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读过余华的《活着》,并看过电影《福贵》的,说说身边有没有像家珍一样的女人?

南墙根下的柳条筐


看完余华的《活着》,心里堵的慌,一时难以接受书中的人物一个个接连死去的结局。特别是家珍,这个满足了所有男人对完美妻子的幻想的女人,让我既怜悯又钦佩。

家珍,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温柔美丽,与福贵邂逅了爱情之后嫁给了他。可惜,福贵的爱情抵不上他的玩心。面对福贵的吃喝嫖赌,家珍从未抱怨,只是想方设法的想点醒他。福贵败光了家产,家珍被她父亲接走。我想她会跟父亲回去是因为临盆在际,而福贵当时的情况,连产婆都请不起了,她想回去先把孩子生了。果然,在儿子有庆一岁左右,她带着儿子回来了。

抱着儿子走回来的,此后受尽苦难都没有向父亲求助,只有在饥荒之年,独自柱着拐杖艰难的去父亲家一次。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她为了回到福贵身边,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应该是和父亲决裂了。可是这些,她在福贵面前从未提过,一人独自承受。

回到福贵身边后,俨然成了一位贤妻良母,在福贵失踪的两年,独自带着两孩子,守着小茅房;得知春生间接害死有庆后,还能劝春生:“你要活下去”;得了软骨病,强撑着干活到连根针都拿不动了……勇敢,善良,坚强,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我同学的妈妈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们家境不好,可有三个孩子要读书。她对孩子们说:“你们放心的读,妈妈有钱,谁敢不让你们读书,妈妈会跟他拼命。”她不分昼夜的干活,天还没亮就上山,踩着月光回来。

这些苦就算了,家里还有个整天欺负她的婆婆。她婆婆信佛,可她是基督教徒,导致了她长年被婆婆咒骂甚至动手打。可她,默默忍受了,脸上永远都挂着笑容。附近邻里就数她家最热闹,大家都爱往她家凑,大人也好,小孩也好。在她家就有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这无疑是她带给大家的。

她有着一双巧手,什么东西经她手都会变了个样。明明家里不富裕,可每次去她家都有好多吃的。山上採的蘑菇,搭个粉丝煮个汤;地里的野菜熬成汁,加点面粉煎个饼;炒南瓜籽,葵花籽;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食物……让我多年后还回味无穷。

善良又坚强的人,愿都能被时光温柔以待!


铃萌语


作家余华的这部《活着》徐福贵是主角,可作为妻子的家珍对丈夫福贵的影响是深远的,她爱福贵,爱他们的儿女,爱这个一贫如洗的家,是一个忍辱负重的坚强的弱女子。

家珍是镇上米行老板的千金小姐,地主家的少爷福贵对她一见钟情,年轻的福贵又赌又嫖,败光家产,从大富大贵的地主家的少爷到穷苦潦倒的普通农民,在经历丈夫失踪后接踵而来的艰辛,面对婆婆虚弱的身子,不离不弃的照顾老人,抚养子女,对于女人来说更是无可想象的。对我最震撼的是她的逆来顺受,面对玩世不恭的败家子,怀着身孕跪在地上祈求赌博的丈夫跟她回家,可丈夫当众暴打她,仍继续赌。家珍默默地顶着大肚子在天黑独自扶墙走十多里回到了家,福贵从未顾及家珍的感受,作为丈夫,福贵不称职,在福贵把家产败光后,家珍依旧不离不弃,‘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即使心疼她的父亲把她接回娘家,希望她与福贵不要再有来往。可家珍还是义无反顾的背着有庆回到福贵身边。

家珍很善良,因为有庆的去世是因为给县长春生的老婆输血过多而死的,春生几次去她她家总是不肯原谅她,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春生几度轻生,她激励春生‘春生,你要活着,你还欠我们一条命,你就拿自己的命来还吧’
家珍很坚强,在得知自己得了不可医治的软骨病,家珍反而笑称‘治不了才好呢,哪有钱治病’,她选择了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

家珍有着中国女性共有的优点:勤劳、善良、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瘦弱的身躯饱受命运折磨的女人。

