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横,是康熙帝有意为之吗?为什么?

爱因爱生


南京钟山之阳,坐落着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现如今,明孝陵已经成为南京极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南来北往的游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不知道去过明孝陵旅游的游客是否有注意到保护碑文上的三个字,与这座帝王陵寝宝顶正南面面石砌墙体上的七个字呢?前三个字为“明孝陵”,后一处的七个字为“此山明太祖之墓”,这两处其中的“明”字的“日”字旁,都写成了“目”。据说“明”字多的这一横,是康熙帝拜谒明孝陵时有意而为之,这一说法是真是假?康熙帝真的有改过这个字吗?

明孝陵

康熙对于明孝陵可谓是礼遇有加,其实不只是康熙帝,清朝统治者入关伊始,就已经对于明孝陵十分重视。据史书记载,康熙第一次南巡到达金陵之时,就主动前往明孝陵拜祭,祭拜时甚至都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其礼数之尊贵,态度之恭敬,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意料。

当然,康熙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清朝统治,以谋求汉族认可、消除民族矛盾;另一方面,是对汉人文化的认同,以此来表现清朝愿意继承明制,获得明朝遗民的认可。

明孝陵

因为这一祭拜仪式掺杂了政治色彩,所以,有些人就觉得康熙是在惺惺作态。民间更有这样的传言,有一位风水大师向康熙建议,可以将朱元璋皇陵上的“明”字的“日”字旁改成“目”字,这样一来大明王朝的光辉就被清朝彻底压制住了,皇帝再也不用担心反清复明的势力。

据说康熙听了这位大师的话,才更改了陵墓宝顶上的“明”字,给它横添一笔。不仅如此,因为清朝大兴文字狱,再加上都有皇帝改了“明”字的传言,那些文人墨客在一些重大场合上都不敢在明目张胆的写“明”这个字,生怕让朝廷觉得自己有异心。

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行得通,然而,进一步探究明孝陵中这两个“明”字的题字时间,会发现,这个被有意写错的“明”字,竟然与康熙没有任何关系。

宝顶上的“错字”

明孝陵保护碑上题字时间写得很明确,碑文上的这三个字是于1961年,这一处皇家陵墓成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以后,由书法家武中奇所题之字,既然是现代书法家所提,自然不会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足以说明这并非一个“错字”。

其次,陵墓宝顶石砌墙上的“此山明太祖之墓”这七个字,据《“明”字故事多》一文考据得知,这一行字其实是民国初年才刻上去的,虽然雕刻者已不可考,但是这并非是清朝皇帝所为。这篇文章就彻底打破了康熙皇帝故意让人刻错字,别有用意之说。

古代“明”字

再者,回归“明”字本身,这个以“目”字为偏旁的“眀”字,并非是一个错字。翻阅与“明”字有关的书法资料会发现,其实“眀”与“明”是《干禄字书》中所说的一对“正俗字”,所谓“正字”就是一些在公共场合里所用的比较庄重的字体,而“俗字”就是通俗文书中最常使用的字体。

古人以“眀”为正字,以“明”为俗字,所以在一些碑文、判状上经常见到这个“眀”字。然而在当今时代,由于汉字的统一书写,原来的“眀”字已经不再使用,这才让人们误以为明孝陵中的这两个“眀”为错字。


鸢飞九天2018


南京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明孝陵,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的位置在今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全部占地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如果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明孝陵墓碑上刻着这么一行字,此山明太祖之墓,其中“明”字的“日”字旁,多了一横。有人就此推测说,就是康熙游明孝陵时故意所为,意在讽刺明朝“日月无光”的下场。

这显然是瞎扯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下江南,其中有5次就拜谒了明孝陵,还亲自提写了“治隆唐宋”四字碑。认可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当时的中国国力远超唐宋。评价之高,足以说明康熙皇帝对朱元璋治理国家能力的肯定。

康熙此举也是在行动上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存在着拉拢汉人的意思。所以,根本不存在羞辱这种比较极端的意思。

“眀孝陵”为什么会多出一笔呢?

