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曾经落难的时候,马季帮助过郭德纲么?为什么郭德纲对马季很尊重?

相声小虾仁儿


郭德纲爱憎分明,之所以对马季很尊重,正是因为马季在落难的时候帮助过他。

马季力排众议,肯定郭德纲

郭德纲曾经的落难生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独自北漂,艰难创业,并未走红时,苦不堪言。

满腔热情,那么卖力地说相声,却赚不到钱,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交不起北京郊区80元的房租,经常被房东骂。此时的郭德纲,看尽人情冷暖。

这个时候,马季对郭德纲并不了解,二人没有接触过。

郭德纲穷困潦倒时,伸出援手的人很少很少,真正走出困境,靠的是他坚特。没钱吃饭就吃浆糊、喝水、饿着;没钱交房租就任由房东辱骂,毫无尊严。

郭德纲后来说过一句话:穷人在十字街头,耍10把钢钩,勾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这正是他对曾经凄凉处境的深刻感悟。

2005年,郭德纲走红以后,经济上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样落难。北京天津有很多相声同行联合起来骂他,最有名的就是杨志刚、汪洋、姜昆。

姜昆开展“反三俗”运动,抵制郭德纲的小剧场相声;汪洋把郭德纲告上法庭,因被郭德纲调侃;杨志刚以刑事诉讼把郭德纲告上法庭,说了郭德纲的很多不好,还向他索赔300万。

郭德纲那时候年轻气盛,被人欺负必然反击,创作段子讽刺同行,还在网上刊登了一篇长文《我叫郭德纲》,详细披露与杨志刚的相处过程,揭露了很多杨志刚的黑幕。

这些事情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郭德纲刚刚走红没多久,势单力薄,这对他是非常不利的。虽然红了,但真正敢支持他的人并不多。

可是,马季在一次采访当中公开表示,中国的传统相声本来已经没落了,好在有个郭德纲。郭德纲的出现是非常好的事,让相声又热了起来,可以看到很多传统的段子,是之前都没听过的。

马季还说,网上有很多关于相声界是非的报道,他并不想参与,更不想做调和人,郭德纲把相声带火是值得可喜的。

马季亲自给德云社题了“德云社”三个字,他在题字的时候接到同行权威的电话,大骂郭德纲,阻止题字,马季说“你们不要这样,郭德纲是在做对相声好的事”。

题字完成以后,马季专门委托人给郭德纲送了过去。

马季是著名的相声大师,在相声界有很高的权威和地位,众人都打压郭德纲的时候,马季却能出来力挺,这是对郭德纲最大的帮助,值得郭德纲感激一辈子。这是郭德纲后来尊重马季最大的原因。

郭德纲和马东关系很好

马季是很认可郭德纲的,可惜他去世的太早。2006年12月20日,马季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享年72岁。

而此时郭德纲刚刚走红才一年多,马季能活到现在,就有机会看到德云社如今的繁荣昌盛,会感到很欣慰的,当初没有看错人。

马季的儿子马东,曾经担任过央视春晚的导演,与郭德纲的关系非常好。同样认可郭德纲,称赞他的才华“惊为天人”。

德云社20周年大庆,马东受邀主持,而马东创办《奇葩说》之后,郭德纲、郭麒麟、于谦等人都来捧场。

所以,郭德纲对马季很尊重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马东。


R娱记


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郭德纲落难”的时候,马季是没有给予任何帮助的。

马季对于郭德纲最大的扶持,就是德云社题字,以及那句“出了一个郭德纲,这是多好的事啊。”

但在随后的时间,马季说了另一句话“他和其他人的矛盾,我也不想做调解人。”

其实这句话才是最重点,前面的都是些套话,跟谁说都一样。而且他给德云社题的字,至今也没有公开挂出来,德云社现在挂出来的是侯耀文先生写的错字版“德云社”。虽然这是师傅题字必须挂出来,但马季先生也是德高望重,把怹的字一起挂出来也并无不可。

但这种拿来当墨宝收藏,以及各种坊间传闻叠加起来的“情意”,反而是马季先生对德云社真实态度的最好印证:

不参合不否定,但是也不支持。

假如马季是像坊间传闻那样,对郭德纲不遗余力的支持,那么姜昆作为马季接班人,他会这么明目张胆的针对德云社吗?即使老师已经退位,但马季绝对不是那种人走茶凉的领道,只要他稍微强硬点支持德云社,姜昆也不至于那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搞事情。

说白了马季的真正态度就是那句“我也不想做调解人”,属于不支持也反对的一种姿态。这里面的考量也是两层:

第一假如郭德纲斗不过主流相声界,或者说就是斗不过姜昆,那么马季就是写个字,夸两句后辈而已,大不了算看走眼,不存在站队的风险;

第二假如郭德纲跟姜昆不相上下,或者德云社赢得了市场和口碑,那么马季的题字和夸奖也就是“帮助郭德纲”的证明,可以成为“先见之明”的证明。

无论哪个结局,马季先生都是没有损失的。这才是一个老派曲艺人,并且在官场混迹多年的人最好的选择。既不帮助徒弟打外人,也不帮着外人给徒弟添堵。

但马季先生是真的对相声行业毫无眷念,所以才让马东远离这行,并且跟郭德纲姜昆都保持友好邦交。

马季对于郭德纲最大的帮助,其实就是“我不帮你什么,但我也绝不落井下石”,已经是他那个位置最好的选择了。


咸鱼茶馆


郭德纲对马季根本谈不上尊重,其实不光马季,他就是对他师父侯耀文也谈不上尊重,就拿德云社的牌匾说,最初那一块是马季提的,马季有影响力嘛,所以就用马季提的,可这影响力死了自然就没有了,所以马季一死就换成了侯耀文的,侯耀文一死就又换成了郭德纲的,所谓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在郭德纲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智若鱼98


德云社这三个字都是马季给题的,你说郭德纲应不应该尊重马季。

马季是国内公认的相声大师,师承侯宝林,现在许多喜剧界的中流砥柱基本都是马季的徒弟,比如冯巩,笑林等等。马季之所以被称之为相声大师,就是因为他干了和他师傅侯宝林一样称之为丰功伟绩的事业。当年侯宝林是把相声从天桥带到人民大会堂的人,而马季则是把相声从小剧场搬上春节联欢晚会的人。

在1984年春晚舞台上,马季用他那著名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成功将相声搬上了春晚,自此相声成为春晚的一个固定表演节目,相声才在媒体上广为传播,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季的功劳甚至大于侯宝林。

马季做这些都是为了相声的发展,在马季的眼里所有有利于相声传承的事他都愿意做。比如帮郭德纲。

当年郭德纲在几次尝试进入主流相声圈失败之后就联合张文顺创立了德云社。当时的主流相声圈里的相声演员们都尸位素餐,混吃等死,而德云社的出现让这些主流相声演员们都十分惶恐,所以德云社在当时是遭到主流相声圈的口诛笔伐。

而这时马季的出现让郭德纲等人受到了保护,马季亲自给德云社题字,这在外界看来是把自己陷入舆论的漩涡,但是马季不管,甚至宣称郭德纲的德云社让自己重新找到了自己当初学艺时的感觉,让相声界都知道郭德纲正在做对相声有益的事。

这在当时的郭德纲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这小小的行为让郭德纲和其德云社度过了难关。如今马季可能也没有想到如今的相声团体能发展到四五百人,抢票都买不到的火爆场景。然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年那个小小的举动,你说郭德纲能不尊重马季吗?

现在虽然马季已经去世十三年,但是作为马季儿子的马东依然和郭德纲交好。虽然马东没有进入相声圈,但是在娱乐圈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前几年德云社二十周年庆典演出的时候,马东和张国立主持了整场晚会,给足了郭德纲面子。

郭德纲不管对于马季还是对于马东当然是尊重有加。


狗娱乐


郭德纲之所以能够在苦难中崛起,除了自身能力强以外,和众多相声前辈的帮助也有很大关系,比如石富宽,郭德纲拜师侯耀文就是由于谦通过石富宽介绍的;比如侯耀文,没有侯耀文的力撑,德云社当时能不能存活也是个问题。

马季也是其中一个,虽然马季因为性格并未直接说出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却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确凿无疑的态度。当初郭德纲备受排挤,马季却不顾众人反对要给德云社题字,当时为了阻止他题字,业内有大家甚至给马季打过电话阻止,但是马季并没有理会。

马季对郭德纲的评价一直很高,当时在节目里就说过他不想参与那些纷争,但是他觉得相声圈在日渐没落的时候“好在有个郭德纲”,别看这话好像轻描淡写,但是实际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马季先生在相声圈的地位很高,所以那些有意针对德云社的必然也会考虑这一点,所以说马季为郭德纲挡了不少明枪暗箭并不为过!