我的邻居她是一个苦命的人,听母亲讲小时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改嫁,自己和妹妹跟着年迈的爷爷艰难度日,出嫁后,每天种地,家里家外操持着,生孩子大出血差点要了命,后来生活好了,包公头的老公却出轨了,她大闹离婚,可是老公却既不离也不和女人断,可恶至极,一天他突然得了脑中风,动弹不得,善良的她又要去打工,又要去煎药做饭照顾他。

像家珍一样善良,为了家为了孩子,忍辱负重,工作赚钱,忙天忙地的生活的女子很多很多。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就要学会忍受一切,忍受现实赋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史铁生先生说:“要活着,还要好好的活着”。


书香百味


有,我婆婆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她使我真正见识了中国女人的伟大:勤劳能干、心地善良、懂得包容、洞悉世事人情、说话幽默风趣、做事干练利索。以前家里的土房子,常常打扫的一尘不染,一应物什排列有序,永远给家人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第一次见到她,我就被她的魅力征服了,待人和蔼可亲,使你丝毫不会受到拘谨。言辞得当,使人如沐春风,吃饭时,四盘两蝶,丰盛精美,味道又好,第一次见面就征服了我的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吃饭是头等大事,不仅关系着全家人的身体健康,更体现了生活品味。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行为和习惯,都是在饭桌上培养的,可见,一个优秀的女人对于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最令我感动的是:作为母亲,她时常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无论孩子们何时回家,只要提前说一声,她都会提前到车站等着;有时候已经睡下,只要看到孩子们回来了,立马会起床,重新做饭,而且烙馍、炒菜一样不少,她从来没有让她的孩子回到家,空着肚子睡觉。

她对丈夫照顾的更是无微不至,古人常说:丈夫是天。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她真是把丈夫当做天一样敬的,就象家珍对富贵那样:无论丈夫做的是对是错,他从来没有当面反驳过,在孩子们面前处处维护丈夫的权威。有时甚至委曲求全。农忙时节,她和丈夫一同下地,干的活又多又快,回到家就下厨做饭,做好饭菜端到丈夫的跟前,我时常羡慕公爹,能娶到这样的好妻子,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婆婆把一家人都照顾的周周到到、妥妥帖帖。全家大人小孩不受一点委屈,连邻居家的媳妇都羡慕不已,我也很庆幸,为有这样的婆婆而自豪!在她的影响下,家里总是一团和气。爱人兄妹三个,每个都是好脾气,待人真诚善良,从来没有大声说过话,也没有世俗的奸诈和虚伪,婆婆的胸襟和气度令人敬佩不已。这一切和她的信仰分不开的。

婆婆信仰耶稣,但我却没有见她常常弃家庭不顾而跑到教堂礼拜,她是现实主义者,她把信仰融化为坚定的信念、善良的人品和宽容的性格。我相信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她比那些到处跑着做礼拜却人心不古的人不知强了多少倍。她到哪里都能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赢得别人的尊重。她对每个人都能做到从内心深处的尊重。这些,我常常自愧不如!

家里,婆婆是全家的主心骨,孩子们哪个不敬!因为她的付出全都看在眼里。虽然她个性强,有时说话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但瑕不掩瑜。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婆婆的做法,我也有不赞成的地方:对丈夫一味盲从,容易使男人妄自尊大,养成大男子主义,另外,她象一个保姆一样一味的付出,丈就会缺少担当,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从来不知心疼和尊重疌子,这也是中国女人可悲的地方。


Fjx我是追梦人


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以及电视剧《福贵》我都看过,我小时候还真见过跟家珍一样的人,甚至比家珍还要甘于付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真的很穷,所以谁家要是做个小本买卖就算得上村子里的有钱人了。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上小学,村里有一家磨豆腐的,他们家的豆腐就在院子里做,主要是老头夫妻两个。有一个儿子,后来给儿子娶了个老婆,我说像家珍的就是这个儿媳。

农村人重男轻女很严重,我就是村子里长大的,这话是实话。他们家卖豆腐算是有钱人,日子过的也不错,儿子比较游荡,每年有一大半时间都去外面打工,家里也不指望他挣钱,听大人说他没挣过钱。结婚的前几年他们夫妻两个一起出去,结果每年都会怀孕回来,连生了四个都是女孩,流言蜚语渐渐出来,夫妻关系也紧张了。

