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00195234


中国幅员辽阔,也许动不动回个娘家就几百上千公里长途奔袭。所以坐的时间久大一点的车还是比较舒服点。老美的大车也多。酷路泽等越野就是比较适合又远路又不好的地方。举个例子。我西北人,修生产路。没有个好的越野车有些时候你都到不了地方。前期往往要去查看规划的路线。上山下坡的。有的时候尘土足足有2 3十厘米厚。不过我也没有酷路泽,目前走那样的路开的江铃驭胜


冁活卓


我曾经在几个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旅游20天,并且因为对汽车的爱好,专门坐在奔驰旅游大巴的二层去数路上的车。

得出的结论,欧洲路上跑的车80%以上(部分地区可能90%)是两厢轿车,极少SUV和三厢轿车,尤其是加长版宝马5系7系这么长的轿车,一天旅游大巴上坐几个小时能见到这么长的轿车估计不超过5辆。我还专门在停车场去看车手动挡的车占50%以上,铁轮毂的车也很多。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是有一下几点:

1、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小汽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起码保守预估也有50年以上历史。已经到了汽车消费观念和理念比较成熟的阶段,对车的认识理解和相关口碑比国内老百姓要高很多,一些车厂的嘘头营销很多时候失效了。车已经进入每个普通家庭里面,车已经不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实惠和性价比而不是面子和地位。好比我们现在普通家庭购买摩托车一样的心态,大部分家庭不会花几万块买一辆豪华摩托车来显示面子。因为很多都可以拥有,只是觉得没有必要,6000-9000的已经完完全全能满足自己使用。摩托车也不像30年前买得起用得起就是村里面的财富和地位象征,倍有面子。我相信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稳定,过几十年也会慢慢往欧美国家对待车就是一件交通工具的价值观方向发展,但可能不会那么彻底,因为历史原因中国攀比的面子文化还是很严重。

2、欧洲国家因为要保留历史古迹文明建筑和道路以及一些环境,所以很多地方道路比较狭窄,这些环境情况无法支持超长超大的车行驶。国家也不会因为要满足大车的行驶去拆除古迹环境(中国则不同),所以只能车去配合。

3、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里人手一辆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空间、长度、后排空间要求就没有国内高。一辆小型的两厢车已经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4、欧洲国家大多很小,有些可能还没有我们国内一个大型地级市那么大。道路小但是密度大(我们国内大多城市是主干道道路大密度小),小型两厢车合适这些环境使用。

5、欧洲很多国家经过那么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和农村道路差异不是很明显(类似我们国家这10年做的村村通工程),加上道路施工质量和维护质量都还不错,在这种路况下95%都不需要SUV。

6、欧洲很多地方弯曲山路多且道路不是很大,在这种路况就需要多车的操控和底盘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个也是美国和欧洲用车文化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SUV车身高重心不稳,三厢超长轿车不利操控。所以这些原因对SUV和三厢轿车的生存都不利。

7、熟练开过手动挡的人都知道,再好的自动挡目前在判断复杂盘山路上对档位转速等方面,还是没有手动挡来得自如并且有更好的驾驶乐趣(不堵车)。所以我预估手动挡多这个是一个主要原因。

8、两厢车的尾箱使用比三厢车空间大(放倒后排座椅),并且更灵活,三厢车车搬不了的家电两箱车可以。

以上个人根据20天欧洲旅游的同时专题观察的个人论调,不代表全部正确,但是观察到的确实是事实。尤其80%是两厢轿车。德国豪华SUV和超长轿车肯定不是主要为欧洲市场而考虑,中国在欧洲品牌中应该占有很大市场,很高地位。


深蓝BLUE


普拉多,越野界王者般的存在。因为越野性能强悍,身躯高大威猛,耐久性出色,保值率相当高,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欧洲地区,普拉多就没有这么受欢迎了。为什么国人这么喜欢的普拉多,不受欧洲消费者的青睐呢?

