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有房地产规模,如果房价下跌30%是不是就会释放上万亿的购买力来促进其他消费?

每日之


评论员鑫鑫:

虽然这算是一个月经问题,但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房价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件大事。

首先,我觉得房价跌不跌还得分地方。从市场供求关系得角度来说,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是有可能跌的,但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房价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涨就不错了。央行有足够的工具来向市场投放足够的货币。比如"酸辣粉"和"麻辣粉"了解一下?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房价下跌30%的结果。购房者按照动机可以分为两类,自住刚需型购房者和投资型购房者,后者俗称炒房客。第一种购房者对于房价是最不敏感的类型,他们其实不关注涨还是跌,只关注买的起还是买不起,所以我们可以先把他们放在一边,因为无论降不降30%,他们都只买自己住的房子。第二种人是投机者,他们对于涨跌会非常的敏感。假设您首付30%买了一套房子,价值900万,您自己首付300万,贷款600万。房价下跌30%,您会怎么算这笔帐呢?付了300万,还背了600万的贷款,买了一套600万的房?这个时候您会发现,您的300万首付其实已经完全打水漂了,背的600万贷款加上利息,总额已经超过了房子本身的价值,考虑到由于房价下跌,引发了市场大量抛售,未来房价还会进一步下跌的因素,您会不会直接弃房断供,等待房价跌到地板从新抄底?

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次贷危机,由断供潮引发了银行的大量坏账和不良资产,最终导致了银行的倒闭潮。中国如果房价下跌,也会引起这种现象。这个时候不要说促进其它消费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连带就会引发一场经济危机。倒闭潮、失业潮随之而来。释放上万亿的购买力来促进其它消费?不存在的。


首席投资官


想什么呢,下跌50%也没多少人买得起,现在高点所谓的下跌,都是毛毛雨。2017年上涨了一倍,你说现在下跌30%能下跌多少。

以我所在的北京大兴来看,原来房价每平方米3万元,已经很贵了没多少人买得起了,但如同股市飞涨一样,最后的冲锋,直接从4000多点上涨到6000多点,大兴的房价在一年间上涨100%,到6万元一平方,也就是说,即便下跌50%回到2017年左右的起点,依旧是高不可攀呀。

A股有经历,从6000多点直接下跌到1660点左右,也就是说它快速下跌到4000多点时根本没多少人接盘。

同样的道理,你以为国内多数城市动则上万元每平方米是便宜的范围吗?以为每个家庭都可以轻易出手买房入住吗?别把我们想得太富裕了。

买房子不比买股票,更不是买白菜,价格一下降就会成为抢手货,它的周期更漫长,比如涨了十多年,可能也要阴跌很多年。不是有消息曝出用竞拍得到地价出售,都卖不掉房子了,预期改变了,行为也直接改变了。

在房市后半段,基本没有刚需参与的可能,都是炒房团,都是各方势力综合的结果,没人扛得动高高在上的房子了。

下跌30%太少,下跌50%,从统计数字上看,可能也看不出来,估计会说只下跌了10%吧。

2019年,但愿有个好心情,别受遥遥不可及的房价的影响,整装待发,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吧。


财经作家邱恒明


中国房地产总市值达到65万亿美元,约值451亿人民币,这相当于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这也意味着,大量社会财富都跑到了房地产里面去了。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反对房价下跌,他们觉得房价若是下跌30%,无力买房的人还是买不起,愿意买房的房奴多了起来,买房的冲动更强了,反而不利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同时还容易引发断供潮,导致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但事实上,即使是现在,房价下跌30%的城市也不在少数,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可怕。比如,厦门房价从4万元/平方米跌到2.8万元/平方米。环京三四线城市,如燕郊、通州、香河等地区的楼市房价也由原来的6万元/平方米,跌到4.2万/平方米,这也没看到发生什么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仅是个别地区发生房价下跌,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调整,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是极其轻微的,但若是大中城市的房价在短期内出现集中大跌,那就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从目前,中国的消费数据来看,消费对GDP的拉动力越来越弱。只有把高房泡沫的资金从房地产市场中逼出来,国家的消费才有望真正启动。

可以肯定,如果房价出现下跌,对当地的购房需求转向消费市场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并不一定完全会流向消费市场,也可能流向其他投资领域。所以,盲目说房价下跌,消费需求就会上升是不负责任的。房价下跌对促进消费有积极作用,但并不代表房价下跌,消费品需求就会立即上升。那么,房价若是下跌,对促进其他消费有何明显好处呢?

