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妈妈烧的饭不如别人家的好吃,有木有同感的同学?

恩嗝恩嗝


那时候妈妈要去地里干活,我小,妈妈管不了,就把我托付给邻居王婶,她也爱做角瓜汤,王婶把角瓜切的很薄,锅里滚开的水沸腾着,冒着葱油的香味,然后她将切好的薄角瓜片撒到锅里。用勺子搅动,各个调料放进去,快速勾芡就上桌了。她家有两个儿子,抢着喝她的汤,我也闻着味道清香的,抢着去盛。

角瓜汤里的角瓜竟然不是妈妈做的面面的感觉,是脆脆的,吃起来好好吃,我就喝了两碗,吃了个大馒头。晚上妈妈来接我,她尽然和妈妈说,你家小宝饭量不错,喝了两碗角瓜汤,我记得妈妈当然时脸就绿啦!

哈哈,现在,想想再也回不去那个喝妈妈角瓜汤的岁月了。妈妈走了二十多年,现在好思念面面的角瓜汤的味道,如果再让我喝到,我一定,都喝光!






未来美食


我小时候也是感觉自己妈妈做的菜不如别人家的好,别人家天天变着花样做菜,可香了。

小时候我家里穷,妈妈每餐基本就是炒青菜,偶尔会买点肉回来。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有好几次中午放学回到家一看餐桌上就又是青菜,直接就生气不吃就又去学校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为当时的无知感到很愧疚,很难想象当时的妈妈该多难受呀。

现在自己长大了,离开父母自己去外面闯荡了,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起来,基本只要不是很贵的也都能吃上了。但现在最喜欢吃的却是小时候妈妈做的豆腐炒猪肉了,很简单的食材,很简单的做法,却总让我念念不忘。在外面总是吃不到那种味道,现在只要回家基本都要老妈做这道菜,我是单单菜汁都能吃下一碗饭。

人真的很奇怪,说不清为什么我就觉得我妈做的这道菜很好吃,但有些朋友也吃过我妈做的这道菜,但他们感觉就很一般。我想着这大概就是妈妈的味道,无关食材,无关手艺,甚至无关味道,这个味道已经在我们的基因里了,就是觉的好吃。





轩轩美食


你好。小时候总觉得妈妈烧的饭不如别人家的好吃,这个我倒没觉得。不过我的表姐有深刻的体会!!

表姐刚上班的时候,突然间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路过别人家窗台的时候,闻到别人家煮菜,自己都快饿死了。然后想想回到家吃自己妈妈煮的菜,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掉。我问了一下,只有一个原因:妈妈喜欢把刚做好的新菜,然后把之前吃剩的菜倒进去,一起煮。因为怕浪费!

其实怕浪费是每个人都怕的,但是新煮好的菜也不应该把剩菜倒进去一起煮的。我也想不明白,我表姐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完全可新菜煮好装起来,剩菜单独热一下就好了。到现在我和我的表姐都不明白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也不敢问啊




大凤的平凡日记


俗话说“别人的饭好吃,自己的床好睡”。我小时候就已经感受很深了,但并不是说妈妈做的饭不好吃,只是一个口味吃习惯了,没有了新鲜感!

我妈妈还是有很多拿手好菜的,比如鸡子火锅,排骨火锅,羊肉炖萝卜等等。并且现在的烹饪技术也是逐年增加,家里来客人了,更是对妈妈的手艺大佳赞赏!

我从小就喜欢做饭,妈妈虽然没有刻意地教我,但是我是个比较细心观察地人,耳读目染,多少对做饭的常识有了解,刚开始只会热热现菜现饭,到后来自己煮饭炒菜,做火锅,虽然很多菜没做过,但是有很多菜,流程都是大同小异,这样一来,做菜也就有了自己得风格。

小时候觉得妈妈是这个家里家务活的承担着,爸爸负责在外挣钱回家。在我心里,妈妈总是有忙不完的家务活,洗洗涮涮,做卫生。现在我马上而立之年,妈妈鬓角也多了几根银丝。是时候该年轻人承担一点了,我大多数都能做出来,可我的老婆却不肯进厨房,进厨房顶多摘菜洗碗,极少做饭。我不是很喜欢她这样,毕竟很多东西不会,要学,而且夫妻二人要互相学习进步!

最后想说,父母们老了,各方面机能都在下降,尤其是记忆力,比如有些年纪大点的妈妈做饭,忘记放盐了,大家做儿女的,多担待吧,毕竟他们曾经为这个家庭也操碎了心。现在他们可能更愿意听到“爸妈。我来做,你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果果乐享生活


这一点我就相反,我小时候就觉得任何人做的饭菜都不如我妈妈烧的,直到现在也是。可能是吃习惯了的缘故,但是我妈烧的饭菜确实是很好吃,记得小时候我家每次来客人,我妈就会烧一桌子,家里亲戚也都说我妈烧的有味,后来也经常走亲戚,总觉得别人家的饭菜不是颜色看上去不好看,就是口味不喜欢。以前我们农村会腌制一种豆瓣酱,有时自家没做,邻居也会送点,但是我是吃一口就不会再吃了,总觉得不是我妈做的味道就接受不了,甚至有点反感。现在长年在外,很怀念妈妈烧的菜,所以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是别人家的饭菜都不如我妈烧的,从小吃到大,或许味觉已经依赖上了。