他们家的大女儿比我小,我上学回来经过他们家,经常看到小女孩穿的脏兮兮的蹲在门口玩。夫妻两个都不爱收拾院子,吃喝算在婆家。儿媳算得上任劳任怨,被打了也没有撒泼大骂,都是忍着,孩子也不停生。我上初三那年,他们终于如愿生了个儿子。可是社会发展了,磨豆腐也赚不了多少钱了,养孩子的花销也大了,公公婆婆也老了,她老公听说也在外面有人了,我不知道她们现在是怎么过的,好几年没回去了。

家珍是坚强,任劳任怨的付出,期盼着日子过好,好歹还有自己的脾气。福贵早年浪荡,后面也变好了。可是我说的这对夫妻,一个人到中年还不知道对家庭负责,一个几乎到了没自尊的地步,所想的也只是不能离婚,把孩子拉扯大。可是这对夫妻有一点比家珍好,孩子多,计划生育罚了他们很多,也没挡住他们继续生,晚年不至于孤苦伶仃。


春耕夏耘


要说福贵是《活着》中的主人公,那家珍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灵魂人物。


家珍本是镇上米行老板的千金,在当时的条件下,生活条件也是很优越的,千金小姐的身份却并非“千金小姐”的脾性。


相反,她勤劳、善良、忍辱负重、坚强勇敢,在福贵最困顿的时期,是家珍给了他力量和支持,在福贵家族破落之际,是家珍用女性包容豁达的胸怀将整个家庭凝聚在了一起。


家珍的人物性格不仅代表了在当时环境下女性的普遍性格,也代表了中国式传统女性的特点,换句话说,基本每位中国传统女性的身上都有家珍的影子。


在大众眼中,男性总是要比女性承担相对较重的社会责任,但事实上,女性才是一个家庭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在中国农村很常见的一种状况:男性往往在外打工,而家中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女性操办。她们需要赡养老人,照料孩子,还要顾及所有的亲戚往来。她们从来不会喊苦喊累,因为从骨子里,她们就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前段时间刚结完婚,爸爸跟我说:“结婚了,有人照顾你了,以后我们就不管你啦。那些年我不在家,你妈妈一个人照顾你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我突然一阵心酸,回想起上学那会儿,我和弟弟在两所不同的学校住宿,爸爸在外打工,身高只有155的妈妈就用一辆老式自行车带着我们上学。


我现在回想起来,都想不到是怎么做到的。我甚至想,可能很多次她都没力气骑车了,是“母亲”这一身份支撑着她。


当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想到都会心疼。当女性成为一名母亲,她就很容易忘记自己,而是把所有都奉献给了家人和孩子,这就是中国女性的特质,也是家珍身上体现出来的优良品质。


小鹿布谷


只看过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很遗憾这个电影版的《福贵》我没有看过,但我也尝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家珍是福贵的妻子,是福贵在街上一眼看中并求娶的女子,而且她家里是开米行的,算是一个富贵小姐出身吧,但是她一生都以丈夫、孩子为先,她勤俭持家、吃苦耐劳,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形象。


当福贵家里还是地主阶级的时候,福贵有那时候富贵男人的一切恶习,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甚至还让妓、女背着去老丈人的店里去耀武扬威,当家珍去赌场让他回家的时候,他还恶语相向,最终家珍挺着大肚子走了十多里路自己回了家。


当富贵家破产后,家珍被自己的父亲接回了娘家,可是在生完小孩不到一年的时候,家珍又带着孩子回来找福贵了。


作者没有交代家珍是怎么劝服父亲的,但小说直到快结尾的时候,福贵家快要过不下去的时候,家珍才回了一次娘家借粮,或许那时选择回到福贵身边的时候就和家里断绝联系了吧,这代价不可谓不巨大。


在家珍得了软骨病后,她也一直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始终担心自己成为家中的负担,因为这样的话丈夫、孩子会更辛苦的吧!


