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能喝酒的人一顿能喝多少?

竹林深处听雨眠


我以前开过一段时间的小饭店,基本天天都能见到喝酒🍶的人,所以酒量大的人也见过不少!

基本上喝个一二斤白酒,再喝个四五瓶啤酒的人见过的太多了!所以一般人说多能喝,喝个斤八的白酒,在我眼里也就是普通的酒量。

一次去农村老家参加亲戚的婚礼,这一次可真正叫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千杯不醉”!

我的老家盛产红薯,所以他们那里用红薯酿酒的小作坊特别多。红薯干酿出来的农村土酒,有一股“酸溜溜”的地瓜味,加上没有掺杂其它的东西,所以酒精度数也非常高!一般开始酿出来的头道酒,基本都在72°左右,他们管它叫“原浆”。

九几年的时候,去参加亲戚的婚礼。他们那里有个习俗,就是安排一个酒量大的,来陪“娘家客”喝酒叫“陪qie”。

因为我属于远道而来的客人,被安排到娘家客旁边的桌上。那天一共来了六桌娘家客,也就是48个人。

家里亲戚,安排的陪客的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年纪估计在50岁上下,咪咪着眼睛,脸色红扑扑的。叫他一定要把娘家客陪好!



因为他们那里开酿酒小作坊的多,加上那时候经济条件还不是太好。酒桌上的酒,就是他们自己酿制的地瓜干酒。

娘家客里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壮汉,基本都是娘家找来给“撑门户”的!酒量自是不低。

酒席一开始,这几个人就和陪酒的将上了。喝酒🍶的三两酒杯,一人连干三个。陪酒的小个子亲戚,也不怎么说话,娘家客让喝多少,他就喝多少!等到三杯酒下肚,娘家客里的人就开始轮番上来敬酒。


我家里这个亲戚基本来者不拒,几轮下来。娘家客里就有人受不了了!离席呕吐的有、坐地上不动了的有!

其它桌上的娘家客看了,自然不能被压了风头,也纷纷来给他敬酒,他也来者不拒。那个酒席把我看的“目瞪口呆”!真没看见这么喝酒的,而且不把对方“灌趴下”看样“誓不罢休”。

最后的战果是,这个陪酒的小个子亲戚,晃晃悠悠的离开。娘家客四个人被抬走的,还有一个倒在猪圈里睡着了!

散席以后才知道,那天陪酒喝了接近四斤白酒。他是他们村里的职业陪酒人,而且也是村里酿酒小作坊的常年“品酒师”。村里酿的酒基本出锅以后,都要送给他品。多少度、差在哪,他一喝就能说出一二三来!


73神牛


我刚外出上学的时候有个领导,参加过国家级庆典,24岁实职副营,年纪轻轻的就职级挺高,有点牛哄哄。他看中一个白白净净、娇俏秀气的女孩子,可是他有点大老粗,不懂追求女孩子的路子,就在一次聚餐的时候向人家女孩子敬酒,女孩子起初说不喝酒,气氛挺尴尬,后来两人僵住了,女孩子逼急了,突然说既然敬酒,那一人一瓶吧。于是女孩子先干为敬,一瓶高度白酒对瓶一口气干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傻了。我的领导想追人家,却弄得铩羽而归,女孩子则成了大众焦点,大家都时时刻刻关注着女孩子的反应。问题是人家自始至终没反应,按部就班吃完饭,稳稳当当跟朋友一起往回走,第二天照常上班。

这女孩子尽管亮眼,却只喝了一瓶而已。我有两个大哥型同事,其中一个名声在外,一般情况下喝二斤高度白酒反应不大,特点是勇猛,敢于连续作战,从不耍滑使诈,另一个则深沉一些,却是真正的深藏不露。有一次他俩被算计了,来了个车轮战,先是尽地主之谊,用高度老白汾酒,招待兄弟单位一号首长,喝到七七八八,他俩四两的酒杯都是第五杯,准备高高兴兴收场。没想到来了双方共同的大领导,只好重整旗鼓,继续战斗。又干两杯,“勇猛”大哥有些顶不住了,“深沉”大哥居然又拼了两杯,撑住了场面,把大领导也喝服气了。

