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体压身,尸水和蛆虫喷脸……他竟说早已习惯这“待遇”

日前,广东省民政厅召开全省民政系统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部署会议。会上,来自孤残儿童保育、殡葬、区划地名、养老等民政服务领域的4位先进典型,分享了投身民政工作一线、努力践行“为民爱民”理念的心路历程。

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气味和场景,面对细菌、病毒等潜在的威胁,甚至面对一些因车祸、溺水、火烧等非正常死亡而破碎、腐烂的遗体,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遗体接运工张振荣丝毫没有犹豫退缩。坚守遗体运输一线十年,在直面“死亡”和为逝者服务的过程中,他把恐惧演变成对生命的敬畏。在日常工作中,他还从细微处着手,“发明”一些遗体接运、抬殓工具的小改进或小创造。2016年以来,张振荣一家先后获评“广州市十大最美家庭”“广州市文明家庭”“广东百户最美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对执拗独居在老家的老父,他做了一件暖心的事获村民点赞:在乡下老家安装了摄像头、应急警报器,在走廊、卫生间安装了扶手……

“我接受过部队锻炼与培养,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能干好!”

我叫张振荣,现在广州市殡仪馆工作,我的具体工作是接运遗体。

2009年,我从部队复员,我的妻子是干殡葬工作的,在她的建议下,我选择到广州市殡仪馆当遗体接运司机。有好多亲友都劝我不要做这个职业,免得别人嫌弃,但我认为“任何工作总得有人干,我一个接受过部队锻炼与培养的人,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能干好!”带着这份坚定,我认定了这份殡葬职业。

在殡葬行业的一线工作中,接运遗体是最前端的环节,需要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气味和场景,还要面对细菌、病毒等潜在的威胁。有时候,我们要长途跋涉,奔赴几千公里接运遗体;有时候,我们还要接运一些因车祸、溺水、火烧等非正常死亡而破碎、腐烂的遗体。每当遇到后一种情况,我就横下一条心,麻着胆子、屏住呼吸、鼓着眼、咬着牙,默默地给遗体消毒,把遗体收殓好、包裹好,再抬上车……

有一次,我要接运一具独居者上吊死亡的遗体。遗体发现时,逝者已经死亡好多天了。打开房门,一股刺鼻的尸臭迎面扑来,熏得我眼睛都睁不开。我强忍着,上前解开绳索,遗体居然直挺挺地压在了我身上,他嘴里的尸水和蛆虫喷了我一脸。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只是稍稍地清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平复一下情绪,嘴里不停地念叨:“没事了,没事了,可以睡下了!”在这直面“死亡”和为逝者服务的过程中,我已经把恐惧演变成对生命的敬畏。

“尽最大的努力用手收集,尽最大可能保障逝者的尊严”

2011年,通过竞争上岗,我担任遗体运输组副组长,也成为广州市应急队员,工作任务多了,责任也更大了。2012年6月29日,黄埔油罐车爆炸,20名遇难者遗体,我接运过; 2013年9月10日,白云区鹅掌坦鞭炮库爆炸,8名遇难者遗体,我接运过;2014年12月30日,天河区牛鼻山隧道塌方,5名遇难者遗体,我接运过……

我清楚地记得,黄埔油罐车爆炸事件现场的点点滴滴。接到应急命令后,我和同事立刻赶到现场。现场很混乱,我们一脚泥、一脚水地用砖块和木板搭建临时脚垫,只为了能早点把逝者遗体收殓完毕,尽最大可能保障逝者的尊严,也让他们惊魂早定,回到安稳有序的环境……

我尤其记得,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发生重大滑坡事件,我连续两次接到命令,连续两次奔赴救援。事故现场惨不忍睹,一片烂泥堆里,有的遗体伸出一只手,有的遗体露出一只脚,有的遗体碎块四散……我在轻轻收殓那些遗体时发现,有非殡葬专业的工作人员用铁铲或扫把等工具,像收垃圾那样,把遗体碎块连同渣土细石拢到一起!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觉得这是对逝者的极不尊重!然后,我就走过去示范,引导他们用手将遗体碎块轻拿轻放,只要肉眼能看得见的,都尽最大的努力用手收集,尽可能地让逝者走得体面些。

在日常工作中,我也会尽职尽责从细微处着手,做一些遗体接运、抬殓工具的小改进或者是小发明小创造。我们殡仪馆每年要接运三万多具遗体,此前一直把医用急救帆布床当抬殓工具。但这种床架比较重,铝管生硬,前后抬手杠不能交叉折叠,对职工肩膀摩擦伤害较大,而且帆布清洗比较困难。于是,我就和同事一起研究,经过无数次尝试,最后改用尼龙磨砂布配双竹杠,组成折叠担架,做成新的遗体抬殓工具,这样抬着遗体上下楼梯时,前后可交叉使用,防止遗体下滑,又减轻了对职工身体的负担。我的这些小举动,既方便了工作,还为单位节约了不少器材费用呢!

“孝心服务”和“事死如生”是准则

我的母亲去世早,父亲不习惯广州的生活,宁愿一个人待在惠州乡下,我只能尊重他的选择。为方便照顾他,我在乡下老家安装了摄像头、应急警报器,在走廊、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这些做法,受到了全村老小的好评。从2000年开始,我义务献血达两千多毫升,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义工活动。2016年,我家获得“广州市十大最美家庭”“广州市文明家庭”和“广东百户最美家庭”称号;2018年,又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干我们殡葬这一行的,“孝心服务”和“事死如生”是准则,我们是在为生命送行。我总觉得,我肩上扛起的,不仅仅是一具具遗体,更是千万个家属的信任。所以,在为众多生命送行的同时,我自己的个人品德和生命也得到了升华。我在殡葬行业奉献了十年,我会秉承信念,一如既往地奉献下去,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生命送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秦松 通讯员 莫冠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秦松 通讯员 莫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