第一,房价若能出现大幅下跌30%或50%,意味着后续买房者可以不用再花大钱去买房了。新晋房奴每月的还贷压力将明显减轻,就不用像现在房奴那样,要把每月工资收入中的很大一大部分都还房贷,那么剩下的钱就可以自由支配,而房奴手中的钱多了,对于促进消费的好处是明显的。

第二,目前房地产市场是投机炒作的市场,如果房地产去投机化,回归居住属性,那房价就要跟随当地居民收入增减而波动。这意味着,房地产稳赚不赔的日子就要过去,而一旦房地产投资的赚钱效应消失了,大量资金就会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促进其他领域的投资,从而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旦很多市民找到了新的工作,他们的消费能力更强了,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会更大。

第三,在高房价的背景下,炒房者买房喜欢买毛坯房,待价而沽,从来不会想办法去搞装修,同时,刚需购房者即使想装修也没多少余钱可以把房子弄得更精致,只能草草了事,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下游行业的人是苦不堪言,而如果房价跌下去了,跌到广大刚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那不仅对于房地产市场成交有利,还会对中国经济促进消费有利。


如果可以,请点一个赞,谢谢你对我付出的肯定。欢迎关注我


不执著财经


据媒体报道,我国的房地产市值已经超过450万亿。如果房价下降30%,意味着135万亿市值灰飞烟灭。不管从哪方面讲,房价下降长期来看利好消费,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够释放上万亿的购买力。


要知道我国2018年的GDP总值是90.03万亿,135万亿相当于一年半的GDP被蒸发掉了。


房价虚高,带来有巨大水分的总市值。正如股市6000点时很多股票的价格都上了天,但是上市公司业绩并不足以支撑这么高的股价,怎么涨上去的就会怎么降下来。股市如此,楼市同样如此。房价可以在二十年的时间上涨少则五倍八倍,多则十余倍,那么在未来十年下降30%或者下降50%都很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严重依赖银行贷款,正如2019年银行新增贷款大部分投向了楼市一样。正是这种高度依赖性,使得银行借助房价上涨获得了丰厚稳定的回报,金融行业成为高薪的代表。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好日子过得久了,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中。房价持续上涨,终于超出了国民承受能力,收入增长已经难以维持当前房价,刚需能买得起房的比例越来越低,房价已经到了下降的分水岭。


房价如果下降过快,比如一年时间下降30%,就会有相当多的炒房客选择弃房断供,银行坏账率就会急剧攀升,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很容易被放大,影响到众多行业,甚至影响到社会就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说释放消费了,国民会更加谨慎消费,甚至节衣缩食,防范风险,购买力还有可能出现大幅萎缩。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房价下降30%后刚需买房会轻松一些,未来消费潜力一定会大大增强,但是国民是否乐于消费敢于消费还要看收入的稳定性,因此短时间并不明显。对于已经买房的人来说,房价下降30%,贷款不会减少一分钱,消费潜力肯定不会增加,甚至还会因弃房断供列入老赖名单。


长期来看,房价下降了,国民在居住上的成本小了,手里有了余钱,自然就有能力去消费,购买力增长的不止万亿,但是这需要时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先让房价回归理性,给国民休养生息的时间。


财智成功


这问题提的简直就是搞笑。

现在房价肿胀的有多厉害严重?收入和房价差,世界排名第一!

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快要胀死了。水米不入,举步艰难,动也动不了,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这个时候下跌30%也就是可以给原来臃肿的病人,消一下肿。然后他就来问,这个病人可以出来干活了吗?可以来买我的东西了吗?可以促进消费了吗?

真不知道是哪个蒙古大夫看的病,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学西方中世纪的抽血治疗法。

一开始肿胀的时候,他说没事。抽点血,反而可以刺激血液循环,变得健康快乐。也就一点点的泡沫而已。

再警告他的时候,没事!继续抽血!这泡沫有点大了而已,很快就会自己消肿的。而且合理的失血痛苦和虚弱,逼得他努力运动干活,只会逼得他变得更加的健康强壮。只是一个局部肿胀而已。

再警告他的时候。没事没事真的没事!叫他起来走几步。你看他还能走。

再警告他泡泡已经变得很大了,他拿来一块黑布,给盖起来。然后眼睛一闭说:没事,你看他的手还是很细的。

可是医生,他的肚子都肿起来了,大的跟球一样了,不会炸了吧!

没事没事,怎么会有事呢?人到中年,肚子大是合理的。

现在这个人已经是全身浮肿,肚子更的一旦爆炸就会粉身碎骨了。这病人更是躺在地上动都动不了,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还要被不停的抽血。

而且护士早就吓得都不敢提醒他了,这个时候你说:我给你肚子消肿消个30%,你就起来干活?而且还要干重活?