三四斤高度白酒对于普通人是很大的酒量了,现在斗酒的少了,陪酒也不时髦了,喝酒海量的传奇也少了。说到传奇我小时候见过一个人,那人是我们人民公社的书记。几乎没人见过他喝酒,不论是去上面开会,到下面检查,在饭堂吃饭,他都一概不喝酒。我们村的支书跟他是铁关系,爱喝酒,总说要请他喝酒,这书记不厌其烦,终于答应了,但是要求多备酒,县酒厂的白干酒准备半整箱。那时候一箱酒不是现在的四瓶六瓶,也不是十二瓶,而是24瓶。半箱十五六块,支书也犯了琢磨,从来不喝酒,干嘛要这么多?难道要开村民大会?

到了日子,书记如约而至,进门坐定,摆上菜,支书准备设杯敬酒。书记说别麻烦了,先开10瓶酒摆开,然后逐瓶喝干!之后吃菜吃饭,不再喝酒,留两瓶给陪酒的人喝,他自己则始终神态如常。众人皆骇然,问书记:你这么能喝酒,为什么不喝呢?书记回答:我这么能喝酒,我怎么能喝呢!

说白了,其实就是:喝不起。公社书记的工资根据级别也就是七八十到百十块,老婆一个、孩子一堆。到上面开会,喝酒要自掏腰包,到下面检查,吃饭要派饭付费,朋友请客也受不了,12瓶酒相当于二十来斤猪肉,老百姓全家一年也吃不上二十斤猪肉的。


东水西原


曾经的一个同事喝酒逸闻,在圈子里流传多年,这里分享各位,看看厉害不。


说起来我和他算不上同事,那年我上高一,暑假去他们厂打零工挣学费,他是老工人。当时三十多岁,木讷寡言,每天两点一线,不怎么与同事交往。就这样毫不起眼的人却身怀绝技。

话得从他的婚姻说起。他老婆娘家在工厂后面三里地远的一个村庄,故事发生在新婚时。那个时代都没什么钱,生活也就简简单单,新婚程序走完后,老丈人听说女婿酒量比较大,就没喝好过一次。这个“好”是土话,满足的意思,没喝到位过。想着要让傻女婿满足一次,放量过个瘾。于是有天杀了一只养几年的老公鸡,炖了一大砂罐子。“砂罐子”是过去家庭最多用的炖肉罐,小的五升,大的八升。在本村的槽坊打了一桶酒,五升十斤,四十多度,我们那叫“小米酒”。其实是大米酿造的,叫“小”也是土话,形容自家酿造的白酒,比起县里酒厂的酒不能称大,自称小米酒,不是小米酒。


中午女婿来家,也不多话,也没菜盆,肉汤罐子直接端到桌上,五升的塑料酒壶放到桌子旁边,给女婿面前摆两个碗,一个接菜,一个盛酒,一双筷子。就这样格式,老丈人看到酒碗空了就倒上,女婿老实,埋头苦干。俩人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情份都在不言中。也就个把小时的样子,一罐连带汤带肉,一壶酒给他一人整个干净。算下来,论容量都差不多大小,五升十斤。再看女婿,脸不红,心在跳,平常一样,抹抹嘴,起身走了,还是没有一句话。倒把老爷子搞得好无意思:还是没让女婿喝好啊!


