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淘汰的歼6歼7改为无人机,挂载空对舰的导弹可行吗?

陶佳奥


想法很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进行简易的改装能保证战斗机飞起来,但是无论是控制还是攻击目标定位都存在很大问题;进行大幅度改造,成本恐怕还不如造新的!

大家都知道,战斗机被淘汰的数量很多,那么,如果将淘汰的战斗机,改为无人机,挂上2个空对舰的导弹,打航母靠谱吗?

歼6、歼7淘汰下来确实很多,如果能废物利用改造成无人机焕发第二春,我想军工的精英们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到他的价值,改为无人机,挂上2个空对舰的导弹,无论是投弹攻击还是自杀式攻击感觉都很划算。

事实上,中国军工曾干过这样的事,把歼6改成无人机,还用歼7改成“超音速无人机”,但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效率太低,飞起来容易,控制很难,基本没有突防能力,人工智能控制、反干扰能力、制导能力都都不过关,歼6的低空飞行性能还行但速度太慢,歼7可以满足末端超音速突防但低空飞行性能本身就差,而且歼7火控雷达探测能力有限,歼6甚至都没有,如何去搜寻目标并发动攻击?而且这么大的目标别说对空导弹了,近防炮这关都过不了。

而现代化军舰防空体系都是相当完备,歼6、歼7无论怎么改气动改不了,这么大的目标上去就是活靶子,如果专门为其改装一套躲避或者对抗系统,先不说效果怎么样,成本都不划算,根本没有突防的可能性!

并且提到的挂载反舰导弹,搜寻目标谁来做,怎么给导弹提供目标数据?就歼7那个破雷达也就搜寻几十公里的目标,还有反舰导弹的前段和终端惯性制导阶段,就弹头上的雷达本来就是末端才开机搜寻目标,而歼6上有雷达吗?歼7上雷达性能可靠吗?

再加上,在退役飞机上加装控制系统也是个问题,实现简单操作没什么大用,想要实现复杂动作又成本太高,还不如直接造专用无人机更合适。


狼烟火燎


我国歼-6、歼7退役后共有5000多架,其中歼-6有3000多架、歼-7有1500多架。那么多飞机除了封存、进航空博物馆、给学校做教学品、还有就像题目所说的改装成无人机和靶机。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全部改装。但是用无人机歼-6/歼-7挂载空对舰导弹,对舰艇、航母进行打击“天明”认为有点勉强,意义不是特别大。

去掉座舱的无人机?(图)

歼-6/歼-7改无人机存在的问题

一、机型老旧需对各部位进行加强和改装

用歼-6/歼-7是我国退役或者即将退役的二代机中的两种机型。因为使用时限过长、机型老旧,如果需要在退役的状态下进行无人机改装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加强、飞控操纵要进行改装、如需要挂在反舰导弹还需要对其武器系统、航电系统都需要进行升级等,这中间是一个很繁琐的事情。

事实上歼-6改并没有将舱盖去掉(图)

二、歼-6.歼-7腿短是硬伤

由于机型结构构造的问题歼-6/歼-7的作战半径较短。歼-6航程1690公里(带副油箱2200公里)、作战半径680公里、升限17500-17900米、载弹量500公斤;歼-7航程1480公里(带副油箱能达到2000多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升限18700米、载弹量1000公斤。从这两款机型的数据上看腿短是他们的硬伤。我国无人机翼龙最大航程能达到40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能达到20小时。
歼-7也改无人机(图)

三、歼-6/歼-7隐形性差,无法进行近距离攻击只能作为发射导弹平台

从飞机的飞机的结构、外形上看,歼-6/歼-7改装无人机在隐形上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歼-6/歼-7的全金属框架很容易被舰艇雷达和护航飞机的雷达探测到,而歼-6/歼-7由于自身条件无法安装过大、先进的雷达,探测距离也短,所以歼-6/歼-7无人机根本无法对舰艇进行近距袭击。只能作为一个发射平台,通过预警机或卫星制导对舰艇进行攻击。但是如果数量多不计代价,却是可以用数量去代替质量对目标进行疯狂式的打击,这是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战争模式。当然不到最后关键时候双方都不会愿意采取这种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方式。

翼龙Ⅱ无人机(图)

我国无人机领域迅速发展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无人机领域,逐渐强大起来。如翼龙、彩虹、蓝剑、天眼、WJ-600等达到了30多种之多,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如侦查、航拍、勘测等,特别是WJ-600这款无人机,据专家介绍具有隐身、可高速突防、能空中侦查、深入敌区进行对地攻击、对空打击等任务的无人机。装配光电侦查设备、合成孔径雷达等设备,反应速度快,的多用途战术无人机是可挂载反舰导弹,对舰艇进行偷袭的最佳原则。所以根本用不着歼-6/歼-7挂载反舰导弹去攻击舰艇。

WJ-600多用途无人机(图)

歼-6/歼-7老矣,尚能饭否?