普拉多不受欧洲消费者的欢迎,实际上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简要叙述一番。


第一,普拉多排量太大。

我们知道欧洲环保法相当的苛刻,我们国内环保政策也是借鉴学习欧洲的。欧洲对汽车的排量有限制,大排量车型是需要缴纳排放税的。因此欧洲汽车的排量相对小一些,会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加持。普拉多的排量偏大,消费者购车需要缴纳更高的税费,自然不受待见。

第二,欧洲排外。

日系车普遍在欧洲卖的不好,除了其他原因之外,欧洲对外来品牌征收的税费也比较的高。例如德国,对日系车就会征收更高的费用,这让日系车在欧洲对门槛儿更高,在竞争中,同样没有太多的尤其。

第三,用车环境不同。

欧洲消费者更喜欢两厢车或者是旅行车。欧洲地狭人稠,道路比较的狭窄拥堵,两厢车车身更短小,在狭小空间中操作起来更加灵活。如果是普拉多或者陆巡,车身如此高大,在拥堵狭小路况下使用相当的不方便。

第四,用车需求不同。

欧洲消费者还是比较注重汽车驾驶乐趣的,德系车底盘扎实,方向精准,动力输出强劲有力而普拉多或者是陆地巡洋舰方向模糊,飘飘悠悠像是坐船,动力输出也非常的线性。这与欧洲消费者所追求的不同。

欧洲消费者不喜欢普拉多或者是陆地巡洋舰,还是有比较多的原因的。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欧洲人不喜欢普拉多或者是陆地巡洋舰,太正常了。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CMC车主俱乐部


美国见不到几辆霸道陆巡,欧洲简直绝种,有人说欧洲街道窄,真服了,5系旅行、e级旅行在欧洲都是出租车,迈特威、凯路威多的是,千万别傻傻地以为欧洲街道上全是smart、mini,纽约街道也窄啊,出租车全是凯雷德、萨博班、领航员,霸道陆巡是日本车,反看日本大街上有几辆霸道陆巡,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喜好,各种车也有自己的用途,自己觉得是人间美味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翔,千万不要所有事情自以为。


用户2364133104624


在欧洲如果你想买一款越野车或者SUV,可选性太多了,路虎、奔驰G都行,确实找不出让自己买一辆普拉多或者陆巡的理由!所以像普拉多这种日系硬派越野车的保有量,没有国内那么大!反而北美等国家,比较喜欢这种硬派越野车!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丰田的可靠性强呀,不爱坏!没错,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按照目前欧洲的汽车制造工艺,可靠性只是衡量是否要买一辆车的最基本条件,没有一辆车天天坏,也没有什么修不好的故障。


我曾经问过我一位在欧洲生活的华人朋友,能让当地人去心甘情愿买一辆车的初衷是什么?他回答:因为喜欢,就这么简单!这是购车观念的问题。国内有多少消费者会单纯因为自己喜欢,去买一辆车?大部分人反而更加看重空间、油耗、面子、以及皮实耐用。国内买普拉多和陆巡的用户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喜欢普拉多和陆巡的外形,但是基本都在城市里代步通勤开。第二种是越野爱好车,喜欢开车去自驾游穿越。

自驾游这种娱乐方式欧美等国家早就玩过时了,人家从80-90年代就开始流行自驾游,咱们才刚刚开始适应自驾游这种休闲方式。欧洲的路况和条件,买普拉多这种硬派越野车基本属于无的放矢的情况,而且还要支付进口税费。与其这样,倒不如买自己本土的汽车品牌,既便宜又实用。而且普拉多和陆巡销量比较好的国家并不是欧洲,而是亚洲!


岩哥的观点:欧洲的汽车文化和路况条件跟国内完全不同,人家比较流行旅行车、轿车、以及SUV车型。对于普拉多和陆巡这种硬派越野车,没有太多需求。就算是有需求,人家也有本土自己的越野车品牌,没必要去买去买日本车!所以在欧洲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也很正常!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和点赞!


岩哥侃车


欧洲一般都是这种车,柴油,大屁股,装的多,跑的快,德国跑高速可以上200,瑞士爬山,可以切发卡弯不费力,拉五个人,后排放到可以整个自行车进去,一箱油1000公里左右,手动挡乐趣还多,一年保险几百块,少交交排量税,这样不好吗?



Krzysi俊俏的老阿哥


普拉多和陆巡是非常落后的类似卡车的SUV,结构和八十年前的吉普威利斯没有本质差别,日本人在越野性能上做了一些牺牲,在舒适性上做了一些改进,意在取得介于纯越野车和SUV之间的中间市场。

普拉多和陆巡在铺装道路上行驶(操控)性能不好,舒适性上又不如大多数SUV,如果你对操控有要求,是绝对看不上普拉多和陆巡的,欧洲人更多属于这样的消费群体,所以普拉多和陆巡在欧洲肯定是卖不掉的。

其实,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销售也是一塌糊涂,因为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是美制卡车,即它们的目标消费群体重叠,而卡车是美国车商坚守的领域,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美制卡车要高得多,因此日本人也没有机会。

