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师普遍打学生,没听说师生关系紧张,现在普遍不打了,反而经常听到师生关系紧张的事件,为什么?

听风听雨2018


我在乡镇中学任教五年,有四类家长:第一类,有的家长支持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惩罚,只要不是乱打之类的,学生家长不会抬头的。你说适当的小惩罚,我也觉得正常,人家也不会小题大做。第二类:嘴上说,老师,没事,您给我管严格点,实在不听话,拿几下给他吃,等教师真的打着一下,问题来了,你给我带去检查,带去哪个医院看看,然后就说,我娃娃这里有病,哪里有病,打不得,最后小题大做。第三类:就是,直接说了,我家娃娃我从小都没有打过,老师不能打,重话都不准说,其实,确实不能说重话,不能打,我们都知道,但是她娃娃从小就娇生惯养的,老师根本就没有办法,说一句话还要小心,学生回去给家长说,你这样说打击着他了,然后学生各种撒谎说老师骂他,然后说我家孩子如何如何听话,全部相信学生的话。第四类:家长就是把学生送到学校里,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是学校的了,与她无关了,然后,学生犯错不做作业,与科任老师顶嘴,请家长,还来一句,你是领国家工资的人,你们怎么教的,还把我娃娃教坏了,还有的学生翻墙出去上网,找不到,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学生家长还骂学校老师领着国家工资不负责。殊不知,他的孩子娇生惯养的,连他自己都管不住了。


戴眼镜的张老师


小徐老师刚中文系毕业时,应聘一家私立贵族中学教书,学校知名度很高,每到招生季,校长都手机关机躲出去旅游很多天,因为校长怕有人托关系走后门,不让进又怕得罪人,于是所有不够分数想进这所学校的,无论找谁都一律说,校长不在学校,无法决定。

这所学校之所以知名度高,是因为它校风特别端正,老师们兢兢业业,学生们规规矩矩,勤奋刻苦。因此这所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碾压其他各个学校。

就是这样一所知名度如此高的学校,最初校风的端正却是得力于对学生的严加管教,那时候学校有学会管理会,由学校九个男教师组成,领头的是校长,平常老师上课的时候,这几个老师会在教室外面巡逻,一旦发现学习不认真的,或者搞小动作的,下课就会被带到学管会办公室胖揍一顿。然后再上班主任领回来,做思想工作。班主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每次都感动的学生痛哭流涕。我们新来的几个大学生,都遵行“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学理念,根本没想到打学生,我们校长就专门吃我们几个吃饭,边吃边传授让学生“信服”老师的经验。他说:“老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来,一旦有了威信,学生才会听你的,你教的东西才会有效。而所谓“威信”就是要先立“威”,后再立“信”,一个老师如果管不了学生,每天一副温婉可人的样子,他们根本不知道珍惜,心里想的一定是这老师好欺负,当你你在学生面前没了威信,那么纵你知识渊博,也没人听你的。”

当时我们正是听了校长一次又一次的教导,在教学中对学生“恩威”并施,跟学生建立了丰厚的感情。多少年过去了,学生敬我为恩师,爱我如益友。

但是后来我因为个人原因不得不离开了那所私立学校,进入公立学校教书,前些年,我也奉行“恩威”并施的手段对学生,学生学习成绩好,我的威信也很高,学生们依跟我上为骄傲。

但是近几年,随着教育形势的转变,我越来越不敢跟学生“立威”了,除了不痛不痒的说教,我找不到更能让人接受的方法,少了雷厉风行的教学风格,我和学生的关系并没有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生疏了。好像学生和我之间隔着一层毛玻璃一样,他们不再和我交心了。

如果老师不能和学生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那么关系紧张是迟早的事情。我常常想现在学生和老师不亲的原因,或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现总结如下:

一、社会对老师的高要求,将老师们扯下神坛,面对纷至沓来的对老师的指责和怀疑,学生们也同样开始怀疑老师,认为老师并没有尽心尽力的教他们,或者老师严格管理他们是有私心,或者简单粗暴是无能的表现。在这种认知下,师生关系自然就会越来越难以亲近。

