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上广深之后,你认为成都和武汉谁会先成为中国第五城?为什么?

鄂快乐使者


现在,北上广深四城牢牢占据我国城市竞争力的第一梯队,这个联盟一是很难打破。至于那个城市会成为第五城,现在有很多竞争者,包括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天津、南京等,但现在还没有哪座城市露出了水面,具备了成为第五城的明显特征。这些城市实力接近,一时确实很难看出谁将成为第五城。

成都和武汉都是一省都会,也入围了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在全国有不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经济规模、土地面积、常住人口的硬指标看,成都都领先于武汉。以GDP为例,2018年成都是15342亿元,武汉为14847亿元。成都领先武汉约500亿元。

根据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公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名册》,北上广深是内地排名前四的城市,全部入围世界一线城市。成都则成为内地排名第五的城市,位居世界二线城市行列。在这个等级(世界二线)中,杭州、天津、南京、武汉、重庆、苏州、大连、厦门、长沙、沈阳、青岛、济南也入围了,但排名次于成都。其中,武汉排在第5位。(成都)

国内《第一财经周刊》依托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对国内城市也做了一个排名。在其发布的2018年新一线城市中,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等15个城市入围。成都排名第1位,武汉排名第4位。

(武汉)

可见,综合国外国内两家研究机构的排名,成都都是排名内地第一的城市,武汉则排名更后。当然,以上两家排名则是参考,不能代表所有的研究机构。


财经知识局


去年十一去成都,感觉旅游业,餐饮业发展的相当好,但是感觉工地比武汉少的多,交通灵活性也不如武汉,我提前下的天府通充了钱在地铁站用不了,也用不了支付宝,搭公交搭地铁都是投币和临时买票,因为工地少所以环境比武汉好,虽然武汉是满城挖,但也说明在快速的发展建设呀,还有现在的地铁站,大站点各个修的跟火车站站厅似的,还每个不重样,装修也很有艺术感,现在搞新花城,环境方面也改善了很多,作为生活在武汉的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什么叫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每天不一样,武汉的发展势头相当猛。


青春微凉0106


这个问题太招人恨了,是不是所谓的“第五城”,难道苏州,南京,重庆,天津之类的城市不存在了么?

但是如果单独比较起成都和武汉,还是有的比较的。


成都的优势


第一:

成都的有一个大优势在于四川省的人口,四川省的人口高达8000多万,而湖北省的人口连6000都不到,可能你觉得人口多了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别忘记了,在承接沿海城市制造业转移上,人口是最关键性的指标,这也是为什么郑州这几年发展的这么快的缘故。


第二:

四川省全力支持成都一家独大,而湖北对于武汉有一定的掣肘作用。在网络上一直有“成都省”“武汉省”的说法,意思是这两座城市一家独大,当然比起南京和苏州,厦门和福州,济南和青岛,这种奇怪的省份比较,武汉市和成都市确实呈现一城独大的情况,但是这种一城独大并不一样的。

区别就在于在湖北省内,还有两座城市:宜昌和襄阳,其总体GDP并不差,都在4000亿以上,因此成都省名不虚传,武汉省则未必了。

而四川省排名第二的绵阳,GDP仅仅在2000亿左右,而成都GDP高达13889亿,这差的太多了。

对于成都来说,彰显了四川省全力支持发展成都的愿望,所以后来成都市吞并了简阳市也不奇怪了。

而相对于来说,湖北省的省政府和市政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估计每个武汉人都听说过“武汉要直辖”的传说,看武汉规划的地铁就知道多奇怪了,汉口的地铁都密密麻麻成蜘蛛网了,洪山区,光谷高新区,武昌区的地铁有几条啊?


第三 城市营销

这一点成都完爆武汉,成都和重庆的是中国城市营销做的最好的,有些人觉得眼红,说成都市就会吹,什么“四倍纽约”“磁悬浮飞机”“天际线有望比肩纽约”“东方威尼斯”这基本上都快成梗了。

武汉呢?炒来炒去,就一个“中国底特律”,当年炒作这个的时候可能是觉得底特律是汽车重镇,谁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美国的底特律前几年居然会因为负债过重破产,一片愁云惨雾,于是所谓的“中国底特律”再也不说了。

各位不要觉得“城市营销”就是吹,一个城市成功营销可以带来巨大的政治价值,政治利益,深圳原本是个渔村,为什么能成为一线城市?人家是特区,有巨大的政治倾斜,你不服气不行。

国家会定期对某些城市进行投资,例如说一些标志性产业转移,比如说高新企业建立,亏得武汉底子好,没有错过这一波,但是有些城市就惨了,长沙错过了国家中心城市,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翻得回来。


成都在民营企业上比较强,软件类比较强。


武汉优势


这个就不讲了,无论是人均GDP,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高校数量,大学生数量等等方面还是强于成都的,成都最近吞并了简阳市所以GDP有一个比较大的跃升。


成都的人口比武汉多的多,因此总体GDP比武汉略高,但是人均低不少。

武汉强在工业,包括高端制造业也慢慢起来了,国家

成都的软件业比较强。

其实看两个城市的比较,有些数据是扭曲的,比如说GDP,不过有些东西是不会错的,比如税收,吹牛可以,但是要交税。

成都的消费税是地域武汉的,而车辆购置税则远高于武汉。


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武汉在交通方面,例如生产,物流,批发之类的远高于武汉,充分说明了武汉九省通衢的交通位置以及工业强度,武汉有不少类似于武钢之类的企业,保证了底层收入。

