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静宁苹果斩获世园会金奖,有税务部门的功劳

都说静宁苹果好,好到什么程度?

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优质果品大赛中,甘肃静宁的苹果荣获金奖。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国际展览局认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果品竞赛纳入国际竞赛范畴,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尚属首次。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税务局的税务干部们,很热心地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一消息。为了静宁苹果打出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他们和当地果农及果品企业一样,可没少下功夫!

与税结缘,“德美果”美事连连

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静宁苹果品牌,让静宁苹果走向高端客户。“目前我公司已经与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中投、中铁等签订‘静宁苹果’长期供应合同,成功拿到了供应国家级运动员及重大赛事的‘入场券’,拓宽了静宁苹果的销售渠道,提升了‘静宁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德美果’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及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这里面,也有税务部门的功劳!”公司董事长助理郭双子说。

的确,为了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静宁县税务部门持续推进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2019年,实现了70%以上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目标。持续推行纳税人“承诺制”容缺办理、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落实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压缩办税时间,简并涉税资料报送,取消抵扣认证等措施为纳税人提速减负,平均每笔业务办理时间缩短约60%。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广“不来即享”特色服务,为纳税人提供更多便利。

据郭双子介绍,2018年,德美地缘公司享受增值税优惠近200万元。2019年前9个月,因增值税降率改革,已享受增值税优惠近180万元。

“我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更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我们愿意将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果品研发和产业扶贫,与果农共享减税‘红利’。”

据郭双子介绍,德美集团每年以高出市场价0.3—0.5元优先收购合作社果农果品,特别是268户贫困户的果品,四年来为此超支1000多万元。公司还投资6亿元,建设占地206亩的集冷链物流、电商仓储、分拣车间、苹果深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产业园;投资2300万元,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建成占地800亩的“甘肃省国家苹果种苗繁育基地”,为静宁县继续扩大苹果种植面积、老果园改造建好“摇篮”;投资3000万元建成千亩矮砧密植现代有机苹果示范园,配套水肥一体化机械化作业,配套智慧农业云系统,降低了经营成本,革新了苹果种植模式。示范园按照合作社占股51%、入社农户占股40%、村集体占股9%的比例分红,贫困户保底分红每年不低于1000元,2018年向贫困户分红15.5万元。

减税降费,“红六福”福音不断

“静宁苹果能获国际金奖,离不开国家政策扶持,其中,税收优惠起了很大作用。”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伟说。

王志伟是地地道道的静宁人,他种过地,做过业务员、记者、编辑、广告策划、职业经理人。阅历丰富的他,不甘心品质优良的家乡苹果坐等客商上门收购,2006年下半年,他注册的“中国静宁苹果网”正式上线,当年共与广东、内蒙、重庆等200多家外地客商与本地企业完成苹果交易额一亿多元。之后,又借助淘宝、天猫、微信等平台销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还注册了“红六福”和“静红”两个商标,组建成立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

“这些年,税务干部的辅导帮助真是全方位无微不至。”提起税务工作,王志伟赞不绝口,“不仅对果品收购、存储、包装、物流、营销提供全产业链涉税指导,帮助我们规范财务管理,还对互联网营销、果品出口等特殊业务的涉税风险进行提示。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更是一一落实到位。尤其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密集,经测算,我公司可享受农业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1万多元,增值税降率‘红利’6万多元。今年,税务部门还为我公司办理出口退税15万余元。减下来的税款,为公司研发培育新品种,提高果品储藏手段提供了资金支持,使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王志伟说,税务部门的高效率、高质量服务,以及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在很大程度上解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得以潜心研究静宁苹果的种植、贮藏及推介。公司建成余湾乡第一座5000吨果品恒温保鲜库,解决了余湾果品储存难问题,实现了反季节销售。公司牵头组建的集苹果技术研发、购销、贮藏和果农技术培训为一体的静宁县万里果品专业合作社,社员果品收入最多的31万元,最少的4万元,社员分红116万元,户均2363元,社内213户贫困户826名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有526户预脱贫户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了增收。公司培育出的静宁苹果的高端品牌——红六福富硒有机苹果,可使果农每亩增收1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是减税降费,让‘红六福’福音不断。”王志伟喜滋滋说。

税收减免,樊天喜喜上加喜

10月16日,第五届静宁苹果节隆重开幕,首届“I@甘肃 2019网络扶贫博览会”平凉站静宁苹果义拍活动同日被纳入苹果节系列活动。治平镇选报的一果径117.5mm、果重681.3g和苹果,荣膺“静宁苹果王”称号,并以1688元的高价被深圳市冠弘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所拍获。

得知自己栽种的苹果成为“静宁苹果王”,治平镇大庄村果农樊天喜很开心。他家种有15亩苹果园,这些年收益一直不错。“农产品自产自销免税,种苹果没有税收负担。我本人没什么涉税业务,基本不跑税务局,倒是税务干部经常来村里宣传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还告诉我如果采购方需要发票,可以到税务局代开,不用上税。这次,我的‘静宁苹果王’被人高价收购,税务干部说这个收入归我个人,也不用上税。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以后卖苹果更放心了!”樊天喜说。

听说国庆节后,静宁县税务局新开通了办税辅导体验中心,那里有专为果农开设的绿色通道服务区,帮助果农代开发票、咨询税收政策、解决涉税疑难。樊天喜表示,这个倒挺新鲜,有时间他一定去县城看看。

精准扶贫,贫困户笑口常开

“在促进苹果产业带动脱贫方面,税务部门的工作实实在在,令人又佩服又感动的。”静宁县双岘镇页沟村支部书记杨科琪说。

页沟村是静宁县税务局的精准扶贫联系点,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1户512人,贫困发生率41.3%,属于深度贫困村。2014年-2018年共计脱贫87户399人,未脱贫34户113人。税务帮扶工作队驻村后,积极落实国家对苹果产业的各项帮扶措施,联系培训机构为全社苹果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动员鼓励贫困户扩大苹果栽植、对旧果园进行改造升级。

村民赵绿利,家中5口人,只有他们夫妻俩两个劳动力,老母患慢性病,2016年被确定为贫困户时,两个孩子刚刚考入大学,生活十分困难。得知他家情况后,税务帮扶工作队出面,帮他申请到两个学生的助学贷款,同时鼓励他扩大苹果种植面积。3年来,赵绿利的苹果园由4亩扩到18亩,其中挂果8亩,最初年果品销售收入只有2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5万元,目前他家已全面脱贫。

村民杨东福,家中7口人,父母都已70岁以上并多病,无劳动能力,两个儿子分别上大学和初中,还有一个未成家的哥哥需要供养,家中生活非常拮据。2016年被确定为贫困户时,他家只有3亩苹果园,其他土地均荒废多年,年收入仅2万余元。税务帮扶干部鼓励他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并给他赠送200多元果品技术书籍,为他担保赊购了树苗、化肥等。截至2019年他家共种植苹果23亩,其中已挂果10亩,预计今年果品收入将达10万元,顺利实现脱贫。

目前页沟村有果园4090亩,其中挂果园1500亩,幼园2590亩,户均果园达12.9亩,苹果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年产业总收入35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90%。在税务部门帮扶下,有望2019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苹果优势区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核心区。目前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76万吨,年产值35.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益5500元,品牌价值达133.99亿元,全县15.4万人依靠果品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吃遍天下苹果,还想静宁苹果。”静宁县税务局局长王鹏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好地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让减税降费政策实打实、硬碰硬落地,进一步深化、优化纳税服务,同时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在实现静宁苹果产业由行业知名到市场知名、从产地优势到产业优势、从产品经济到品牌经济的根本转变过程中,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