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一直是9点多到10点多,是糖尿病了吗?

段欢鹏泽晓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你已经是糖尿病。

当前,医院确诊糖尿病的检查主要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通常只要血糖超过标准值(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l),你就被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

但是先不要紧张,或许你只是暂时性糖尿病!

糖尿病有四种类型,一型,二型,应激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种。

一型糖尿病是胰脏受损,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所致,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胰岛素相对不足和靶细胞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胰岛素抵抗)。这里面最容易被忽视的,最容易被误判的,就是应激型糖尿病,又称作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前仅特指少量烧伤病人等情况,但是现在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应激反应。

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经证实,持续紧张与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大脑为了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体会出现低血糖状况。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低血糖情况发生,身体会启动低血糖应激反应,胰高糖素升高,胰岛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质以及脂肪都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血糖,提高身体的血糖储备。

如果紧急情况反复出现,身体会处于战备(应激)状态,需求更多血糖用来应对危机。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拥有最强的升糖作用),持续提升胰高糖素(最主要的升糖激素),用来规避低血糖风险,(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的多,短期的低血糖就会有致命损害)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高血糖最可能发生的几种原因:

那些糖尿病患者真的是爱吃糖(米面面包甜食),吃了太多糖而导致?(A)胰岛素不足

还是因为他们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工作过度、劳累过度、没有及时就餐而导致低血糖,而身体无法承受低血糖状态所造成的各种损坏,启动高血糖基因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整个身体对糖的需要呢?(B)低血糖应激

或者因为长期应对压力,致使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身体对糖的需求增加,肌体正常的血糖对于这些人显得不够,偏低,必须提高血糖供应呢?(C)压力应激

又或者是因为血脂过高导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无法有效捕捉血糖,细胞、大脑需要血糖却无法满足,不得不分泌胰高糖素同时抑制胰岛素,进一步提高血糖水平?(D)血脂高导致胰岛素抵抗

如果要治疗糖尿病或者控制血糖的话,必须分清糖尿病类型。上述几种情况中,AD是二型糖尿病,BC是应激性糖尿病。你觉得你是ABCD哪一种呢?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不一定能帮你康复,但一定可以帮你少走弯路。


空腹血糖高,如果没有胰岛素减少,最可能的情况是触发了应激反应!

应激性糖尿病是指在严重急性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暂时性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典型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必须加以重视!应激也是造成血糖紊乱甚至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

应激性糖尿病出现的典型血糖情况为空腹高,餐后时高时而正常,偶尔还出现低血糖。比如昨天空腹血糖9,餐后血糖8,今天空腹血糖8,餐后血糖15。

调理的重点是:消除应激!

我们的身体有非常精密的血糖调控机制,人体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很多种,除了胰岛素,还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等等。 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饮食不及时、频繁低血糖都是常见的应激刺激因素,都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医院几乎从不检查肾上腺皮质激素(GC)、胰高糖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糖上升的激素,不排查应激反应和其他因素引发血糖高的情况。又如何知道你是不是由于应激刺激引起的血糖高?是不是继发性糖尿病呢?

糖尿病是最易发生误诊的几种疾病之一,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糖尿病错误治疗两年之后,发现被误诊了糖尿病类型,说起来也是可笑可叹,但,这就是医疗诊断、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只有极少数有经验的医生,能通过经验和与患者沟通识别出应激性糖尿病(因为血糖检测结果无法识别),更少的医生会用利血平、艾司唑仑等抗应激焦虑药物来平稳血糖。

当前,由于压力、高负荷工作等应激导致的血糖高情况异常普遍,去年,全国医院中的护士由于熬夜加班,新增一万多例糖尿病,这一类大多应该属于应激性糖尿病,而不应该是二型糖尿病。

如何自我识别出应激性糖尿病呢?