二、现在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死板,教学任务越来越深重,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学习越来越失去乐趣,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同样不敢放松,一味地高压教学和“填鸭式”教学,老师的课堂也变得枯燥乏味,面相狰狞。这样一来也影响师生关系。

三、家庭及学校对尊师教育的缺失。

目前学校课本上倡导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而学生面对自己老师教导自己时居高临下的气势,则和自己内心所学的老师形象大相径庭。从而使老师的形象受损。其实学生不知道,老师面对学生学习不上进,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真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四、现在家里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丰盈的物质条件必然造成情感上傲慢,特别是对老师,他们一般不会主动示好,而老师对娇生惯养,对老师有戒心的学生也是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越来越疏远。

总之,现在老师难当,学生难教,社会和学生对老师要求高,老师达不到那个水平,学生就对老师含挑剔之心,而老师呢,又认为我呕心沥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两相积怨,师生关系就会紧张。这样的格局到底怨谁呢?


指尖教育帝国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价值,我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的确,在一二十年前,及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很多老师喜欢“棍棒教育”,打学生手板之类的事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对此,学生认可,家长认可,甚至不少家长对喜欢打学生的老师很支持。当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普遍认为,“棍棒之下出人才”,那会儿,师生关系确实如题主说的那样,总体来看,是不紧张的。

而今,无论是社会的整体氛围还是学生家长,几乎都反对打学生。老师是不能打也不敢打学生了,除了规章制度的无形约束,更有“打会有后果”的现实约束。然而,师生关系在某些地方确实比较紧张。

问题在哪里?我认为老师和学生都有问题。

一方面,传统教育信奉的“棍棒教育”,本质上是威权式的教育方式,它当然也有不错的效果,棍棒之下,确实出了不少人才,然而,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威权式的教育已经不符合实际,势必要被摈弃;当今的教育,需要的是威信式教育,是老师以自己的教学能力、人格魅力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学生信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

然而,不少老师并不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并不能在学生面前很好地建立起威信,因而很难让学生信服,自然也难以让家长放心,社会上更是有各种各样的微词。

从威权式教育过度到威信式教育,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并没有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不准打学生”,一旦不能实施“棍棒教育”了,很多老师感觉无所适从,很难有效进行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与当年“棍棒时代”的学生相比,当今的学生,“骄”“娇”二气明显浓重。骄,是骄傲,娇是娇气。现在谁家的孩子都是宝,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头肉。大人们生怕孩子受了一点点委屈,恨不得含在口里,捧在手心。这样的成长环境里出来的孩子,骄娇之气自然少不了,要是被老师打一下,这还了得?家长说不定会赤膊上阵。这样的孩子,管得了?谁敢管?当然,孩子的问题,主要是家庭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导致。

所以,造成当今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的现状,两方都是有原因的,板子不能全部打在老师的头上,也不能完全打在学生及家长的头上。

要解决当今师生关系比较紧张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症下药”,从两方去着手。老师们要彻底放下不合时宜的“棍棒教育”的威权式教育思想,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人格魅力着手,让学生们愿意学、愿意听、愿意被引领和管教。而学生一方,关键在于家长,应多理解老师,配合老师们的工作,和老师一起努力,把孩子教好,让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成长,乃至成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若是赞同我的观点,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燕园博雅教育


八四年的,记得第一次被老师暴打是小学三年级。

学期将要结束,第二天开始放暑假,老师在课堂讲过注意事项就先下课了,我没认真听,以为是放学了,跟着几个同村小伙伴就去不远处的水塘洗澡去了。

正游的高兴,远远发现班主任拎着一只棍子找了过来,怒气匆匆,吓得我潜在水里不敢露头,就等着他没发现再出来。

谁知班主任不仗义,他拿着我的衣服和书包就走了。我一看这样不行啊,我不能光屁股啊,只能乖乖追了上去。

班主任没打我也没骂我,就这样我光着屁股跟着他一直到学校门口,他才让我穿上衣服。

到了教室,为了警示大家,杀鸡儆猴吧,班主任开始用手里的棍子打我屁股,最后棍子都打折了。

为了所谓的面子,事后我还得意洋洋的跟别人炫耀,看我多厉害,老师都被我气疯了!哈哈!

