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又下雪了!并且大风、下雨、结冰 网友:暖过一周算我输!

大家好,现在开始播报天气新闻:阳春四月,草长莺飞。这时,美丽的辽宁,

又下雪了!

前几天,辽宁人还穿着短袖

收拾着大衣和秋裤

而今天一早

呼呼的大风就刮碎了

姑娘们穿短裙的梦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4月24日08时-26日20时)

今天早上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预警:

预计24日8时到20时,沈阳、鞍山、锦州、营口、辽阳、盘锦、葫芦岛地区偏北风7级,阵风8到9级,大连、抚顺、本溪、丹东、阜新、铁岭、朝阳地区偏北风6级,阵风7到8级;渤海海峡海域偏北风7级,阵风8到9级;渤海北部、渤海中部海域偏北风8级,阵风9到10级;黄海北部海域偏北风6级,阵风7到8级;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附近海域和航线将受影响,请注意防范。

除了大风,降温、结冰、雷电、下雨……辽宁春季豪华拼盘一个都不能少

前几天气温稳步攀升

一路向30℃狂奔而去

但今天多城市最高气温

又降到了20℃以下

现在的雨

未必不是一会儿的雪……

可以预见今晚的温度

看电影的朋友

别忘了加件衣服

周末之前天气如何?

据辽宁气象预报:

24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多云转小雨

最低气温全省5℃到8℃

25日白天到夜间丹东地区小雨转多云

其他地区多云转晴

26日白天到夜间全省晴有时多云

沈阳25日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26日白天到夜间晴

暖气停了

桃花开了

大雨下了

大风刮了

现在又下雪了

……

只想问一句:

是不是又快过年了?

延伸阅读:

倒春寒高能预警 什么是倒春寒?

凛冬过后,便迎来了草长莺飞的春季。可尚未充分享受到明媚的春光,突然就迎来了降雨降温天气。人们把这种乍暖还寒的天气现象称为“倒春寒”。

“倒春寒”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3、4月份,进入春季以后,气温回升很快,后期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明显下降,低温持续时间长的那种春季前暖后冷,并造成大片地区农作物遭受冷害的天气现象或者天气过程。但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不同,种植作物不同,影响作物生长的气象要素数值不同,不同地区对“倒春寒”现象的定义也不一样,具体指标是多少,要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在华南地区,一般来讲,2月下旬到3月上旬开始播种早稻,这时候要是出现前暖后冷以致对早稻播种育秧产生影响的情况,就可以叫做“倒春寒”。在江南一带地区,“倒春寒”主要出现的时间是在3月下旬以后,通常是4月份,因为这个阶段江南已经进入春季,温度回升,农作物抗寒能力减弱,如果气温突然出现骤降现象,就会危害水稻的播种育秧和一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这便是江南地区的“倒春寒”。

显而易见,“倒春寒”会对农业产生消极影响。对此,专家们也给出了解决方案。以早稻为例,它是最容易受“倒春寒”影响的农作物之一,种植户可以采取降湿透光,在天气转晴时适度揭棚;及时施肥,补充营养等手段来应对消极影响,同时也要注意防治低温高湿所引发的病虫害。油菜也深受“倒春寒”之害,所以种植户需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在冷空气来临前及时灌溉,增加田间湿度。对于已经严重受冻的油菜,应摘薹或隔薹,追施速效氮肥。保护蔬菜的方法则以保温为主,例如对苗床覆盖稻草、地膜等,或者临时加温,熏烟,灌水,以此提高棚内温度。

此外,我们自身也要警惕“倒春寒”,因为“倒春寒”极易导致疾病发生。天气转暖后,人体自身免疫力较冬天有所下降。再碰上气温骤降,很容易生病。热平衡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高,风寒感冒也会多发。除此以外,“倒春寒”还会导致空气寒冷、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便可以乘虚而入。因此,出现“倒春寒”之时,亦是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发病的高峰。

古人用“门庭春已近,风雨却多违”的诗句来形容“倒春寒”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但是只要人们小心应对,多加防范,就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辽沈晚报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