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上的拟招生人数准确吗?

overdose3242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研招网之前发布的拟招生人数或大学的201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各个学科专业的录取人数基本准确,校内的优势学科会有浮动(新增招生指标)。除少量仅有1-2个硕士点的双非院校或部分研究所,大部分高校都有"研究生院"机构,负责统筹全校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招生和录取。

高校研究生录取过程中,部分学科可向研究生院"打报告"要求新增部分指标,如某985高校一流学科2018年就比之前公布的招生指标新增2-5个指标。和高考录取相似,学校留有一些机动指标应变一些突发情况,如往年部分学科"拟录取通知"人数高于学科的招生指标,然后取消考生的"拟录取"(上图),对考生影响很大的。这个时候有一些额外的指标其实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呢!

双非院校中生源较差的,大量接受调剂生源的学科同样招生人数会有变化,如农林院校中传统优势的部分"农学"、"林学"的专业报考人数不多,但是作为学校核心学院,每年依然可以从研究生院争到不少的新增指标。

高校内,各个学科、学院之间关于招生名额的竞争同样存在,作为考生的话,小西觉得你不必担心招生名额被削减,学院领导不会让这个事情发生的。但是,能否新增就得看学校研究院的统筹和各个学院的竞争力,毕竟高校当年在学信网可注册的研究生人数是固定的。小西记得不少双非院校10年前就有发生,当年录取,过1-2年才给你在学信网注册的博士生呢...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帅小西De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在报考研究生以及在准备复试之前都会格外的关注,招生的人数。那么研究生招生网站的拟招生人数到底准确吗?明确告诉你,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只是一个参考,这个招生人数还要根据最后的情况而定,那么如何确定这些招生人数呢?


一般各个学校公布的各个专业招生人数都是根据教育部对研究生招生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然后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各个学科情况,进行指标划定。很多学校每年公布的拟招生人数都是参照上一年最终录取的人数,然后做适当的调整。一般情况下这个拟招生人数在正常报考情况下,学校一般不会更改最后的招生计划。(下图是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复试之前公布的招生计划)

但是当某个专业报考人数比较多,生源质量比较好的时候,而另外某一个专业可能报考人数比较少,生源质量比较差。而且又是在同一个学科门类,那么这个招生指标可能就会调给生源质量比较好的专业。

举一个例子,如上图:某哲学(0101)打算招20个人,而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报考人数比较多,010107美学报考人数比较少。那么本来美学计划招生8个人,但是生源不够。可能最后会匀出3个名额给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也就是现在很多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招生,而不是按照二级学科招生。这样最后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做适当的弹性调动。

另外还有就是,某些学校的某些专业会接受保研的计划。比如此专业计划招生40个人,其中保研人数招10个人,但是最后保研过来的只有8个人,那么多出来的2个也会用来放在统招生的名额上面。

最后总结就是,拟招生的人数,一般只会往不变或者多的增加,几乎很少往少的方向减。一般情况下,生源充足质量好可能会多增加几个名额,但是不会大幅度的增加。所以说研究生招生网的拟招生人数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准确,但是不能说完全准确。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的,可以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


微谈论


不准确,拟招生人数有的学校是按照去年录取人数来定的,实际今年录取不一定是这个数,可能会有小幅变动。还有研招网细到每个小方向都有名额显示,这是假的,大多数工科专业招生都按照大方向来招收,研招网小方向显示的保送人数都是按理论值的一半来显示,实际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