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保险代理人过上了透支信用卡的日子?

煙椛埸冷1


【前年今日】2016.07.06日:我曾经在“百度永济吧”发一些普及保险知识的资料,有吧友跟帖“信什么,都别信保险”、“远离保险、远离跑保险的女人”、“保险保险,害人不浅,不买保险,没事,买了保险问题就来了”、“不买保险不生气,有了问题找谁去”……造成这样的局面,究竟谁之过????

在各种风险因素客观存在各种风险频发的大背景下,难道不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反思???

以“保费论英雄”的传销模式,使得一个个从业人员追逐着那怪异的光环、追逐着丧失良心和最起码道德的利益……

以XX公司的某一款理财产品为例,在所了解的客户群体中,年龄最小的仅仅数个月,最大的60余岁月,试问,尚在襁褓中孩子,要养老理财类保险做什么用,况且,作为家庭的主要责任者,并没有些许的保障,在各种风险频发、各种风险因素客观存在的大背景下,假如发生问题,谁来为孩子的这份保险埋单???该险种的恶意开发与大面积推广,违背了“购买保险的目的是解决无力承担的重大风险”和“购买保险应该遵循责任优先、风险优先”的保障原则!!!

其实,保险本身无问题,只是人的问题、公司本身有问题,在各公司每年数百个小时的晨会、例会中,几乎拿不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业务能力,业务水平提高,完善的售后服务缺失、缺乏职业道德、缺乏诚信展业、欺诈、诱导……等诸多因素,是造成人们对保险拒之千里之外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公司只是重视“保费的规模”,忽略不计后续服务,完善的后续服务能力,与保险合同持有客户资源的比例,严重失调,是制约中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015.06月份,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取消,保险营销准入门槛的降低,对本来就不健康的保险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大量的毫不具备从事保险职业潜质与文化水平及素质的人员,被拉入“圈内”,让人们本来就以为保险是“传销”的误导,更加具有确定性。

可是保险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营销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比其他行业应该更高,可现实????并没有以偏概全,保险业内,并不乏优秀的职业保险人,各公司都有,但这只是极少部分,可以在沟通与探讨中交流与提高。


职业保险经纪人廉为民


1.业绩为王:保险行业只认业绩,有业绩你就是王,没有业绩你就是垃圾。很多事情努力就会成功,但是,保险并不是努力了,业绩就会好,有时你的努力还不如别人亲戚的一句话。每个季度都要考核,为了保住工号就要自己掏钱买保单,为什么很多保险业务员心甘情愿的自己掏钱买保险保自己的工号呢?因为,他们坚信下个季度一定可以签份大的保单,而实际上每个季度都是如此,自己没有钱,就拿信用卡套现出来,于是债越积越多。

2.所有的开支都是自己掏腰包:保险业务员送客户的礼品,请客户吃饭,自己的吃穿住行等,即使是保险公司的一张A4纸都要自己掏钱来买。因为保险业务员签的是代理合同,所以连最基本的社保都没有的。有业绩了,保险公司会拿出部分保费作为佣金。没有业绩,所有的开支都要自己承担,而对于保险公司没有任何损失。

3.表面工程,为了面子,为了证明自己在保险公司做的很好,做的出人头地,做的赚了很多钱,不得不贷款买豪车,信用卡透支买衣服,手表,皮鞋等装饰品,用来装饰自己的门面。

4.赚到钱的仅是凤毛鳞角,只有在金字塔的顶端才能月入轻松过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否则,底层的保险业务员就是别人准备收割的韭菜。

5.保险业务员泛滥,问问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老乡等,十个人里面总有一个在做保险,或者曾经卖过保险。保险业务员为什么流失如此严重?因为很多人都是采用的短线操作,把周围亲朋好友的保单卖的差不多了,自己就不做了。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有负债,否则,在保险公司的时间越长,不仅没有赚到钱,大多都是负债累累!


