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並不衰落

秦腔,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戲劇品種在秦川大地上並沒有衰落。

秦地、秦人、秦腔三者緊密相連。對於從小生長在秦之大地的秦人來說,他們打記事起,秦腔的韻律就徘徊在耳旁。以前的農村裡,沒有其它文藝品類,有的只是偶爾演出的秦腔。那時,人們只要聽說哪裡有戲,就會不顧路途遙遠,就是十里八里也要趕著去看戲。農家的孩子,往往由大人帶領著到處“趕場子”,生怕錯過一臺好戲。

在某些“戲迷”心裡,看戲有時比吃飯還重要呢。過去有句名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飯”,看來“精神食糧”名副其實,文化精品真的能當飯吃呢。

秦腔旋律粗獷豪放,曲調委婉悠長,如痴如醉,蕩氣迴腸。它的韻律非常符合秦人的性格特徵。豪爽、激昂、熱烈、奔放,聽到秦腔旋律響起,人們會不由得血脈噴張,精神激昂,好心情隨之而來,壞情緒煙消雲散。

可以說,秦腔與秦人已經融為一體。有一段時間,似乎傳統戲劇曾經不景氣,不過近年來情況在改變。在陝西省的城鄉,不乏秦腔愛好者。許多年輕的秦腔演員在成長,熱愛秦腔的觀眾群體也在不斷壯大中。寶雞市的秦腔盛況令人很受鼓舞。河濱公園廣場上平日裡就有好幾個秦腔自樂班在活動,常年堅持不懈。其中這個自樂班更是精彩紛呈,好戲不斷。

2019年12月21日下午,在省級比賽中獲獎的演員在這裡演唱,吸引了數百名觀眾。演員演出聲情並茂,精彩紛呈;觀眾全神貫注,如痴如醉。好一派秦腔愛好者的盛宴!

祝願秦腔發揚光大!祝願秦腔愛好者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