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南云为什么不轰炸油库?

ghchjbj


没有用的,诺大一个美国不缺那点油,在南云忠一看来,冒险派出第三波攻击部队是不值得的,他的机动舰队6艘航母765名飞行员,是日本几十年积攒下来的精华,必须尽可能地保留下来,毕竟太平洋战争才刚刚开始。



南云的2波攻击损失了29架飞机,这其中包括9架零战、5架97舰攻、15架99舰爆,也就是说已经有55人殒命了!他们的座机一旦被击中不是玉碎就是被俘!著名的飞龙号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西开地重德和石井三郎二,就是损失的9名零战飞行员之二,石井三郎二不愿意自己的飞机被美国缴获选择飞向大海,燃料耗尽后坠海身亡,而西开地重德则迫降到尼豪岛上梦想被日军潜艇接回去,最后也是身死他乡且害苦了10万日裔。


当时,珍珠港内有美军飞机390架,两波攻击后已经损失了188架,这说明美国空军还有能力保护珍珠港领空,甚至尾随日军舰载机攻击航母。比如西开地重德跟随飞龙号战斗机中队长重松康弘,共8架零战攻击珍珠港,在返航时就遇到美军9架P-36A的拦截,最终要了石井三郎二和西开地重德的命!作为战斗机指挥官,重松康弘肯定会向南云忠一回报,南云也有理由相信有更多的美军战斗机等待着日本飞机回到珍珠港,这肯定是他鸣金收兵的主要原因。


南云爱惜珍贵的航空兵,还体现在中途岛海战中。当时,南云忠一共有4艘航母和248架舰载机,其中有零战93架、九九舰爆72架、九七舰攻81架、二式舰侦2架;负责掩护的水面舰艇还有16架水上飞机,因此总共有264架飞机,粗略估算至少有600名飞行员,如果再加上备用的飞行员,四艘航母共搭载了700名飞行员左右,但航母沉没后只有110名飞行员阵亡,可见南云不仅自己不想死,她也不允许飞行员玉碎作战,也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不愿意让飞行员冒险第三次攻击珍珠港了。


此外,南云派出第三波攻击摧毁油库真的有用吗?据说珍珠港内有450万吨油库,还有海军用的紧急造船、修船厂,尼米兹也认为日军没有攻击这两个目标是个失误。但尼米兹终究只是个潜艇司令、潜艇发动机专家,他的见识也没有我们想的那样高,因为美国家大业大根本不差这点东西,本土有的是,日军冒险攻击船坞和油库不会阻碍美军的反攻行动。

(航拍油库和船坞)

珍珠港偷袭过后,美军受损的8艘战列舰仅有亚利桑那号、俄克拉荷马号全毁,剩余的6艘都被修复,而且只是在珍珠港的船坞里紧急处理后,拖到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修复的,更有意思的是这6艘战列舰并未参与日后的对日作战!因此,说南云即使摧毁了油库和船坞也没用,美军大不了不要这些派不上用场的船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南云的2波攻击飞机都没有发现美军的3艘航母,作为一名航母指挥官他不可能弃之不顾,这三艘本该在港内的航母去哪里了?会在哪里出现?会不会偷袭日军的机动舰队?这是南云忠一时刻考虑的问题,因此他不敢在夏威夷附近久留,和飞行员相比,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这6艘航母更加珍贵。


兵器世界


很多人批评南云在偷袭珍珠港时,取消了原先计划里第三波对船坞和油库的攻击,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其实这一说法并不正确。

首先,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以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为主要作战目标,在制订计划时主要作战目标是四艘航空母舰和八艘战列舰,并未考虑攻击船坞和油库。渊田美津雄所写的《袭击珍珠港》一书里,也提到第三波攻击的目标还是战列舰,以便将其彻底摧毁,然后是其他军舰,再之后,才考虑海军造船厂,破坏它的修造设备。

其次,以当时日本航母的攻击能力,攻击船坞和油库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当时海军军舰使用的燃料是重油,重油并不易燃,所以摧毁油库并不容易。船坞的话就更难破坏了,二战中美英对德国、日本的战略轰炸时间很长,很多军港都遭到几个月的攻击,但是都无法彻底破坏。以日本航母上的这点航空兵力,对于港口的破坏可以说微乎其微,不会对战局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南云并没有取消对船坞和油库的攻击,他取消的,只是继续攻击美国军舰的计划,这一决定并没有错误。

随着珍珠港防空火力的增强,日本飞机的损失也在急剧增加,在战斗中,日本共损失了29架飞机,但是还有70多架飞机受伤,大部分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出击。这些飞机大部分是在第二波攻击里损失的,继续发动第三波攻击,损失将更大。

而且等航母收容完第一波、第二波攻击群,在完成整补,再发动攻击,那么第三波攻击群返回时很可能已经天黑,降落时危险也很大。第一次空袭业已经达成预期的目的,继续攻击战果有限,得不偿失。