家有俩夹克


童年的味道永远都忘不了,现在不管送到哪里,永远还是妈妈做饭最好吃。

小时候我家是外地户,没有房没有钱,所以爸爸妈妈天天在外工作,回到家里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做过多准备,那时候真的很羡慕家里有妈妈做饭的孩子。后来长大一点了,我就试着自己学做饭,第一次做饭简直是爆破现场了。

想想成长真是奇妙,小时候总是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可长大后最想吃的往往是妈妈做的味道,想着这些才会理解,妈妈当年为了满足我们的胃口,是多么费尽心思,让我们吃的更好。





味觅社


小时候有过这种感觉的。那个时候中午放学,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路过那些家里正做饭的邻居家,总能闻到空气里飘着的那丝丝饭菜香味儿,肚子便“咕咕咕”的更饿了!回到家里,看着自家桌上的饭菜,总觉得没别人家的香,没别人家的好吃。这大概就是常说的“眼馋”吧!

后来长大了,在外奔波忙碌的我们,拖着工作一天的疲惫身躯,分外想念小时候回到家里就能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母亲总是把很多好吃的“鸡腿,排骨,鱼……”往我们碗里夹,然后慈爱的“教育”我们多吃点,说长身体需要呢。回想起来,母亲对我们的无私付出和爱太多了!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更能体会到母亲对我们的百般呵护,无私付出……而她也从油亮的青丝变成了满头白发,看着慢慢变老的母亲,分外心疼和内疚,后悔当年的叛逆和调皮,让母亲日夜操劳和忧心,今后愿岁月能够善待我们的母亲,让她老的慢些,给我们更多的机会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她……此时,身在远方的我,想家了!想念母亲的唠叨和家的味道!



馋乐么


其实我小时候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的同学们有。只要是来我家吃过饭的小朋友都会一脸羡慕地跟我说:“你妈妈做的菜真好吃啊!我下次可不可以再来你家吃饭?”哈哈哈…

说实话小时候并不觉得妈妈做的饭菜有多好吃,还经常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后来因为妈妈上班忙,我被送到奶奶家,从那之后我就更不好好吃饭了,因为奶奶牙掉的差不多了,所以烧的菜都是炖的烂糊糊的,又没什么味道,我每天中午都要一元钱去买火腿肠、干脆面等垃圾食品吃,久而久之我就面黄肌瘦,比同龄人矮半个头。后来妈妈发现再这样下去我就营养不良,不但个子矮小,脑力也跟不上影响学习可怎么得了呀!于是每天中午用自己短暂的午休吃饭时间回来给我做饭,做好饭再马不停蹄的骑着自行车回去上班,小时候不懂事,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真的太辛苦了!等到上初中,家里有了微波炉,妈妈就会一大早起来把菜烧好,让我中午回来自己放微波炉里加热一下。那时候才发现原来妈妈做的菜是多么美味可口,以前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后来我初中发育时不但猛蹿了一大截个子,婴儿肥也跟着一起来了…^_^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我也经常在外面吃网红饭店或各种苍蝇馆子、点外卖等等,当时可能会一时惊艳,但几次一吃就会觉得平淡无奇了,而记忆里妈妈烧的菜才是让我最回味无穷的……


神奇女侠996


很有同感,因为小时候是跟奶奶一起住,老一辈的人比较节俭,油什么的都舍不得多放,那会还用的是老黑酱,稠稠的,只记得奶奶做饭只拿筷子沾一点点放,当然当初也没那么多调味料,总之奶奶做出来的饭,颜色白白的,也没什么油水,觉得特别寡淡,所以那会方便面调料成了我们唯一的调味料,吃了方便面的调料根本不扔,留着就饭吃,我们家门口有个巷子,夏天特别凉快,每到夏天的中午邻居就都端着饭出来,都在那里吃,每个人家的饭都不一样,记忆最深的是邻居有个婶婶做的饭看见就特别好吃,那会就颜色红红绿绿的,看见就特别香,因为那个叔叔是外出跑车的,老在外面跑着,所以人家的菜花样也比较多,就特别羡慕邻居姐姐哥哥,每天可以吃这么好,那会毕竟小不懂事,一起到巷子里吃饭的时候,婶婶都会说,要不吃点他的饭,我就说行,但是每次家里人不让,哪能每天都吃人家的饭,不让我就哭😭,哈哈,觉得那个看见别人饭好吃是每个人家庭条件都不一样,现在长大了,突然特别想念奶奶做的饭了,可惜再也吃不到那个味道了。


我就是你艳姐呀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在农村,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总能闻见别人家做饭的香味,远远的就传过来,每次都想吃肉。那时候我家里没肉,妈妈也没法做给我吃,我一度认为是妈妈厨艺不好,为什么别人家的饭闻起来那么香?为什么别人家总有肉吃?

这个问题也问了妈妈好多次,每次很尴尬。

后来长大了,去外地上大学,总想吃妈妈做的饭,那种味道只有妈妈才能做出来,母亲节快到了,祝妈妈身体健康,好想回去吃您做的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