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目前房价大概是13000元/㎡,能跌回6、7千元一平米吗?

王路


有网民这样吐槽过太原:三线城市,二线房价,一线消费。如今多数城市都存在房价虚高的情况,太原也在此列,国家限购政策除了要稳定房价之外,另一层面是要”高质量”发展经济,而不是“高速度”、通过房地产来支撑发展。太原这几年涌入大量开发商,楼盘数量逐渐趋于“饱和”,该买房的都买了,待买房的都观望,等着再降再买,而一些“炒房团”更是看着房价下滑,“没资格”、也不敢出手了!可是,地产商耗不起,只能降了!如果标价每平米13000的新房,成本价只有每平米6000元的话,那么,7000到8000元也是有可能的。



聚焦三晋


如果太原的均价是13000,那是不可能跌回六七千的,然而太原现在的房价并不是13000。

随着过去两年的普涨行情,太原作为山西省会也是直线飙升,价格飞涨。但很多人喜欢以小店、晋源、迎泽三区的房价作为太原的均价参考,却忽略了杏花岭、尖草坪、万柏林的价格。迎泽是太原的核心区,小店是土豪区,晋源跟小店意思差不多,这三个区不论新盘数量、次新盘数量、外来人口数量、企业密集度都是太原最高的,不过人口只占太原市区人口的55%,另外45%人口所在区,目前新盘均价1万出头,二手房均价8千,其中尖草坪区北部有大量七八千的新盘和次新盘。而类似西山、太钢、兴安、新华、二电等企业的宿舍区覆盖了几十万人口,这些宿舍区的整体均价大概也就七千多。

所以实际来说,南部三区均价大概能够达到1.3万,但是其他三区均价只有9千多,所以平均下来,太原市内六区实际均价大概是1.1万。

1.3万跌到7千,需要跌掉近40%,这对于一座人口净流入的省会城市而言是不太现实的,加之太原本身经济基础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工资水平低,虽然过去两年房价飙升,但是过去两年的成交量也是历史巅峰值,很多月薪两三千的家庭东拼西凑加贷款买了房子,结果没多久跌掉40%,试问除了无房族以外,谁会盼着这种事情发生?而且太原并不是炒房客的阵地,除了拆迁大户以外,家里基本都超不过两套房,所以也不会有人砸盘。那么既没人大量抛盘,那就没有暴跌的基础。

不过1.1万跌到八千却是有可能的。因为这区间跌幅只有27%,之所以说这个数字有可能触及,是因为近几个月很多先期涨幅过猛的城市回调幅度已经达到20%左右,比如厦门。然而调控还在延续,很多城市成交量仍在持续萎缩,那么继续下跌的话,触及25%-30%是有可能的。太原虽然单价没那么夸张,但是涨幅不比厦门这类城市小,所以未来如果超过15个二线及以上级别城市跌幅大于20%,那么太原恐怕也不会例外。


城市发展报告


我在太原有四套中小户型,前几年好出租,火车站五龙口30平年租金11000,可现在掉到9000都租不出去。其他几套也都掉了15%太原房租下行,是因为整体大经济环境不行,太原实体经济总量不行,市场拆迁走了好多外地人,加上城中村改造大量楼房集中交工,供需失衡,人少了生意不好做。太原最大的委托租赁房产经纪公司,因为在前几年房租高的时候收了房,一年亏了几千万,太多房子不是价格高租不出去,而是降了价也没人租,找不到租客。我身边的人,在太原呆了十几年的建材大老板都离开太原了,门口菜贩去了外地,连照相店老板都说毕业高峰期照相的学生少了一半,因为孩子跟父母走了。房子需求大降,许多有房人被套了,还要出暖气物业费,房子太难卖了,看看高层底商空了多少,就知道市场萎靡到啥程度了。太原30多年前经济排名全国十几名,现在六十多名,老实体经济不行,市场培育不行拆了太多,盖城墙修庙修路挖地铁花了太多钱,有的重复修都是烧钱,现在都是城市的债。


山西信息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目前房价13000元/㎡应该属于高位,随着政策调整,其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了,但也不至于到6、7千元的水平了。

