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南方占据了三个,这是为什么?

看客乎


南北经济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先来看看那南方和北方GDP的情况

南方和北方GDP数据

2018年北方GDP为35.14万亿,南方GDP为56.23万亿,南方GDP总量是北方的1.6倍。南北经济差距明显,改革开放第一个和第二个特区都在南方,分别是广东和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头兵,现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现在又有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和长三角对GDP贡献巨大。

北方GDP以山东GDP最多,四个一线城市中,只有北京位于北方

山东省GDP为76469.67亿

河南省GDP为48055.86亿

河北省GDP为36010.27亿

北京市GDP为30319.98亿

辽宁省GDP为25315.35亿

陕西省GDP为24438.32亿

天津市GDP为18809.64亿

内蒙古自治区GDP为17289.22亿

山西省GDP为16818.11亿

黑龙江省GDP为16361.62亿

吉林省GDP为15074.62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GDP为12199.08亿

甘肃省GDP为8246.07亿

宁夏回族自治区GDP为3705.18亿

青海省GDP为2865.23亿

南方GDP以广东GDP为最多,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深圳、广州都位于南方。

广东省GDP为97277.77亿

江苏省GDP为92595.4亿

浙江省GDP为56197.15亿

四川省GDP为40678.13亿

湖北省GDP为39366.55亿

湖南省GDP为36425.78亿

福建省GDP为35804.04亿

上海市GDP为32679.87亿

安徽省GDP为30006.82亿

江西省GDP为21984.78亿

重庆市GDP为20363.19亿

广西壮族自治区GDP为20352.51亿

云南省GDP为17881.12亿

贵州省GDP为14806.45亿

海南省GDP为4832.05亿

西藏自治区GDP为1477.63亿


互金圈


大国崛起,需要大城市来支撑!改革开放40年,其实就是南方城市崛起的信号!

如果光看4个一线城市,来对比南北经济格局,是有不足,我们把数量从4个一线城市,放大到10个城市来看!

1978年,我国GDP十大城市是:

1:上海

2:北京

3:天津

4:重庆

5:长春

6:哈尔滨

7:沈阳

8:广州

9:大连

10:武汉

可以发现,当时北方占了7个,南方只有3个!那时候还没有深圳特区。

2018年,我国GDP十大城市是:

1:上海

2:北京

3:广州

4:深圳

5:重庆

6:天津

7:苏州

8:成都

9:武汉:

10:杭州

光阴冉冉,2018年,我国十大城市,北方只有2个,南方占了8个。

40年前的中国十大城市南北格局,是“三七开”,而现在,南北格局变成了“八二开”。

主要原因有三个:

1: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崛起,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南方的优良港口众多,能够适应国际经济形势,或许信息更快,发展经济更加开放。

3: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影响。南方气候比北方好,特别是东北,一年有好几个月是不能工作的,而南方,365天,都可以干活,发展经济。

总结

虽然目前我国四个一线城市,只有一个在北京,但是为了改善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雄安新区作为百年大计,国家下一个“深圳特区”在进行规划和建设。此举就是来平衡南北经济的差距,另外,东北城市的集体“衰落”,让北方经济增长压力更大,同时由于北方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更大,很多污染企业必须关闭,中短期来讲,对北方的工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相信经过改革与阵痛之后,北方的经济一定能够开始复苏,随着西安、郑州都被纳入国家中心城市,未来,沈阳即将成为我国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相信北方的经济必将复苏,不说超过南方,应该差距会越来越小!


蒋昊说经济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戏联有“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是南方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重要商埠码头和我国经济、金融、商埠中心,素有“东方明珠“之称,也被誉为是"东方巴黎” !

无论是从地缘、历史、工业,还是从商贸、经济上讲,上海无愧为是中国城市的大哥大 ! 这不仅仅得益于她地处南方,主要还是她临江靠海、气候温暖湿润、全年度港口运营良好,而且更是我国东部沿海区的海、陆、河运、空港的十字聚焦点。。。很多国际会议、重大涉外事项也在此开展 !

广州,地处我国珠江三角洲上,是泛珠江内陆区的核心部分,是我国南海边陲上最大、最耀眼的老字号城市 ! 广州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区别于东部)地理位置(临江靠海)、历史文化、工业制造、商品(含出入海关、境)进出、国际化商贸、环广州经济带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


广州的兴盛,不仅仅是在傍着香港,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她是我国南方独立的、最前沿中转和始发枢纽站 ! 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加深内联外引、实现对外商品贸易为主导的开放时代(当然以前也很牛),广州作为我国的南部出海城市,当然更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
从深圳的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 深圳不仅仅毗邻东方之珠、世界性金融和商埠(海上)码头一 一香港,而且还出珠江而入南海,比广州更靠近世界。。。所以也有“世界之窗”之称。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也是
我国实现对外贸易、连通世界的又一桥头堡,更是我国全力打造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 深圳在依托香港、借助广东沿海、实行自我崛起的现代体系创新之都 ! 深圳在开放初期,加快、加速从招商引资(主要是国际)、开辟工业园区、吸纳国内外优秀资源,到实行自我创造的近四十年中,取得了以“深指”为效应、以商贸为突出(出国)的综合性大都市,在海内外也享有崇高的威望。。。

至于说为什么这三个特大级城市都处在南方(重庆也属南方)? 主要是因为她们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作用、外引内联之要冲点上等因素决定的 ! 而且,她们还有几个共同点 : 都靠江临海,都处在环沿海进出口贸易点上,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率先拟建的第一批前哨站,都是乘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东风、打造成走出国门的经济型城市 ! 从这几点优势上来看,北方的城市就缺乏如此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了 !


zhangjun-8


所谓的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应该指的是北上广深吧!除了北京是北方城市之外,其余的三个(上海、广州、深圳)都是南方城市,这是位什么?