在正常情况下,古人在书写明朝的“明”字,都是正常的“日”偏旁。这一点我们在朱元璋批改过的奏折中,就可以看到他一直使用的是正确的名字。包括紫禁城内金銮殿上的正大光明匾额的“明”字,也是使用的正常字体。

其实,明孝陵之所以多出一笔,主要还是因为,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因为“明”这个字有光亮的意思,这有违逝者庄重肃穆的陵园氛围。所以,古人就认为这个字不够庄重,于是在“日”偏旁多加了一笔,以此来划分阴阳。在已知的很多碑文中,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大家也不用瞎猜了,这就是一个正常的书法字体,是书法家们约定俗成的做法。跟康熙皇帝没有任何关系。

我是【小芊芊爱历史】,一个喜欢戏说历史的小妞,每天聊点趣味历史小知识,留下你对历史的见解,友情分享,欢迎留言评论,欢迎你关注我呦!

小芊芊爱历史


如果我们假如说明孝陵上面的三个大字,头一个字就写错了,日月文明,可是明孝陵的明在左边儿是个目字,难道皇家园林也会写错别字吗?

首先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么低级的错误皇家怎么会犯呢,如果想要搞清楚“明”字为何这样写,还要从景区内石壁上的字为明太祖之墓开始说起!康熙不可能把明朝帝王降格为普通人,要写也会写,此山为明太祖之陵,那么表面看这个是差不多,表面上看跟“治隆唐宋”几个字差不多,因此说明是在专制帝制推翻以后,也就是民国到现代时间留下的墨宝。


第一种说法是康熙避讳明字

虽然明朝灭亡了,但名字中的日月还在,不利于稳定人心,所以用目子旁的明代替了日月明,意思是有月无日,大明的光辉就不存在了!其实我认为这个说法太牵强了,康熙不可能这么做,在康熙眼里还是非常尊重明朝的,清朝的历代统治者都对明代的皇帝都比较尊重,尤其是朱元璋,康熙他在南京来了六次,其中有五次来拜了明孝陵,其中有个地方就是“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就是康熙帝三次下江南的时候留下的墨宝!


第二种说法是风水

古人为了尊重阴阳五行,认为陵寝是墓地,而明字属阳,在明字上加一横便成了属阴的明,就不会违背风水了!

第三个也是我自己认为比较贴合实际的一种


我认为应该是个书法字,就是从美学角度看这个字更加美观,左右布局匀称,中文和英文的表达语言不同,中国的文字除了表达意思同时还有美观,讲究主次对比平衡等,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家自创自改造字的先例,在书写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个日字明是左右结构,就是叫日月明,如果左边小右边大,也就变得不好看了!所以大概是在王羲之的时代就得上面加了一横变成了目,到了唐宋时候很多的书法家他的字体里边都有这个明字,也就是日字上面加了一横,变成目字了!



包括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也曾率官员来明孝陵扫墓,对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表示敬佩,所以当时改变明字的含义也不太可能。也不能说没有康熙写的错别字,后来人就沿着这个这个模式去写了,那么黄帝写错别字也有,我们只要翻开明代的和清代的档案就能看到,很多的批次里边还有不少“错别字”,所以如果当时皇帝着手一抖多写了一横,也确实是没人敢去质疑和询问的!

参考 王羲之书法 康熙字典

作者 武大官人


武大官人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题主的题目,俺感觉这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答完的,咱不妨拆成几个小问题来回答。

首先咱的明白一点,这康熙自己家的祖宗不去祭拜,咋就去祭拜前朝的皇帝,有了这个问题打底,咱就明白了康熙是不是有意。等咱整明白这一点,咱再说明这个字是咋回事,这就比较系统了。咱这就开始聊。

祭拜的原因

话说满清那会,他入驻中原,杀戮太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就不用俺详细的说了吧,这种事太多了。再加上他干的那些个政策,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大华夏地区的汉人打心眼里不服他。

所以就造成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这天下间天天的有人整反清复明,天天的有人造反,满清小三百年的统治他就没几年是太平的。

所以为了安抚天下百姓,表达自己入驻中原那是正统的,昭告天下满清是传承了大明的国祚,这就时不时的跑过来给大明的那皇陵进行祭拜。

说道这里,俺听有人说:“人家康熙不仅祭拜朱元璋,还表彰朱元璋治隆唐宋,还把这四个字刻字立碑,说是对大明皇帝最高的表彰!”

俺听这话,就感觉心里头不是个味,您这话是夸朱元璋呢?还是往高抬这康熙呢?

咱说祭拜,说的大白话一些,这是晚辈给长辈的一种尊敬。可后头您来个表彰,这是嘛意思?表彰一般人感觉这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一种肯定吧!咋又掉了个过来呢?

满清的皇帝就是这么别扭,总想占上一点子便宜,嘴说的尊重,手上的文字狱可一点都没松懈啊!高明啊,老朱后代多少人都被他们赶尽杀绝了,这可一点尊重的意思都没有啊!