当然,歼-6/歼-7虽老,但是还能发挥他最后的光芒!歼-6/歼-7改无人机也就是一种过度阶段和对退役飞机的一种处理方式,让废变宝,不让那么多飞机停放在那变坏,最大发挥老机的作用,给曾经为我国航空付出的歼-6/歼7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归宿,在战场上发挥出他最后的光芒!
歼-6虽老当然能战!(图)

出图夕阳正应景,但歼-7仍在战场燃烧出最后的光芒!(图)

谢谢阅读!如有认同“天明”观点,麻烦点赞、关注支持,谢谢!如有不同观点或想补充的读者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


墨家荊天明


不可行!理由如下:

当年的歼-6无人是无奈情况下的无奈之选。2004年、2005年,“彩虹”与“翼龙”才刚刚立项,离服役还差得远。由于斗争形势紧迫,有一批歼-6战机的确改成了无人机,并部署在了东南方向。一架歼-6无人机可以挂载8枚小型普通航空炸弹,飞抵目标一次性投下去,使命也就完成了。即使不能有效攻击地面目标,消耗对方昂贵的地空导弹也是相当划算的。歼-6无人机可以跨越200公里的海峡形成巨大军事与心理压力。所以说,如果不是战争迫在眉睫,不会选择将老旧的歼-6/7战机改为无人机。

歼-6无人机

改装技术难度大,似乎是重新制造一架无人机。歼-6\\7战机使用液压传动系统人工驾驶飞行,无人机驾驶系统必须完整设计飞控系统与伺服动力系统,成本极高,不亚于一架现代无人机。

系统越复杂,越容易出问题。歼-6/7战机服役了三四十年,技术状况早就堪忧,可靠性并不高。三四十年的技术与现代无人机技术兼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再给歼-6\\7加装侦察、航电与武器系统电子设备,电力供应与载重也很难支撑。

歼-6无人机

歼-6/7战机作战半径只有600至800公里,滞空时间不超过2小时。特别是滞空时间只有现代无人机的1/10,完全不能发挥长时间侦察与攻击的作用。更要命的是,歼-6的载重只有500公斤,根本挂不了一枚空射型鹰击-83反舰导弹(900公斤);歼-7G的载重是1500公斤,也只能挂载一枚鹰击-83反舰导弹,效率太低。

不能自主作战的无人机,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给歼-6\\7战机重新换装航电、侦察系统是非常不经济的,那么歼-6/7无人机升空后,必须依赖军舰、预警机等其他平台提供战场情报与引导攻击。

“云影”大型无人机可挂反舰导弹

“翔龙”大型无人机

当然,空射型反舰导弹有明显的增程效应,无人机携带反舰导弹将是未来海空作战的一个重要方向,舰载无人机、隐形无人机,以及超大型无人机都是优异的攻击平台。


红龙军团长


想法很好,但不具有实际操作性,歼6、歼7等退役战机的剩余价值只存在于无人靶机,别无他用。

要将“鹰击”系列现役反舰导弹挂载在歼6、歼7等退役战机上,并实现无人自主发射,其难度之大不可想象,其花费之高同样不可接受,如此不成比例的费效比显然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仅仅是将歼6、歼7等二代机改装成无人靶机,就花费甚高,
但无人靶机属于必需品,各类导弹的试射和各种实弹演习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无人靶机来支撑,所以将一部分退役的二代机改装成无人靶机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将这些二代机改装成无人反舰导弹载机就毫无必要了,一方面改装难度太大,费用高昂,另一方面多此一举,现役反舰导弹本身射程就足够远,完全可以由有人驾驶战机搭载在敌方防空火力圈之外发起超视距攻击,根本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改装成无人机去发射反舰导弹。
即便是将二代机改装成只装炸药的自杀式无人

