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三季度连跌,有人说对资本吸引力下降,新能源汽车会未红就凉吗?

马雪毅


在“车市寒冬”中谁能躲得过?

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车市整体的下滑不仅只针对燃油动力汽车,不过造成车市整体下滑的原因应有电动汽车的因素。第一原因为消费市场可能的趋于饱和,然而综合换车刚需群体的庞大基础,这一理由并不充分;第二原因是油电转型过于生硬,但新能源汽车尚未达到高水平,这点应为导致销量曲线走低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达到高水平,主要指续航里程仍没有达到同价位燃油动力汽车的标准,其次则是价格整体的偏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技术研发突破以及打开市场的竞争,而目前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其他车系的竞品,结果则必然导致价格结构的整体偏高,同时也缺少技术升级的欲望,即使有技术储备也会像挤牙膏一样慢慢的释放——因为大家都在这一水平线,爱买不买喽。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很难出现绝对的逆势上涨,与车市走势相同出现下滑不足为奇;至于电动汽车“未红就凉”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场景,因为最终凉的必然是燃油动力汽车。

原因1:已探明的不足2000亿吨石油储备,全球石油年均消耗量超57亿吨,不足支撑全球消耗35年的石油已经给燃油动力汽车下了“病危通知书”,停产停售只是时间问题。

原因2:仅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4亿台,其中新能源电动以及混动汽车只有不足400万台;剩下的燃油车每年造成的排放量要按亿吨计算,对空气质量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人是需要呼吸空气的。

原因3:2.4亿台的汽车造成了夸张的石油消耗,进口石油的比例接近70%,所有不用抱怨油价高因为没有控制的能力。而只有掌握能源才能具备经济发展和安定的能力,所以摆脱石油转型电能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这就是电动汽车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燃油动力汽车必然会成为过去式的原因。全球知名的车企如福特林肯、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奔驰戴勒姆、FAC集团等等品牌均公布了燃油车的停产时间,哪种车型在倒计时呢?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半圆,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天和Auto


你有邀请,我须应答。

三点:一,从资本层面看,三季度国际国内依然缺钱,全球流动性变差,美国的日子不好过,很多国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中国比较直接的将会依次反应到股市和房地产、汽车、手机这些依靠大规模交易推动的方面。

二,从具体产业层面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体现其独特价值,仅仅是符合政策层面的导向。政策层面只能解决扶持问题,不能解决生存问题。比如国家可以帮助一个勤劳的致富,不能将一个甘愿堕落的判刑。况且,依靠补助扶持的日子也已经不是生存之本。国家本来期待清洁能源汽车可以治污减霾,但实质和国家期待相去甚远。所以当需求降低,消费能力下调时,行业不会为其提供更多优待。同时,国家已经充分明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新能源汽车不能仅仅因为是新能源而让市场埋单,而应该回归高科技,以质优价廉等多方取得发展机遇。

三,从消费层面,新能源汽车存着充电便利性相对较差、维修成本、主要是电瓶耐用性导致的使用成本较高、动力相对不强、穿越能力有限等一些需要提高和改善的地方,客户的内在消费需求没有被激发出来。


西天神语


现在是全球汽车市场都在下滑,新能源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我们国内确实有几家靠资本运作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对他们来说,资本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更多的传统汽车公司也都有新能源车型项目,资本市场对这些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整个汽车市场完全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那些造车新势力能不能坚持下去不好说。


龙行天下遇到凤舞九天


车市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只能说新能源生不逢时。或许短期内较难看到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但是长期还是看好的。毕竟国家战略规划也有这么一环。但是新能源的胜利最后会属于特斯拉还是新势力,或者是自主品牌的纯电车型,目前还尚未可知。电动车不死,只会越卖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