门通过实施排水补短板行动,中心城区已有22个排水系统,随着江南、后湖四期、四新、港西二期等多个末端排涝泵站建成,总抽排能力达到1870多立方米/秒,相较于2016年实现了抽排能力翻翻。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项久华处长介绍,目前,中心城区抽排能力基本能够抵御日降雨量100-150毫米内的暴雨。

“三镇大的系统抽排短板基本补齐,新增了890立方米/秒,同时还配套形成了一些主干通道(排水管网)。”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武汉市还将新增抽排能力90多立方米/秒,汉阳、蔡甸、东湖等地区抽排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周边渍水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湖北之声记者马艳、通讯员黄金波、廖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