总之,就是点表面文章,走个过场而已,顺带夸赞一下自己个。

既然有了那么一层意思在里边,所以大家伙就对康熙给朱元璋那墓上边留的字,就有了很多的猜测。所以恨肯定了康熙这么干一定是故意的了。

明孝陵变成眀孝陵

瞅见没,那明字左边的日字变成了目字。

那么这么一变他有啥说法呢?就是明里暗里的讽刺大明朝日月无光。

您还别说康熙这人,按照他这性格还真能给你来这么一下。毕竟人家给自己个奶奶孝庄整个福字,都能整成天下第一福,您这一下子去解读能解读出老鼻子多的内容,也没谁了。

古往今来写福字的人海了去了,那名人写的他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独独到他这第一,哎,这说的。

哎!这说的,说明字这就窜到了福字,俺就这毛病,嘴炮穷嘚瑟,好咱把话头拉回来接着聊。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说了老半天,到底有还是没有,给个痛快话!”

要俺感觉,应该有那么一点,毕竟满清一直把大明当仇人的看待,所以肯定有。

但最重要的还是后边的意思。

要不咱说汉字那叫个博大精深,您就是学一辈子他都研究不透。

这明字表示嘛意思?表示光明,光亮的意思。那么到了墓地里头,您再来个光明光亮,这显然不合适,毕竟这里边阴沉了一些,您整那么光明这不打扰人家休息吗?

所以为了避讳,凡是墓地里头的明字他都写成了眀,变成了异体字。

那么康熙这么写,当然有这么一层意思在里边,毕竟满清的帝王都喜欢掰呼自己的字,干些吃饱了撑得事。

所以,总结一些这个眀字咱讨论的两层意思应该都有,当然了,当事人已经不在了,咱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爱好和习惯来揣摩了。其实对不对呢,大家伙的心里应该都有一个答案了。好了咱今天就聊到这里。


梁老师说历史


或许有朋友去过明孝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墓碑上刻着的七个字—此山明太祖之墓,而这七个字之中居然有一个错别字,“明”字左边应该是个“日”字,这里却写成了“目”字。


这个“明”字,连一年级小朋友都不会写错的,为何明朝书法家会写错呢?他的语文难道是数学老师教的吗?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的呢?

有人说,是康熙皇帝故意令人涂改的,理由是康熙一朝反清复明势力抬头,以“朱三太子”为旗号的反清势力,就向土拨鼠一样,刚刚打倒了一拨,又来了另一拨,搞的康熙焦头烂额,叫苦不迭。

这时候,有风水大师向康熙建议,可以在明朝缔造者朱元璋的皇陵上动动手脚,可以将“明”字的偏旁“日”字填上一笔,改成“目”字,这样“日”的光辉就被盖住了,反清复明的势力就彻底压制住了!



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康熙不是如此卑鄙之人,他对朱元璋其实有那么一点敬重和钦佩的,康熙曾经六次参拜明孝陵,还挥毫泼墨写了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治隆唐宋”,给朱元璋以至高无上的评价。

此举虽然有政治作秀之嫌,有拉拢南方士子,缓和民族对立关系之目的,但既然是“缓和关系”,没来由地把“明”字填了一笔就无从说起了,因为改此字会适得其反,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如此说来,康熙故意更改是无稽之谈了,那么这个错别字该如何解释呢?

很好解释,因为古代“明”字有许多种写法,有左边是“日”的,也有左边是“目”的。


依我看,“明”字左边是“目”字似乎更加合理,目就是眼睛,眼睛可以看到月亮,不就“明”了吗?

如果左边是“日”的话,“日”与“月”并存,这明显不合理的呀,我们知道白天有太阳,晚上才有月亮,这兄弟俩是分开出现的,不存在并存的现象。

大家觉得呢?


一半秋色


康熙南巡到南京,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时,在“此山明太祖之墓”的“明”字上,多了一横,把“日”写成了“目”。很多人认为康熙故意为之。

轻点则说,前世之君怎可跟当世之君争日月?重点则说,嘲笑大明日月无光。不然怎会被大清给取代了?