如果你做了糖耐量实验或者C肽检测,有明显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那么你可以归入二型糖尿病,按照胰岛素不足来进行药物或胰岛素降糖治疗。

如果胰岛素分泌没有明显不足,而你又处于受到外界刺激,持续压力,紧张,熬夜,饮食不规律,频繁低血糖、负面情绪等容易触发应激反应的状况,或者有下列明显的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症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以及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

更大的可能就是应激型糖尿病,进一步去查一下糖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的含量是否升高,再做判定。

压力与情绪等应激因素对血糖的影响比传统的认知要大的多!恐惧、紧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压力、焦虑引发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伤等原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素可促进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作用,从而升高血糖。这些因素反复发生,就会导致应激性糖尿病的出现。

应激性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暂时性糖尿病,只要避免了持续应激刺激,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血糖自然平稳。

不论是二型糖尿病还是应激性糖尿病,作为生活方式疾病,除了药物控糖,更需要在识别清楚类别之后,通过饮食、运动、呼吸、放松训练等多方面调理。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掌握科学的调理方法,一样可以血糖稳定,远离并发症,甚至摆脱药物。

关于糖尿病精细调理,生酮饮食,应激反应等可搜索我的问答。之前在疗养院指导慢病康复,全套非药物调理方法都在里面。Vista在悟空的第431个回答。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全是干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欢迎转发!


vista说养生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百科名医


对于上面这位朋友的问题,您说您的空腹血糖一直是9点多到10点多,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0mmol/L,像您的血糖值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属于血糖偏高的情况,但是,是不是糖尿病并不能下太早的结论,大家知道,糖尿病有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并不是说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就不是糖尿病了,有很多糖尿病人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和表现的,很多人都是去进行健康体检时发现的,也并不能只根据空腹血糖数值偏高于正常值就定结果,未免有点结论下的不确切了,您这种情况,最好是去医院确诊一下是不是患有糖尿病,需要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一般情况下临床上采用的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检查一下服糖后30min、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值,同时可以检查一下胰岛功能,根据化验检查出来的结果再来判断一下是否有糖尿病的发生。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空腹血糖一直是9点多到10点多,毫无疑问是糖尿病。初诊糖尿病时参考以下三种指标,达到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确诊为糖尿病:①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无原因的体重减轻)加随意静脉血糖浓度(餐后任意时间的血糖浓度)>11.1mmol/L②空腹(至少8小时不吃不喝,允许喝少量水)静脉血糖>7.0mml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相当于75克葡萄糖的水),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长期血糖高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神经损伤、眼病、脚部溃烂、老年痴呆等等,除此之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大大提高患癌风险。因此,得了糖尿病要吃药,除了药物以外,还要做到吃动平衡、健康饮食、注重自我管理。

吃动平衡,合理控制能量、适量运动

定期测量体重,根据体重变化适当调整能量摄入。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一周运动5次,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快走、慢跑、做操等,每次30分钟左右。

健康饮食,定时定量,注意进餐顺序

糖尿病患者每餐都要有主食,注意粗细搭配,燕麦、玉米、小米、糙米、绿豆、芸豆等每餐至少有2种主食;每餐都要有蛋白质食物,鱼虾肉奶蛋豆制品等1到2种;每餐都要有蔬菜,尤其是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如芹菜、苋菜、萝卜缨、空心菜、菠菜、竹笋、茭白、木耳等;每天用油20~30ml,每次用1到2种烹调油。另外,还要多喝水,每天1500~1700毫升,尽量不饮酒。进餐时注意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食物,最后吃主食。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注重健康饮食、规律锻炼、遵医用药、监测血糖等自我管理,定期接受有经验的营养医师个性化专业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作者: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新浪微博医疗大V;中国营养科学传播之星,从事临床营养治疗、营养培训教学和营养科普传播20余年,出版《吃的百科》《长胎不长肉》等科普书籍20余部。



糖尿病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极为头痛的疾病之一,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人应接不暇的美食诱惑,手机生活的丰富多彩,多少人彻夜狂欢,才让疾病有机会侵犯我们的健康。作为三高的一员,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小看,因此一旦被判定为糖尿病,降糖道路就要一直坚持。这里就要涉及一个概念,如何判断自己是高血糖呢?

如果一个人在空腹状态下,血糖一直是9点多到10点多,是糖尿病了吗?