普济


我同学老爸 山东淄博人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能喝 但是具体多少没人知道 他也从来不说 有次偶然机会我俩聊天说起喝酒这件事 听老人说完后 才知道什么叫能喝 老人是当兵出身 原来是总后的 好像是八十年代复员回的地方 刚复员没多久 有次去看他的老班长 巧了 老班长因有事外出得晚些时候能回来 于是老人就在班长村里的小卖部等他 无聊间就喝起酒来 干喝 没菜 不知不觉己经六瓶快下肚了 老板吓坏了 怕出事 偷偷叫人把派出所的叫来了 民警到了一看 老人什么问题没有 所长和老人班长还是熟人 于是聊了会天就回去了 最后还是所长付得酒钱 十多块 老人说 那天他在小卖部总共喝了七瓶 那个年代 都是高度的纯粮食酒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喝下去的 一口菜都没吃 想想都觉的可怕 但是老人又说 现在的低度酒不行 一斤不到就醉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朋友.领导如果有事找他座陪 他是能推就推掉 就是去陪客人 他也从不劝人喝酒 如今 年龄大了 就很少参加宴请了 最后一句 老人在家自己从来不喝


李大胡子629


这个我得说说俺们村的王翠花。


王翠花年龄大概40左右,身材微胖,大眼睛、高鼻梁、盘子脸,由于常年干体力活,岁月该留和不该留的痕迹都留在了她的身上。她一脸淡定的表情,表明她经过了不少人生的大风大浪,至少是经历了无数的酒场。


大概长这样(实在找不到她的图片,网上找了一张相似的)


由于地处苗乡,苗民嗜酒、酒风盛行,民风彪悍,同时也少了那些城里饭桌上的规矩,女人饮酒那是见怪不怪。有亲戚朋友来访,女人亲自上桌陪客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王翠花的家乡喝酒大多都是以碗喝酒,每次大家都是要先倒上一大碗,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在,大家就慢慢的喝,也有可能一个人倒上一碗慢慢的喝。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大家会大喝一声“干”,就要一口干掉,不干掉是对主人的不敬。这个画面,大家可以看湘西的电影《十八洞村》,里面王学圻老师喝酒的画面。



记得又一次,王翠花家远方的老表来走亲戚,因为这个亲戚确实住得远,好久没来走动了,王翠花家甚是感动,当天是又杀鸡又杀鱼的,饭菜做得很丰盛,当然肯定是少不了酒啦。当天她们采用了非常豪放的喝酒方式来欢迎这个远道而来的老表——豪饮!用盆豪饮!



当酒过三盆,老表已经有点招架不住,喝酒碰杯的时候,故意要撒一点酒出来好减轻压力。当时王翠花眼疾手快,马上把盆递到老表的盆下面,拍着老表的肩膀说:“表,漏酒啦”!


这样喝酒的方式,结果可想而知,那当然是杯盘狼藉、人仰马翻了。当天5个人把50斤塑料桶的酒喝掉了一半。王翠花作为主人,肯定喝得最多,这个事很快就传遍那个小地方,从此,远近乡邻送她一外号:五斤壶!


当然,在后来的岁月中,我也没见王翠花醉过。



饭叔厨房


说个真事吧!其实这样的事挺多,觉得这个比较有说服力,就写这个吧,希望不要被当事者看到,会没面子的!

应该是1994年左右吧,我们那里比较边缘(没打错字,就是边缘),那时我们那里去市里的车比较紧张,大家去市里挺困难的。我们厂领导就安排每个周日用厂子的大轿子带着大家去市里玩。厂子人多,各车间排队去。

我们车间去了二十多口子,车出发的早,六点出发,到市里也就七点半左右。市里劝业场、滨江商厦等购物场所都是早九点开门,大家都利用这段时间去劝业场后面的小胡同吃早点(现在那个小胡同早就没了,挺怀念的)。红小豆粥,耳朵眼炸糕什么的都有,正宗的津味小吃。

大多数人比较喜欢吃哪里的一家拉面,这次也不例外,不大的铺子十几号人填满了一半。拉面简单实惠,也没有多少讲究。可我们这里面有个同事,叫什么就不说了,外号叫“毛驴”,听外号就能猜个大概了,脾气倔,啥事都喜欢和别人顶着来,属于顺毛驴。