其实这是个误会,因为这几个字没有任何证据标明是康熙题的。而且当时康熙几次祭拜明孝陵,目的很明确,就是昭告天下,自己大清是传承的明朝的国祚,是和大明一样,是天下正统。说白了康熙千辛万苦跑南京娶,就是做的统战宣传工作。


康熙不但祭拜了朱元璋,还表彰朱元璋“治隆唐宋”。“治隆唐宋”可不是瞎用的,写基本上是明清帝王最高的表彰。当然康熙明着是表彰朱元璋,实际上是在表彰自己,这毋庸置疑。

康熙的汉化水平相当高,在《康熙王朝》里,少年康熙以龙儿的名义偷偷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水平相当于进士;后来和姚启圣经筵辩论水平,令其折服。虽然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但是从侧面也表明了康熙的汉学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但是康熙汉学水平再高,他不可能跑到江南这些汉学根据地去故意玩这种文字游戏。这种小把戏一个普通学子就能看出来,这样一来,反而会弄巧成拙。

所以真正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上世纪60年代立的明孝陵文物碑上得到答案。因为那个上面的明也是多一横的。


懂书法的会告诉你碑文、铭文上写“明”字为什么会多一横?

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 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康熙字典》

所以太阳和月亮都能发出明亮的光,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陵墓碑文这些都是事阴间之物。所以总太阳光显然不合适。而月亮光则相对阴柔,适合此间氛围。

所以“明”字加一横,代表的是月光发出的明亮的光。因此古人的文化还真是博大精深。


炒米视角


到过南京旅游的人们,肯定要去明孝陵观光一番,毕竟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大脚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占地面积达170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不知亲们发现了没有,在“明孝陵”墓上刻着这样一行字——此山明太祖之墓。注意“明”字“日”字旁多一横。(如图)




有人说这是康熙游明孝陵故意这样写的,意思是讽刺大明朝“日月无光”。

其实这是讹传,康熙确实拜祭过明孝陵,当时明朝根本不可能死灰复燃,康熙为了拉拢汉人,缓和民族矛盾,对祭祀明孝陵时恭敬有加,并亲自立下“治隆唐宋”四字碑,以示对大明的褒扬。

所以大家不要用怀疑、猜测政治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多一横的“明”字。

还有人说,“明”字多一笔古已有之。我专门查了一下康熙字典:

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 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也就是说,最初“明”字没有多一横。

有人说了,这是古人填笔所致,是书法家和皇上显摆的意思,有独树一帜之意。但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直书写正确的“明”字,清朝的雍正皇帝亲笔御书的“正大光明”牌匾也是正确的“明”字,也没有加一横暗讽大明日月无光。(如图)



这些无疑说明“明”字多一横不属于正常范畴之内,并非两种写法共存,但是有些地方确实多一笔。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查资料,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古人在陵墓和碑文上都把明字多加一横。

“明”字本意是光亮,明亮的意思是阳光、活泼的一个词,这和阴间深沉肃穆的陵墓氛围格格不入。

古人认为明字不够沉重,于是就在日旁多加了一笔,以示和阳间的“明”字有所区别。

比如一些草书碑文凡是“明”字都加了一横,我认为是书法家约定俗成的规定。



最后一句话:我觉得从古至今的书法家和帝王都是一些爱显摆的人,都是一些吃饱撑的没事干琢磨点事的人。都会写正确的字不叫本事,只有别人不会写或者看不懂才叫高明。现代的丑书和射书不就这样吗?

究其原因可能是书法艺术达到了天花板,接下来就是堕落,就好比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一样,无法再提高只好找个接口有所突破吧!

接下来亲们欣赏几幅佳作吧。



有哪个朋友告诉我以上两幅图片写的什么字?


秉烛读春秋


古代帝王对于前朝皇帝的态度其实很关键,一旦做不好势必会留下话柄,甚至给帝王招黑,所以古代帝王在评价前朝皇帝的时候都会比较谨慎,除非是一些昏君不需要给予正面评价,对于一般的帝王都需要小心处理。而帝王为了表示对前朝的尊敬,也会适当的进行一些“表演”,其中自然包括给前朝皇帝扫墓祭拜这一项,但是有一点比较奇怪,就是康熙皇帝明明对朱元璋十分尊敬,还多次给他扫墓,但是朱元璋的陵墓中“明”字却多了一横。

其实朱元璋的陵墓在进入清朝后也算是命途多舛,在太平天国起义时,当时朱元璋的陵墓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都被焚毁,后来还是曾国藩对陵墓进行了整修,恢复了陵墓的原貌。在此之前,其实清朝的皇帝对于朱元璋都是十分尊敬的,无论是口头评价还是实际行动,都表现出来对朱元璋的敬意,康熙皇帝对朱元璋的评价很高,用治隆唐宋来称赞他一生的功绩,这些行为都无可指摘,但是唯独朱元璋陵墓中“明”字多一横这一点确实让人们感到十分不解。