从小的方面看,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至少都有我国的一个一线城市,其中长三角、珠三角都位于南方,而且发展势头都很强。其实这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形成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重心主要在北方,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地区,1978年,我国GDP最高的20座城市,有6座都位于东北地区,东北三省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尤其是辽宁,是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有“共和国长子”之称。

从大的方面看,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率先崛起,东北的经济地位下降,目前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实力南方要比北方强,发展势头也比北方强劲。目前我国有17座万亿GDP城市,除了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位于北方之外,其它的城市都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而东北地区一座万亿GDP的城市都没有。我国的四个一线城市,其实也是我国GDP最高的四个城市,在2017年北上广深的GDP都已经超过2万亿人民币。

其实,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这是历史大趋势,无法延缓。目前看来,这个趋势还在进行中。如果按照GaWc组织公布的城市划分,其实我国有6个世界一线城市,分别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台北和深圳,除了北京位于北方之外,其余的都是南方城市。


锦绣中源


中国四个一线城市,三个位于南方。这是为什么?简单的说来,就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其实不仅体现在一线城市,很多经济指标南方都已经占优势了。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17个GDP突破1万亿的城市中,除了北京、天津、青岛、郑州4个城市位于北方,其余13个全部位于南方。还有,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4个位于北方,6个位于南方。其中前四大港口全部位于南方。


这些例子都说明,南方的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北方。目前,南北方GDP之比大约是3:2,北方已明显低于南方。

其实早在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就已经完成了南移。现在只不过是在延续这种经济态势,并且还在继续扩大。比如2018年,我国有3个GDP首次突破1万亿的城市,其中郑州位于北方,宁波和佛山位于南方。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大趋势,无法阻挡,只能想办法延缓。但现在看来,延缓的效果很有限。在我国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中,前两者不但规模更大,而且增速也更快。这说明在实际中不但没有延缓,反而在加速。


财经知识局


中国大陆4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应该是北方1个,中部1个,南方2个。

上海是东方,不是南方。其地理位置应该是中部,非北非南。

北京是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广州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

深圳是我国最早最大的经济特区。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早在清朝末期,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开革开放四十一年来的发展轨迹,仍是由南部沿海地区发端,然后一直沿着海岸向北推进,最后才逐步向内地发展,有了中西部的大开发。

所以,位于东南沿海的上海、广州、深圳发展得更快更好,和首都一起成为一线城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MikeLee75343482


首先这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除了北京以外其他三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

地理原因,这四个城市都是中国交通枢纽城市,不论是铁路还是飞机。

历史原因,由于农业工业水平的发展,从宋朝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开始逐渐移往长江流域。

上海,作为长江的入海口,使得上海发展迅速,作为中国最大乃至世界最大的港口,上海港,南北海运以及东西长江运。外贸吞吐量占了全国百分之20左右。

广州,作为鸦片战争后向英国出口的最主要港口之一,广州迅速发展。广州港是中国第四大港,吞吐量全球第五。广州地理位置优越,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广州有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

深圳,当年第一批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深圳从小城到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这40年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

其实这些一线城市的发展,地理位置的优越我认为是最关键的,而且由于国家政策的开放,使得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而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心,上海广州深圳的发展就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个人认为,北京发展成为一线城市离不开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如果北京不是政治中心的话,或许北京不一定会是一线城市。

可能我得看法也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补充改错。


盛京大老王


自南宋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基本完成南移。那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当属长三角也就是江南地区。

当时的北京只是防守游牧民族的边缘军事要地,上海(松江府)只是苏州府的小弟,广州则已经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至于深圳恐怕还没有形成渔村。

现在四大一线城市的成因之中,北京是因为作为首都的绝对优势,上海是因为建国之前家底就已经非常雄厚,广州是千年来的南方贸易中心,深圳则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特区政策,当然还是因为靠近香港。


之所以北方只有一座一线城市,而且还是因为作为首都,是因为北方根本不适合建设特大城市。原因其实简单粗暴,只因两个字——缺水。要不然国家也不会花费巨大代价,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而且纵然如此,北京等地的饮用水供用仍然不充裕。

饮用水供用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是阻挡一座城市成为特大城市的绝对障碍。当然,饮用水只是自然条件的阻碍。社会层面的阻碍则更是根深蒂固,那就是因为北方的商业环境远远落后于南方,不仅是因为政策,更是因为观念。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北方人爱当官,向往进入体制内的稳定生活,而南方人爱做生意,向往自由的生活。这些虽不能概括全部人,但现实情况也基本如此。北方人往往缺乏团结意识,往往成功者的模式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复制,并导致恶意竞争,很难形成产业集群。所谓滴水成河,数亿人的这种意识世代累积,导致了长期落后于南方的商业环境。

作为一线城市,经济永远是硬指标,而商业环境永远是经济最重要的软实力。而且无论是中等城市还是特大城市,说到底都是人口的集合体,群体意识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气质”,那就是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去过北方和南方的行政机构办过事的人最能感受到,两者服务意识的绝对差异。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北方唯一的一线城市北京的形成,更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南方三座一线城市的形成,虽离不开政策因素,但更多是市场要素的自然累积。“来了就是深圳人”,已经说明了一切。


坚果旅行



神农顶


广州不是,已经让给深圳了,让深圳是一线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