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肺炎事件之后,会改变中国传统春节过节模式吗?

麻心汤团


这个因人而异 因地而异吧。春节是我们最为隆重的节日,也因此是大家最看重最花心思去过的节日。出生在北方,求学工作兜兜转转游走在北方,最后成家立业扎根在南方,现在比较模糊于自己的南北属性,春节的过法也随着兜兜转转成了不一样的存在。儿时的日子总是过得很慢,记忆中过了中秋看了秋季社戏就开始盼过年了,满心期盼的喜悦与盼而无望的懊恼并存着捱到了年,那是真开心哇!不知不觉越长大日子过得越快,年好像从旁处不期而至飞来的球,突然就来了 还没反应过来就突然又走了,再然后就成了春运大潮中的一粒尘埃被推推搡搡,渐渐地 过年居然莫名成了一种惆怅,当惆怅在人潮汹涌中被挤爆的瞬间,过年的情结便翻篇了。过年表面热热闹闹,其实心下里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愿意今天这儿扎一堆团拜明天换个由头换一拨人再拜,没完没了地客套千篇一律地寒暄,笑得都笑不出来了、客套得都词穷了,肯定不少人想过简简单单过个年多好,可是架不住身边人的情谊泛滥各种惶惶言论轮番轰炸,不参与就是自绝于亲戚朋友 就是不给七大姑八大姨面子,似乎安安静静过个年就要众叛亲离了,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如此,不明觉厉就被原本美好的年给裹挟了。今年过年全民自行隔离抗击肺炎,过了一个多少年里不曾有过的年,守着最亲最爱的人,平平淡淡一日三餐,真好!也许经此一疫,大家会觉得这样过年更舒心惬意。


布尔妹


肺炎要改变的不是春节,而是对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的反思。

作为一名在武汉工作🐶,封城前三天,公司依然没有放假,我在加班,为的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在两天后带给我什么,当然是带给我我今年最丰厚的一笔收入。

封城前两天下午,这个项目完成了,甲方及时把钱打给了公司,项目结束,小组拿到奖金,皆大欢喜。下班后,带着女朋友逛街。

疯狂采购后,带了一大包礼物回到了住的地方,电梯里的年轻人全都从街上拎回了大包小包,不用猜,都是给自己、家人、爱人的新年礼物。

封城前一天下午,武汉形式开始严峻。我和女友的讨论话题不再是带回家的礼物、过年的喜悦、拜年的安排,而是公共场合似乎越来越危险⚠️。因为第二天一早,我们要去汉口站,汉口站离华南只有一公里。

第二天到了汉口站,所有人的眼里只有恐惧和担心。

恐惧什么?恐惧感染。

担心什么?担心感染后传染他人。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爱自己,爱对象,爱家人。

相信今年大家都是真正的在家过年,尤其是武汉、湖北的朋友。通过这一次新年,很多朋友也会发现,原来不和亲友相聚吃饭,不和朋友碰头唠嗑,不和隔房亲戚搓盘麻将……新年也是一样的过,但是这些都只是形式。因为通过这个新年,我们发现生命在不可抗力面前太脆弱太无力。


每日城市


我觉得不会改变中国传统的春节方式

1中国的春节,传承了好几千年了,一朝一代,才行程了现在的春节方式

2常听我我父亲,我母亲,说起以前的往事,平时家里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到了过年,家里才会买肉,买面,包饺子,做好吃的,过年的时候还有糖果。一年基本上到了过年才会有一身新衣服,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天天吃糖,天天包饺子都能吃起,那只能说,我们国家在繁荣昌盛,我们的国家在位老百姓努力

3春节是我国的习俗,春节春节,过了这个节,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我国春节,现在也在影响着国外,唐人街的华人,过春节了,才是过了一年,才是这个年的完整

4放鞭炮,放烟花,贴春联,贴对子,祭祖,穿新衣去拜年,接财神,到了过年才是阖家团圆,才是一年的象征

5农村过年更讲究,小年开始备年货,到了过年开始,贴对子,贴春联,贴金鸡满架,贴五谷丰登,贴抬头见喜,贴出门见喜,过年都不能骂人,出门见面了,都是喜气洋洋的,到了晚上7.8点钟开始尊卑年夜饭,到了12点 年夜饭就已经上桌了,然后开始跑鞭炮,放礼花,开始包柴,年夜饭吃鸡爪,吃猪爪,象征新的一年要挠财,到了初一会出去拜年,这些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没有这些,过年还像过年嘛,没有了这些老传统,这个年,还有年味嘛






西红柿不吃土豆


我希望能改变!!!