别天真了!

以他们黑心蒙古大夫的尿性,我敢说。今天这里给你消肿30%。明天别的地方可以给你肿胀300%!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不但要消肿,还要好好的休息恢复,把失去的血补回来。

可是这个蒙古大夫把黑布一盖,眼睛一闭,数据一改。硬是要说,你很健康,来来来,我再来给你抽一点血,而且这次要换个更大的针筒哦。

只要这个蒙古大夫还在,死无日矣。


繁花若雪风自摇


如果房价下跌30%乃至50%,那么会造成几方面影响。 第一、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行,对于投资客而言,可能会造成断供风险,一旦房价下跌超过了预期价格,那么对于非刚需客群体,可能会引发断供风险,弃房断供风险逐渐增加。 第二、房价大幅下行,可能会引发相关产业链受到冲击影响。例如,智能家居、家电、装修设计等,而房价大幅下行,对相关行业盈利能力构成实质性冲击。 第三、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行,会对经济发展构成影响。在房地产依赖度较高的当下,房价非理性下跌可能会影响到经济数据表现,对就业率等因素构成影响。 不过,因为房地产市场牵涉到的子行业太多,一旦房价非理性下跌,那么将会对相关联行业构成冲击,就业压力也会随之增加,或许经济增长方面会有所发力,以稳定就业需求。


郭施亮


蒋老师的观点:如果房价下跌30%,首先不是释放了购买力,而是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以及金融体系崩溃。另外房价下降跟释放购买力的逻辑也是不通顺的。

接下来,蒋老师将从三个角度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解读:

第一,房价下跌30%,最惨的是谁?

为什么房价会大幅下跌30%?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大量的二手房无法出售,这样开发商会降价销售。

既然是供过于求,那么整体房价行情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意味着开发商无法收回销售回款,就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房企裁员降薪甚至是公司破产。开发商体系外的工程单位也会资金断裂,进一步扩大裁员范围。

房地产和上下游又是民生相关的产业,大规模的失业潮是一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也是政府部门所极力避免发生的事情。而被裁员降薪的人,没有了稳定的收入,他的购买力又从何而来?

对于购房者来说,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的,买不起的人依旧买不起,而买得起的又会持币观望。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但是除此之外,最难熬的应该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他们把大量的钱借给开发商,开发商破产后只能用在建工程抵押,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说,房地产行情不好,这就是一笔呆账坏账。

所以被房地产绑架的金融体系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呆账坏账,银行存款不足,如果出现挤兑潮,那就会导致金融体系极度不稳定,对于国家来说,这才是最担心的。

第二,房价下跌跟释放购买力有关系吗?

房价下跌跟释放购买力有什么关系呢?这两个事件的关联程度有多高?

释放购买力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降息、降准。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向社会投放更多的贷款额度,这样刺激经济,大家都有了更多的钱,去买房、投资、消费等等。

第二种方式是加大财政支出。利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刺激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工作机会,多种方式让你有钱花。

此外财政补贴可以做一些刺激消费,比如“家电下乡”活动,这样刺激了购买力,这是从供给侧刺激消费,从而提高了一部分购买力。

第三种方式提高大家的薪资水平,各大城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减税降费,让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增加,获得感增加,这样从需求侧提高了购买力。

但是房价下跌跟这几种释放购买力的方式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对于买得起的人来说本来就是可以买更便宜的房产,如果想买的话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如果不想买,他买房的钱难道会全部消费吗?这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房价下跌对于买不起房子的人影响也是很小,因为购买力依旧不足,没有足够的收入,怎样去还得起月供呢?包括那些处在买得起和买不起边界的人,他们受价格刺激更为严重,买涨不买跌。

所以想象中的释放巨大购买力是不成立的。

第三,如何才能稳定房价并且促进购买力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得出来,房价暴跌30%对于经济来说有害无利。这个行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跟金融体系紧密结合,如果发生房价暴跌的事情,一定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了。

那么如何才能稳定房价、回归理性,并且提高大家的购买力呢?