攻击机,其作用也不会太大,因为在现代防空体系下,二代机无论怎么改装,其突防能力也有限,很难接近敌方水面舰艇,更不用谈发起自杀式攻击了。

所以二代机退役后,除了做为靶机的剩余价值,就只能进博物馆或者直接拆解回收了,别无他用。


那年那月那兵说


这个问题,首先不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用的问题。

1、基本没有探测能力,发现不了对方。歼6只有测距雷达,探测距离也就几公里;即使是歼7,大部分老型号也只是拥有测距雷达,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探测/火控雷达。甚至,目前现役的两款最新型的歼7——歼7E和歼7G,其中歼7E有的依然还是测距雷达,而且占据了大部分的数量。歼7G倒是有个小雷达,只是探测距离30来公里罢了。

如果歼6、歼7上面还有飞行员,起码还有个目视侦察能力(10-20公里)。但是,这些却是无人机,没有探测雷达的无人机——那跟瞎子有什么区别?即探测不到对方舰艇,也发现不了对方过来拦截的舰载机——除非安装了光电探测系统,然后对方又来到了近前。

如果对方是固定目标,那倒还可以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飞过去,但是,现在要打的却是对方舰艇这种移动目标,那就没办法了。基本情况是,在离对方舰艇还有400-600公里远处,就被对方舰载机用机炮、空空导弹给干掉了。

2、基本攻击不了对方。既然基本发现不了对方,那就更谈不上用反舰导弹攻击对方了。现在已不是过去那种“凌空”轰炸的时代了,现代先进的反舰导弹,射程一般在200-600公里。但是,想发射这样的反舰导弹,发射平台自身要有足够远的探测能力,比如200-300公里。但对于已经退役的这些歼6、歼7来说,显然是没能力使用的。

3、基本挂不了。这些退役的型号,无论歼6也好,歼7也好,载弹量是很小的。比如歼6只有0.5吨,歼7也不过1-1.5吨。而现代先进的反舰导弹,其重量通常在0.7-2.5吨的范围;特别是我国的先进反舰导弹,基本会在1吨以上。一些歼7型号总的载弹量也许超过了1吨,但是不要忘了,这不是“一个挂点”的载弹量,而是多个挂点的总和。也就是说,歼7没有能够挂载大型反舰导弹的挂点。如果要改的话,那就涉及机体大加强和挂架大加强了——有这精力,还是去生产飞豹吧。

像YJ-12这种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别说歼6、歼7了,就是歼10、歼11也挂不了啊,还是让轰6去挂吧。至于鹰击18这种,歼16、飞豹A倒可以尝试下。

再者说,现在一枚先进的反舰导弹,价格动辄200万美元左右,比歼6都贵,都接近老式的歼7的价格了。现在让这些退役的歼6、歼7挂载,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其实,真想省钱,直接用巡航导弹多好。像美国战斧巡航导弹,新型号价格才130万美元;我国的,价格怕是能降到100万美元左右,也就是反舰导弹的1/2。只是,一分钱一分货,这探测能力、机动能力、突防能力,可是不一样的。

所以啊,还是老老实实的生产、发展新型武器平台为好。至于这些退役的歼6、歼7,还是让他们充当靶机吧,这是它们最能够发挥价值的去处。


晨曦谈兵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退役的数千架歼5、歼6甚至老歼-7改造成“无人海上杀手”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有自媒体号称一夜间多3000架战机。其实从理论上将这是可以的,但这种改造所需的经济成本和人工成本不如直接造远程巡航导弹及现代化的专业无人机,好的巡航导弹比这种所谓的“无人机”要靠谱的太多。所以其实歼-6和歼-7大量退役后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反而是出现在了很多博物馆甚至“小公园”当中当做展览品。

以前有消息说“中国将数千架退役歼-6和歼-7都改成无人机随时可以上天作战”,这种说法吧有对有错的地方,对的是中国确实改了一部分歼-6,错的是不能用于作战也没有数千架这么夸张。这些经过改造的歼-6其实是用于靶机用于各种弹药测试和实弹打靶,这种靶机在新制式武器研发中很重要,因为只有实弹打靶才能获得一手准确数据,不然都放在纸面上永远得不到武器的实际性能。下图是1架在天上被“击落”的无人靶机

下图是1架被改成无人靶机的歼-5,另外最老的歼-7也有部分被改成无人靶机

这种无人靶机在世界各国都是很普遍的装备,美国经常从“飞机坟场”中拉出封存的F-4“鬼怪”战斗机改造成QF-4靶机。后来F-4都消耗完了就开始把封存的老F-16改成QF-16当靶机,首架F-35未来也有可能变成QF-35,看起来似乎有点“奢侈”。

