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守仁:5岁讲话、15岁献策,自由飞翔却双脚着地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具体表现在儒家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上。

内圣,即在个人的修养方面,要达到圣人的标准;外王,则指的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要自觉地以“宇宙公民”的意识为人民服务,以完成超道德层面的社会任务。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能够达到这种内圣外王之道的圣人少之又少。提起圣人,常人只闻孔圣人,孟圣人,殊不知也有阳明圣人这一说。

一、年少早慧,博学多识。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按道理说,一般人都是怀胎十月出生,这位先生却自出生起就颇显得与众不同,他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将其生出来。一般人都是一两岁就已经学会说话,他却沉默到了五岁,在父亲为其取名“守仁”时,他开口说话了,仿若神童降世。

他在十二三岁读私塾时,她的老师说天下最要紧的事情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然后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考取状元。他陷入沉默,若有所思,随即反对:“老师,您说的不对,我不赞同您。天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好好读书,成为圣贤。”

小小年纪,却思想惊人,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前奏。

在15岁那年,他就上奏皇帝,为其献计献策,助其指点江山。在年少时期,他就见多识广,对各类知识都充满了钉子般的探索欲,他对兵法、军事颇有兴趣,据说他曾经用瓜子、花生这些小东西,在地上为人摆阵。

二、龙场悟道,心外无物。

王阳明早就听闻过朱熹的学问。在朱熹看来,要知天理,要成圣,途径是格物致知,意为要观察事物,穷尽知识道理,那么人心中的性体就会自然地被激发出来。

话说有一天,王阳明对着竹子,看呀看,他听从朱熹的方法全神贯注的格竹,却发现自己一无所获。于是,他便更加笃定了对朱子之学的疑问。在贵州的一个叫龙场的地方,他将自己关在一个石头做的棺材里,任凭外界风吹雨打,他不闻不问,只是闭关思索。

忽然间,他就顿悟了。

他明白了朱熹的学问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外在的客体,这是物理性的,而成圣是要修心的,修心之路唯有“求之于内”,才能求得真理。

三、“立德、立功、立言”——不朽的圣贤

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品德修养,着实不易。

在此基础上,再在社会上建立功业,更是不易。前二者已然困难重重,那么再通过书写来建构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从古至今,能够三不朽的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非常稀少,而王阳明先生却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品德是圣人般的品德,很多人,说得很动听,言行却不一致,而他就觉得知行合一是人的大境界,并且这也是他一生的生存法则,他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并坚定地将这种知识论付诸到自己的行为实践中。

阳明先生,品德高洁,自尊自强,自由飞翔却始终双脚着地。他坚守着自己的本心,不忘心怀天下,可谓是人类史上难得的一位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