康熙皇帝之所以会这样对待朱元璋的陵墓,是因为对于明朝是存在惧怕心理的,朱元璋可以得到康熙等帝王的尊重,就是为了表达满汉一家亲这一治国理念,可见清朝的皇帝为了安抚民心也算是煞费苦心了。拿前朝皇帝的陵墓做文章,这样可以省下不少事,还可以让民众对清朝皇帝更加归顺。在清朝建立后,民间始终都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依然存在对明朝的眷恋,对此清朝的统治者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处理前朝事宜时十分谨慎小心。当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按照拆字来看,“明”子表示日月长存,所以明朝虽然已经亡国了,但是却有长存的征兆,这对于清朝来说就是莫大的威胁,所以为了破坏这种格局,只能改动文字了。

所以康熙用“眀”字来取代了“明”字,以此来表示明朝不是日月长存,而是已经暗淡了。但是后代史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按照甲骨文,“眀”字其实和“明”字是相同的,所以使用“眀”字也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否认,用这个字也表示了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的惧怕心理。


历史课课代表


我们现在去看朱元璋的明孝陵,只要稍微一观察,就会发现“明”字似乎是写错了。我们现在所写的“明”,左边的偏旁是“日”,然而明孝陵所写的“明”,左边的偏旁却是“目”。

这和康熙倒没有什么关系,毕竟,我们可以看到明孝陵这块石碑是1961年立的。

那么,明孝陵的“明”为何要写成“眀”呢?

这里面主要有三种说法。

最不靠谱的说法是,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文字较为盛行,文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将“明”字改写为“眀”。这样,没有“日”自然不“明”,借此讽刺明朝政治的黑暗。

之所以说这种说法不靠谱,原因很简单,我们看圆明园的“明”,写的也是“眀”。

“明”字多一笔非但没有不好的含义,还有着很好的寓意,有一种说法是,“眀”字是康熙皇帝首创,寓意做明君、明察秋毫和多用眼睛观察事物,即有耳聪目明之意。



第二种说法是,“明”字增添一笔,可以增加书法的美感,所谓“书法无错字”,多了一笔的“眀”字早在汉朝就有了。当时的文人为了增加书法的美感,就特意加了一笔。所以在历朝历代的书法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见到多了一横的“眀”字,例如下面这些:

最为靠谱的一种说法是,“明”字其实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即:明、眀、朙。

“明”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在《易经》里就说道:“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而“明”字出现最早,但古代最常见的两种写法却是“眀”和“朙”。何谓朙?

《说文解字》说:“朙,照也,从月囧。”

简单来说,所谓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子中,即有光明之意。而在篆书向隶书的演变过程中,小篆左边的“囧”字慢慢演变成了“目”,所以就有了“眀”字的出现。

《康熙字典》中对“眀”的解释是:

“古同明。田艺衡曰:古者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月作明。”

也就是说,朱元璋明孝陵的“明”字之所以多一横,其实就是古代一种很正常的写法。


金兔历史


这个还真不是,因为古代本来就有多一笔的“眀”字,属于“明”的异体字,两个字的意思完全一样,可以相互替代,古代书法作品中,“明”和“眀”都很常见。


至于康熙帝故意给“明”字加一笔,变成“眀”字的说法,完全就是好事者虚构。

有人煞有介事地说,康熙曾有一次游览朱元璋的山陵也就是明孝陵,因为痛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亲自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笔。这样一来,“明”就变成了“眀”,没有了“日”,自然就不“明”了,借此讽刺明朝政治黑暗,所以最终换来“日月无光”的结局。


这个故事相当搞笑,先不说康熙曾多次拜谒明孝陵,高度评价朱元璋功绩(其中更多是政治作秀成分),亲笔题词“治隆唐宋”,如今我们看到的“明孝陵”碑根本就不是康熙的手笔,而是现代书法家武中奇的作品。

其实古代本来就有多一笔的“眀”字,跟“明”互为异体字,意思完全相同,写哪一个都行,不存在对错问题,书法、篆刻、石刻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眀”字,实属司空见惯。


大明湖的题碑上,就是多一笔的“眀”,而非我门常见的少一笔的“明”。

很多书法中,也不乏“眀”的身影。

所以别相信那些编出来的故事传说啦,这个“眀”字没毛病。试试看用拼音输入法,你也能打出“眀”这个字。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