现在想来,真是混账!

以前的老师根本没有顾虑,真的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因为他们是真心为学生好,一切为了学生,所以才会坦荡;以前的家长也绝对不护犊子,因为本身知识匮乏,所以对老师都很敬仰。

现在,我做了父亲,无论到了学校还是补习班,我都会主动跟老师交代,孩子如果调皮,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没关系,只要不是虐待孩子,我都能接受。


易下风


小学的时候被一位20出头的女老师打到经常做噩梦,你晓得这份痛苦?直到大学毕业,这份噩梦还一直缠着我,直到最后,噩梦里演化为我拿起刀疯狂的捅向那位所谓的人民教师。对了,我并不坏,为人内向家里较穷,但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都是按时完成,要求背诵的课文也没例外,但就是被虐打了。举个例子:“我记得小学有篇课文叫“桂林山水”,其中有一句比喻,把桂林的连绵起伏的山比作骆驼比作其他动物什么的,这名老师点名叫我朗诵,我性格天生怯弱,声音也小,当我读到这边的时候,老师一副不耐烦的表情,你读什么,跟小鸡叫似的,是不是在读你爸像骆驼,你妈像马啊?”引起哄堂大笑,而我掉下眼泪打湿了整业课本……


着一世沉浮


为什么老师现在不敢管学生了。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来自学生的压力。 现在的学生心里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如果学生做错了事,老师稍加批评,也怕学生有心里负担。

前几天武汉理工大学一大一学生坠楼的事件让人心痛。从疑似遗书上看,这名男生好像是受到了学校某辅导员的批评,内心忍受不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最后调查没有发现辅导员在4月7日晚学生年级周会上有过激或不当言论,也未发现有针对该任某某同学的批评。辅导员只是鼓励学生好好奋斗;可能该同学理解有误。

2) 来自家长的压力。 现在家庭孩子普遍较少,很多小朋友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捧在手心,在家就打不得骂不得,在学校老师就更不敢有任何稍微严厉的地方。

如果老师稍微批评了一下,家长有可能会添油加醋告到学校领导,甚至教育局那边去,很有可能最后饭碗都不保了。即使最后查下来,老师没有错,这么闹,也是伤神费力。


3) 来自媒体网络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现在很多网络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对教师这个群体进行了很多负面报道的放大。

比如说上传一个剪辑过的视频到网络,可能会引起全民的谩骂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人身安全。

所以,现在很多老师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越来越不敢管束学生。


每日一句英文台词


体罚学生,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翻开古籍,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私塾教育,孩子不听话,那都是要给以体罚的。正因为这样,家长也好,学生也罢,都认为学习不努力或者犯了错,老师有权利对学生进行体罚。通过体罚,使学生能够改邪归正或者端正学习态度,这是大家都认可的。因为老师的体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所以,不论是家长或者学生,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怨恨或不满。千百年来一直都这样,所以绝不会因此而发生师生关系紧张的事情。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来自于西方的一些观念和先进的生产力一起鱼龙混杂的涌了进来。一些专家更是充当了西方观念的急先锋,将很多传统的东西当成了落后的东西进行批判。体罚也是首当其冲,认为体罚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侵犯了孩子的肉权,是落后的,是糟粕。在专家的呼吁之下,体罚和变相体罚都被写进了法律。原本普通的教育行为,变成了违法行为。


已经写进了法律的东西,再加上各种宣传,学生何尝不知道老师体罚是违法的行为呢?体罚在一定程度上,是孩子头上的紧箍咒。没有了紧箍咒,孩子们就像孙猴子一样无法无天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管,学生不让管,自然矛盾就产生了。法律也支持学生不必逆来顺受,师生关系紧张是必然的。

家长不当的教育和护犊行为也助长了师生关系的紧张。有些家长三观不太正,不能正视孩子身上的毛病,而且对孩子娇惯放纵,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就难以接受,往往起到助推作用。

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的就给个关注吧!


