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现在中低端处理器只有一款710,为什么不搞出多款中低端处器了?

Jamey125


感谢您的阅读!

送走了“万年神U”的麒麟659处理器,迎来了估计又是长寿处理器的麒麟710处理器。当时,这款处理器一经推出,就让我们一惊,要知道高通才推出了骁龙710没有多久,在我们看来,华为竟然能够发布一款和骁龙710相媲美的麒麟710,着实令人惊艳。然而,名字似乎像烟雾弹,实际上跑分和参数中,麒麟710和骁龙660处理器的跑分竟然类似。

我们可以看看参数对比:

骁龙660和麒麟710,麒麟710使用了12纳米的工艺,而骁龙660采用14纳米的工艺,所以,从功耗角度来看麒麟710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可是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CPU架构,我们发现,CPU架构是相同的,而且在性能和的主频率上,骁龙660会更高一些。更为主要的是,骁龙660的GPU性能比麒麟710更强。

骁龙710和麒麟710,它们不但在CPU架构上不同,而且在制造工艺上也有区别,更主要的GPU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跑分中,骁龙660和麒麟710的跑分类似,都在13~14万分左右,而骁龙710跑分在17~18万份左右。

和高通相比,我们越来越发现,麒麟710存在着劣势,因为在中高端这个断档,麒麟确实没有一款处理器存在。而高通却有数款处理器,比如说骁龙712,骁龙675等等。


那么,为什么华为不推出数款中高端处理器呢?我猜测如下:

技术难度。从技术难度来讲,中高端处理器的技术难度并不低,海思半导体毕竟不是像高通那样以销售处理器为主要营收,海思麒麟处理器主要服务于华为手机。市场需求。目前华为虽然在全球市场的手机份额提升很快,但是,它主要针对的还是华为的手机。所以,市场需求没有使用骁龙处理器的安卓手机那么大。成本控制。麒麟710处理器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华为中高端手机的需求,也为了控制成本,不需要去大肆的发展其他处理器。


LeoGo科技


能够开发出顶级处理器,显然华为也同时具备开发中低端处理器的能力。

不过有意思的是直到现在华为的中端处理器也仅仅从万年麒麟659升级到麒麟710而已,而反观骁龙,中端处理器层出不穷,从之前的万金油处理器骁龙625到如今的骁龙710、骁龙735等等,几乎都能吊打同时期的中端麒麟处理器。

那么,为什么华为不开发对等的中端处理器与骁龙竞争呢?

因为没有必要。

在目前生产手机处理器的厂商中,高通与联发科都是仅提供处理器,但并不生产通讯设备,因此其芯片从高端到入门级一应俱全,可以满足手机生成商的全方面需求,而三星与华为的芯片主要满足自己使用,完全没有必要耗费过多精力去定制更多中端型号。

芯片的研发投入巨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出货量保证的话,很难保证芯片的投入能够回本以及收益,因此对华为而言,大量机型采用麒麟顶级处理器可以尽可能的平摊研发成本,保证产学研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在与友商的竞争中,还可以利用田忌赛马的规则降维打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事实上,华为的千元以下机型几乎完全没有采用自家的处理器,而是骁龙的入门级系列处理器或者联发科的处理器。这一点与竞争对手相比几乎持平,而在千元以上手机上,采用麒麟中端处理器的荣耀系列多保持在1500元以下,而同样处理器的华为系列则保持在2000元左右。这样的布置显然体现了华为与荣耀不同的定位,对于华为来说,处理器并不是手机的全部,因此华为也敢于将高端处理器下放。

对于高通而言,其高端处理器的出货量与中端出货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芯片的研发投入上,显然高通8系列处理器是投入的大头,但是攻克顶级处理器之后,市场却没有足够的终端去消耗,那么在不提高单价的前提下,高通抹平巨大的投入成本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高通想要挣更多的钱,要么就是提高芯片的单价,要么多开发畅销的中端处理器。

顶级处理器单价提高势必会降低厂商采购的意愿,尤其是中端处理器的性能已经足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而开发基于新制程的中端处理器显然成本要低得多,并且由于巨大的出货量可以保证高通攫取巨额的利润。

因此,对于高通来说,显然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尤其是在华为的出货量一再拔升的情形下。

虽然使用高通处理器的手机厂商众多,但是OV消耗的高端处理器及其有限,其采购的大头是高通的中端处理器,而小米的出货量中大部分为红米手机,其采用高端处理器的数字系列或者MIX系列出货量加起来一年也不过几百万台,更不要提在这之后的魅族或者一加等。可以说,在全球市场来看,高通的高端处理器的主要采购商就只能依赖三星和小米。反观华为,其高端处理器不仅仅是P系列、mate系列在用,包括Nova以及荣耀的数字系列,V系列以及magic系列都有在用,加起来年出货量可以达到数千万的级别。