他吃拉面坐在一个男的对面,俩人一张桌子,那男的挺瘦,坐那也能看出来身高不会太矮,一碗拉面,一个口杯(那时流行的一种白酒,一个口杯二两半),边吃边喝,一个人很安静。这种人我们这有个叫法叫“酒腻子”,就是说睁眼就得喝酒,三顿不断。没有贬义,一种称呼而已,因为这件事印象太深,所以记得特深刻。

毛驴喜欢搭各(自来熟,聊天),几句话下来,聊的挺嗨,拉面上来,也要了口杯,和别人对喝起来。没几下,就嫌别人喝的慢,对方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喝。他一口,半杯下肚了,自来熟的非要别人也大口,那人争不过,也喝了一大口。

我们都吃完了,同事一起,想等他一会,都劝他快点吃。要么说毛驴呢,不分好赖话,几句话下来,我们都走了,剩他自己在那过瘾。

我们有规定,中午一点半在长春道集合,两点准时发车往回走。发车时是要查点人数的,结果一查,少了一个,谁呀?毛驴。

问谁谁也没见着。几个人一寻思,去撞撞运气吧!一溜小跑,到了早上吃拉面的小馆。果不其然,毛驴在呢,不过坐着变躺着了,喝高了。喝了多少呢?桌上我们数了数,口杯十七个半。

怎么出来的半呢?那半个在早上和他一起喝酒的男的手里,人家那碗拉面还有一半没吃,都饦了,在那干喇。看到我们来了,把杯子一放,告诉我们,你们这兄弟喝酒还行,喝了仨,躺着睡了一上午了,也不能把他自己扔这,就喝着酒等我们过来找呢!然后人家结了账走人了。

我们几个人根本拖不动毛驴,本身就痞子大,再喝醉酒,死沉死沉的。安排一个人回去找人手来帮忙,一面问店里的老板情况。老板一介绍,我们都服了,老板说,这个男的是他们这有名的人物,喝酒无论多少人,多少酒,什么酒,没见他醉过。

算算吧,一碗拉面就酒,自己喝了十四个半,二两半一个,等于三斤多酒,还这么淡定清醒。

回去的路上,毛驴躺在最后一排长座位上,一路走一路吐,到家也没醒过酒。

后来醒酒了,还不服气的吹呢!也是服了!


生活问道


说到喝酒,我们村就有一个“罐、斤”级选手,他喝酒不是论杯算,而是论斤算,而且还是农村酿的“土炮”,所以我们都称之为“罐斤”级选手。

他年轻的时候身体特别壮,虎背熊腰、肌肉线条分明,我小时候就觉得他特别威武。不懂从什么时候开始,他逐渐开始酗酒,终日酒不离手,无论去到哪都带着一瓶酒,家里、田间到处都藏满了酒,甚至在田间劳作的时候田头田尾各放一瓶酒,耕作的时候田头喝一口,耕作到田尾的时候又喝一口......

渐渐地,酒精代替了食物产生热量,他变得不爱吃饭,只要有酒喝,甚至一整天都可以不吃饭,身材也逐渐变得臃肿,昔日的线条已经面目全非。前段时候他打电话咨询我,他说他去做检查的时候医生告诉他肚子里有腹水,问我怎么回事。据吴医生猜测,他很可能已经得了酒精性肝硬化了。