那么为什么说太远的房价在13000元/㎡应该属于高位呢?主要是有以下几点限制了其市场规模:

首先,太原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其上升的空间,主要还是距离北京太近了,太原到北京的直线距离仅仅不到400公里。而北京作为首都、一线城市,其房地产市场盘子大,基数高,对于太原的中产以上置业者,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资源型地域经济的地域特点,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而山西又属于资源型经济区域,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而且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迫切需要经济转型调整,另外太原在其产业布局上,明显落后于其他二线省会城市,特别是较近的陕西西安和河南郑州,那么就会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由于笔者就生活在西安,我们身边的山西人太多了,这一点也是有着亲身感受的);而据薪酬网的统计显示,2019年太原的人均工资为5100元(税后),5100元的平均工资,那么13000元的房价,还能上涨吗?有上涨的空间吗?



再次,太原的人口太少,据2018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2.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5.27万人,增加4.31万人;乡村人口66.88万人,减少0.12万人。城镇化率84.88%,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作为省会城市400万的人口数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也是靠后的。

以上几点,可以说已经给太原的整体市场形成了市场壁垒,所以我认为太原市的房价在13000元/平米应该属于高位了。

那么能不能像你说的降到6、7千元的水平呢?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绝对不会的。为什么?就从目前全国的大形势来看,不可能;只能说高位触顶,略有下降,不可能一下子降到一半的,房地产也是一种经济方式,其不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从近期的730会议,还有大连等城市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颁布,都可以看出,宏观上的总基调仍然是“稳房价”,重点就在这个“稳”字;既不能过快增长,也不能无限下跌;所以说,太原的房价不能出现6、7千元的水平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可以私信我们再做进一步沟通。谢谢。


超哥说房产


太原房价六七千元的时候还是2015年以前,这就相当于房价直接下跌50%左右,但这基本没有可能。

虽然太原在众多省会城市中经济水平很一般,甚至去年的GDP只有3800亿左右,只相当于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水平,但有省会城市这个标签作为支撑房价下跌50%就不可能,但我认为房价出现下跌还是有可能的,毕竟这样的房价基本上是很多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标准了,但其经济水平至少逊色2-3倍左右。

经济水平和房价关系还是存在很大关系的,经济水平如果一般,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城市的人口应该不多,人口一旦多那么经济水平就会不错,这在一二线城市早已得到了印证,太原这座省会城市对于人口的吸附作用太弱了,才会导致去年的GDP只有3800亿左右,面对一万多元的房价确实是偏高的,基本上可以判定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应该在三四千元左右,这样的收入水平对比一万多元的房价低太多了,说明当地的房价存在很大的水分。

在接下来的楼市发展环境下,太原如此的房价水平出现下跌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毕竟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发生了松动,优惠幅度达到了上千元的水平,太原的经济相对于这些城市来说还是逊色不少,其实最近太原的房价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我从某房产网上参考的截图显示是这样的,特别是相对于2018年的高点,2019年太原房价其实还是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太原当前的房价还是有一定下跌空间的,只是下跌50%没有太多可能!


楼盘网


来来来,房托和做梦的,看看这个中铁大盘,已经直降20%了,这才刚开始。据我知道富力 华润都是20%的降了,只不过涨价轰轰烈烈,降价偷偷摸摸。




丁奕


这是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悟空问答既然提问,那我就结合太原目前的楼市环境,在回答一番。

根据乐居的数据显示,目前太原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13000元/㎡左右,其中小店区房价最高,达到了15000元/㎡,晋源区、万柏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房价差不多,都在13500元/㎡左右,尖草坪区房价最低在10000元/㎡左右。

假设太原整体房价都跌回6、7000千元/㎡,意味着目前房价腰斩,完全没有可能!!!

昨天2019年太原土地第一拍,足以让人震惊,位于旧晋祠路的山西省警校旧址吸引了中国金茂、金地集团、万科集团、中国铁建、华润置地、华发集团、保利发展等等7家开发商,经过数十轮的激烈竞争后,最终以247000万元被中国铁建斩获,溢价率高达89%,楼面价创纪录的达到了7291元/㎡!