要知道,马季那时候这么做也是要承担不小压力的,对一个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后辈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那么,为什么马季会这么看重郭德纲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呢?原因很简单:

马季在郭德纲身上看见了相声崛起的希望

当时的相声日渐没落,春晚舞台上被小品打的没有招架之力,甚至郭德纲师父侯耀文首次登上春晚也是以小品演员的身份而不是相声演员的身份,真正热爱相声的行家来说,都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但是当时是主流相声的天下,这些行家面对这个局面有心而无力,因为他们主流圈的身份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自己去打破这个局面。那么,当时谁是相声圈最有可能打破这个僵局的呢?不用多说,郭德纲就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

侯耀文为什么会收郭德纲做徒弟?马季为什么发声力挺郭德纲?两人虽为师兄弟,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关系并不融洽,但是在这一点上却出乎意料地保持了一致。原因很简单,虽有积怨,但是目标一致。因为两人都是真正热爱相声的人!他们都觉得郭德纲是当时最有希望打破相声僵局的那个人。自己不能去做想做的事,那就支持另一个人去做!

马季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已经把这种含义表达的很清楚:“这几年我突然发现,当年学艺时我所向往的那种场所,如今的郭德纲让它又回来了,是他让相声又热起来了”。马季很清楚,小剧场才是相声的未来,小剧场就是相声复兴的希望。“

谁复兴相声,谁就是相声圈的英雄!正是在郭德纲身上看到了这种希望,马季才会以各种方式帮助郭德纲成为相声圈的“英雄”,所以说马季对郭德纲的赏识是识英雄重英雄!

马季帮助的其实不是郭德纲,而是相声!


电影基本法


人生的贵人,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提携或是物质上的给予,也许是一句话,一句刻骨铭心的话,都可能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忠言。



马季虽然不是郭德纲恩师,但对郭德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相声圈里,马季对郭德纲也是很认可,点赞郭德纲的的“出世”,更为德云社提名,这对郭德纲来说,几近最大的帮助。

郭德纲早期落魄时,与马季并没有太多的瓜葛

说起郭德纲这位相声演员,还真是从坎坷中挺过来的,别看现在的他春风得意,早年的他可是历经苦难。



从小就学习相声的郭德纲,早在十几岁开始就有了一颗闯荡天下的心,励志满满的郭德纲,在90年代开启了北漂生涯,当年也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他坚定着自己的梦想。

要说天下哪有那么好闯荡,初来乍到,在北京这座大城市人生地不熟的,当时也是寻求北京主流相声界的大咖们,希望他们能够收留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



可想,京圈的相声朋友似乎并不是很讨好,而另一方面又因为郭德纲在天津的师父并不认可郭德纲这个徒弟,以此郭德纲那时并不受待见。

无奈,郭德纲只好回归小剧场,不知是为了梦想而生活潦倒,还是为了生活而卑微落魄,反正那时的郭德纲在京城里没钱、没事业,是真的寸步难行。



九十年代末,算是郭德纲最为落魄的时候吧,那个时期几乎没什么人帮助过郭德纲,包括郭德纲好搭档于谦,也是在二十世纪初才相识的。而马季就更不用说了,在北漂的那几年里,郭德纲和马季也没什么交集,而且郭德纲那时也没什么名气,还真的入不了马季的眼。

郭德纲初步走红时,马季对他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给予高度认可

直到2003年左右,郭德纲的名气渐渐凸显,和于谦的搭档也是越来越默契,两人也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郭德纲的走红,当年在相声圈里依旧没能得到多大的赞同,反而更让同行们眼红、嫉妒了。



当年郭德纲有多红,就有多少人排斥嫉妒他的才艺啊。所以那时的郭德纲日子似乎也不是很好过,也几乎处于落魄时期。那时,郭德纲还曾为了生活,去参加主持人挑战赛,在玻璃橱窗里呆了整整24小时呢,期间被当做小丑一样,确实不容易。

不过,郭德纲的走红那是势不可挡,马季看到这位年轻的小伙如此热爱相声,把相声说得如此好。当时也是直呼:“出来一个郭德纲,我觉得是好事啊!”当时能够说出这么一句认可郭德纲话语的相声大师,还是少见。



即使多数人都不认可郭德纲,但马季却很中肯,当时德云社初步发展,马季还专门为德云社题字,得到当时相声里德高望重的马季大师题字,郭德纲也是感激不尽。




据悉,当时马季为德云社题字时,还有人特意打电话给马季不要为德云社题字。不过,马季并没有受到他人左右,而是忠于自己的决定,写下“德云社”三个字,至今郭德纲还把它保存如初。