其实政策都已经定了调子,那就是房住不炒,要深刻理解这个深意。房价不能暴涨也不能暴跌,就目前这个市场而言,稳定才是最重要的,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房价的确已经高到了一定程度,很多普通中产都要费尽心力去买一套房子,背上30年的月供,生活艰难,压力很大。

但是人生在世哪有不艰难的,既然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那就只能努力走下去。

对于当局来说,需要进一步扩大土地供给,并且多建设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人才房等,让居住有其屋,只有让人们安居,才能乐业。

普通人暂时买不起房子,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先住上房子。

综上所述:

房价下跌30%其实没有理想中那么美好,更不能释放出巨大的购买力,反而会造成大量的裁员降薪、众人失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的因素。此外,房地产绑架的金融体系也会有大量的呆账坏账,金融体系一旦崩塌,那就是难以想象的金融海啸。

如果还不清楚房价暴跌的后果,可以回顾一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一旦危机来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蒋昊说经济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不会。

一,房价下跌与释放资金基本上没有关系。

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房价下跌了,买房子花钱就少了,节约下来的钱自然就用在其他消费上。所以,房价下跌的越多,就会更多的促进消费。其实不然,如果房价下跌,只是对刚需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刚需也不一定能买的起房。因为当房价下跌时,首付款就会提高,银行贷款利率自然上浮。对购房者来说,无论是首付还是还贷,压力仍然很大。同时由于房价下跌,房子变的‘’不值钱‘’了,房子更难销售。

假如房价下跌30%后,所有的刚需都买了房,也不可能释放出上万亿元的购买力。大家要尊重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真正的刚需有多少?想买房的不一定都是刚需。当房子真的不值钱了,还有那么多人要买房吗?

再如房价下跌30%后,价值100万的房子变成了70万,就能释放出30万的购买力吗?只是房子的价值变了,房子本身并没有变化。

二,房价下跌不会增加购买力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买房,实际上就是因为房子的价值。当房子变的不那么值钱了,买房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资金流动就会越来越慢,消费水平总体是下降的。实际上,对于已经有房子的人来说,只有当房价上涨时,他们感觉到房子更值钱了,财富变多了,消费也就提高了。对于低层收入群体来说,按照现在的价格,房价下跌30%,仍然是比较高的,不会增加他们的消费。

个人认为,刚需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即使房价下跌30%,买房仍有很大压力。但是,要想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就要从根本上控制房价上涨,让房价逐步降下来,让房子的流动性越来越小,不把买房放在第一位,手里的钱才有可能用于其他的消费。

个人意见,仅代表自己的观点。有不同意见者,可共同探讨。


平淡如水5343


个人认为是不会的,相反,按现有房地产规模,如果房价下跌30%,会导致购买力在如今的格局下再下跌上万亿倒是很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过去几十年国内的房价的高速增长,背后是房地产和相关产业链比如建材、装修、家电、五金、银行、信托等行业的繁荣,涉及很多企业和岗位,虽然房价的高企导致很多人需要六个钱包才能凑齐一套房的首付,之后还背负了二三十年的房贷,省吃俭用过日子,直接降低了市场的购买力,但是房地产这一幕的背后也注定牵涉甚广,尤其是银行,地产信贷业务占银行信贷业务比例较高,一旦出事,不管有房没房,不能说和你我他无关了。

如果是几年前,市场上还有大批买房刚需族的时候,也许房价下跌30%会释放不少的购买力,促进其他消费,但是经过这两年房价飞涨和降首付去库存下吸引各方购买,包括农村的村民、城市里的上班族很多有购买力的刚需都已经被收割了。此刻房价才下跌30%,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会因此多出一些钱来,反而是财富蒸发的痛苦,月供不会减少,工作还可能受到波及,购买力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下降罢了,这一幕或将在未来上演,成为经济的一个阵痛期。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房价下来了,可能国民消费就升级了。

国民消费升级了,可能制造业利润就增加了。

那么,如果房价下跌30%,是不是就会释放上万亿的购买力,来促进其他消费?

房价太高严重挤压消费力,现在适时降价,可以让更多人买房改善生活。不过,房价下跌只能蒸发流动性,怎么可能释放流动性呢?就像股市暴跌,也没见购买力释放出来。

房价跌的话是蒸发了,本来就是虚的资产,但是对实体是有利也有弊,不管跌下来也好涨上去也好,对买不起房的人民是一点关系都没,对买了房住的也没多大关系,但炒房族关系就大了,现在是人民收入增长太慢了,房价是涨得太快了,根本不符合实际,房价稳定也是大势所趋。

不可能把工资涨上十倍百倍吧?那实体经济还怎么发展呢?我相信房价会慢慢的回归理性,炒房客也回退出炒房,实体会在两年后慢慢好转,但目前这两三年是是实体最难熬的,利润低又欠账,现在要重新洗牌了,以前靠炒炒房就能赚得盆满体满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做实体搞创新行业的以后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