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及时终止劳动关系,否则~~

【案情概要】

黄某于2016年3月1日进入A公司工作,约定月工资6000元。入职后A公司多次要求与黄某签订劳动合同,但黄某一直以各种借口拖延。5月10日,A公司以书面形式通知黄某要求其前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黄某仍不予配合。5月15日,A公司作出了终止劳动关系决定。黄某于6月份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9000元及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3000元。

【处理结果】

驳回黄某要求A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9000元的仲裁请求,支持黄某要求A公司支付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3000元的仲裁请求。

【争议焦点】

用人单位在已尽到书面通知义务情形下,劳动者还是拒绝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评析】

本案中,作为用工方的A公司向劳动者黄某发出签订劳动合同的意向通知,而黄某寻找各种理由拖延,故可以判定属黄某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但A公司发出要求黄某前来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超过了法定应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愿意签订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但应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本案中A公司虽然超过一个月未与黄某签订劳动合同,但系因黄某不愿签劳动合同引起,故无需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但A公司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其虽可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然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风险提示】

实践中,劳动者追索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仲裁案件不在少数,主要发生在劳动法律意识淡薄的小微企业,但在中、大型企业中也偶有发生。2008年《劳动合同》实施以来,宁波已发生数起劳动者针对不同用人单位多次仲裁二倍工资的事件,俗称“劳动碰瓷”。而这些“劳动碰瓷”者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也正是利用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中存在的疏忽和漏洞。因此作为用人单位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实履行劳动合同签订义务。如果遇到明显存在拖延合同签订的劳动者,应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及时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高效劳动维权,就找“劳动权益帮”!

专业来自持续专注,专注成就务实服务!

如果你想真正用好劳动法知识,做好劳动维权,恭喜你遇到了我们!

如果你仅想泛泛了解一般的劳动法知识,请直接查阅法条!几部大法网上多的是。

如果你仅想泛泛知道是否存在劳动权益,请去问“度娘”。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如果你内心认为专业人士的答复仅仅是需要说几句话、写几个字而已,请绕行!“为每句话负责”的精神和“十年磨一剑”的道理不是所有人真懂!当然,伪专业人士除外。

咨询问题、聘请律师、合作联系请私信!谢谢!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朋友所需要的

你的一次转发、可能会帮助许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