就算再能喝,饮酒也要适量,酗酒伤身。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我还能喝点酒,刚毕业就去酒厂上班了,天天跟酒打交道,其实,根本没有不醉的人。在两年的酒水行业里,也喝过不少场,有醉过,吐过得就不计其数了,出的笑话也不少,喝过最多的一次是在山东临沂,陪老板出差,也可以说就是陪酒去了。那一次喝了大概五六斤白酒,基本不省人事了,当自己清醒的时候已经到了山东烟台,那一次也喝伤了身体,导致现在,喝酒不能参着喝。白酒一斤倒,啤酒四五瓶就迷糊。但是,在那两年里以为自己这酒量还行,准备考陪酒师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北京的客户来我酒厂参观。随身带了一个年龄59的女人,从长相看一点也不像,这喝酒还真年轻呀!那天中午我们酒厂三个销售加老板在酒厂就喝上了,我年龄小,虽然在我们场子销售里面算是能喝的。结果三个大老爷们没喝过一个阿姨。后来聊天才知道,这位阿姨是陪酒师,有证的,真材实料的那种,在酒桌上啥酒都一样。真跟水一样,当然,阿姨也能喝出酒的度数,型号等等。那天不记得喝多少了。从那以后我就放弃考陪酒师了。这是我工作以来看见过最能喝的阿姨。但是还不是最能喝。最能喝的……就不说了。


东北半个神仙


我说一个能喝酒的一家人,说来有十多年了吧!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去这家钓鱼,是一个六十八岁老两口和一个四十多岁老儿子,老爷子年轻时是一个单位打🏀的,中午在这家吃饭,发现这家没有主食,老人说他们家已经很多年没有主食了,现在他们三口人每天是十斤白酒,再加二十瓶左右啤酒🍺,自家饭桌上的菜从来不撤,饿了喝白酒,渴了喝啤酒,每天如此,我这顿饭喝了一两白酒,老爷子自己喝了一斤多一点60度白酒,吃了两口橄榄菜和半片干豆腐卷,吃饭唠嗑时老爷子说年轻时曾经陪过一个俄罗斯专家喝酒,每人喝了将近五斤。后来饭店就不敢给酒了,这是他喝的最多的一次。他说他老伴比他能喝,当时没有在家,去医院陪小儿子去了,小儿子由于天天喝醉。媳妇也不和他过了,前几天喝多撞坏了,在医院住院呢,这就是我见过最能喝酒的人,记忆深刻!


手机用户杨一板


我见过最能喝的人一顿能喝多少白酒

你好提问者,我接触过很多很多的喝酒人。要说喝酒最多的,我见过的,每顿饭能喝三斤白酒。而且是53度的高粱原浆酒。这个人从我家烧酒就开始,在我家买酒喝。


以前只知道他能喝,但是不知道具体能喝多少。有一次好奇,我就请他吃了一顿饭,我说看看你到底能喝多少酒。然后他问我说你觉得我能喝多少,或者说你见过最能喝的人是多少,我满怀信心的说我见过每顿饭喝一斤酒的人,而且什么都不影响,喝了之后跟没喝一样。
像这种二两的杯子,他当天一共喝了20杯…而且中间没有去洗手间,没有上厕所。他喝酒很奇怪,喜欢吃辣的,喝辣的酒,然后吃最辣的辣椒。
这个人虽然能喝,但从来不酗酒。平常只喝半斤左右。他说,半斤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刚刚有了喝酒的感觉,但是为了身体,不能过多饮用白酒,因为接触的时间长了,所以才答应我给我见识一下酒量。
然后喝完酒的当天下午,他还继续干活,因为我们都是农村人
,喝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乏。这个人年纪也就40岁左右。因为是几年前的事了,细节有点记不清了。当然饭也没花多少钱,都是我们农家菜,加上我自己烧的纯粮食酒。
其实白酒尤其是纯粮食酒,是好东西,只不过多喝的话才变成了坏东西。就于我个人而言,我每顿饭喝酒只有半两左右,因为我的酒量很小,但是我又特别喜欢喝白酒,特别馋白酒,所以我每天晚上都少喝一点。半两的酒正好能让我达到一个微醺的状态。

这是我见过最能喝的人,当然也有人说有的人能喝六七斤,但是本人没有亲眼见到,所以也就不多说了,这个人是我亲眼看见的。喝了整整三斤,我家的纯粮小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