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官,大能量——外二病區抗疫記之我們時刻準備著


1月22日 農曆臘月二十八

在、一直都在、隨叫隨到、備我吧,我想上前線——鍾華飛 楊 萍 李言言 侯金曉

如果說之前感覺武漢暴發性新冠肺炎離自己很遙遠,那麼從今天的醫院緊急防控專場會議、三令五申要求大家必須戴口罩及做好手衛生、科室群裡大家為從哪個藥店能買到口罩的激烈討論中,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疫情就在我身邊!隨後就接到了護理部預備到預檢和發熱門診支援的通知,把通知發送到護士群裡之後,我點開了今天科室同事們轉發最多的、討論最多的關於朝陽醫院眼科陶勇主任遇刺的報道,同為眼科人,這起傷醫事件,讓科室每個人心中有更多的氣憤、惋惜和心痛!報道看完一大會兒,我的情緒還沒平復下來,終於能理解白天同事們那些激動的措詞和評價,又想到要趕快疏導,不能因為這件事讓大家帶著情緒工作,但是,當我打開科室微信群,看到我發的支援通知後面大家的回覆,頓時淚流不止:“在、我在,隨叫隨到、備我吧,我想上前線……”我可愛的姐妹們哪裡還用得著我來疏導!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們永遠是最善良的天使!是你們影響了我、治癒了我,我怎麼還能矯情?啥也別說了,擦乾眼淚,在手機上輸入自己還有家在鄭州的楊萍的名字,發給護理部,我們時刻準備著!

“我是黨員,我報名!” “我單身,無牽掛!” “我有呼吸重症專業經驗!” “孩子可以斷奶了,我可以!”——護理團隊

今天上午,醫院下發了市衛健委讓各三級醫院儲備到武漢參加疫情防控護理骨幹的通知,這次報名不像前兩次支援只是去做普通篩查工作,而是到真正的一線和新型冠狀病毒做面對面的交鋒!但姐妹們義無顧的報名呼聲,是對職責、擔當使命的最好詮釋!連在家休產假的媽媽們也積極的參與報名,經過科室篩選,最終從報名的人員中選出9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給了護理部,我的姐妹們,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我19歲入黨、身體健康、單身無牽掛、在手術室工作兩年,無菌觀念強,我真的特別特別想去,家人也特別特別特別支持我 ——劉蓓丹

蓓丹是個漂亮又善良的女孩,雖然從手術室剛轉到我們科沒多久,但工作一直積極主動,深受大家好評。自疫情爆發以來,已經三次向我要求要到一線去,尤其是昨天由於職稱要求而未達到支援武漢報名的標準,用了5個“特別”來表達她深深的遺憾。今天終於接到了院內發熱門診讓她去支援通知,戰鬥去吧!善良的姑娘!

終於到一線了,我會加油的!(右二為蓓丹)


為了確保能全心投入工作,我和王哲商量了下,把孩子讓爺爺帶回濮陽了,我們倆個都可以去武漢! ——李言言

王哲(口腔科醫生)和李言言護士是我們科的一對夫妻檔,從疫情開始的第一天起,兩人就就一直積極的要求到一線去,特別是疫情告急口腔科被停診後,兩人為了能無牽無掛安心的到前線支援,開始做起了兒子的工作,6歲的兒子還沒聽完媽媽的話,就哭著說:“媽媽你別說了,我都知道,你和爸爸去吧,我在家會聽爺爺奶奶話的”。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而做為醫護人員的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薰陶下,他們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堅強,更成熟!

幸福的一家三口

哪裡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去! —— 外二病區全體成員

今天,科室接到了11號令,由於疫情需要,要求眼、耳鼻喉除了急診全部停診!同時護理上也接到了第二批備戰到武漢支援的通知。接到醫務科的正式通知,畢主任迅速的做好工作部署,安排好急診及病房值班後,立即寫下了請戰書,雖然停診了,但需要我們的地方還很多!並帶頭在請戰書上簽名按手印!緊接著陳素英主任來了,譚揚主任來了,鍾華飛主管護師來了,年輕的醫生護士們來了……東院區李煒長主任知道後,也帶領東院區成員們紛紛行動,大家不約而同的在請戰書上按下手印,發出最強的呼聲:哪裡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去!

三位主任帶頭簽下請戰書

醫生護士們也紛紛寫下請戰書,我們時刻準備著