因此,一切都是市场行为,如果华为的麒麟芯片外卖,友商大量需要中端处理器的话,华为当然乐于提供。对于联发科或者高通而言,目前其收入来源中,中端处理器显然已经占据大头,自然是要大力推出各种型号的中端处理器。


岁月杂谈


高通的中端处理器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像骁龙660、670、675、710、712等等,都是目前中端机的主力芯片,而反观华为的海思麒麟除了去年的麒麟710,再往前就是麒麟659了,但这两款处理器还不够骁龙660喝一壶,这是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距。

老实讲华为不是不想多搞出几款中端处理器,而是精力有限,技术瓶颈还没有突破,目前主要精力都在高端领域,目前海思麒麟980整体上还不如骁龙855,架构上也是ARM的架构,还没有魔改的能力,而且GPU上也是海思麒麟的一大短板。

在华为的中端机中,大多数采用的是上一代旗舰处理器。比如Nova采用的就是海思麒麟970,这有点田忌赛马的味道,既然我没有好的中端处理器,研发出来的实力也不如你,但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这再怎么样好歹也是旗舰处理器,利用时间差来与高通对抗,同时新的制程技术出现后,生成成本和良品率上也会有提升。

高通骁龙之所以这么“挤牙膏”式的增长,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实力强大,看看英特尔跟AMD就知道两者的差距在哪里,当整个产品发展到一点规模后,已经有了一套很成熟的逐步升级方案,挤牙膏是比较贴切,但就市场而言,目前没有比他更好的产品可以替代,这就是实力的象征。

目前华为更多的精力是在高端旗舰的9系列上,这才是一个公司实力的象征,当你的高端产品足够优秀时,技术进行下发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现在专注于中端领域,那就会延误战机,被高通越拉越大,到时候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所以几乎每个专注芯片研发的公司都不屑于投入到中端产品上去,利润太少,与自己的期望相悖。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先森数码


没钱还花呗借呗怎么办,高价卖手机,就来「微回收」公众号!让你的旧机有用武之地!

很简单,海思技术水平,技术人才不够。

要知道,一款芯片的设计可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的。手机芯片的设计,智能手机的CPU, GPU, Wi-Fi模块,通信基带,GPS模块组件,ISP、DSP等都要集成在芯片上,简称为SoC。

而华为在芯片的设计上,相比起发展了三十多年的高通而言,还差距很大。要知道,海思搞芯片也才不过十几年。难度系数比起高通来说要大得多。

对于现在的华为而言,设计独款中低端芯片不现实。而且浪费成本,因为华为的手机处理器是给自己用的,他不需要设计这么多款,因为到时候成本均摊下来会非常高。设计一款芯片都是几亿几亿的投入,那多款芯片,你可以想象一下。高通是可以卖芯片减轻成本,但是华为是自己用,性质不一样。只要在高端芯片上华为可以拉近或者追平与高通的差距就可以了,因为手机市场拼到最后,看的就是高端市场,而芯片就是其中一项核心卖点,你看看华三果三家,都有自己的核心芯片。

不过怎么说呢,华为中低端芯片应该怎么样才多研发两三款,不然的确一个710实在不够用,而且华为如今销量这么大了,多研发两三款成本均摊下来,也不会太贵!


微回收


麒麟810如何?


北国风云2


因为华为处理器不外卖只自用,不可能如高通一样可靠众多厂商使用摊薄成本。叠代降维竞争对华为更合适。


阉割970、980很容易,但会增加芯片成本。 就是说710成本不一定比970低,这个要靠量大摊薄成本。 把970放到中低端可能更合算,但又会拖累970高端机价格。唯一是把970高端清零,由980代替,然后980由985或990代替········


无桨渔舟


你要搞清楚成本问题,如果一款处理器的出货量不大,那么重新设计一款处理器的成本是大于用以前的旧旗舰的。华为的处理器不外卖,就给自己用,而高通则是给其他手机商提供处理器,出货量是华为的几十倍,重新设计的费用可以用大量出货平摊降低成本,而物料成本因为是新设计的所以更低,这就是个简单的数学关系而已。比如说一款旧处理器物料成本是50元,一款新处理器物料成本是40元,两者性能一样,新处理器设计费为1000万元,那么当处理器出货量小于100万颗时,直接用旧的划算,当出货量大于100万颗时,用新的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