如果房价在6、7千元/㎡,省警校这个项目就是彻头彻尾的百分之一百万的赔钱,别以为国企就可以赔钱,还是这么无脑赔,将会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你让相关领导为了你能买得起房去踩雷,是不是太天真了?!

过去2、3年,太原房价一路从7000元/㎡到13000元/㎡,这一波房价上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商品房去库存、城改棚改货币化安置、城市发展、交通路网完善是造成的。

根据社科院的数据显示,91.2%的家庭是有房的,如果让房价腰斩,意味着这些人的资产将损失一半,这其中有很多人是倾其一生举全家之力买的自住房,这不同于炒股赔钱!不仅有断供的金融风险,还可能会发生打砸售楼部的恶劣社会事件。

正因为此,在12月24日住建部会议上,着重提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说遏制房价大涨,也不会允许房价大跌,房价只会在合理可控范围内波动!那些希望房价腰斩的人,看起来更像是自己臆想而已!

认同我的观点,请在文章下面点赞,关注我,一个专注楼市的小伙伴!


疯狂太原人


其实外地人来太原,主要是为了赚钱的太原的环境比较差。就全国与太原同类型城市相比,太原的房价并不算高,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一个地区的房价一定与它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前可能也就小店区能达到,15000左右,晋源区的房价也在涨,是因为晋源区的环境改造工程,山西长风商务区以及周边大型商城的构建,也就是可以看出来,迎泽区是因为学区房涨价,小店区是因为工商业,资源涨价,晋源区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其他几个区并没有明显的拉动涨幅的关键要素。太原人口流入情况,不乐观2018年的太原常住,人口只增长了5万人,比起一其他二线或者新一线城市相差甚远,没有人口资源的流入,房价很难有一个大的涨幅。由此说来,太原的房价走势应该与全国平均走势相符,从政府,和市场,以及普通居民的心理预期看,国家房价不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样,在太原这样的规律也适用,但昭目前太原的发展速度,以及人口流入速度来看太原房价很难有一个较大的涨幅。



总之太原现状是人口流入少收资,存在大量的低收人群,缺少当今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加上太原市地势狭窄,南北发展严重不均衡,房价走势并不乐观,推荐买房的朋友,尽量选择发展优质的区域


一个有想法的码农


在昨天突然聊到了一个未来的二手房成交博弈的话题,也就顺道写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018年的楼市已经成为历史,2019年陆续开幕,摆在市场面前的,必然是购房者想买“葱价房”,售房者想卖“高价房”,楼市的博弈会如何??

首先看一组数据:

A,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13-2016年城镇人口每年增加2000多万人。

B,2016年末,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

国家统计局收集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7年初,我国的城镇化率平均为57.35%,有十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注意:我们山西低于全国的平均值。而太原市至 2020 年的总体规划中预测其城镇化水平要达到为85%,太原市的城镇化发展还是非常领先的,而高城镇化率也必然增加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而衣食住行首当其冲的是住房的需求最为迫切。

其次来看看第二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发布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为29.35平米,2015年末,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1.96平方米。而作为省会的太原市,有数据显示人均33.51平米,而我未能找到官方数据,但是应该和山西城镇人均水平差距不大,而这个人均面积距离全国的人均面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故而其发展潜力也是可预见的。

当然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平局数字,会有感觉拖后腿的感觉。

第三来看第这组数据:

中国GDP年度增速为虽有下降趋势,但是在全球仍是少有的高速发展国家。

央行公布的2017年全年中国通货膨胀是7.5%。(通货膨胀率是按照GDP指数和CPI指数计算出来的,属于一个总体数据。)如果房产保持原值,也需要跑赢通过膨胀率。而国民财富GDP的增速,房价上涨实属必然。而太原市的GDP增速近几年基本跑赢了全国线,也是一个潜力和后劲十足的中西部重要战略的弱二线省会城市地位。

第四来看这个数据:

中国内地49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套户比状况:套户比低于1的城市相对来说投资价值较高,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关发达、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城市来说,具体包括以下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徐州、温州、深圳、泉州、东莞、乌鲁木齐、合肥、宁波、太原。(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万科)