另外根据无线电判断,在瓦胡岛上美国还有50架重型轰炸机没有被摧毁,同时美国航母下落不明,天黑以后还要担心美国潜艇的攻击,南云决定撤退也是正常的决定。




不沉的经远


这里时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炸不炸油库其实根本无关紧要,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美国。

按照山本的想法是趁胜追击,直接把美国太平洋舰队打掉,逼美国和谈,然后日本就能在广袤的太平洋为所欲为。

南云不炸油库和和船坞是因为他认为舰队已经被摧毁了,没必要炸。而且当时美军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内,南云怕出什么幺蛾子,为保全舰队就直接溜了。

可以理解,军舰都被我收拾干净了,战术目标已经完成,而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且还是此消彼长,你这边竭了,别人反而做好准备了。

也因此南云忠一要撤退。

问题出在哪里呢,南云把这仗当成对等战争打了。他打仗中规中矩,很多对他的指责基本上都是人死了疯狂往他头上甩锅。根本原因在于美日两国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山本之道这一点,所以他要求不光要打掉美国的飞机军舰,还要打掉珍珠港的船坞,尽可能的拖时间,让日军抢占先机,好逼得美国与日本谈判。

说到这里还得再多说一点,日本打美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东南亚,日本人就这点很有意思,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大的问题。所以偷袭完珍珠港后日本就把精力放到东南亚战场上了。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被摧毁,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组织起来,所以放心的去打东南亚,然而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让太平洋舰队迅速得到恢复。也就几个月没注意,美国已经又搞了一支太平洋舰队了。


守仁读仁


偷袭珍珠港,南云不轰炸油库,是因为日本根本没有把轰炸油库列为目标。而没有轰炸后勤设施则是南云没有这个胆量。


在总结偷袭珍珠港的经验时,美军和日本的一些人员,都对日本航母舰队没有对珍珠港继续发动攻击做出了批评。虽然双方的立场不同。

美军的批评是从它的方面做出的一厢情愿。攻击后勤设施,估计它也不会那么容易做出。它的指责似乎有挽回一些颜面的味道。


日本是出于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要求南云攻击攻击再攻击。可是攻击目标是什么却没有说明。袭击维修厂等后勤设施是渊田美津雄的建议,不是日军指挥部的要求。

因此,日本本部对南云的要求还是加重对美舰队的打击。可是在南云看来,日军已经达到了袭击目的,再进攻是多此一举,所以就收兵回营了。


而在司令部准备下命令督促南云时,山本五十六制止了这个举动。虽然他说南云是小偷,但是从他默许南云的行动来看,他还是赞同南云的决定的。

我们今天看来,发动第三次进攻的难度要大于第一次的袭击。美军已经从空袭中惊醒过来,放空炮火和剩下的空军力量已经复活。第二次攻击的飞机大部分中弹负伤。

而最重要的是,三艘不知去向的美国航空母舰。它们对日本舰队威胁大大超过珍珠港的威胁。渊田美津雄提出过一个计划,将舰队逼近珍珠港,可因为燃料问题无法实现。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弹药问题。航空母舰所携带的弹药是有限的。如果对珍珠港攻击把弹药用光,遇到美国航空母舰该怎么办?更何况情况不明,向珍珠港的浓烟烈火中投鱼雷吗?

这样,如果进行第三次进攻,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南云取消了攻击,撤退回来也无可厚非。

这个问题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的责任,他们的计划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方面的预案。所以不能怪罪南云。



最后,我说说最根本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根本就没有把美军的油库列为攻击目标!这是因为日本在站前潜入珍珠港的著名谍报员吉川明确送回了情报,珍珠港露天的重油罐是空的!


这是战争结束后,吉川接受美方审讯时供述的。他当时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珍珠港的油库,到重油罐旁查证了这个信息。



这就解释了,南云是不会向空的重油罐扔炸弹的。至于轰炸珍珠港的地下油库,这个问题不是扔两颗炸弹就能够做到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二战时期日军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一次战术上的小胜,战略上的大败,此战之后,就已经宣示了日本最后的战败,对于此次偷袭,很多人对南云的指挥水平不敢恭维,作为美国海军重要资源的油库,为什么不作为重要的轰炸目标,让美国海军短时间内就恢复了战斗力。

作为美国珍珠港偷袭事件的背后指挥者,南云中一来说,能偷袭成功美国珍珠港在他心里已经开始窃喜了,甚至忘乎所以了,他甚至觉得胜利在望,至于为什么不偷袭美国的油库,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偷袭美国珍珠港,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这等于给老虎拔牙,能突袭成功与实属侥幸,已经没有什么精力人力和物力来去偷袭美国的油库了。


第二:日军在行动的过程中还必须得防备着美军航母回击。还有就是日军的炸弹威力有限,就算实施轰炸,也不一定能够让美军有什么损失。

日本这次偷袭事件, 虽然获得了战术上的小胜利,却是因小失大,看来的是美国将两颗原子弹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是在南云窃喜之余,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再加上美国油库里的油都是用油罐装着,日本人也不能确定里边究竟是空的还是有没有油,如果再去炸油库的话,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人力物力的损伤,日本如果有把握是美国,那就不会是偷袭了,就像一个小孩打不过一个大人一样打不过他,就背后偷袭他如果正面交锋的话,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在这点上南云心里很清楚。



总结:南云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还要防备美国的反击,所以,没有精力再腾出手来去偷袭炸毁美国的油库,但是后面的事是南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佳宁姐姐说历史


南云为何不轰炸油库!因为南云是个鱼雷专家,做向导绝对最合适!做将领不行,南云优容寡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且还死要面子!