铺装道路越发达,普拉多和陆巡的市场就越小,德国人在开始做SUV的时候,也面临两种市场定位之争,第一代途锐非常强调越野,奔驰ML系列SUV干脆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宝马和奥迪更强调SUV的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演进到第二代,德国车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强调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的策略。

铺装道路越来越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道路铺装化也可以说即将结束,因此,随着国内消费理念成熟,普拉多和陆巡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终将被淘汰。


鱼眼猫眼鹰眼


我目前正在西班牙转悠,街上见到的几乎都是小型轿车,牌子也很普通,相当于国内十几万到二,三十万的车,豪华品牌车的比例并不高,但看西班牙人的生活水平,应该还是高于中国的。中国人喜欢豪车,奢侈品还是穷人暴富的表现,且文化素养及历史积淀不够。




峰回路转100003735


其实不管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很多日系厂家在欧洲投放的产品都有限,有些甚至还是特供的,比方说旅行版的卡罗拉。


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大部分欧洲的汽车品牌压根就没有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个级别的产品,或者说欧洲的厂家很少研发跟普拉多和兰德路路泽定位相近的产品,而目前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最大的市场就是亚洲和中东,而且就拿整个品牌来说,丰田每年的全部销量,欧洲的销量占比非常低,在欧洲市场大部分还是大众,奔驰宝马,雷诺,菲亚特这类的本土品牌的天下。


另外就是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汽车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且还给本土的汽车品品牌给予补贴,这样一来外来的汽车品牌在欧洲,特别是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时候,价格优势也不大,不过今年欧盟和日本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欧盟和日本签订的这个协定来看来看,他们互相取消了不少的关税,汽车方面欧盟取消了日本汽车10%的关税,对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只征收3%的关税,但这个协定即便通过,也要到2019年生效。


而这还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对日本汽车没什么兴趣,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梯队的丰田,一直以来也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而且欧洲人对这种大块头的越野车兴趣也不大,因为大部分欧洲老城的街道狭窄,所以在欧洲街头最多的还是国内不受待见的两厢车。


还有一点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对“越野”这种事情的兴趣也不大,像是国内那种开着越野车冲山头的情景在欧洲可是不多见的,欧洲消费者就算为了功能性,为了自驾游方便,也更喜欢旅行车和mpv,像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种以越野能力为卖点的产品在欧洲的手中群体其实很窄,所以不管是以往的政策方面,还是用车需求方面,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在欧洲都算是小众产品。

以上仅代表小编的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参考。


淡墨车事


丰田在全球市场的表现都不错,普拉多和陆巡更是名扬全球的经典SUV车型,奈何名车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尤其在欧洲市场,小微车型大行其道,大型SUV则不太受待见。


和中国市场SUV车型的畅销有所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排量车型,大部分家庭用车选择的排量都在1.0-1.6之间,很少有超过这个排量区间的。

欧洲人是白色人种,体格魁梧身形高大,按理说应该会像美国人那样,喜欢大而宽的大排量车型才对。然而他们却选择了,小型车。这就让人不免奇怪了。

其实欧洲人偏好小型车的原因,说起来,和日本人喜欢小型车的原因还真有点像。众所周知,日本是岛国,受限于国土面积的原因,城市化发展比较集中,小微车型在通勤和停放方面更具优势。

而欧洲的地域面积其实也不大,城市发展较慢,城区比较老旧,常常是数十年有没太大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比较差,路面狭窄,大型车辆不利于通过。所以选择小型车也是让自己更加方便的选择。


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汽车的普及程度和我们现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程度差不多,人家是真正做到不带任何功利因素,将车辆当做代步工具来使用的。

欧洲各国的畅销汽车大部分都是两厢车,比如,大众高尔夫、雷诺克里奥、日产聆风、宝马i3、标致208等等。而欧洲各大厂商的中高端大轴距车型,欧洲人是不要的,要么出口到国外要么就沦为载客工具。

(奔驰C级车E280做出租车)

所以说,尽管我们都知道普拉多和陆巡是丰田的高性能SUV车型的代表,也知道二者在全球范围内销量表现非常不错。奈何在欧洲市场折戟沉沙,人家要么买不起要么看不上。

再者,可能会有些有钱土豪会考虑高性能SUV,但怎么也不会考虑丰田的SUV吧?汽车发源地车企林立更有些众多豪华车品牌的欧洲大陆,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丰田的品牌竞争力不值一提。更何况,欧洲大陆边上的英伦三岛,还有着依靠SUV起家的豪车品牌-路虎。你说,普拉多和陆巡要怎么玩?玩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