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变迁,看上海老弄堂里的“大历史”

每一座城市都有每一座城市的回忆

城市的历史是记忆的光影

北京有胡同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而上海的弄堂

则是这座城市根植血脉的记忆

是被老上海人称为“家”的地方

1936年南京路鸟瞰城市面貌,里弄构成城市基底

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上海的里弄住宅已经遍布了市区大部分地区,北起虹口公园、曹家渡;西经万航渡路、华山路;南沿肇嘉浜路和陆家浜路;东经黄浦江边。城市的界限被重新限定,里弄街区构成了上海最主要的地理特征。通过对弄堂变迁的回顾,可以看到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20世纪50-70年代

解放后的和平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弄堂的安逸与热闹日复一日。

每天一大早,上海人就在“哎!拎出来!倒马桶!”的吆喝声中,拎着煤炉来到后门口,在“哗嚓、哗嚓”刷马桶声中,擦火点燃旧报纸塞入炉膛,再往里面加几块柴火。于是熊熊火光里冒出了一阵青烟,生炉子的人揉揉被呛得泪水直流的眼睛,拿起芭蕉扇哗哗地搧,想让火势旺一些。

上海弄堂里最常见,也是最热闹的是那些卖小吃点心之类的流动摊贩。这些琐碎又日常的具有烟火气息的场景一直从清晨持续到夜晚。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小吃点心的摊子,连续不断地涌向大上海的上百上千条弄堂,形形色色的叫卖声始终不断地在弄堂的各个角落响彻回荡,营造了一曲美妙的上海弄堂生活交响曲。弄堂里藏着上海解放前后的风云变幻,也藏着最真实的市井生活。

20世纪80-90年代

渐行渐远的弄堂记忆

慢慢行走在安静的弄堂里,细细品味那些凝聚着历史厚重感的建筑,一种浓浓的怀旧情怀感便会油然而生。然而,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弄堂的存在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1947年,上海约有3840条弄堂。50年过去,弄堂数量减少了30%左右,约为2560条。

随着城市改造中老街、旧房、弄堂的消失,那推窗看得见邻家饭菜的亭子间、叫卖的吆喝声声入耳的石库门弄堂、高低不平穿着皮鞋在上面走路会发出动听脆响的弹格路......这些老上海的风景,已成为和将成为一种怀旧文化被人们收藏在记忆中,并沉淀在城市发展的老照片图库之中。

里弄与当下的城市经济运行息息相关,对于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而言甚至是“保障性住房”,对于上海这样一个移民城市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在以几何速度从上海地图上悄然消失的里弄街区,其价值仅仅存在于“过去”和“乡愁”之中吗?

21世纪 上海新文化地标的诞生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保护声音出现。从成片拆旧建新的改造,到注重保留城市历史风貌,上海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综合保护开发的路子,例如新天地商业开发模式、田子坊城市更新模式、步高里原生态保护模式等等。

以田子坊来说,这里有热爱摄影的文艺青年,也有摇晃的酒吧,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热闹也喧哗,完全不同于大多数古老静谧的弄堂,少了一份市井,多了一份文艺。你总能在某一个转角,邂逅一家你心仪的小店。

现在的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只要你在这条如今上海滩最有味道的弄堂里走一走,就不难体会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了。

作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传统的弄堂建筑文化怎样在现代化、城市化中赢得发展?尽管已有珠玉在前,但有关专家、学者仍认为,这些模式还有待改进。

弄堂里的传奇故事

亭子间是弄堂里最差的一种居住房,上面是晒台,底下是灶台,夏天和蒸笼一般,冬天又寒气袭人。民国时期,大批优秀作家因为种种原因,蛰居在亭子间里,笔耕不辍,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鲁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恺等,都在这里创作出了惊世作品。

当鲁迅在上海的弄堂里以笔做剑,徐志摩则在上海的弄堂里吟诵着爱情的冷暖;梅兰芳则回到了上海的弄堂里精心打理他的胡须闭门不出;周璇在上海的弄堂里歌唱,阮玲玉却在上海的弄堂里结束自己花一样脆弱的生命……上海的每条弄堂里,每个门洞下,都有一段传奇。

“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在《长恨歌》的开头,王安忆这样写弄堂。福寿里、爱丽丝公寓、平安里,虽然并不真实存在,但若走访其原型建业里、太原路等地,仍可清晰地感受到上海的弄堂生活。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而每一条上海弄堂里,都有一段王琦瑶般的传奇。这些传奇不止活在文学和艺术中,她们就生活在上海人的生命记忆里。

话剧《长恨歌》中的女人们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各个时期都有戏剧作品投入关注,近期就有一部有关上海弄堂故事的原创作品值得关注。编剧洪靖惠几乎调动了她全部的人生记忆,创作了一部以两位弄堂女人视角真实还原上海近几十年历史变迁的原创话剧——《金家花园》

话剧《金家花园》金婉莹扮演者范祎琳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洪靖惠表示,她把记忆中所有上海女性的故事和特性糅合在了一起,“金婉莹和卢水娟这样的人物伴随着我童年的记忆,她们是我小时候弄堂里温柔浅笑的漂亮文静阿姨,上海女性独有的温婉、精致、坚强、大气的特质深深打动了我”。

原创话剧《金家花园》的故事从1958年开始,那是个充满朝气的年代,上海这座曾经的“东方巴黎”,一扫旧日的奢靡,踩着优雅的脚步,正走向新生。

金家母女饰演者 黄丽娅(左)与范祎琳(右)

话剧里的金家,正是上海“大户人家”的代表。四层楼高的小洋房,栽满玫瑰的花园,考究的茶点咖啡,太太小姐们时髦的打扮……在金家太太眼中,门当户对、主仆有别依然是社会的铁律。但在金家小姐金婉莹和佣人卢水娟的身上,却让我们看到了超越身份地位的人间温情。

在历经了十年浩劫、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以及家道中落、婚姻破裂等生活变故之后,两位姐妹依然相依相守。无论周遭境遇如何,她们始终保持着上海女性的优雅自信、乐观豁达和坚强韧性,并以此影响和激励着子女们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锐意拼搏。

卢水娟和金婉莹扮演者沈悦(左)范祎琳(右)

全剧分为四幕,跨越52年的漫长岁月,堪称近年来年代跨度最大的话剧作品。

《金家花园》虽是一部上海女性题材的作品,但剧中的两位男主演却格外“抢眼”,皆因有着“沪剧王子”之称的孙徐春和“滑稽小生”钱懿此番将“转行”话剧舞台。谈及这次的“跨界”,首次出演话剧的孙徐春表示,其实他“垂涎”话剧舞台已许久,只不过一直未遇到合适的剧本和人物,这一次能为点赞“上海女性”而站台,是身为“上海男人”的骄傲。

范祎琳(左)与孙徐春(右)

一向以滑稽面孔示人的钱懿,对于上海女性的解读也相当有烟火气,“我觉得上海女人的美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她们身上有着从外婆、妈妈到女儿代代相传的家教,讲话要细声细气,仪态要大方得体,生活要精心打理,那是自然形成的一种上海味道”。

卢明扮演者 钱懿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上海始终保留着让众人叹服的契约精神,也保留着让人向往的优雅与精致。这些弄堂女人的形象串联起了海派文化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昔日的金家大小姐,度过了动荡不安的52年,在这52年里,即便她的纤纤玉手早就布满了老茧,但她依然未曾忘记精致与浪漫。

这部由东方艺术中心原创的话剧《金家花园》将于本月20、21、22日三场联演,在上海题材繁花似锦的话剧舞台上还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