三本五十六曾对南云说过,错误的决定,也比不做决定要好!

珍珠港的油库,和造船厂最为重要的设施,南云为何放弃了!有几种说法,一是燃油不多了!南云怕影响后续被美军突袭!二是有情报说油库没有油!这几个看起来合理的理由都是胡扯!燃油不够肯定是不对的,日军准备充分!而且第三波攻击是计划内的!二是情报说油库没油,没油为何不炸船厂?没炸船厂的后果很严重,美军就地把珍珠港受损军舰修理好了,那速度相当的快!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南云怕了,怕美军反扑,这种说法我觉得是比较可信的!但是当时美军没有反扑的实力!这就是南云!

中途岛南云同样犯了这个错误,发现美国航母后,最好的办法是不换炸弹,直接攻击美国航母,或者派两首航母去攻击,两首换炸弹!还有立刻命令换炸弹鱼雷!南云都没做这几种相对正确决定,而是在犹豫,致命五分钟被他犹豫掉了!

塞班到战役,日军在岛上有几百架飞机,结果南云又犯了错误,岛上机场被美军偷袭,几百架飞机损失殆尽!更奇葩的是南云竟然没有上报,日本联合舰队,本来计划以塞班岛上的飞机为制空权,舰队去支援塞班岛!结果没有制空权的联合舰队,踏上自杀的旅途!

总结南云这个人,没有将领的才干,日军被他坑的不轻!


付崊君


本可为盗,偏要为贼。豪夺不敢,却为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将这句话用到南云忠一袭击珍珠港据说是十分恰当的。因为第三波攻击波除了攻击油库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那就是船坞修理设备。只要这些船坞修理设备不坏,那它就可以为太平洋舰队提供源源不断的“鲜血”。


其实珍珠港事件里面的8艘战列舰除了亚利桑那号真正被击沉,另外一艘有修复价值以外,剩下的无论是沉没还是重伤的都全部被珍珠港内的修理设施全部修好,并且在最后的战列舰对决——苏里高海峡海战当中与日本西村舰队战列舰决战的就是从珍珠港内修复的战列舰。无论是珊瑚海海战、还是中途岛海战第一后来的海战当中,珍珠港内的修理设备以及油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南云忠一到底为什么不发起第三波攻击波呢?现在的一些分析也还是有一点的道理的。第一和第二波攻击使得美军的防御开始加强,因为损失的29架飞机当中大部分都是第二波攻击中损失的,而且大部分战机已经受伤,最重要的是美军航母不在港内。美军航母肯定知道了珍珠港内受到攻击,那他们是否是在搜寻日本航母的位置?如果第三波攻击波放出去之后受到美军航母攻击怎么办?所以就是这样保守的南云也就放弃了第三波攻击。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1942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基地,此役美国海军损失极其惨重,日本以极其微小的代价换来巨大战果,美军阵亡高达3000多人,40余艘舰艇200架飞机被炸沉炸伤。而日本伤亡不到200人。

然而看似非常成功的计划,却百密一疏,那就是珍珠港里面巨大的油库储藏着高达450万吨原油,如果把它摧毁的话,美国太平洋海军至少一年之内还无法恢复战斗力,这对日本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可是战斗的时候,日本人就仅仅对基础设施进行了轰炸,然后就撤退了,那是日本人忘了吗?要知道日本在战前对珍珠港做了大量侦查,派出了大量间谍,对基地里面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而且油库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怎么可能偷袭的时候突然就忘了,之所以没有轰炸油库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日本把精力全部放在战舰身上,如果把舰艇全部炸毁的话,你短期很难生产出来,这样你的舰队就没有战斗力了,无法和我对抗,就算有再多的油没有战舰也是没有用的,日本主要目的就是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然后把精力发在中国和东南亚战区的身上,所以日本就没有炸毁油库。

2.如果引爆油库,会引起巨大爆炸整个基地都会被毁掉,日本如果占领了珍珠港的话,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复他,本来国家人口数量不多,国家也很缺钱资源又少,所以这是日本人不愿看到的,基于种种原因日本就没有炸毁油库,把它保存了下来。

喜欢我的就请关注我吧,有问题可在下方提出,我会一一解答。





大肥猫123


因为优先目标是军港内的目标,经过两次的轰炸,再去轰炸其他目标,时间上及突然上已经来不及,再加上日军指挥官缺少魄力,想保存自身实力!没有将战果最大化,不然造船厂,油库一个都跑不掉!!!


时光景物


偷袭珍珠港就是因为美国在南亚停止与日本的石油贸易引发的,你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