2018年中国城镇人口套户比大部门已经超过1.1左右,而目前太原市套户比不足1.1,这也是太原市目前强开发的城中村改造,品牌开发商依旧是拿地开发热情不减得重要原因。(套户比是量住宅存量充裕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计算方法是厨卫浴齐全的成套住宅套数除以常住家庭户数,一般认为其均衡线为1.1。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来对当前的房市做一点判断)

第五来自作者个人估算的数据:

中国的城镇人口的大部分二套房在交易税费中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唯一住宅出售必须有)占有70%以上,而二手房的业主普遍大部分选择继续置业。以2016-2018年我的二手房运营管理工作抽样梳理统计(自己从业期间每年约接触和统计1000余套二手房的成交)太原市二手房交易中个税缴纳比例会高达80%以上。而存在的个税的免征收依据满五年且唯一住宅。

我国的贫富差距在世界比较高,社会财富不均衡,也就说房产的分配并不均匀,虽然无法准确的统计,但推断约太原有二成到三成的居民家庭会拥有二套房以上的资产,其保有约占有了近六七成的房子。太原市常住人口近五成的家庭需要竞争为数不多的房产是常态,而且太原苏子和不断城镇化,进入居住城镇化的队伍的竞争者也是不断增多,尤其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存发展城市的80后90后群体。而太原城中村的住户何其富有和引进城者租房困难的对比写照。

第六组数据:

2016年规划的地铁,让太原这个城市有了新的一种房产生存态度,叫做“地铁房”,准确的来说是地铁预期房产。这里必要说一下,距离地铁200米以内有共振感,地铁房可不是越近越好。2008年我在上海工作,地铁临近的居住舒适感并不怎么好,而近十年不论是在北京,还后来去广州,重庆和长沙,地铁口的酒店一般不会做选择。但是地铁确实有神奇的增值疗效。

聊到这里来回答,买房想省钱,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房产持续下跌,你不买才是最省钱的逻辑推理。卖房子的想多卖,其实也是难以存在的,因为过剩房产的供应并不是囤货可居操作市场。而最终的价格博弈往往会在跑赢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后,供需矛盾的上下波动震荡,只是买房的人没有平衡标准得到了是否少花钱的答案,而卖房人也无法达成自己多卖钱的认定。时间在变化,其实两边都不知晓真正的答案。

最后说两个购买二手房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2016年初在公司做南城的二手房市场区域管理的时候,亲身经历过强硬的业主谈房产价格时候不肯降价一分,导致他三个月后有涨了五万,半年他有涨了二十万,一年后2017年有三个买家在他竞拍加价原始出售价格五十多万成交。

第二个故事:2017年11月我先后“看”上了二套房子,交通小区11F的140平米东户,忻州人130万,因付款方式未能协商一致错失。后“看”上北美晶域蓝湾一期10F的145平的房子,140万,业主南方人某装修公司老总周末谈妥。约周一签约,帮业主解除80万银行抵押,然而未能如期签约,2018年底,该老总联系到我,让我帮忙委托一中介出售,其价位为210+万。

而我的2017年在12月份在业主高于委托价2万的情况下,依旧选购了北美小区的一套二手房。约到业主来签约,我从培训员工的课堂上安排学员休息的时间,将已经填完的买卖居间合同签字画押,落定为安,签约二周后才到了购置的房内看房。

希望太原二手房市场的动向你能读懂,太原这个市场,也许值得你来期待,毕竟深爱这座城市的人,总要持有一只该城市“资产股票”-----该城市的房产。


太原楼评参考


我就觉得先解决一下薪资过低的问题,如果收入上来了,几万一平也无所谓,问题现在一个月5000的收入,看着15000的房价,深深地无力,又不是貔貅可以只挣不花,就攒着买房,我们现在车厘子自由,葡萄自由,各种水果自由,蔬菜也跃跃欲试,两条带鱼都三位数的价钱,这还没算孩子教育,老人医疗……这样的生活状态,买房子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这还属于收入稳定,五险一金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