就目前情况而言,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糖尿病,主要看是否符合以下条件:

1. 身体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比如消渴、多饮、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以及随机情况下静脉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mmonl/L;

2. 在空腹状态下(至少8个小时没有吃饭),测量静脉血糖,血糖水平大于等于7.0mmol/L;

3. 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2小时后,静脉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4. 非空腹状态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值大于等于6.5%。

因为身体受诸多因素,血糖水平亦是如此,影响血糖的因子很多,如果简单一次测量出现这种结果,我们不可以将其全然定义为糖尿病。

但是如果是空腹血糖水平一直都是(多次测量)9点多到10点多的水平,这已经符合糖尿病检测的第二项了,空腹八小时血糖水平却高于7.0mmol/L。

为什么会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是身体内部调节糖能力出现问题,致使身体内部葡萄糖含量上升的表现。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是“幼年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小,起病急,会有多尿、吃多、体重减轻的表现,治疗时需要较多的胰岛素。诱发原因与遗传和病毒感染有关;

2)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或是“成年型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此种糖尿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患,但多见于中老年人。因此类型的糖尿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多数人在并发症出现后才恍然大悟。至于此类糖尿病,发病与遗传、个人生活习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患上糖尿病后如何降血糖?

1. 做好教育工作

让糖尿病患者接受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病,在延长寿命上起着重要作用。

2. 服用降血糖药物

口服的药物包括X格列汀、双胍类降糖药、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注射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等,具体服用或是注射哪种药物要根据当事人的血糖情况和医师的嘱咐而定。

3. 生活方式调节

养生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健康问题,多吃清淡食物,严格遵守医生制定的餐饮方案;平时不熬夜,注意休息;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等等。


康爱多网上药店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1)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2)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3)OGTT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ool/L,满足其中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你的空腹血糖一直在9~10之间,完全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说就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过高导致的糖代谢异常,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常见,占总患者的90%以上;1型糖尿病属先天缺陷型,由于胰腺不能分泌胰岛素,必须终身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妊娠糖尿病是由于怀孕时体内激素发生变化需要更多的胰岛素,而有些孕妇无法满足条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大部分产妇在宝贝出生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也增加了日后患糖尿病的潜在风险。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综合性的,曾经最为形象的“五驾马车”已升级为“七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心理、预防并发症。其中饮食是基础,教育是核心、血糖监测是保障、运动是手段,药物是武器。 只有七驾马车齐头并进才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用一位内分泌专家的话最结束语吧,他说:得了糖尿病不可怕,截肢、失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没有防范意识与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血糖一直居高不下,那么神仙也无法挽救你。

(王芳,主管护师,注册营养技师,好食营养工作室创始人,王兴国营养特训班5期学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注册营养技师王芳)


营养百事通


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相反的是诸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升高。糖尿病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让喜爱美食的人们在面对美食时望而却步。很多人心中都会与这样的疑问:诊断糖尿病需要哪些条件?

先来看一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正常空腹血糖应维持在3.9-6.1mmol/L,当血糖>7.0mmol/L,并伴有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则可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2、或者是在无“三多”表现的情况下,连续多次以上随机空腹血糖>7.0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3、一般符合上述2条中的任意一条,还需要再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以了解既往3个月内总的血糖水平。糖耐量实验(即OGTT2小时血糖)多用于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却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的情况。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确定空腹血糖一直维持在9.0-10.0mmol/L的人患有糖尿病。一般在确定糖尿病以后还要进一步明确是属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只有明确糖尿病的类型才可确定治疗方案,为保持身体的健康打下基础。

糖尿病可怕之处在于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感染性并发症等。因此,不论是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还是处在糖尿病边缘的人,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平时生活中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即饮食上需要诸多注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胡乱吃喝,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含糖食物得到摄入,避免血糖出现大的波动。迈开腿即要求我们多运动,对于糖尿病边缘的人群或者是初期患者,通过运动和饮食有很大的希望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空腹血糖一直都是9点多到10点多,是糖尿病了吗?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您,空腹血糖如果超过7.8,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I型糖尿病是先天胰岛功能障碍,胰腺不能分泌胰岛素,无法逆转。Ⅱ型糖尿病它就是后天因素,是肥胖并发症,可以说它就是吃出来的。


为什么说Ⅱ型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呢?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了解和预防糖尿病,我来和朋友们谈谈Ⅱ型糖尿病的病理过程:

