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以三大园区为引擎撬动工业发展

□ 本报记者 陆艳梅 通讯员 李全桂 李东灵

1958年,扶绥县工业总产值为261万元;

1978年,扶绥县工业总产值为2500万元;

1998年,扶绥县工业总产值为94231万元;

2018年,扶绥县工业总产值为294.45亿元,比1958年增长了7361.25倍。

一个个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扶绥县深入实施富民强县新跨越、首府后花园、“争创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争当全区县域经济排头兵,打造南宁卫星城”等发展战略带来的效应,是该县各级各部门乘风破浪、砥砺奋进、奋勇争先的默默付出。

建国初期,扶绥县工业十分落后,仅有一些个体小手工业作坊,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粗劣。经过70年艰苦创业,扶绥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以贯之抓园区、抓工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了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以下简称扶绥空港经济区)、广西山圩产业园两大园区,依托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以下简称青年产业园),以园区发展带动全县工业发展。

2018年,扶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94.45亿元。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96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28家,超10亿元的企业4家,已形成蔗糖、木业加工、建材、铜精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发展。今年1—9月,扶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7.83亿元,同比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43亿元,同比增长13.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位列崇左市第一位;增加值增速位列崇左市第二位。

扶绥县先后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称号,三度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9月,扶绥县被中组部、中宣部确定为全国7个(其中县域2个)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集体之一。

区位优势明显 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一座座标准厂房,矗立在宽敞的大道旁,轰隆隆的机器,奏响工业丰收的乐曲……10月23日,记者走进广西山圩产业园、扶绥空港经济区、青年产业园等三大园区,发现处处展现繁荣发展的气息。三大园区如开足马力的引擎撬动扶绥县工业发展,诠释着扶绥县工业发展的“飞速度”。

扶绥县紧邻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地处南宁半小时经济圈,具有近首府、近机场、近边境、沿左江、沿铁路、沿高速公路的“三近三沿”优势。同时,扶绥县充分享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边境地区开放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扶绥空港经济区,笔直宽阔的空港大道旁,遍布着食品加工、科技电子产品等企业。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下,金冠食品、达利园、华林食品、南塑管业等各大企业进驻。

在广西金冠食品有限公司,糖果休闲食品摆满橱柜,琳琅满目。该公司于2013年签约进驻扶绥县,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亿元。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梁威晓说:“我们公司之所以选择进驻扶绥,是因为崇左是‘中国糖都’,公司生产糖果休闲系列产品,需要大量的蔗糖。此外,崇左靠近越南,芒果、坚果从越南进口,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梁威晓是扶绥人,他见证着扶绥县的工业发展。“几年前园区是一片荒地,道路是泥路,进出极为不方便。这几年多家企业进驻园区,扶绥县不断完善路网建设,工业飞速发展。”

扶绥县狠抓招商引资,招商工作组奔赴广州、江苏、福建等发达地区,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达利集团广西生产项目、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上海宇培集团广西电商冷链中心项目等落户扶绥空港经济区;南国铜业、川恒集团等大企业落户青年产业园;广西山圩产业园引进名筑家居、瑞际木业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为园区发展“疏经通络”

扶绥加大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园区发展的“大动脉”。

去年以来,扶绥空港经济区加大园区路网建设力度,新建华阳南路、广纳路等6条路网,续建空港大道、兴武路等10条路网,同时推进学校、医院配套设施建设,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空港院区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229亩,预计于今年11月份建成使用。乐知学校、扶绥第三高中正在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青年产业园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横一路、纵五路、纵十二路、纵十三路、纵十四路及其延长线等5条道路全部竣工通车;推进园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三所学校,工人新村等配套设施建设。

广西山圩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三纵三横”、核心区横一路延长线、横三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木艺小镇规划,筹建休闲公园、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不断完善园区综合服务配套。同时,商业服务中心工程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全面铺开,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生产、生活便利,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园区发展“疏经通络”,使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1-9月,扶绥县三大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03亿元,同比增长35.88%。其中,扶绥空港经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88亿元,青年产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54亿元,广西山圩产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61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发展

扶绥大展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签约入驻扶绥空港经济区,主要生产喇叭、音响、线圈、变压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现拥有400多名员工。

招工难,是新进驻的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对此,扶绥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扶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积极为我们解决招工难的问题,工作人员到各乡镇号召大家到我们企业务工。同时,还通过举办招聘会的形式,为我们解决务工人员不足的问题,使我们公司得以顺利投产。”扶绥大展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庞敏说。

这是扶绥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重要举措。对此,该县自去年来就建立了项目专员服务制,选派600多名干部担任服务专员,到园区企业,从签约落地办证办照到基建、用工、融资等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强化项目落地开工、项目竣工投产和企业上规入统“三个终端见成效”。细心贴心的服务,让企业鼓足干劲,在扶绥长足发展。

扶绥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坚持大力推行企业“服务专员”,服务专员主动走进企业,从用工、融资、基建,到水电供应、办证办照,上规入统提供“保姆式”服务,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该管委会还建立“政企同心”微信群,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持续攻坚征地拆迁工作,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广西山圩产业园注重加强同各级政府及环保、国土、住建、工信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千方百计为企业破瓶颈解难题,争指标、寻资金,2018年为园区项目获得规划调整指标约830亩,共获下达用地指标202亩,同时,包装汇森木业及名筑家居两个重大项目共830亩,被列入2018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为安本、邦得力、鑫源、和顺等12家企业成功解决融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约10500万元土地竞买保证金,使企业能够顺利摘牌获得土地,为加快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青年产业园全面落实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等“三个清单”制,对园区所有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对清单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园区引进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落地建设。此外,发动园区企业积极参与“一户一薪”活动,达到既解决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又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双赢目的。

今年以来,扶绥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的决策部署,全县整体营商环境提升。同时,该县强化企业入规培育工作,鼓励企业做大做强。2019年,崇左市下达扶绥县的企业入规任务是完成新投产入规工业企业16家。1-9月,该县完成新入规企业11家,入规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