保险保


我也做过销售,销售的好多都是透支信用卡过日子。在中国做销售,你知道什么叫九死一生吗?十个做销售就只有一个能活,其它都是不赚钱,不赚钱就是要亏钱,亏钱怎么办?透支信用卡啊。我之前是做贷款的,贷款的还有一千多底薪。但是做销售,如果不出业绩,靠一千多底薪,也是要负债的。再回过头来看保险,保险我之前去听一段时间讲课,也上了号。现在不出单,下号了。保险是没有底薪的,只有出单才有钱赚,你想下,一个年轻人,肯定没有什么积蓄,去做保险,以为三个月能赚到钱,就努力干。结果,掏钱给自己买保险,请客和返水给朋友,买保险要业绩,但是这几个单并不能让他活来,不赚多少钱,就会刷卡。过着信用卡的生活。保险淘汰率高达80%,也就是说十个人有八个是不赚钱的。

(雪道无痕专注财经回答,觉得对大家有帮助的,关个注,点个赞,每天都有精彩文章发布)


雪之道理财


因为返佣的金额太大,如果不及时返佣,还有那个人在他那里买保险。

第二,每个月都需要有保单成交的,这个对很多人都太难可,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会选择网上买。所以他们会有一部分资金自销。没听说保险干的时间长了,这个人会越来越值钱吗,不是说这个人有钱,也不是说这个人能力值钱。而是这个人身上得保险太多了。如果出事故,那就值钱了。

综合以上两点,因为赚的少,出的多,不用信用卡倒,那用什么倒。毕竟信用卡是最划算的贷款了。


阿成创业


我之前认识一个保险业务员,就是这样。

其实,准确一点说,他应该算是一个保险公司小团队的团队经理级别的。信用卡透支将近8万块钱。当时,我觉得有点不可思,按照道理来讲,你已经不是一个基层业务员了,说明你手下已经有人干活了,再加上自己努力一点你,卖保险这个事情,要是卖的好的话,其实非常赚钱的

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他这些信用卡都是在工作过程中为了完成相应的保险业绩考核而套现出来买保险的。因为他的职位是团队经理,所以组员得够一定数量才能到这个位置。但是卖保险又不是说随随便便卖吃的,得找对人才行,很多组员都会存在长期不开单得情况,为了缓解组员得压力,或者说为了维持团队达标得人数,就自己套现一些钱先买了保险,然后下个月再退保啥得。

但是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保险退保退不回来几个钱,这样长期以往下去,就造成了信用卡透支


莫吝金钱


很多人印象里的保险业务员都是西装革履,派头十足,月收入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也听说有些保险业务员要靠透支信用卡过活,十分悲凉。如果你有当保险业务员的朋友,就知道保险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第一,保险行业只认业绩,有业绩你就是王,没有业绩的收入都没有。保险出业绩难,一是邀约客户难,二是签单难。客户就是自己亲朋好友营销一圈,然后是存量客户和陌拜。存量客户还好,至少对保险没有排斥心理,能聊一聊,深挖需求。陌拜就真的考验人的情商和逆商了,十个电话接了七个,两个听到保险就挂断,剩下一个愿意听你唠嗑,就看你能不能留住,往往一百个电话里能约到十个客户就了不起了。

接着是签单,一旦开始切入要害就很容易谈崩,尤其是分红、理赔流程这类敏感点,毕竟很多人买保险不止为了保险本身,还为了投资收益,把保险当成万能的。保险出单难,业务员为了完成业绩往往只能自己贴钱,没钱就用信用卡套现,导致负债累累。

第二,见客户不能寒酸,一身行头要到位,面子工程要做好,还没出业绩,就得先用一身名牌傍身。保险业务员给客户送的礼品、请客吃饭等费用都要自己掏腰包。出了业绩还好说,出不来业绩,所有的开支只能自己承担。

第三,很多保险公司的内部团队架构按总监—经理—组长行分层,组长业绩达标后开始增员,招募新代理人将隶属于自己,慢慢晋升为经理、总监,下属的经理、组长继续增员,不断扩大金字塔的规模,到了一定规模又可以独立开来,建立新的金字塔,说白了就是一种合法传销模式。

新人签的单会提成给经理和总监,这样金字塔顶端的人几乎可以坐享其成。对于底层保险代理人,业务能力弱点的人基本把亲戚好友的生意做完之后,就无法继续出单了,要不自己贴钱硬撑要不只能离开。

综上所述,在保险行业,确实有很多人能凭个人能力成为MDRT(百万圆桌会议)成员或者拿到IDA国际龙奖,但是有更多的人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转行。卖保险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初入行者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要扛得住被拒绝、喝西北风的窘迫,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现在国内的保险代理人没有归属感,生存压力巨大,导致了保险代理人“大进大出”,难以培养人才。对于底层的保险代理人,如果个人业务能力不强、恒心不足,百万年薪就只是一个梦,摆在面前的,是每个月难以完成的业绩和月月刷爆的信用卡。


50计划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答案很简单:没有赚到钱!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在靠透支信用卡度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特别是一些90后、00后,更是信用卡透支大户。保险代理人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在没有赚到钱的情况下,又需要钱来周转,此时透支信用卡也是无奈的选择。那为什么很多保险代理人没赚到钱呢?