我们平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摄入了过多的高能量和高糖食物导致我们餐后血糖的异常升高,我们的胰腺就需要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消耗不了的过多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方式储存在我们体内导致肥胖,所以胰岛素也称为脂肪合成素。如果我们长时间大吃大喝我们的胰腺也需要长时间的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就像我们做事情一样做久了就会累,我们的胰腺功能也是一样的,长时间分泌过量的胰岛素时间久了它也会累,慢慢的想休息了,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了,就没有那么多的胰岛素来降低我们的血糖了,慢慢的我们的血糖就会升高,最初体现在糖耐量异常,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糖尿病。如果我们大吃大喝之后又饱一餐饿一餐的,就会形成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异常都属于糖尿病前期患者。所以我们平时的任性嘴巴是过足了瘾,而我们身体的健康却受到了伤害,所以说糖尿病是吃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餐后血糖9点多到10点多,糖尿病还不是很严重,既然糖尿病是肥胖的并发症,只要健康减脂,就还有逆转的可能。谈到减脂,最权威的是我们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医学院的科教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里面记载着脂肪分解的唯一公式:


也就是说脂肪必须在有氧的环境中,在脂肪分解酶和辅酶的催化作用下,在柠檬酸循环的过程当中逐渐被分解并释放出水(H2O)、二氧化碳(CO2)和脂肪分解所释放的能量(ATP)

这是脂肪分解的唯一公式,没有网络上面其他人所说的脂肪这种方法能去掉,那种方法也能去掉等等各种骗人的把戏。

脂肪的分解还必须具备三大前提条件:

一,能量负平衡。因为我们每天的消耗有限,只有在能量负平衡的情况下,才能够消耗掉脂肪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二,低升糖。我们每天餐后血糖的升高,血糖与血液中的胰岛素结合就会合成新的脂肪,所以胰岛素又称为脂肪合成素。低升糖能够减少脂肪的合成,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减轻胰腺的负担,对慢性胰腺衰竭的糖尿病病人恢复胰岛功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糖尿病病人就是胰腺功能衰退,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严重者必须注射胰岛素)

三,富营养。提供我们每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也需要有全面的营养成分我们身体才能够更多的合成脂肪分解酶和辅酶。

《柳叶刀》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医学期:

上面说的《减重10公斤,逆转糖尿病》说的就是减肥,减脂肪,并不是减体重。


现在我们很多的朋友还深陷在减重就是减肥的误区当中:我们要知道拉肚子、汗蒸和控制喝水等就是给我们的身体脱水,水占我们体重约55%,水份的减少肯定会降低体重,但也会让我们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并发症更为严重;节食及变相节食减少的是我们身体的蛋白质成分,蛋白质是我们肌肉及五脏的主要成分,会导致我们肌肉的流失及五脏储备功能的减少降低代谢及免疫力,这不是在减肥,是在减命。所以说错误的减肥方法比肥胖本身更可怕。

由于我国肥胖市场的巨大催生了成千上万的骗局,想要真正健康的瘦下来,就一定要找国家认证的、持证上岗的,并且证件在国家卫健委官网(www.rkrc.cn)能够查到的专业“体脂管理师”,你才不会上当受骗,劳命伤财。


健康中国体脂管理师


就单纯按照以上空腹血糖值,如果排出一些特殊情况,如某些急性疾病的发生,空腹血糖一直是9点多到10点多,已经比正常值偏高,基本可以确定糖尿病。

一、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大部分人会认为,只有出现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吃、多饮、多尿,体重减少,才能确诊疾病,或者是有人没有这些症状,但是血糖已经升高,达到标准,可还是从心理否认自己有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血糖升高。经过连续几天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检测,最后诊断为糖尿病的。

所以,诊断糖尿病以测得血糖的值,达到诊断标准,就可诊断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诊断:

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确诊。

一般还要诊断属于哪一类型的,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儿童时期发病,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的人发病率高,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小晓医生


主人,你还没有看到我么?

那个个大突兀的辣椒就是我----降糖辣椒

我是辣椒属中的女神一号

水多味甜,气若幽兰。

生吃、凉拌、烹炒

一椒多吃,三高齐下。

我的降糖功效是普通辣椒的三十多倍

我的辣味却是普通辣椒的三分之一

当我变成辣椒茶叶,你会泡我么?

当我变成辣椒粉末,你会蘸我么?

当我变成辣椒果汁,你会嘬我么?

我不会让你因我流泪,你却会因我与健康相随。

我是你的一日三餐,只想和你亲密无间。

你的饭后两小时,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_________一个降糖辣椒的爱情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