至于改无人机,理论上可以但是代价太大了,不如改为生产反舰巡航导弹,无人机作战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歼-6、歼-7性能太弱

歼-6、歼-7本身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早期歼-7甚至连雷达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将这些飞机改为一整套可以发射导弹的无人机必须要增加雷达和火控系统,即便只是接受数据链数据那么也要增加数据链系统和飞行计算机进行火力系统控制。就歼-7还好说,歼-6本身只是7.5吨的超轻型战斗机,内部空间根本不富裕,恐怕要大量拆除其他设备。

另外,歼-6本身“体型”非常小,7.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1吨出头的载弹量。而原歼-6一直以来只能携带轻型空对空导弹,对地攻击时也只能挂载250公斤级常规炸弹。即便挂760升副油箱也只有600公斤左右。就目前来看,我国现役的反舰导弹中,最小的是直-9挂载的C701,弹重100公斤,但射程只有15公里,基本上是贴脸攻击,就歼-6的生存能力攻击可能性为0。如果挂载中远程反舰导弹,射程120公里的C802重量达到720公斤,远远超出歼-6的单挂点最大载弹量。如果想要携带C802那么机翼要增加强度,甚至机身也要增加强度,那么就等于部分结构要重新制造。

即便挂载C802弹,但是歼-6歼-7采用的老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油耗大、航程短,歼-6只带机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最大作战半径才680公里。如果改挂重量达到700公斤的C802会进一步削减其作战半径,如果要突破对方防空网那么又必须要全程超音速飞行(歼-6最大飞行速度不过1450公里)。大载荷+超音速飞行+机载电子设备,基本上作战半径连350公里都没有,加上C802的120公里射程,最大威胁距离不到500公里,而且基本没有返航的可能性。歼-7比歼6要强很多,但是也没有那么理想化,老歼-7的最大起飞重量8.6吨,但挂载能力依旧有限,也要进行机翼结构增强。

还有,歼-6歼-7本身没有电传飞控,都是老式的机械传动形式,也就是说改造时不仅仅要增加无线电遥控这么简单,还要额外加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不一定非要改电传,但至少要增加一个控制臂来控制操纵杆,不然机械传动不会像电脑那样自动下达舵面控制指令。

改造成本太高

很多朋友觉得改无人机就是从库房里拖出来加一套遥控就搞定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般来说启用退役封存战机是由严格的步骤的,因为战机在封存时为了保证封存安全性都要将发动机、电池、塑胶件、部分航电拆除,所以启封战机时必须还要将这些拆掉的部件重新安装。安装后还要对战机进行充电、加油、重启测试等等一系列维护和检测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的,不是拉出来清理一下灰尘就能用。

另外,无人机的改造除了增加控制系统之外还要重新对座舱结构大改,对机体进行重新配平。大改方面好理解,上面我们提到的要增加数据链、增加机载电脑、增加飞行控制系统、增加无线电遥控系统等等,反正座舱肯定是要塞得满满的。配平方面,去掉飞行员、增加其他子系统后的战机机头部位肯定结构和重心位置发生偏移,所以需要重新对战机进行配平,如果配平后重量变化太大那么还会间接影响作战半径,使打击范围进一步缩短。

这样我们来看,增加数据链、传感器、机载电脑、加强机体结构、无线电遥控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这几乎就是对这架战机进行“大手术”,仅增加的这部分设备的成本就不下千万元。而我们生产一枚射程400公里的超3倍音速鹰击-12重型反舰导弹也不过1000万元左右,成本大致相同,但鹰击-12在突防能力、制导水平比那些歼-6改的无人机强多了,毕竟歼-6那么一架大飞机在几百公里外就被雷达照射的清清楚楚,想要凭借1.3马赫的速度突破防空网简直是天方夜谭。无论怎么算,拿这些二代机改无人机仅从物料成本上就不如生产全新的反舰巡航导弹。

除了这些“大手术”外,我国歼-6早已退役多年,最后出厂的机体年龄也已达30年左右,可以说老化严重。而随着歼-6的全部退役,其生产线也完全关闭,改造战机过程中要有零部件更换又成了大麻烦。虽然可以通过拆机的方式来补,但是再怎么拆也是老零件,根本没有足够的可靠性。如果重新启动生产线,那么为什么不干脆重新建立一条巡航导弹生产线呢?