对相声大师及认可自己的相声大师,郭德纲皆很是尊重

要说马季是真相声大师,虽然他的徒弟是姜昆,而姜昆和郭德纲的“关系”都应该有所耳闻,但马季并不为此事瞎折腾,他只认可相声。



作为侯宝林的徒弟,马季不仅师出名门,他的相声天赋异禀,创作和表演的相声无数,在相声圈里可是颇有名望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在近代相声圈里,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凭借出色的表演,马季更是获得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如此奖项,可见马季在相声圈的名望有多高。就凭这些相声成就,郭德纲对他尊重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想想,郭德纲对很多相声演员都极为尊重,比如马三立、侯耀文、师胜杰、杨少华等等相声演员,郭德纲可都甚是敬重啊。

更重要的是,马季曾经对郭德纲的认可与帮助,这对郭德纲来说就像是恩人一般。在相声圈里,能有这么一位认可郭德纲的大师,郭德纲当然是非常敬重了。

又因为曾经经历过如此困难的郭德纲,对于知遇恩人,他懂得了感恩,不管是对恩师,还是好友、徒弟,又或是对自己认可的相声人,他都很尊重与友善对待。



这就是郭德纲和马季的渊源,一位真正的相声大师,一位对郭德纲高度认可与肯定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对他是极其敬重的,这也算是彼此的缘分吧。


娱乐小练儿


文革以后,中国相声界,在京的 老一代相声艺术家,几乎没有重新登台的机会,马先生是唯一能够有机会登台,且举足轻重的人,他代表了北京相声艺术界得到“解放”的,在京相声界,唯一的一个人 ,也是再次重现“文革前”的相声人,理所当然的成为国家曲艺艺术团体的演员,余者都是新生派,马先生成为京派相声的带头人,那个年月,受到尊崇,成为文革后,唯一能够左右相声艺术的当家人和权威。

由于相声艺术在文革期间的遭遇,只有新生代占据相声艺术的舞台,随着文化艺术的多样化的涌现,新生代的相声演员,开始走向其他艺术门类和电视主持人和影视界,相声界新生代开始流失,弃相声而奔它业,相声艺术的尊崇,下滑,新生代纷纷改做它业,相声几乎跌入低谷。

新生代的相声演员,大都是成年后转行而来,相声艺术的基本功显露出明显的不足,只能说些应时的新段子,而新段子的本子严重不足,没有本子,就没有相声可说,新生代的相声演员成为流失的必由之路,相声艺术的下滑,成为那个年月必然的缘故。

郭先生的相声艺术,继承和发扬了相声艺术的传统,不愁“本子” 且基本功扎实,迎合了相声艺术的低谷的补充,但是必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苦心挣扎,终于立稳脚跟,这个过程是由痛苦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苦心经营的过程。

马先生,在这段时间,看到了相声艺术走向没落过程,同时,看到相声艺术的新新人一代,看到了新新人的苦心努力,看到了新新人的经营过程中的险阻,看到了新新人一代的艺术底气,看到了相声艺术的再萌起的希望,毅然决然的伸出援手,虽然马先生也遇到反对的阻力,马先生,排除一切阻力,力挺郭先生的萌起,造就了相声艺术的新新人的突起,马先生在挽救相声艺术的没落功不可没。


百姓老叟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郭德纲的坚持!



郭德纲初上北京时,遇到了很多挫折,也遇到过很多对他施以援手的人。

当他无所事事在琉璃厂逛书店的时候,孙越所在的小团体邀请他一块儿上台说相声,后来孙越进了德云社,还带着他的一帮兄弟们。


马季先生也曾经帮过郭德纲,马季先生是侯宝林先生的高徒,也是继侯宝林之后,最会说相声的大家,在相声不景气的年代,马季的相声却独树一帜,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当年马季在春晚上创做了很多经典相声,有单口《宇宙牌香烟》;有群口《五官争功》等等。

就是这样一位在相声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曾经给予了初出茅庐的郭德纲很大的帮助。当很多人都在排挤郭德纲,排挤刚刚更名的德云社时,马季先生却对媒体说:”郭德纲带火了相声,相声界出了一个郭德纲,是相声的幸事”!这对郭德纲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后来,马季先生又亲自提笔书写“德云社”三个大字,赠予郭德纲。据说马季写这三个字的时被同行知道了,他们纷纷打电话和马季先生说郭德纲的人品不行之类的话,马季没有听,仍然坚持自己的初衷,把字送给郭德纲!


马季写的“德云社”三个大字,对郭德纲来说意义非凡,有了马季的支持,郭德纲总算能够在人前有了底气!

再加上后来又拜侯耀文为师,郭德纲在相声界彻底站稳了脚跟!

