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北大门—寻觅徽派古建筑的精妙之处—细品乐昌梅花大坪杨家寨

村子屋檐的造型美观大方。

寒冬时节,薄雾轻霜笼罩的粤北高寒山区散发着远古神秘的气息。距离乐昌市梅花镇约6公里,一个群山环绕、潺潺溪水穿流而过的村落,静静地伫立着。它幽深古雅,犹如一口经年累月的古典,饱受500多年沧桑洗礼,依旧保留着徽派建筑最让人称道的精致绝伦,令人惊叹。它就是乐昌梅花大坪村杨家寨。

黛瓦青砖的杨家寨,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罗雪梅 摄

1

屈指可数的独姓聚居之地

笔山村,因村后两座山峰如削尖的铅笔倒立而得名。之后更名却是因为迁居于此的杨氏族人。

据杨家族谱记载,明朝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杨清偕侄宗辉、宗英、宗福兄弟从广东河源辗转迁徙定居于此,与王、尧、石三姓合共承绝户张子贤寮庄,将田地山岭各分一股,建宅立业。杨家叔侄则以杨德华为笔山村的开居始祖,到清朝康熙年间,杨家寨已发展壮大至“三大房、九大家”。

杨家寨杨氏是如何发家的?据村中现年72岁的老人杨诚毅介绍,由于地处南岭山区,木材资源丰富,古时候的杨家寨人大多做起木材生意。人们上山伐木,将木头顺江漂流而下卖至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加之地处西京古道沿线,车来人往,商贸发达,杨家寨很是富裕。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杨氏家族很快以笔山村为中心,分布到周围13个自然村,昔称“杨氏十三门”。现在的杨家寨,有近600户人家,4000多口人,全村绝大多数人姓杨,是全韶关数一数二的独姓聚居的村庄。从杨家寨外迁四川、湖南、广州、信宜、广西等地的人口有2万人之众。

如今,往日车水马龙之景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是杨家寨的淳朴民风,以及约1万平方米、保持完整的古建筑群。

门楣上的“户对”。虽历经岁月冲刷,但色彩依旧鲜艳。

2

从“转角石”看屋主身份是否显赫

杨家寨大门并不大,但迈入门槛后,眼前所见却是另一番天地:笔直古朴的井巷,大块青石板铺砌的平整巷道、青砖砌成的高大墙体……俨然是大户人家的气派,而各色石头是寨内建筑必不可少的元素。

乐昌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刘钦迟告诉记者,杨家寨地处石灰岩地区,古人建造房屋时,就地取材较为方便,石头的应用因而十分广泛。

古寨里的转角石雕刻非常精美。

值得注意的是,杨家寨里几乎每一户人家大门旁或是巷口转角处的墙体上,都嵌着一块一米多高的石头,叫做“转角石”或者“包角石”,它与青砖融为一体,构成大小不一的墙面,颇具特色。

古时候,人们劳作进出时常带各款农具,转角的墙体经常被锄头、扁担等碰撞,不免受损。为此,人们特意在易损部位用大块石头替代青砖,对房屋起到负重及保护之作用。据刘钦迟介绍,转角石的应用在我市始兴、南雄等地的古村落中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乐昌梅花、坪石一带。

杨家寨的转角石多且精致,工匠在石头上雕刻有花草、房屋、祥云、鸟兽等花纹清晰可见,每块转角石上的图案都不一样,有的转角石上还刻有“木头也可有情”等通俗易懂的文字。现如今,当地一些老人家仍旧能够通过转角石上的图案辨别出屋主的身份是否显赫和阔绰。

杨诚毅指着一块刻着“莲为花中君子”的转角石说:“这户人家是经商的。”但被问及是从哪些信息判断出屋主身份时,老人家有些说不清楚。旁边一户转角石没有过多雕刻,杨诚毅说,这没有花纹的是在家做产业的地主。此外,大户人家的后排房屋通常是长工住的,这类建筑没有门槛、石枕等过多装饰物件,转角石也是素的,没有雕刻花纹。

村子的巷道规划整齐有序。

3

从“泰山石敢当”看杨家寨民俗

除了转角石,杨家寨还有一种特别的石头:每个巷口对出的墙壁上,均有一块石头,上面竖向刻着“泰山石敢当”五字,这是古建筑中用来挡煞的风水镇物。

古人认为,三岔路等地容易出现煞气,而泰山为天下浩然正气之所在,因此,为了驱邪挡煞,正对十字路、三岔路的墙体上设置“泰山石敢当”,以压制“恶煞厉鬼”。

据相关资料记载,“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最早记载石敢当的是西汉《急就章》。宋代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的石刻,上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于泰山有“镇乾坤之威力”,取泰山上的一块小石头来镇宅安宅,“石敢当”从而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还延伸至“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

此外,关于“泰山石敢当”国内还有不少民间传说。2006年,泰山石敢当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家寨大门虽小,但内有乾坤。

杨家寨对“风水”的讲究体现在建筑的每一个小细节上。据大坪村村支书杨炳城介绍,所有房屋的大门都开在左侧。在风水学中有“左青龙,右白虎”一说,青龙是灵兽,代表生气吉祥;白虎是煞神,代表萧煞。人们进出的大门开在左侧,则有灵兽庇佑。

与客家围屋、围楼一样,杨家寨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夜间,进出寨子的大门紧闭,抵御外人入侵。相传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途经此处时,由于戒备森严而不敢贸然入侵。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杨家寨村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粤北乐昌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此成立;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曾驻村里,并召开了关于智取宜章年关暴动的军事会议;邓小平等领导率领红七军发动“梅花战役”时,杨家寨村民不但给部队供应粮食,还帮助救助伤员……

如今的杨家寨还保留着舞狮子、香火龙、春牛、打醮等民俗活动。当地正组织文博专家、老者,不断挖掘杨家寨的文化内涵,将这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精美的古寨一起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