除了物料成本之外,这样大的改动不是普通一般维修工位能够完成的,通常要返厂(大修厂)进行大改。这样就等于把有限的生产资源要分出一部分改造无人机,这样势必要降低导弹和战机的产量,这就等于得不偿失。况且现在我国的远程重型反舰导弹技术日新月异且非常成熟,大型反舰导弹可以兼顾空射、舰射和陆射,无论在抗干扰、制导和突防能力来看都是世界一流水平,RCS只有零点几平方米在10-20米高度超低空飞行,末端达到3倍音速加机动变轨给对方近防系统的反应时间只有区区几秒钟,成功率远远高于二手无人机。这样分出大量宝贵的资源和技术人员铺在无人机上面着实是很浪费。

其实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比如这次阅兵亮相的攻击-2无人机,可以打击威胁小的小型海上目标。而攻击-11无人机,这是一种采用飞翼结构的隐身无人攻击机,仅从突防角度考虑就比那些所谓的“二手无人机”要强太多,甚至突防概率要增加几百倍。还是那句话,与其对老旧的歼-6歼-7拉出来改造不如将这些宝贵的资源用于生产大型无人攻击机、巡航导弹这类现代化的攻击兵器上,不然根本就是本末倒置。21世纪的战争早就不是靠人海战术来达成战役胜利,高科技装备的不断进步本来就是淘汰这些老旧的兵器。


雏菊西瓜Peterpan


技术上没问题,不过歼七很难突破航母编队或其他大型舰艇编队的防空网,所以从战术角度讲我们还有更好的的选择,比如我们可将歼七、歼六的无人机编队进行适当改造,比如加装电子战设备,在雷达信号上模仿挂载反舰导弹的轰六或者苏30等,同时装载炸药用作最后的突防攻击,作为一次性消耗品,进行大编队、多方向、多批次的攻击,主要作用在与掩护主力攻击机队,打乱敌方防空战术,分散防御注意力,可以更好的达成饱和攻击效果!





sniper225


我认为可行。

中国歼六歼七有几千架,现在都已经落伍了,决不能浪费了,所以改装成无人机绝对是个好主意。

中国现在无人机技术发展很快,而大量的歼六歼七是最好的试验机,其实无需把歼六歼七挂导弹,就是遥控歼六歼七起飞直接奔敌人目标去,直接撞就行了,而且也无需回收无人机,想想看当某天敌人的航母编队来挑衅时,成群结队的歼六歼七直接扑过去那是多么壮观啊,就算歼六歼七没有取得直接战果就被敌人防空导弹击落,那我们也不吃亏,想想看就知道了,一现在的防空导弹多贵啊,一机换一弹不吃亏,而且敌人的防空导弹是有数的。

相信有关部门早就开始研究了吧。


天宇的文史情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们改了大约300架歼-6无人机。外观上很好辨认:

改装成无人机的歼-6是没有驾驶舱的。

这些改装后的歼-6主要用做飞行靶机,并不具备实战攻击能力。

很多人会脑洞大开例如将无人版的歼-6携带空对舰导弹对航母实施攻击。但这就仅仅是脑洞而已了,并不具备太大的实战意义。


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是老的歼-6并不具备对海探测和攻击能力。如果假装大功率的对海雷达,歼-6和歼7这样的战机也无法进行安装。

第二个是,歼-6无人机携带导弹飞行实际上仅仅起到了一个导弹增程的作用。帮助导弹到达一个更近的距离发起攻击。这样计算的话效费比很低。例如我们的鹰击导弹往往会使用轰-6作为载机。

这是因为轰-6具备大航程优势。但如果将同一型号的导弹搬到歼-6上,那么歼-6也就只能为导弹增加大约300公里的射程。如果有这样的需求,不如我们换一种型号的导弹进行打击。

第三个原因,歼-6如果外挂导弹进行攻击,那么控制设备的复杂度将大幅度提高。虽然我们目前有很多的无人机成功案例。但是对于歼-6来说,本身并不是电传控制的机型。那么如果要将歼-6改成双向电传控制的话,那么还缺一大堆这种东西:

把他们安装在歼-6上改变了原有控制方式那么难度并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架新的战斗机。

可能很多人问那么为什么歼-6改成无人机可以飞呢?主要是飞行包线和飞行姿态问题。改成无人机的歼-6充当靶机,这时仅仅是小范围内的机动动作。但如果是携带导弹突防,那么就可以说这件事一不小心就玩大了。