而成都的高端消费,车辆购置之类的高于武汉,再返回来看一下成都IT产业的蓬勃发展,说明成都贫富差距高于武汉。


李建秋的世界



任有新2


根据今年我国上半年最新城市经济总量排行榜显示,其中北上广深位居前四甲。至于“第五城”既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汉,而是天津。当然重庆与天津的经济总量也相差无几,甚至说相比之下重庆的经济增速还在天津之上。而至于成都和武汉的经济总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八和第九名。

由此可见就目前而言,成都和武汉与我国顶尖发达城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成都,去年经济总量虽然高达一万三千余亿,但其常住人口却高达一千五百万。相比之下南京、杭州等东南沿海发达省会城市经济总量不仅在一万亿以上,且常住人口都只在成都的三分之二左右。

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武汉这座城市在百年前就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然而这几年武汉的发展相信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目前而言除四大一线城市外,武汉经济发展可以说算是比较均衡的。其去年经济总量高达一万三千余亿,虽远逊于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但其人口只有一千万,分别为重庆、成都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由此可见,目前武汉已经是中西部发达城市之一,且其未来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言归正传,至于武汉和成都哪座城市能率先成为我国第五城,我觉得这个问题答案不可能是武汉,更不可能是成都。首先因为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第五城是天津和重庆,就目前而言两座城市发展势头都相当强劲。特别是就重庆这座城市,不仅经济发达,其在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也是遥遥领先。再者重庆去年经济总量距离两万亿门槛也仅半步之遥,而相比之下去年武汉和成都经济总量与之相差可谓是相当悬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前几名城市当中,我个人是比较支持重庆成为“第五城”的。虽说重庆城市常住人口较多,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同样不可小觑。毕竟重庆不管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还是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说,都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发达城市之一。至于成都和武汉,我个人觉得还缺少时间的沉淀与积累。


抵制抵制地域黑


为什么北上广深之后,第五城要在成都和武汉之间做选择?不可否认,成都和武汉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了重庆、天津、苏州、杭州、南京这些城市,它们也是中国第五城的有力竞争者。



北上广深相信是绝大部分人公认的中国前四城,而对于第五城,众说纷纭,始终没有定论,像成都、武汉、重庆、天津、苏州、杭州、南京这些城市,实力是有的,但总有那么一两项是拖后腿的。就比如重庆和天津,经济总量是高了,但大家都知道重庆的面积太大,其GDP高也与面积大有关。而天津呢,GDP虽然比较高,但是最近似乎在走下坡路,经济增速低迷,而且产业偏传统。再比如杭州和南京,经济是够发达的,但是城市体量不足。而成都和武汉呢,各项数据比较均衡,但又不是很突出,如果作为第五城,难以服众。至于苏州吧,政治地位不高,其它城市都是副省级城市级别以上,而苏州则号称中国最牛的地级市。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实吧,目前中国还没有第五城,因为除了北上广深之外,哪座城市要做第五城都难以服众。至于未来是成都或者武汉,还是其它城市脱颖而出,众望所归,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锦绣中源


武汉必然崛起的,武汉城市阵痛期也就五年左右,一旦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完毕,武汉完爆成都重庆天津杭州等城市,武汉的体量是北京上海级别的,产业结构最合理,国企民企都是大发展,四大国家布局的高端产业逐渐成型,产业没有短腿,汽车,通用航空,造船,钢铁,互联网,文化创意设计,建筑工程,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光电子,生物医药大健康,都在蓬勃发展,这几个产业基本都在国内城市排得上名,可以说,武汉的高速发展期还没正真到来,别说第五城,未来十年,超过广州成为第四城都是很确定的,跟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拿来比较,则还需要二十几年的发展时间,武汉的地理水资源土地禀赋在中国城市里面实在是太好了


湖畔的旋律


不谈两个城市谁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城,只看两个城市一些数据。

两个城市同时为国家推进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人口、经济情况

两个城市近年各类数据

GDP总量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户籍人口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货物进出口总额

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执业(助理)医师数

在校大学生数量

房地产

房地产投资总额

住宅商品房开发面积

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运输

旅客运输量

货物运输量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大区人口流入(出)情况

列出数据,大家分析一下。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我觉得吧,这种问题是挺招人反感的

从城市本身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很大发展前景,都是不断摸索调整完善各个方面,只是所需要的时间不一样。。。

从人的方面来讲,本土人希望家长好毋庸置疑暂不论,很多都是流动人口外地人在此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繁荣发展是能极大提升他们生活品质的,街道干净了,绿化好了,空气改善了,交通好了,医疗卫生便捷了。。。等等方面都与你生活相关,这些都有赖于城市繁荣发展,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贡献者。。。

。。。比如,一个南方人因为工作,需要到北方工作生活,那么他肯定也希望所在城市能繁荣


银河系的家园


非常假学术的问题。城市前十大、一线、新一线等等问题,讨论了几十年。发展至今,全国性城市只有北、上、深,并且各自承担着不同领域的领头羊作用,其余城市都是地域性的,没有对全国范围广范、深刻的幅射力,只有领衔国计民主的重大任务,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入全国性城市之列。另外,新国家级城市是指影响力跨省际和跨地区,不是对影响力全国领先的认定。所以在全国性这一点上,成都、武汉不用认真的争,都不是天将降大任于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