同时,我认为有此希望者不在少数。起码,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暗搓搓地希望有所改变。

我记得《尘埃落定》中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的:只要世间出现一个新的工具,必定会引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

但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部分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但是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过春节的方式,基本未被触及。

人们都知道过春节又累又烦,但这股传统的力量如此巨大,使人无法与之抗衡。年复一年,相同的姿势,同样的程序,烦不胜烦,只能拧着眉毛,咬紧牙关,耐住心烦,度日如年,把这几天熬过去。不开心的事,还要去做,直接影响情绪,而疾病就是情绪的积累引发的。

还比如工作方式,上下班打卡,不定期查岗,把人绑得死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到岗到位。通过这次疫情期间的在家办公发现,有的工作必须见面、碰头才效率更高,而有的工作却非常适合在家办公。比如搞文字的等任务型工作,就不能把他们绑得太死。比如宋代的欧阳修,我忘了当时他的领导是谁,但这个领导允许欧阳修弹性工作制,欧阳修身心放松,有闲情游山玩水,才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一篇《醉翁亭记》,传唱千古。

紧张的生存状态

绝对有碍于创造力的发挥

所以,新的科技出现后,我们要顺应这种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和主动改变,这也是按规律办事,否则,不主动求变,就只能被动接受。因为,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是让人类获得解放,而不是更不自由。

比如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恰恰发生在春节,如果我们只是在现实层面开展讨论和反思,而不能上升到更高的意识层面,来引领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那我们能在这个疫情当中汲取的东西就不会全面。

起码,这次疫情告诉我们,春节还可以这样过,当面对生死时,一切都不重要了。


青紫Kiki


不会,什么也不会改变。疫情过后,原本怎样生活还怎样生活,原本怎样过节还怎样过节。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怎会轻易被一次疫情改变?发生这样特殊的疫情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况且侥幸心理本就占据大部分国人的内心。再说,如果以后都像今年这样过节,还有什么团圆、亲情、友情、一年之计可言?


南山牧云578


我想,不会吧!过去过节,以为着吃点好的,孩子们放鞭炮领红包,现在过春节,是团聚,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是春节,更是一种仪式,中国人,每逢大事必有仪式感,生孩子,结婚,考上状元,死去,春节都需要仪式感,春节是融入中国人骨子里的大节日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比如,教育方式,上课方式要从教室搬到网上,使教育资源更优化更均衡,以前一个教师面对30.40个学生,现在可能要面对成百上千或者说成千上万个学生了,实体店的路更窄了,以后估计要都会成为体验管,银行,医院都会改变,模式去,银行不在排队了,改在网上办公了医院,想坐一台手术可以远程控制了,但是不管怎么变春节一家人总是要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圆饭的。





虽然这次新型冠状肺炎事件发生在春节前,持续到春节后。但我认为它并不会改变中国传统的过节模式,相反,会使人们更加珍惜春节短暂的团圆时光,认识到春节传统、风俗的意义,以后过春节会更热闹,更有氛围。

春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规模最大,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如同西方的圣诞节一样,春节是一家团聚的日子。春节起源于商朝(公元前11-17世纪),为了庆祝全家团圆和表达对春暖花开的期盼,节日期间会准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同地区和不同少数民族人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过年期间,每家每户都会做大扫除,购买丰富的食物,包括鱼肉坚果,水果糖果等。另外,春节必须买新衣服,尤其是给小孩子购买。门上贴上新对联和福字,窗户上还要贴上窗花。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一年的运气,所以过年期间有很多禁忌。

比如“死”“破”“杀”“鬼”“病”这类字眼是谈话中要避免的。在某些地方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比如新年米缸空了不是好兆头,因为这预示着新的一年将没东西吃,春节那天也不能吃药,这会预示着新的一年疾病产生,医药不断。

虽然今年因为新型肺炎这件事,好多人没有返回家乡过年,一些感染患者在医院度过新年,一些传统风俗:拜年,串亲戚,发红包等项目都没有进行,但是这并不能冲击我们传统的过年模式。

新年传统是我国几千年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一次肺炎事件就遭受挫折,而且我坚信此次事件很快就会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中国、人民,经过此次事件的考验,更加懂得了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加向往传承中国传统春节文化,代代流传下来的老礼儿,未来也将由一代一代的人继续传承。


怀古叹今


这次抗击疫情恰逢传统春节,是对传统春节的一种挑战和思索:例如一些不良的民俗文化是否可以改改,不再到处串门、人员聚集餐饮和不良嗜好的攀比等。鼓励新媒体的问候拜年,自己动手制作适合家庭的科学饮食。休息、娱乐、礼仪完美结合的假期!


兰州华英雄


不会改变,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感受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在5000年的历史中,春节精神早已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像我们是炎黄子孙的身份一样不可磨灭。用哲学的角度来说,春节精神是我们的内在,而这些内在需要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放炮竹,烟花,还是包红包,包饺子都代表着中国人对于春节的祈愿,对于团圆的期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不是一场大病可以轻易改变的!




爱看书的汤姆猫


感觉不会至少从我这方面来说,原因有三点:

一是: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是个突发事件 ,目前为止 ,还没有彻底的明白病原体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二是:中国人都很恋家,‘至少我们这边是这样子的,还包括全国很多省份的同事们’每每快到春节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怎样回家、什么时间回家、回家带什么礼物等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大部分大中城市都是中青年人,但在他们的老家却有着他们无尽的牵挂。

三是:春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信仰、礼仪、甚至可以说春节已经流淌在我们国人的血液里也不算过分。

2020年的肺炎疫情只是在我们春节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小小的插曲,由此而改变传统历史,或是国人的思乡之情,个人感觉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