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否真的有?

中国历史研究所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确实是木牛流马这种“神奇”交通工具的发明者。

“(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除,以流马运.........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木牛流马的产生,是诸葛亮在北伐时,需从蜀地向北边汉中运送大量军粮,但要通过艰辛的秦岭,一般畜挽车根本不能通行,于是他设计了“木牛流马”运送军粮以解决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木流牛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有没有《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么“神奇”?

南北朝时裴松之给“诸葛亮传”作注时对诸葛亮作“木牛流马”引用了一段接近500字文字,这段文字主要说木牛、流马的外形构造,包括形状和大小尺寸,精确到几寸几分,木牛在结构有些部件被比喻成牛身体的哪个部分,而流马说是“形制如象”,而至于木牛、流马是用什么动力使之运行,这段文字中并没有明确提到。

但是除了人力外不可能有其他作为动力,蜀道的艰险使得牲畜驮车不能行,而当时又不可能先进到借助风力和水力。

研究“木牛流马”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木牛流马”其实就是独轮车,但是具体细节,它与我们印象中的独轮车有何不同,这个还不好下判断。

而根据这段文字,我们知道,木牛和流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工具,流马是一种独推的小车,而木牛是另一种有前辕的小车。木牛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

其中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所以在裴松之的注解中说这种车是“群行”。而相较于木牛,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微大一些,由一个人推,运行速度较快。

而诸葛亮之所以把这两种交通工具称之为“木牛流马”,是根据它们的载重量大小和运行速度的特点来形象比喻的:木牛行动较笨而慢,但是载重量相对较大,像牛;流马虽然载重量不大,但是行动敏捷,像马。

而之所以“木牛流马”之所以被传得神乎其神,乃至于都吹成“自动化运输工具”,很有可能跟200多年后祖冲之传记中的一条记载有关。

《南齐书•祖冲之传》中记载说:祖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运行,不牢人力。”

这条简单的记载说得比较玄奇,这种造物“不因风水”、“不劳人力”,好像是装了什么“发动机”能够起到动力作用,把它发动起来就能自己运行,但"施机运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却就没有任何论述展开了。

如果真存在自动化这么高的运输工具,早就迅速普及大规模生产和运用了,简直媲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诸葛亮只要稍微再发散下思维,把这种动力机器运用到军事武器、生产工具上,蜀汉国力可能都翻上几番,凭借这种垄断技术,怕是早就灭掉曹魏和东吴,统一天下了吧。


文话史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否真的有?

按照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种活灵活现的、具体的细节上都相符的这种木牛流马肯定是没有!前两年很多的聪明人、发明家,大家集合在一块儿,发挥集体的智慧、用上了一些现代的材料去仿造木牛流马;按照《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个细节来仿制;做出来的也不伦不类。外观有些相似,但是比较描述中的,功能功用达不到;至少达不到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个效果。《三国演义》看过去时间很久啦;记不很准了:里边描述的木牛流马它不是每一件木牛流马,需要一个操作的人,那样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独轮车。可以是:结构更完善,运输能力更强,更好使用的独轮车之类。它是一个驭手驱赶着一群。我记得里面的描述是像赶着真牛真马的牲口群一样的感觉。那个东西是不需要草料,不需要能量的,就能够随着人的意志驱使去运东西,再按照现在的科学道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呀!

中国是一个盛产神话的国度,我们的民族在这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不必要太当真了!古代文字描述的许多东西都是听听就好,不要相信!问题在于像《封神演义》、《西游记》这样的作品,人们知道他是神话,都是戏说;所以没有人相信里面的东西。问题在于那些写实的作品,里边99%都是令人信服的,都是可以实有其事,实有其物的。但是它会夹杂一点儿浪漫的虚幻的神话的东西,让人猝不及防。拿不准是在写实、还是在写想像、虚幻?就不好处理了。比如说《水浒传》当中的梁山好汉神行太保戴宗,绑上什么“法码”在腿上,带起来以后疾步如飞,日行千里。明显地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放在这基本写实的作品里边,就让人觉得很难受,不知道该相信还是不相信,很难处理和对待。

三国演义里描绘的木牛流马也是这种东西。考据它的实用功能,与其对应的一些发明,比如说,独轮车有的。其发挥的作用基本上能像描写的木牛流马的那种作用、相似的功能。但是你如果照着它的细节去复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竹隐闲士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当不是空口无凭之物。

首先,诸葛亮多次挥师北伐,而秦岭是其进军关中的最大障碍,一般人想要穿过这个天下大阻都不容易,何况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从客观需求来说,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运送粮食等后勤物资的运输工具。

其次,不管是正史《三国志》还是之后的《三国志注》引用的《诸葛亮集》,都有对木牛流马的记载,尤其是后者,详细记载了木牛流马的做法。

“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

说明这个木牛,是有轮子的,类似现在的独轮车。

可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就是说这个木牛,可以运一个人一年吃的粮食,日行二十里,人不用太累。

秦岭褒斜栈道

要知道,人不用太累,是相比之前费力的挑担模式,而并非后人所神化诸葛亮而认为的木牛流马是全自动的。怎么可能是全自动的呢?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关于木牛的造型,可参考下图。

这种小巧灵活的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还是很好用的,相对以前的运输方式,大有进步。

综上可知,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以运送军粮,这个说法是没问题的。但是木牛流马并非后世传言的那么神奇。就是相对来说比较省劲点的类似独轮车的运输工具。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多问多凝,凡来过四川的人无人不知,在古蜀道运送物质的难度有多大,就川陕公路而言,所谓文中描述都有难度,更何况必经栈道在悬岩绝壁能否行得通。那些.传说只不过是艺术描张而已,你亲生来蜀体验一下便知,木牛流马是啥工具。


一尘158359203


盖以为就是现今的独轮车,北宋学者陈师道《后山丛谈》一书中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其后许多人都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可能样式和今天的不同






历史的沙滩


我感觉可能是独轮车,传神吧了。


往事如烟251137974


其实木牛牛马就是独轮推车,在那时代算是非常先进。


虎啸虎正直不与阴险狼为悟


是真的有,不过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了已经用不上了,所以现在已经找不到人会做了。


忆往昔军


几十万大军,沒有点东西去拼命?先秦时期的战争,也是兵团战车啦,说白了,一个是蒸汽动力,一个是钢铁锻造,一个是电子智能与电动造成的现代化,机械化,古人一样的会为动力配置的。


彭庶123


好多东西都失传了,我觉得应该是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