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拖延症怎么改善?

_紫砂清茶


孩子的拖延症怎么改善?


拖延症这个是“千年老妖”“老生长谈”的问题,家长焦虑、孩子受累,家庭当中的亲子冲突很大一部分来自孩子的“拖延症”。

首先我们不要视“拖延症”为洪水猛兽,家长的心态要稍微放松一些,孩子的“拖延症”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想想我们大人有几个不拖延的,你有没有这个经验?写报告拖到最后一天才写,定好的任务最后环节才完成!这样的事情有没有?肯定是有的。何况是孩子呢?要孩子完全不拖延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的心态要先放平,对孩子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拖延的心理原因,孩子为什么要拖延?肯定有原因的呀!孩子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拖延。

我画了一张金字塔图,便于大家去理解需求、动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磨蹭拖拉的原因。

最底层是需求,需求是动机的根源,有了需求才会有动机,动机是造成行为的原因,而行为则让需求得以满足(成功)。孩子产生拖延的时候,拖延行为是最外层的表现。我们要抽丝剥茧地去找到拖延背后最里层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去解决问题。

最后根据原因想方法来改善孩子的拖延行为,鼓励孩子自己战胜拖延问题。

虽然拖延的症状差不多,但是每个孩子的拖延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找到原因很重要,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一、孩子对任务有畏难情绪。

当孩子拖拉的时候,孩子可能对这项任务有畏难情绪,想达成但没有能力做到。尤其是对于意志品质还没有发育完整的孩子来说,他们特别没有掌控感,于是就选择延后、逃避(不作决定)。

那么跟孩子一起分解任务,训练孩子能力,提升能力,激励孩子都是不错的方法。

二、设定目标不合理,做事没有规划性。

看看孩子拖延是不是因为对这个任务的目标设定过高了,完成任务有没有规划性,有没有分清主次。

那么帮助孩子设立简单可达成的目标,并进行规划,就是不错的方法。

三、完美主义惹的祸。

这是孩子天生的个性使然,为什么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更容易拖延呢?因为他怕失误,他对结果有更高的要求,无形中更增加了任务的难度,所以进入就很慢。

那对待这类情况该怎么办?个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说改就能改的,只能慢慢去引导他,允许自己犯错,人生的成长就是一个在不断犯错与改正的过程,享受过程,淡化事情的结果。

拖延还有很多原因和方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是动历盒育儿袁老师,动历盒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过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辅导、儿童培训和心理咨询工作,专注于3-12岁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于将家庭教育方法图表化、工具化。我在头条号的专栏【10堂时间管理课解决孩子磨蹭拖拉】,就是从根源去分析和解决孩子的磨蹭拖拉问题,并原创了一套孩子的时间管理图表和工具,欢迎关注,一起探讨!

动历盒育儿袁老师


大宝一度拖拖拉拉,孩子做事情也很累,大人催来催去心里也是疲惫不堪的,结果是孩子觉得事情多的做不完,每天很累。家长觉得就那么点事情,利利索索做完了就好了,反而十分钟的事情,催二三十分钟才开始动一下,累!

后来实在催累了,没有精力了,就放任自流啦!

结果这家伙撒欢一样玩,事到临头又觉得时间不够在那难过,哭闹!

放任自流也不可以行。

最后我们商量了下,我把孩子要做的事情归纳起来,做了个计划表,做一件,就自己去在相应的地方打对勾,晚上临睡前我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完成情况。

早起也不催了,叫醒了就好了,迟到了老师会罚他做作业,我很支持老师这样的办法,他自己开始操心了。

晚饭后有活动我会告诉他,吃完饭我们要去哪里玩,他有几件事情要做,没做的话就不能一起出门,如果觉得委屈,妈妈在家陪着一起,也不出去了,爸爸带着妹妹出去玩就好了。

当然做事情的量给孩子定的比较适中,开始甚至就是偏少点,保证孩子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做完了很有成就感的!

一点一点唤醒孩子的内动力,也慢慢让孩子体会到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的成就感。

循序渐进,一起努力,改善的很好了。


冬月不再冷


一、现在有些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长在旁边着急的不得了,孩子却像没事人一样磨磨唧唧,这就需要家长静心分析一下孩子拖拖拉拉磨蹭的原因。

第一自身慢性格。无论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些孩子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思维轨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孩子一般性格比较沉稳,遇到事情不慌不忙慢条斯理。

第二时间观念弱。有些孩子做事磨蹭,是因为他们时间观念不强,感觉遇事如果不是非得做得快才有更好的结果,慢慢来也没差错。

第三对事情感兴趣不大。当然也存在这样的因素,因为对事情兴趣不大,或是不喜欢某件事情,所以会拖延时间,如果家长仍然坚持让他们去做时,孩子就会敷衍了事拖延磨蹭。

第四父母影响。也有的家长因为自身原因做事慢吞吞,这当然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到孩子,进而让孩子也养成没有时间观念的习惯。

二、改掉孩子的拖延症的方法

首先是鼓励。遇到事情,首先要多鼓励孩子,提出表扬,比上一次有进步,这样孩子才会有动力!

再者做时间表。根据孩子注意力的时长,把握孩子的精神“节奏”,给孩子做一些合适的做事时间表。

其三排除分心因素。学习时尽量给孩子创造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在做家务也要尽量不要发出很响的声音。要给孩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专心学习思考。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多因没有时间观念。家长需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多与孩子讨论磨蹭的不利之处,让孩子逐渐明白磨蹭有害无益,从而逐渐增强时间观念。





叮咚娘


磨蹭拖延,貌似一大顽症,从孩子二三岁开始,横扫各个年龄段。从起床到出门,总共就几件事,却需要不停地提醒,不停地下指令:


早晨起床

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声,叫第3遍才不情愿地起来,眯着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日常吃饭

拖拖拉拉,叫半天才过来,刚坐下没5分钟,就嚷着要喝水,一会又想上厕所,再不就是饭含在嘴巴里不咽。一顿饭磨磨蹭蹭半个小时,饭都冷了还没吃完。


上床睡觉

晚上10点半还在玩,叫睡觉像没听到。好不容易躺到床上,不是要喝水,就是上厕所,再不就是这里痒,那里疼……


面对孩子的磨蹭,父母们催促、发脾气也总是于事无补,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根治」孩子磨蹭拖延的习惯呢?


1、加强手眼协调能力


有的孩子就属于手眼不协调,经常会写字出线、出格、还会出错。由于不协调所以写作业就会很费劲、很慢、磨蹭拖延。


这样总会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慢慢的就会很讨厌甚至恐惧写作业。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而不要一味埋怨批评,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做事更加磨蹭拖拉。


遇到的这样的孩子平时要加强感统训练,提升感觉统合能力,加强手眼协调能力,平时生活中夹豆子就是一个最好的训练方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06, "thumb_url": "1e06500036d29f61f6f9f\

爱唠叨的马小妈


可以让孩子2选1给他两件事,比如先上床睡觉还是先听完故事在睡觉,慢慢的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