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加工厂”明年3月“投产”

干坞坞室主体效果图。

文 本报记者 刘蕴哲 图 受访单位提供

12月6日,在甘井子区工兴路南侧,大连湾海底隧道干坞中隔岸壁沉箱的最后一段完成了混凝土浇筑,至此这座干坞主体已经建成。预计从2020年3月开始,大连湾海底隧道的18节沉管将会陆续在这处干坞里进行预制,这些沉管和孩子拼积木、做造型类似,未来建设者把一块块制造好的“积木”拖出“加工厂”、沉入海底,组合在一起,形似巨管,组合而成的这条“管道”就形成了海底隧道。

A

坞口区施工进度是关键节点

“从今年6月底、8月底,我们相继针对干坞的中隔岸壁、坞口区共35个沉箱开始施工,其中,绑扎钢筋有四千吨、浇筑混凝土两万四千立方米。截至目前,大连湾海底隧道干坞子项工程主体已经建成。这对明年初沉管预制的全面启动具有重要意义。”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一工区经理乔光表示。据悉,干坞子项工程作为大连湾海底隧道的配套工程,干坞坞室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整个坞室长480米,北侧宽300米,南侧宽200米,深度约16米。包含东、西两个坞室,由中隔岸壁分开对称独立,坞室南侧各设置一个坞门。

记者当天站在干坞坞口附近看到,此处施工已经完成,这里就相当于“加工厂”大门,用于沉管浮运出坞和坞内灌排水,包括基岩内帷幕灌浆止水、浮坞门沉箱2座、坞门墩及拦水坝沉箱各4座、坞壁沉箱1座、排水泵站沉箱1座及配套钢闸门、附属设施。坞口区的施工进度直接决定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沉管能否如期预制,决定了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整体履约,是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关键节点。

B

攻坚克难优化工艺提前完成节点工期

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一工区总工程师张超介绍说,由于坞口区地质复杂、沉箱结构多变、设计使用功能多,加之沉箱体量大,其中坞门沉箱单重近8000吨、有32个仓格,其余沉箱均约3000吨,还存在坞口区施工作业面积狭小、施工交叉严重、安全风险大,这些给项目部的技术攻关和生产组织带来挑战。对此,建设者、设计单位、业主联合攻克各项困难,先后完成对溶洞溶槽的止水加固处理、沉箱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注、浮坞门沉箱原位现浇顶升及落顶、沉箱止水结构安装等多项重要施工工序,过程中不断创新与优化工艺,及时调整总体部署与施工顺序,在确保安全质量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施工效率,最终提前完成了节点工期。

C

预计2020年8月底前具备沉管出坞条件

据预计,大连湾海底隧道的首节沉管将在明年3月之后在干坞里进行预制,大连湾海底隧道干坞子项工程将在2020年4月底完成全部结构施工,2020年8月底前将完成坞口围堰区港池及护岸恢复、具备沉管出坞条件。

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南接中山区主干路人民路,北至规划的梭鱼湾20号路,共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单节沉管长180米、重6万吨。设计标准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是我国北方第一条跨海沉管隧道项目,建成后将为大连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功能、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的建设,打造环渤海、黄海沿海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