实际上反过来想下这个问题,给导弹增加几百公里的射程,要比改一架老飞机携带导弹技术难度要低得多,也靠谱的多。


军武数据库


随着歼10、歼11、歼16、歼20等多款新型战斗机的服役,曾经守护祖国天空数十年的老歼6和歼7逐渐退役,歼6从1960年下线到1983年停产,总共生产数量超过5200架,而歼7从1966年首飞到2013年停产,产量也将近1600架!目前歼6已经全部退出现役,而歼7虽然还保有一定数量,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全部淘汰。那么数量达数千架的歼6和歼7飞机退役后就只能销毁或者封存吗?我们能不能将其改装成无人机用来执行反舰任务呢?


(歼6)
(歼7)

从理论上分析,任何一架有人飞机都可以被改装成无人机,只要钱到位,坦克也能给你改上天,但是歼6和歼七其实并不适合向这方面发展。首先从航程上看,它们哥俩都是采用油耗超高的涡喷发动机,虽然可以超音速飞行,但是作战半径只有800千米左右,要执行大范围搜索的反舰任务,可能连目标都没找到,油就烧光了,如果要增加航程,只能换发动机,而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价格在几百万美元一台,完全不现实。
(歼7所使用的涡喷7发动机)

其二、从成本上来看也划不来,虽然是改装,但是从有人机到无人机,几乎就是把有人机的人为控制系统、维生系统、逃生系统、通信系统等等完全拆除,最后只剩下一个发动机加飞机外壳,最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装上自动飞行系统、战场光电感应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智能化投弹系统等等自动化设备,最后才能攒出来一架具备战斗力的无人机。这样的改装规模庞大,费时费力,并且由于歼6、歼7本身的构造与专用无人机完全不同,为了匹配其内部空间,还必须专门研制生产尺寸相符的零配件,成本就更高了。

(美军F16改装的QF16三代靶机,改装费300万美金)

其三、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即使改装也只能改成无线电遥控模式,完全自主搜索目标并且进行AI作战的无人机现在来看,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美军曾经发展过完全依靠电脑控制的X47B无人作战飞机,最后还是因为技术问题不得不下马,所以全世界无论是捕食者、彩虹系列查打一体无人机几乎都是通过人工远程无线电遥控无人机来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相当的延迟性,完全不能和有人机的瞬时反应速度相媲美,更重要的是无线操作模式很容易被干扰捕获,面对不成体系的反政府武装还有一战之力,真遇上具备完整完整防空能力的正规军也是分分钟被击落。如果想着用歼6或者歼7执行反舰任务,对方航母战斗群直接起飞舰载机分分钟玩个团灭,宙斯盾作战系统指挥下下,各种防空导弹你也没什么办法规避。


其四、歼6、歼7都是早期的高空高速空优战机,它们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贴身肉搏,使用的武器主要就是航炮和火箭弹,外挂能力十分有限,即便能够挂载也是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的空空导弹。空舰导弹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以歼6歼7的挂载能力以及机翼强度都不足以承受这种体量的武器。例如我国第一款成熟的空舰导弹鹰击6,其重量达到2.6吨,只有轰6级别的飞机才能够进行搭载。即使是目前重量只有800千克左右的鹰击83也不是歼6歼7这种最大挂载只有1.5吨的飞机能够承受的。如果必须硬着头皮上,那就必须对歼6、歼7的机身结构进行脱胎换骨的加强,而这和重新造飞机有什么区别呢?
(歼6机炮装弹)(歼7发射对地攻击火箭弹)

目前退役的歼6和歼7也确实有一些被改造成了无人机,不过这些无人机并不是用于作战,而是用于空战训练的无人靶机。但即便是这样经过简单改装的亚音速无线电控制歼6靶机,其改装费用也很难低于百万美元,几乎可以买一架全新的彩虹3无人机了,所以这类金贵的全尺寸靶机一般都是用于歼10C、歼16或者歼20之类的三代半和四代战斗机用于实弹打靶,其他普通飞机则只能用早期型号的长空系列靶机了。不过歼6歼7改装为无人靶机除了成本过大外,也难以进行超音速飞行,并且无法真实模拟隐身飞机,所以即使是无人靶机,改造歼6歼7也并不是最优选择。目前退役的歼6和歼7更多的是作为地面靶标,用于检验对地攻击武器的毁伤性能。为国防事业化作一朵绚丽的烟火,这或许就是歼6和歼7们最好的归宿了!

(歼6地面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