第一、保险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只要是职业,都有所谓的技术含量,只不过不同的职业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和标准不同。而保险代理则是一份专业性要求很强的职业。

不但要对保险条款熟悉,还要对保险实务、保险运营等内容要熟悉,此外,销售技巧、销售心理、销售礼仪、还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保险法、婚姻法、合同法、税法...也要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保险交叉部分的法律内容。总之,学习内容包罗万象。

保险公司短期的培训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度的要求。很多在这个行业转了一圈的人,甚至自己都无法说清什么是保险。

第二、保险代理是一份压力非常大的职业

保险公司每年的淘汰率高达70%,其压力主要源于保险代理人制:

一、有业绩就是宝,没有业绩就是草。无论对于公司还是对于家庭都是如此,有业绩意味着有收入,在公司意味着有贡献;在家里意味着负责任。没有业绩则意味着无论对于公司还是家庭都是LOSER。

二、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基础底薪。因为不是公司员工,因此无法享受公司的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公司都不负责。导致根本没有安全感、归属感。

三、没有尽头的销售之路。无论在烈日还是在暴风雨下,保险代理人都必须出去展业,否则意味着没有收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说是工作时间自由,其实,为了生活,保险代理人根本无法休息,工作和生活已经无法清晰的区分,保险生活化,生活保险化。客情关系的维系不仅仅是金钱的付出,更多是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

以上情况都给保险代理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赚一票再说,管他那么多”也会成为部分保险代理人的常见想法。

第三、糟糕的口碑让保险代理人的展业成本高企

导致如此糟糕的口碑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也并不是今天我要回答的问题。只是,糟糕的口碑导致保险代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导致保险代理人的展业成本居高不下。人前人后得装出一副事业有成的样子,同时,以礼品换取和客户见面的机会,客户要回佣都成了常见现象。这无疑让保险代理人的处境雪上加霜。

以上原因,再加上二八定律,20%的人赚了80%的钱,而剩下很多人则收入平平,甚至难以糊口。因此有保险代理人混得透支信用卡度日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是野猪,回答完毕。


险道求生的野猪


2015年后保监会放开后,各大保险公司大量招新人,适合不适合的先溜一圈在说,不是招专业的代理人,是招客户,经理和主任或总监开始邦你画饼纸上绘蓝图,百万年薪不是梦转念就得,先转变观念,自杀单先买,在买亲人朋友单,圈内做完了!熟都杀没了,陌生做不到,滚蛋吧,看你碍眼。充其量你是来填空的,走了张三,招来李四,上层主任,经理,总监都是依靠人力达成的,业务员只是棋子!你不负债谁负债!你是看着饼而不能充饥的人,饼是主管的,你案板面千揉百捏别人口中食!


平安YGh


【建言献策】保险行业确实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行业,让人快速进步。而且,保险业务员每天要拜访客户,接触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日积月累,自然人脉深厚。这也是不错的资源累积渠道。当然,做保险业务员也有弊端。比如没有底薪,压力大等。如果你没有工作,或者暂时找不倒更好的工作,可以试试,万一你真的适合卖保险呢。反正只是早上打个卡开个早会即可



素格Vlog


这个问题问的有学问,问的是有些人,而不是全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什么级别和年资的人出现的最多,入司三到五年的业务主管,这种现象最多,为什么呢,原因最主要的一点超前消费,虚荣,要面子,仔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这个级别,有自己的团队,业务量也可以,月收入一到两万,想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而收入又没有太大的增加,研究了收支不平衡,所以信用卡就成了救命稻草,让本来的快乐生活变成了不快乐,很多的不快乐源自于攀比,随着你不断的努力,你只会发现有越来越多比你更加优秀的人,这是没有尽头的。我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成为目标的奴隶,而是要学会驾驭目标,让目标为自己制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