爱河北人


老师的因素: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变了,不一定通过打学生来解决问题。学生也习惯了,突然打一次,当然受不了,冲突就产生了。

家长的因素:孩子少了,家长时间多了,对孩子的关注更多了,以前的家长孩子高三毕业了,十多年几乎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试问孙玉厚参加过少平和兰香的家长会吗?肯定没有,光是忙自己的生活都忙不过来,哪顾得上孩子,老师打学生,家长还感谢,替我教育了。但是现在家长有时间有文化,人权意识更强,不要说老师打学生,谁都不行!

媒体因素:这是我说的重点。现在自媒体特别发达,为了吸引眼球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捕风捉影是家常便饭。老师打学生是新闻,会追踪报道,立体式报道,学生打老师往往没人关注,以至于给社会造成一种印象,老师们素质很差,道德败坏!学校这块土壤很脏,不管是多么优秀的孩子只要走上教师岗位,就都变坏了。就算后来发现报道有误,也轻描淡写一句没小心。记得前阵子我们办公室一个英语老师把单词没有背会的学生用竹子棍棍打手(就是北方扎扫把的细竹子,比铅笔还细一点),我们几个老师事后赶紧劝她,可不敢再打了,他们背就背,不背就算了,万一让人拍下来发到网上,再配上一些添油加醋的文字,你就再也说不清楚了,不值得的。那位英语老师后来再也不敢了。

媒体的厉害,不要说老师,城管都害怕,太原一老太太占道经营,影响行人通行,执法人员劝说无效,周围拍照录像一大堆,执法人员赶紧跪下劝说,生怕又说暴力执法。

我相信,随着老师们越来越谨慎,都把学生们供着,师生关系紧张的事件会越来越少!


愚哥有话说


我是70后,在职教师。

以前做学生时,没有那么多教育法律法规。老师教育学生凭的是良心,学生和家长凭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尊师重道精神!

现在做教师了,由于要依法执教,《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违反师德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成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准则,好的一方面,学校教育行为有法可依了,不好的一面,某些法规制度同时也是给教师们上了多个紧箍咒,使教师们心理负担加重,惟恐言行不当,触犯哪条制度法规,使自己摊上麻烦事儿,加上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发达,法治社会,推动着家长和学生的维权意识空前提高,动不动就发圈,发微博,发说说等,多数教师不愿成为网红,也只好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尽管如此,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时,哪怕这种机率再低,只要社会存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就会有师生予盾发生:负责任的教师严格管理学生时,偶尔遇到一个两个心理脆弱或性格怪异的学生,就会防不胜防,生出麻烦事儿来;不负责任的教师那就更不用说了,学生发生事故,发生违纪的事情也更多些。

只要有些许麻烦事情,嗅觉异常灵敏的媒体便会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惟恐曝光率低,于是不择手段,利用自己专业技能特长,极尽所能把小事能搞大,把白变黑,甚至歪曲事实求博人眼球,这时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会一拥而上,成为传播假新闻的另一主要途径。

综上所述,师生矛盾其实从古到今什么时候都存在,只是知道的人多人少而已,还有就是知道后的处理态度和方式不同罢了。

另外,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发展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全社会都在呼唤《学生违纪惩戒法》等类似法规的出台,还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利,让教师管理学生有法可依。

无论怎样,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家校关系和谐了,才能产生有效果的教育!希望大家都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为减少矛盾贡献力量!


老张课堂


以前充满敬畏之心。现在全身都是戾气。

以前兄弟姐妹成群。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

以前最看重知识,最崇拜科学家。现在最看重金钱,最崇拜戏子。

以前的教师无偿为学生补课,从来不收一分钱。现在的教师缺少奉献精神,最爱有偿补课!

你说,关系能不紧张吗?香喷喷的米饭,变了质,就馊了臭了!''质变''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