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苗族——居住篇

苗族人民大多生活在美丽的山寨里,聚族而居,村寨周围茂林修竹,风景幽美。村寨大多设有寨门,寨内种植有常青的保寨树。

苗家喜合族聚居,所以大都一姓一寨,或数姓一寨。加上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以瓦或杉木皮、茅草等盖屋顶。

苗族住房多为“吊脚楼”,但这也仅仅是居住于山区的,当然还有山麓、河边或平坝的平房和楼房两种。房屋形式,各地不尽相同。

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是在有二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于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而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来支撑,上铺楼板,盖房屋。

吊脚楼下不住人,一般是堆放杂物或关养家畜,楼上住人。堂屋一侧为火屋,置有火坑,坑内置三脚架用以煮饭或炒菜,火坑后方供奉的家神。

海南岛和云南等部分地区的苗族,住长方形的茅草房或十分简陋的“杈杈房”,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发生了很大变化,焕然一新,“杈杈房”早已成为历史,土木、砖木、砖混结构的房屋比比皆是。

{!-- PGC_COLU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