当医生诊断家珍快要活不久的时候,因为福贵的不舍,加上后来儿子有庆死亡让福贵更加需要家珍,所以家珍硬是拖着病体支撑了几年,直到女儿凤霞也难产死亡,才终于支撑不住去世。


所以家珍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觉得父母辈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吧。


我们家那边有个人姑且叫小A,在80年代很穷的时候娶了我婶子,然后他们还一共生育了4个小孩,一度生活很艰苦,小A又比较懒还会享受,所以我婶子一边种地一边打零工,家里门外一把抓的支撑起了他们的家,但小A偶尔还会出去找别的女人,甚至会家暴我婶子。


2000年后,小A家有个女儿嫁的不错,他们的亲家就带着小A一起赚钱,小A家渐渐有钱了,结果小A就包养了一个有夫之妇,把自己挣的钱全部花在外面那个女人身上。有一天被人家老公发现了,结果还是我婶子和他的女儿一起帮忙处理的。


上次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我婶子脚和脸都肿了,才知道小A又打她了,因为小A又在外面找了个女人,想要和我婶子离婚,我婶子觉得都50多了还离婚人家笑话所以不乐意,他就打。最后还是他家女儿出面,小A才消停下来。


现在小A每天呆在家里闲着,让他出去挣钱也不去,结果我婶子自己去外面打工挣钱养家,他自己在家当大爷。


我不晓得我婶子和家珍算不算一类女人,但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的XXX。


手捧窝窝头


小说的根源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中。就现在而言,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差异像家珍这样的女性微乎其微。我是七零后又是农村的,小时候在那个时代家珍就是农村女人的缩影,安分守己,勤俭持家是每一个家庭女人的本分,女人因家贫弃家人而离去会被村里乡间成为话把典范。我们村就有个本来家境不错的女人嫁了一个懒的不能再懒的男人,娃娃们跟着遭罪不说,可怜的女人年纪轻轻就积郁成疾病,最后中年早亡,留下两个孩子让村里人无不心酸.......女人宁可搭上性命也对那个家不离不弃,这就是活突突的《活着》中家珍的形象。这是当时时代的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女人的悲哀。而当今有些女人放荡不羁,抛夫弃子沉溺于金钱享乐当中,真该再有一步活着对作品,但这种活法与家珍版的活法是天壤之别。


丽水凝珠


我看过《活着》,我是七零后,像我这个年龄的我们的母亲中,像家珍一样的女人太多了,那一代人,特别传统,甚至离婚,在他们看来都是很丢人的事情。他们传统,勤劳朴实,但是当灾难来临时,他们会和自己的丈夫紧紧相守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和丈夫孩子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现在,家珍这样的女人已经不多了,人越来越现实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简之


《活着》主要讲地主家的儿子富贵的一生,前半生他荒唐度过,后半生变成个普通农民,身边的亲人相继离开。而家珍就是他的妻子。家珍具有传统中国女性的共通点:善良,勤劳,任劳任怨的品质,她对自己的丈夫没有过多要求,只希望家人能平平安安的过活。老公嗜赌输光家产,家珍仍不离不弃,自己身患重病,她选择默默承受。婆婆有一个老邻居就是这样。夫妻双方都是普通工人,没想到老公在外面有人把家产都卷跑了,没办法这位阿姨只能带着儿子艰难度日。好不容易儿子结了婚,她可以享享福了,却没想到儿子又患上了抑郁症,媳妇抛下孩子跑了,她只能靠着那点微薄的工资又养儿子又养孙子。这时前夫也回来“凑热闹”,他患上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现任把他撵出了家门。他只能来找唯一的儿子。阿姨是恨他的,不过前夫身边也没有亲人了,只有儿子,无奈下只好重新“收留”了他,担起了照顾前夫的责任。我们身边像家珍一样善良的女人有很多。


煮酒话桑梅


富贵从一个富家子弟,堕落到一个贫民,是他咎由自取,不可原谅。但是家珍跟着富贵由富贵到贫穷,都没有一点的嫌弃。家珍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也有传统女性的坚韧,乐观。她嫁给富贵,也为富贵付出了很多,也教会了富贵很多。以至于富贵亲人们都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富贵也都能够坦然面对,直到最后只剩下富贵自己和一头也叫富贵的老黄牛相依为命时,他也不曾想过放弃生命。这种活着的意志是他们都不愿也不会轻易的舍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