德云社二十周年纪念专场,马季的儿子马东是主持人,因为马季的原因,马东和郭德纲是一对挚友。

马季对郭德纲的认可,让马东对郭德纲另眼相看;马东是马季的儿子,让郭德纲发自内心地觉得马东亲切,两人成了至交好友!



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郭德纲一路坎坷走来,嫉恶如仇是真的,有恩必报更是真的!


于小小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首先明确的回答题主,马季老先生没有直接帮助过郭德纲!甚至都懒得调解姜昆与郭德纲的矛盾!马先生曾经在央视公开表示,我喜欢相声,但是我讨厌说相声的人!轩主觉得,马先生之所以没有在郭德纲落难的时候帮他,也许真的是爱莫能助,一边是自己的徒弟,而且掌管曲艺家协会,官最大;一边是复兴相声的功臣,能力最强。如果骂郭德纲的话,显然违背自己的良心,而如果反对徒弟,那可就得罪了所有体制内的同行!


但是马先生是欣赏郭德纲的,也认可他对相声的复兴所做的贡献。郭德纲早期的相声确实有很多三俗的成分,但那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得已而为之。马先生认为,郭德纲的这些三俗的东西瑕不掩瑜,如果有人加以引导,帮着归置归置,完全能摆脱!而如果以灰色小剧场的名义,取缔甚至一棒子打死,并不可取!郭德纲至少是把已经远离相声的观众又给来回来了,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德云社十周年庆典的时候,马先生决定给德云社题字,当马先生正在写字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分量的相声界同行打来了电话,此人说了一大堆郭德纲的坏话,比如破坏相声界的规矩,贬低同行抬高自己,不认杨志刚先生为师等等,力劝马先生不要趟郭德纲这趟浑水! 马先生当时挺为难,对这位同行说,郭德纲是在做对相声好的事,你们不要这样!

当时那个场景也被拍了下来,连同那幅字都一并送给了郭德纲。后来有人问马先生:当年为什么人家都骂郭德纲,你却不骂他呢?马先生沉思了一下说道“我老了,嫉妒不动了”。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正是马先生这句话,让郭德纲感慨万千,马先生是真正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不但有精深的艺术造诣,也有老艺术家的广阔胸怀。不光是郭德纲,马先生值得所有喜欢相声的人的尊重!


靖逸轩主





马季给予郭德纲的帮助,主要是态度上的支持,当时郭德纲最需要的,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相声大家的支持!

当年,郭德纲创办德云社正在关键的时候,面对着主流相声人的口诛笔伐,而这个时候马季却力排众议,高度赞扬郭德纲,称是郭德纲让相声又热起来了。曾经有人问马季“为什么别人都批评郭德纲,而你不批评呢?”马季回答“我年纪大了,不去嫉妒别人”。言外之意也是说那些主流相声人,对郭德纲是嫉妒的。


马季还曾亲自为郭德纲书写“德云社”三个大字,至今这三个大字和题字时的照片郭德纲还保存的很好。从照片中可以看到,马季是一边接电话一边题字的。据说,当时正在提字的过程中,马季接到电话,对方说“郭德纲为人不行,不要给他题字”,马季说到“都是同行!”言外之意,不要排挤郭德纲。


马季在当时的相声界,可以说算的是最有威信、最有地位的一个人。他的话能够影响很多人,能够约束很多人。正是因为马季的支持,让很多的相声人对郭德纲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有了态度上的转变。也让观众重新认识了郭德纲的为人,更加喜欢和支持德云社的相声。


不止是马季先生,就就连马季的儿子马东和郭德纲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郭德纲和马东是很好的朋友,二人曾经一起做过节目。马东对郭德纲的评价更高,那就是“惊为天人”。要知道马东虽然没有说相声,但是在马季的耳濡不染之下,品味和标准是相当高的,可以看出郭德纲在马东心中地位真的是高。德云社二十周年庆典的时候,马东前去捧场并且在现场做主持。


二人能够有这么好的关系,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志同道合,二人的脾气秉性有些相似之处。都非常有才华,都有一种傲气,又都对那些主流相声人看不惯。这一点,马东受了马季的影响。马季曾经说过,“我喜欢相声,但讨厌那群说相声的人”。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郭德纲对马季的感恩,在很多场合郭德纲都曾经说过自己对于马季得感谢之情。因为对马季的感恩,郭德纲对马东非常重视,因为马季的高度评价,马东对马季另眼相看。

如今看来,马季先生对郭德纲的评价还是非常准确的,确实是郭德纲让相声重新振兴起来,让观众又一次喜欢上相声。从这一方面看,马季先生也不愧为相声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